陇东学院关于2021

(2)精心选拔下派人员。根据专业对口原则,选择品德好、守纪律、能吃苦、有特长专业人员。

(3)加强对选派人员的管理。不但要求每个下派人员或团队要制定帮扶计划,而且将每个人落实到一个村乡镇,明确帮扶项目和帮扶任务。

(4)建立健全考核制度,采取不定期下乡抽查的方式,进行督促检查;要求各团队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帮扶工作图片、资料等。

(5)要求合理使用资金,切实保证资金使用规范,做到支出有据。我校2021年度“三区”人才计划专项由“苹果矮密栽培技术服务团队”等5个团队共25人组成,每人2万元,共计50万元。

二、主要工作

(一)现代苹果高效生产技术服务团队

1.主要工作

(1)明确任务职责,签订三方协议,制定实施方案。

现代苹果高效生产技术服务团队接到分组任务后,组织召开2021年三区人才专题会议,会议明确成员分工协作,做好科技帮扶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今年的三区科技服务工作。2020年7月20日前后,团队成员分别与派出单位、受援单位签订三方服务协议,了解服务点的实际需求,及时与受援单位对接,明确帮扶内容和预期成效,完成精准帮扶结对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实施方案,使一年的工作有明确的责任和计划,从制度上保障了帮扶工作的顺利实施。

(2)根据服务点具体情况,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帮扶工作。

庆阳红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合水县太莪乡北掌村,成立于2016年4月,主要发展有机苹果产业,现已建成矮化密植园及短枝苹果园1000亩,主要从事果蔬的种植、繁育、贮藏、加工销售及电子商务等工作,搭配栽植矮化密植中间砧烟富系列及蜜脆中秋王等早中晚熟苹果、大樱桃、李子及油桃等20多个品种。根据“三区”人才的工作要求,结合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对合作社开展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帮扶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对果园管理技术骨干进行现代苹果生产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加强政府和合作社的沟通,发送生产资料等,同时与合作社的技术骨干建立沟通联系机制,经常联系和发送技术资料。根据半年的跟踪服务,为合作社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得合作社的生产和运营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开展工作内容如下:

③结合实际,进行试验研究。依据本团队的科研方向,结合生产实际,开展试验研究,并将科研成果进行示范应用和推广。例如8月下旬至9月是庆阳市苹果加速膨大、糖分转化累积、着色成熟的关键时期,此阶段需要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和较大的温差。而今年8月20日-26日、9月9日-17日庆阳市持续出现阴雨及寡照低温天气过程,严重影响苹果的着色成熟,部分果园病虫害偏重发生,果锈较多,色泽暗淡,外观品质下降。因此在果实成熟着色期间,本团队成员及时深入田间地头调查服务,指导果农及时采取防御措施,进行了《果实品质提升试验》,采用地面铺设反光膜和适时提前去袋,增套红色纸质着色袋两种适用技术,增加着色度,使单果着色面积达75%以上,同时降低了锈果率70%以上。

④了解专业合作社需求,做好合作社与政府之间的无缝对接。通过与合作社管理人员进行座谈,认真倾听诉求,了解专业合作社在商业信息、项目信息、投资信息、产业结构调整信息等方面有需求,本团队积极与当地乡镇、县市等有关政府部门沟通,积极主动将有关政策信息进行宣传解读,帮助解决困难,加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有效对话,减少误解。

(3)科学合理开展工作,成效显著。

①通过现场技术培训与指导,使苹果生产技术人员掌握了矮化砧苗木的脱毒技术、矮砧密植规模化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技术、果园机械化作业管理技术、无公害苹果园栽培管理技术、有机苹果栽培管理技术和果园种养结合技术等内容,通过大水漫灌和精准滴灌式的培训,培养技术带头人279人、科技示范户3个,培训农民466多人(次),带动农民1500余户。将最先进、最实用的技术教给了农民,促进了适用技术的落地生根,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科技种植的意识,提升了农民的科技操作能力,为农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乡土人才,增强了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了农业发展的科技水平,为农业的高效发展注入了时代活力。解决苹果树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显著提高苹果生产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了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③通过帮助合作社与政府的对话沟通,建立了合作社与政府之间沟通机制,减少了合作社与政府之间的误解。

2.经费落实和使用情况

经费使用情况严格按照庆阳市科局《庆市科字〔2016〕18号文件关于加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工作的意见》、庆阳市科技局《关于进一步做好“三区”科技人才工作及经费使用的通知》及我校关于“三区”人才经费使用情况说明等精神执行。采用组长预审批,个人先期垫付,后期报账的方式进行。苹果种植技术服务团共6人,每人总经费2万元,共计12万元。目前主要用交通费、差旅费、材料费、培训费方面的支出,总计支出5.9万元,目前正在报账,具体以实际报账审定的金额为准。

3.主要经验和工作建议

工作建议是建议“三区”人才计划的实施与科研项目的推广应用相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确保工作成效。与农村专业合作社联合,提供技术扶持,通过合作社带动当地农民则工作效果会更好。

(二)牧草种植与加工利用技术服务团队

1.工作开展情况

(1)团队组成

根据甘肃省科技厅的部署,由陇东学院承担的“三区”人才项目“牧草种植与加工利用技术服务团队”的支援单位为:甘肃陇牛乳业有限公司,服务人员为:曹宏、张述强、李茜3人。现将2021年下半年服务地方,所做的工作总结如下:团队负责人:曹宏。

(2)现场技术指导

企业依托宁县科技局的大力支持,由甘肃省人民防控办公室投资在宁县春荣镇李台村,建设了一个生态牧场。流转土地500亩,种植黑麦草、羊茅、三叶草、苜蓿、早熟禾等禾本科及豆科牧草,实现放牧和为冬季储草的目的。团队与生态牧场的负责人曹守笃进行联系,在牧场负责人的陪同下,进入田间实地考察,对牧草的种植种类、种植方法、收割的最佳时期给予现场指导。同时,实地考察生态牧场冬季的饲料青贮现场,对青贮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对国内外先进的技术给予了介绍和推广。

在本团队的推广示范下,陇牛生态牧场种植饲用燕麦的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并成功地实现了一年两收,有效提高了全年产草量。并且,第二茬燕麦在8月中旬种植,11月下旬收获,能够有效解决冬季饲料短缺的问题。牧场员工对燕麦种植兴趣浓厚。

(3)技术培训

按照项目责任书,应生态牧场负责人的要求,服务人员进行分批次的不同内容的培训,辐射周边农户,引导农民改变观念,积极加入合作社。服务团队在项目负责人的带领下为陇牛乳业有限公司的员工和合作社村民进行了培训,集中培训3场次,培训人员100余人次,进行了牧草、养殖方面技术培训、政策解读、答疑解惑。在牧场员工的积极询问下,曹宏教授和张述强老师就青贮中饲料的配比和添加剂的使用给予了技术上的指导,让牧场的技术人员得到了新知识和新技术。培训时发放培训资料,赠送了牧草种植、畜禽养殖方面的书籍共计100余本,真正将农民需要的技术送到家。

(4)指导科学饲喂奶牛

在牧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团队3人定期查看奶牛生长情况,指导牧场员工科学配方、粗料精料搭配取料、卫生防疫等。这些从澳大利亚引进优良品种奶牛,已经能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正在茁壮成长。同时生态牧场从国外购买自动化饲喂机械,实现了精准喂养和现代化饲喂,使产出比效益大幅度提高。

2.经费使用

项目共下达经费6万元,截止2021年11月28日,经费使用情况如下:

材料费:培训资料打印费2560元。

差旅费:10920元,其中,住宿费5076元;车费:1944元;差旅补助3900元。

劳务费(讲课费):8000元。

花费总计:21480元。

3.对做好2021年以后欠发达地区科技人才支持工作的考虑

(1)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乡镇企业是乡村振兴的“领头羊”,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亟需政策与人才的长期支持。由于“三区”人才项目一年一签,项目不确定性影响科技服务的持续性和深入性。另外乡村振兴的人才战略与政策支持还需落地,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提升乡村振兴的人才瓶颈。

针对种植、养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解决和技术指导,尤其是要找准农村产业发展重点,进行试验示范,引导农民朋友及时应用和掌握,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增产增收,提升农业生产效益。计划在2022年3月底-4月初,指导他们种植大约500-1000亩的高产优质新品种燕麦饲草。

(3)工作建议

加强新技术培训工作。主要针对牧草种植、草畜产业等规模化生产技术、标准化加工技术、专业化管理技术、商品化经营技术、无公害生产及加工技术、测土配方技术、牧草田间管理技术、新品种引种技术、配方喂养技术、农业生产信息、乡村振兴战略等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企业员工与农民整体素质。

加强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培养一批观念新、技术强、善经营的农民技术能手,辐射和带动其他农民,加速农业技术传播,加快技术推广,引导农民致富,为农村整体脱贫奔小康奠定基础。

(三)蔬菜栽培技术服务团

1.团队情况

本小组由马剑、刘金郎、李志军、王正旭、赵爱萍五人组成。

服务地点:合水县西华池镇唐旗村。

村情:合水县西华池镇唐旗村距离县城1.5公里,属于川塬区,马莲河沿村而过,地理位置较好,有丰富的水资源浇灌条件,生态良好,以实施大棚种植为主,有辣椒、黄瓜、番茄,西甜瓜育苗和栽培等。

2.服务目标

结合专业,立足本职,发挥团队技术、知识、管理、资源、信息等优势,到合水县西华池镇唐旗村开展科技服务,针对受援地瓜菜大棚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反季节栽培、设施大棚种植及果蔬营养加工等技术培训和产前、产中、产后技术咨询等工作,以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农业知识普及推广,提高菜农科技意识,促进先进技术的应用,加大精准扶贫力度,进一步促进“三区”经济社会发展。

3.开展的主要工作

(1)2021年6月,接到任务后,团队立即与合水县科技局衔接,共同前往受援地与合水县西华池镇、唐旗村、组干部座谈,走访农户,了解当地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实际问题,并与受援单位合水县西华池镇唐旗村签订了三方协议,且现场进行观摩培训。

(2)2021年7月和8月,根据对受援单位2次实地考察,服务人员结合当地瓜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菜农诉求,团队成员与村干部组织蔬菜生产技术骨干及部分菜农召开了会议,集思广益,研究解决唐旗村瓜菜生产的方法和思路;撰写了《无公害蔬菜种植新技术推广》、《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蔬菜栽培技术与管理》、《果蔬营养加工与人体膳食健康》等培训资料;制定了服务工作方案和计划。

(3)2021年9月和10月,团队与唐旗村委会就撰写的培训教材和制定的服务工作方案及计划进行了对接研究;根据当地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现状,团队针对部分日光温室施肥误区和病虫害防治问题进行了现场指导,对黄瓜、辣椒、香瓜、萝卜生产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集约化育苗和配方施肥技术进行了培训,现场赠书及培训资料300册。

(4)2021年11月底,团队召开了专题总结会议,对服务项目进行了讨论,对工作收获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阶段总结。

4.取得的主要成效

针对菜农进行大棚生产现场指导6余次,培训指导菜农80余人次,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蔬菜栽培新技术3项。现场培训提高了菜农科学种菜意识和食用蔬菜的健康安全意识,增强了菜农对大棚瓜菜生产的积极性;新技术的推广对减少农资投入、增加大棚产出,减轻大棚土壤污染和病虫害产生了一定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5.经费使用情况

1、差旅费:每人360元左右。

2、购买农资费:每人7680元左右。

共计:每人8040元左右。

6.主要经验和工作建议

1.农民普遍对培训指导缺乏积极性,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不强,建议加大培训资金投入,让支援团队带资金和物资开展培训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农民参训的积极性。

2.由于受援地地处山区,交通、信息、蔬菜销路极为不畅,致使蔬菜生产不能形成规模效益,严重影响了菜农生产积极性,建议政府加大对当地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投入。

(四)高原夏菜栽培技术技术服务团队

1.团队组成

2021年度农林科技学院张占军、孟建军、赵晓玲、盖琼辉及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王春林五位老师被选派到合水县固城乡王昌寺开展“三区”人才公益科技服务,主要从事蔬菜栽培技术服务指导工作,半年来,在合水县教育科学技术局和固城乡王昌寺行政村的大力支持下,全面完成了工作任务。

2.工作任务

根据团队成员签订的服务协议,主要工作任务是:

(1)开展高原夏菜栽培各项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

(2)指导香菜、茼蒿、甘蓝等高原夏菜和特种蔬菜种植;

(3)进行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示范和栽培技术推广。

3.主要工作

(1)深入调查,突出工作重点

服务协议签订后,团队成员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与合水县科技局、王昌寺村委会主动对接,发扬责任担当、创新精神、服从意识等工作品质,明确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将个人科研工作融入“三区”人才工作之中。今年6月团队成员与合水县蔬菜办公室专业技术人员一起到王昌寺村现场查看了试验地,修定试验布设方案,与村镇干部、产业大户、村镇科技带头人及农民代表座谈交流,实地访问考察,掌握春耕生产和试验安排,依据科技需求,有目的开展技术指导服务。

(2)精心组织,明确工作任务

二是落实培训任务,培养职业农民。依王昌寺村高原夏菜基地为依托,开展技术培训。

三是加强选派人员的管理,充分发挥团队效应。在“三区”人才工作推进过程中,充分发扬团队精神、“木桶”效应,根据每人专业及承担的科研项目工作,在落实团队工作方案的基础上,要求每个人依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制定帮扶计划,落实每一项工作任务。四是合理使用资金。选派工作经费中央财政补助2万,团队根据任务统一安排经费使用,补助经费主要用于科技培训,新技术和新品种的示范推广,严格限制工作补助金额的发放,保证资金使用规范,做到支出有据。

(3)着眼需求,突出工作特色

为使帮扶援助工作落在实处,团队成员深入帮扶一线工作岗位,与支援村干部进行座谈交流,就服务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解决方案,制定工作计划。例如:我们了解到农户蔬菜品种选择不当,影响蔬菜生产,结合培训我们购买蔬菜职能配置种子300多袋,利用科技培训机会发放给参会人员;开展了家庭菜园子种植、高原夏菜栽培技术、怎样做一名合格的职业农民等专题培训。

(4)真抓实干,力求工作实效

为增强针对性实效性,我们积极转变思路,整合项目资源,加大帮扶力度。开展芹菜、菠菜等叶菜类蔬菜生物有机肥、生物菌肥肥效试验;开展有机肥无害化处理、生物有机肥施用等技术培训2期,推广4项实用技术。

①开展苹果园管理技术指导。在王昌寺村进行苹果园土水肥管理、花果管理(花期防冻害)、树体管理、夏季修剪和冬季修剪、病虫灾害防治及苹果采后处理等现场指导3场次,技术培训会1次,培训果农50多人(次)。

②开展设施蔬菜栽培技术培训、高原夏菜栽培技术指导。推广了新优品种应用、穴盘育苗技术、配方施肥技术、有机肥无害化处理技术、生物农药应用技术、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灾害性天气预防及设施温度四段式调控技术等8项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指导开展产后无污染流通,制定无污染蔬菜产销流通规程,在运输与贮藏保鲜等流通过程中预防发生腐烂、霉变及有害物生物污染、流通环境卫生不好造成的污染,杜绝流通环节污染等。集中指导温室、大棚蔬菜、甜瓜栽培、高原夏菜种植,指导种植种植娃娃菜、甘蓝、笋子等高原夏菜1000多亩。

③冬小麦生产及特种蔬菜栽培技术指导

进行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及推广和科技培训;推广学校小麦课题组选育的冬小麦新品种3个。进行大棚茼蒿等设施特种蔬菜栽培技术指导,对子午林区也是蔬菜进行调查和开发利用研究,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并针对具体问题答疑解惑,切实解决农民及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④围绕承担的科研项目开展工作

开展高原夏菜有机肥配方施肥试验示范;进行生物有机肥肥效试验;在服务地及合水县西华池镇等乡镇实施《蔬菜设施栽培污染控制与安全性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白皮黄瓜新品种选育》《地方品种灯笼红甜瓜提纯及新品种选育》《陇东地区高原夏菜有机肥配施技术研究及配套技术集成示范》等项目,进行菠菜生物有机肥+化肥配方施肥试验,油菜、黄瓜、茄子蚜虫防治药效试验,芹菜生物有机肥施肥肥效试验,筛选出了生物有机肥配方,并在生产中应用。推行生产资料准入制度,进行高原夏菜有机肥配施技术研究,配套集成肥水一体化技术、病虫绿色防控技术、机械化作业技术、尾菜处理技术,建设高原夏菜无污染栽培技术体系;进行白皮黄瓜、灯笼红甜瓜、菜豆新品种选育。

4.经费支出和使用情况

团队成员5人,每人补助资金2万元,共计10万元,支出情况是:住宿费10346元,租车费5430元,试验材料费13200元(其中生物有机肥8350元,试验及给菜农发放种子4850元),驻村补助9000元,材料印刷费5300元,培训费12000元(预支),共计40976元。

(五)中药材种植与加工技术服务团队

1.服务团队基本情况

本小组由马生发、乔岩、卢娅妮、张腊腊、范小峰五人组成,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三人。

服务地点:宁县瓦斜乡永吉村、新宁镇井坳村、新庄镇坳王村、环县曲子镇西沟村。

村情:瓦斜乡永吉村条件相对较好,主要种植作物有玉米、小麦,种植药材有黄芪、丹参等,有两个合作社,一个百花园景区;新宁镇井坳村位于山区,主要产业黄甘桃,种植大田作物小麦、玉米及油菜等,中药材较少。

新宁镇井坳村位于半山区,主要产业栽植苹果,种植大田作物小麦、玉米及油菜等,经济作物小麦及中药材,其中中药材合作社规模较大,集中生产面积500多亩。环县曲子镇西沟村比较偏僻,种植作物小杂粮、牧草,产业中主要为养殖,其中村级湖羊合作社1个,养殖规模200多只,较为贫困。

2.开展的主要工作

(1)实地考察,签订协议

于2020年9月10日对服务点村进行了实地考察,与乡镇干部及村支书、村长等进行了座谈,了解了当地在作物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查看了当地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情况,与受援单位签订服务协议。

(2)研究对策,制定计划

2020年10月15日,配合宁县农业技术中心组织的实用技术培训,进行培训2场次,就中药材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进行集中培训次,培训人员60多人次。同时现场诊断中药材种植情况,为农民朋友解决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在2020年12月8-10月,召集村上农民朋友,就畜禽养殖、特色作物生产等进行集中培训1期,培训人员完成永吉村、井坳村、坳王村各153、51、35人次,三村共计239人次。

2021年7月12日-2021年7月15日,进行宁县瓦斜乡永吉村、新宁镇井坳村、新庄镇坳王村第2期培训,培训内容为农村小农机维护与保养、中药材育苗技术,培训人次三个村分别为151人、43人、53人,共计247人次;2021年8月5日-2021年8月8日,进行宁县瓦斜乡永吉村、新宁镇井坳村、新庄镇坳王村第3期培训,培训内容为中药材种植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果树春季管理等,培训人次三个村分别为82人、52人、33人,共计163人次。

环县技术培训完成情况:2020年9月21日,2021年11月8日于环县曲子镇西沟村进行四场次培训,培训内容为小杂粮丰产栽培技术、合理施肥与土壤培肥措施、万寿菊栽培与加工技术、湖羊养殖等,培训农民及村干部累计125人次。

(4)技术指导

2020年7月15,进行田间种植管理指导,特别是中药材移栽、追肥、除草等环节现场指导培训,提高管理水平,为增产增收奠定基础。

2021年10月25日,查看了中药材的生产现状,针对他们在中药材采收、处理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开展中药材处理现场指导,解决处理过程中药效降低问题,进行丹参、柴胡分级,提高产品效益。

(5)推广新品种

推广小麦新品种陇育10号20亩,苜蓿新品种先行者、WL343HQ等10亩,柴胡新品种黑柴3号10亩,引进玉米新品种2个,示范推广50亩。

(6)建设示范点及示范田

提供小麦种子400斤,布设小麦生产基地基地20亩,选引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提供种子100斤,布设示范点20亩,分别于2021年6月、9月进行种植点测产调查,其中小麦基地达到412.5公斤/亩,大田玉米达到723.2公斤/亩,增产比当地平均增产率分别达到11.2%和15.4%,效果显著。

(7)开展试验研究、推广新技术

围绕中药材进行了育苗移栽方法试验、根用类药材追施水溶肥质效比较、根用类药材快速失水干制试验、小麦套种柴胡育苗技术研究等4项研究,试验研究取得初步成效。

推广栽培新技术,改进生产方法。推广玉米轻简化一膜连用技术、推广马铃薯免耕栽培、推广应用新品种、推广玉米后期管理促控技术等5项新技术。

3.服务效果

(1)针对特色产业培育,开展培训。培训内容为主要农作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中药材丰产优质生产技术、饲草高产生产技术等农业新技术;累计培训农民900余人次,其中:培训中药材50户,牧草种植大户20户,养殖户10户,大田作物种植100户;现场指导2次。为当地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2)选引新品种。针对当地作物品种老化,通过引、推更新作物品种,主要以玉米、小麦牧草品种更新为主。

建设示范基地,带动全村大面积实现增产增收。通过科技培训,示范带动,服务村种植业生产效益明显提高,2021年永吉村较2020年户均增收502元。

4.经费支出

经费支出情况如下:交通费3500元,住宿费4920元,差旅补助费9500元,培训费7000元,总计人均下乡天数15天。

2021年培训指导,投放种子,肥料等实物共计费用21700,其中:小麦种子费1500元,玉米种子费3000元,一旦肥料4000元,康复剂3000元,除草剂1500元,杀虫剂2500元,资料印制费2000元,培训教材300本,4200元,共计支出46620元。

三、经费落实和使用情况

陇东学院2020年度“三区”人才计划专项(第一批)经费使用严格按照庆阳市科局《关于加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工作的意见》、庆阳市科技局《关于进一步做好“三区”科技人才工作及经费使用的通知》及我校关于“三区”人才经费使用情况说明等精神执行,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和科技项目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等文件管理和使用项目经费,具体支出项目为:差旅费、资料印刷费、试验材料费、培训费,租车费等,在报账材料中都有培训对象花名册、培训现场照片、出差审批单,我校严格按照专项报销程序,项目报账人根据支出提供票据,填写经费报账审批单,由团队负责人审核签字,科技处审核记账,科技处负责人签批,计财处审核签字后报账。对于经费开支超过1000元的除差旅费外一律实行转账或公务卡刷卡支付,经费支出合理规范,做到科学、真实、有效。目前工作在有序开展,经费还正在支出中,现在已经支出208276元,剩余经费用于后续服务工作和资料整理总结。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虽然今年我校的“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如下:

二是“三区”人才工作宣传力度不够,试验示范面积小,受益群众面小,资金不足,无法满足广大帮扶群众的需求;

三是各团队专家的工作创新性不足,服务团队难以发挥自身专业优势。

四是部分农民思想认识不到位,参与培训、技术指导等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不足,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不强,导致服务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工作建议如下:

二是增强帮扶的针对性,因地制宜,每年实实在在地帮助帮扶对象完成1-2个项目,力求见实效,有实绩。

三是由于受援地地处山区,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较低、年龄偏大、信息不畅,针对性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科技带头人和新型职业农民,一点带面,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发展。

四是下派专业技术人员和帮扶地点要有连续性,上届未完成的项目,下届应主动继续完成,确保帮扶效果。

五是加强服务县有关部门和“三区”人才之间沟通和协调,为“三区人才”下派工作提供方便和支持。特别是农民普遍对培训指导缺乏积极性,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不强,建议加大培训资金投入,让支援团队带资金和物资开展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民参训的积极性。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学校进一步要求各团队办好培训现场技术指导等工作,使更多的农民掌握到更先进更实用的生产技术,切实提高企业员工与农民整体素质。

二是继续深入推进我校研发的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增产增收,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使其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是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工作思路,创新服务机制,精准服务,为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是通过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培养一批观念新、技术强、善经营的农民技术能手,辐射和带动其他农民,加速农业技术传播,加快技术推广,引导农民致富,为农村整体脱贫奔小康奠定基础。

五是要求科技管理部门加大对各团队管理、监督工作,逐步建立“三区”人才的考核机制,使服务工作做实,达到预期效果。

THE END
1.2024年特殊功能的微生物制剂缓释新型肥料项目成效分析报告特殊功能的微生物制剂缓释新型肥料项目成效分析报告 PAGE PAGE 1特殊功能的微生物制剂缓释新型肥料项目成效分析报告目录 TOC o 19 前言 4一地理位置与选址分析 4一选址原则与考虑因素 4二地区概况 5三创新与社会经济发展 5四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1005225.html
2.田间肥效试验报告书.docx田间肥效试验报告书.docx 9页内容提供方:180***1752 大小:42.3 KB 字数:约4.42千字 发布时间:2023-05-17发布于天津 浏览人气:86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田间肥效试验报告书.doc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516/7131155116005106.shtm
3.溴氰菊酯25克效探索试验报告[摘要]澳氟菊酯25克/升水乳剂防治玉米螟田间 药效探索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螟卵孵化高峰期(玉米大 喇叭口时期),亩用氟菊酯25克/升水乳剂(EW) 30-40ml, 加适量的水,拌细沙3-4kg (每株玉米lg),进行毒土丢心 处理,对玉米螟有很好防效。应在我县玉米螟防治工作中大 力推广使用。[关键词]玉米螟...https://m.taodocs.com/p-515737285.html
1.有机肥申请报告(精选8篇)篇4:可来沃生物有机肥肥效试验报告 本试验旨在了解可来沃生物有机肥对修复用棉隆进行土壤消毒被破坏的土壤微生态环境、减轻土壤毒素危害的作用。 二、试验条件 1.作物和品种:作物:黄瓜,品种:驰育一号。 2.环境条件:试验在应用棉隆土壤消毒的保护地内进行。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ji6dbvbc.html
2.玉米“控施复合肥”肥效试验报告摘要: 通过处理1习惯施肥、处理2一次性底施“控释复合肥”、处理3与“控释复合肥”同配方的普通复合肥对比试验,在河南北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生产管理条件下,比较不同施肥品种对玉米的农艺性状、抗逆性、秸秆和籽粒氮含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考察在玉米田施入“控释复合肥”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不同生育期叶片...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nykjtx201606018
3.试验示范报告范文11篇(全文)试验示范报告 第5篇 南京市江宁区土肥站 按照农业部《肥料登记证管理办法》和《肥料肥效试验技术规程》的要求,为了验证南京宁粮生物肥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于2013年3月-6月期间安排了此次试验。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地点:江宁区淳化街道,供试土壤为粘性土,肥力中等。 供试肥...https://www.99xueshu.com/w/filevtjy2r2w.html
4.水稻3414田间试验(通用10篇)篇5:汉滨区油菜3414肥效试验报告 汉滨区油菜3414肥效试验报告 通过在汉滨区试验,建立了油菜“3414”试验三元二次肥料效应回归方程,获得了土壤对油菜产量的当季贡献率42.9%,N肥利用率49.43%,建立了最佳施肥配方N-P2O5-K20为10.6-4.4-3.5. 作者:王正清 李红 陈宝莉 李世群 陈伟 作者单位:王正清,李红,陈宝莉(...https://www.010ky.com/wendang/qitafanwen/146378.html
5.四平市钾肥试验研究报告四平市钾肥试验研究报告,钾肥,临界值,速效钾,缓效钾,为了进一步了解四平市土壤施用钾肥的增产效果,我们在本市四种类型土壤上作了玉米钾肥肥效试验,初步得到以下结果: 1、根据两年收获...https://wap.cnki.net/huiyi-ZGTR200407001069.html
6.农业科技通讯杂志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2019年第11期濉溪县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报告 关键词:微量元素肥料 基施 喷施 小麦产量 为研究濉溪县小麦的最佳施肥量,于2018年10月至2016年5月在杨柳农业科学实验站进行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由肥料效应函数方程得出的最佳施肥量为:N 235.8 kg/hm^2、P2O5111.6 kg/hm^2、K2O 88.3 kg/hm^2。由以上得出,推荐施肥量(...https://www.youfabiao.com/nykjtx/201911/
7.潮沙泥土大白菜肥料效应试验报告在岳阳潮沙泥土上进行大白菜氮磷钾肥肥效试验,采用3个因子、4个不同施肥用量的水平试验,对大白菜最佳施肥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运用三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2种方法得出大白菜氮磷钾配比为1∶0.356∶0.574和1∶0.351∶0.564。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nitrogen fertilizer,phosphate fertilizer and potassium fertil...https://www.aminer.cn/pub/53e9b593b7602d97040d8acd/experimental-report-of-fertilizer-effects-of-cabbage-in-tidal-sand-soil
8.生物调查报告1、加强生物菌肥推广试验。我县将在多作物、多区域进一步开展百成生物菌肥的肥效试验,进一步论证肥料的'肥效和生态价值,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2、百成生物菌肥市场前景广阔。蚕桑、烤烟和马铃薯等是我县乃至周边县市发展的重要产业,高效肥料的需求量较大。该公司预计到可实现年销售8000—10000吨,年产值可达800...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dcbg/20220611104530_5174460.html
9.生物的调查报告(通用15篇)1、加强生物菌肥推广试验。我县将在多作物、多区域进一步开展百成生物菌肥的肥效试验,进一步论证肥料的肥效和生态价值,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2、百成生物菌肥市场前景广阔。蚕桑、烤烟和马铃薯等是我县乃至周边县市发展的重要产业,高效肥料的需求量较大。该公司预计到可实现年销售8000—10000吨,年产值可达800...https://www.ruiwen.com/gongwen/diaochabaogao/1024478.html
10.水溶肥检测报告第三方检测机构丨「中析检测中心」水溶肥检测报告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部分) 本所可检测的项目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参数,如您需要其他的项目可以联系工程师进行沟通。 含水率:水溶肥中的水分含量,可通过干燥法来测定。 全氮:水溶肥中的氮素含量,可通过凯氏定氮法来测定。https://www.yjsqi.com/huagong/1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