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度风险评估

开学后一至两周,往往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及其他感染性腹泻等传染病校内暴发流行的“高危期”,学校一定要高度重视,积极防控。

疾控专家提醒,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健康宣教。通过开设健康教育课,对师生进行秋季传染病预防和个人卫生知识的教育。另一方面,应严格落实卫生安全各项措施:搞好校内卫生,加强教室通风换气;加强对学生的个人卫生的检查,寄宿学校尤其要督促学生养成勤洗手、洗澡、晒衣被,不共用脸盆、毛巾、杯子等日用品的习惯;加强对校内从业人员健康检查、食品采购、餐具消毒和食品加工等重点环节监管。

中新网9月7日电综合外媒报道,世界卫生组织日前表示,两种预防埃博拉病毒的疫苗最快可能在11月面市。在这同时有专家指出,西非不少人对埃博拉病毒有免疫力,或许可以从这些人身上抽取抗体来医治患者。

据报道,近200名专家近日在世卫总部召开两天会议,探讨如何加快找到对抗埃博拉的方法。世卫助理总干事基尼宣布,目前医学界已研制两种预防埃博拉的疫苗,疫苗还须要进行初步的安全测试,料可在11月面市,而率先注射疫苗的将是站在抗病毒前线的医疗人员。

基尼也表示,已经康复的埃博拉患者血液中的血清,或许可提供治疗曙光。

另有病毒专家认为,西非部分人口其实对埃博拉病毒有免疫力,假设这真的属实,而且又能确认具有这个免疫力的人,那医学专家可以尝试从他们的血液里提取抗体,用来治疗埃博拉患者。此外,这些具有免疫力的人可承担照顾患者和收尸的工作,可防病毒进一步传播。这种防范措施在当年天花疫苗还未面世前,曾广为采用了数百年。

美国杜兰大学研究出血热的专家加里说:“可以这么说,有些人具有免疫力。不过我们不知道有多少,是总人口的1%、2%还是20%?”

此次西非爆发埃博拉疫情,至今已有大约1800人受感染后康复,这些人自然对埃博拉产生了免疫力,另外相信还有数千人也具有免疫力。针对埃博拉患者所进行的家庭接触史调查显示,有些人受到感染但却没有发病。另有不少人完全没接触患者,但体内却产生了埃博拉抗体。

专家指出,这些人之所以具有免疫力,可能是基于他们具备一些未知的基因优势,或是他们可能吃了感染埃博拉病毒、且未煮熟的猴子或蝙蝠,结果摄取了少量病毒。

中新网9月5日电据新加坡《联合早报》5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在西非肆虐的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速度加快,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威胁,需要各国协同应对,估计要控制疫情需至少6亿美元。

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在华盛顿联合国基金会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埃博拉病毒被发现已近40年,此次疫情是最严重和最复杂的。截至本周,几内亚、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已有约3500例确诊或疑似病例,超过1900人死亡。

她说,疫情在西非国家快速扩散,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威胁,需要各国协同应对。

最新数据比世卫组织几天前通报的1552个死亡病例和3069个确诊病例高出许多。这也是埃博拉病毒在1976年首次被发现以来最致命的一波疫情。

陈冯富珍表示,希望在全球协调下展开的抗疫行动很快能够取得成效,特别是在疫情严重的国家。“在国际协调下,资金涌入,专家也陆续抵达。我们希望在六至九个月内将疫情控制。”

世卫组织之前估计,这波疫情将导致2万多人受感染,抗疫经费需至少4.9亿美元。

不过,世卫组织的埃博拉疫情协调人纳巴罗说,总经费可能更高。“我们至少需6亿美元,甚至可能更多,才能把所需支援送到受影响国家手中,以便将疫情控制住。”

在这波疫情中最先发现感染病例的几内亚原本宣布已控制了疫情,但它现在又在首都科纳克里东南部约750公里的凯鲁阿内地区发现9个新病例。

几内亚卫生部说,新病例的感染源头是一名来自邻国利比里亚的带病毒者,与他接触的18人目前正在接受隔离观察。

尼日利亚则出现第7个死亡病例,确诊病例为18个。卫生部长丘库说,新增的死亡病例出现在河流州首府哈科特港,死者为一名女性。

尼日利亚政府上周曾宣布国内疫情已得到控制,但随后出现在拉各斯以外的新感染者又让形势变得不可预测。

另一方面,英国第一个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患者威廉普利在伦敦一家医院经过10天的治疗后,于3日康复出院。

治疗期间,他曾服用美国加州马普生物制药公司研制的试验性药物ZMapp。不过,院方表示不能确定这种药物是否产生了效果。

伦敦皇家自由医院的传染病专家迈克雅各布斯表示,普利体内病毒已经完全清除,对他人没有任何传播风险。

普利是一名29岁的男护士,在塞拉利昂志愿护理埃博拉患者时感染病毒。他于8月24日搭乘军用运输机回到英国,被送到伦敦皇家自由医院的隔离病房接受治疗。他在治疗期间服用了试验性药物ZMapp,不过院方表示不能确定这种药物是否产生了效果。

伦敦皇家自由医院是英国唯一设有特殊传染病隔离病房的医院,其中配有一个特殊设计的帐篷,能将患者与医护人员彻底隔离,同时可保证必要的沟通。

此前,两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美国患者已先后痊愈。他们据报接受了ZMapp的治疗。外界因而对ZMapp治疗埃博拉病毒有所期待。

目前还没有获批准使用的埃博拉病毒药物或疫苗。专家强调,迄今尚不清楚他们是否由此药治愈。8月12日,一名感染埃博拉的西班牙神父服用这种药物后仍然不治身亡。

参考消息网9月3日报道德国《明镜》周刊网站9月2日报道称,中国哈尔滨的一家禽类养殖场有2万多只鹅表现出禽流感症状。新华社报道,其中1.8万只在8月死亡。中国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称,病原体是H5N6型禽流感。

据报道,官方封锁了黑龙江省会哈尔滨附近的疫区,并且为预防起见,杀灭了约6.9万只禽类,消毒并清除了尸体。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国际公司援引中国官方消息报道称,2014年5月,中国官方首次证实有人死于H5N6型禽流感。一名49岁的中国男子可能受到染病禽类感染,并死亡。专家认为这是孤立的病例。

此前,禽流感曾以许多不同形式出现:H5N1、H6N1、H7N9、H10N8。“H”和“N”分别代表病毒外壳的两种最重要的蛋白质,即红细胞凝聚素和神经氨酸苷酶。此后,它们虽然从媒体上消失了,却并未在世界上消失。禽流感不断在演化。(编译/王勍)

南方日报讯(记者/曹斯实习生/吴瞬通讯员/粤康信)9月11日,笔者从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省疾控”)获悉,截至9月9日下午5时,全省报告登革热确诊病例1783例,其中佛山市121例、中山市44例、江门市36例,而广州市几占全部病例的九成,达1565例。此外,有32位患者属重症病例,但尚无病人死亡。

专家介绍,不同地区的疫情程度各异,采取的防控措施也各有侧重点。比如对已发生暴发疫情且呈流行态势的广州地区,防控目标是以压峰,迅速减少发病,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为主;佛山、中山、江门等局部暴发疫情的地区,防控目标是以快速控制疫情、遏制扩散苗头,防止疫情蔓延为主;而尚无疫情的地区,防控目标是以防止本地暴发疫情,减少发病为主。

昨日在越秀区梅花街道,谢晓丹细问灭蚊详情羊城晚报记者黄巍俊摄

街坊们

动起来!

●单单越秀今年已超600例登革热病例,而疫情全市高峰仍未到来

●广州五处被点名为“登革热高隐患区”,记者兵分多路打探“蚊情”

●有街道基层人员全员灭蚊,甚至“投入太大对街道运作产生影响”

本版统筹梁怿韬

羊城晚报讯记者梁怿韬、通讯员成广伟报道:昨天,广州市副市长谢晓丹到越秀区农林街道调研登革热防控。根据调研通报,广州登革热疫情依然严峻,每周五全市统一灭蚊日将持续至11月底。

农林街日增1至2例

据透露,单在越秀区,今年已有超过600例病例。谢晓丹视察的农林街道,今年有119例登革热病例。目前,农林街道辖区,仍以每天1至2例登革热病例的水平上升中。

为灭蚊险与居民打起来

谢晓丹调研期间,基层也反映了灭蚊防控登革热种种难处。

“疫情的汇报,也有些滞后。”街道负责人称,往往是病人已经治好出院回到辖区,街道才收到卫生部门的病例报告。“如果其入院确诊后,街道马上收到通知,街道就可以立即对病人住所周边进行消杀,治好了才消杀意义已不大。”

“一些区域的消杀,还需要市政府帮忙协调。”街道负责人认为,病人发病前会前往辖区外的公园消遣,如果在上述地方被蚊虫叮咬,回到社区才发病,单靠病人住所辖区灭蚊,意义有限。

针对“特殊单位”参与灭蚊有难度的问题,谢晓丹指示广州市卫生局,当街道或居委动员辖区内单位困难时,市卫生局也要发函督促。对于基层请求市政府协调辖区外疫情隐患地区灭蚊工作,谢晓丹称,广州所有公园的灭蚊工作,由市林业和园林部门负责。

世界卫生组织9日预测,西非国家利比里亚今后数周可能出现埃博拉病毒感染者人数激增的情形,应提前准备应对。

根据世卫组织本月4日发布的疫情通报,截至8月31日,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累计发现埃博拉病毒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3685例,死亡1841人。尼日利亚共出现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21例,死亡7人。塞内加尔出现1例确诊病例。

在上述病例中,接近半数发生在利比里亚;而死亡人员中,大约1100人死于利比里亚。

世卫组织警告说,在今后3周内,预计利比里亚还会增加“数以千计”的新病例,因此希望国际社会做好准备,把援助力度“增至三四倍”。

利比里亚拥有440万人口,但医疗基础设施落后,医护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在本轮埃博拉疫情暴发前,利比里亚医生与病人的数量比例为1比10万,意味着平均每10万名病人仅能获得1名医生的帮助。

据世卫组织统计,利比里亚已有152名医护人员在本轮疫情中受感染,其中79人死亡,进一步加剧了医护人员数量不足的状况。

美国、英国等国已经承诺在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国筹建更多临时医院,例如美国将在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新建一座设有25个床位的临时医院,主要用于治疗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医护人员。不过,美国军官史蒂文沃伦说,这家医院建成后将交由利比里亚政府来运作,美方不会为此派遣医生和护士。

国际组织“无国界医生”积极呼吁,希望美国派遣更多医护人员前往疫区施救,而不是仅仅提供硬件设施。

报道称,虽然刚果的埃博拉病例病原株与西非蔓延的病例不相同,但刚果的情况是,当地在8月26日发现第1宗后,快速扩散。

另据报道,泰国公共卫生部11日指出,1名52岁的荷兰人10日从尼日利亚入境泰国,因发高烧、喉咙痛、冷颤、咳嗽等,疑似感染埃博拉病毒,目前正隔离。

泰国公共卫生部指出,这名男子抵达曼谷国际机场后还未有高烧,但入境后体温达摄氏38.9度,且曾造访爆发埃博拉疫情的国家,就医后被隔离。

泰国公卫部疾病控制厅厅长指出,21人曾接触这名男子,需观察21天。若这名男子确系感染埃博拉病毒,其中6人有较高的风险也可能受到感染。

此前,有1名24岁的泰国女子从西非几内亚返回泰国,因疑似有埃博拉病毒症状也被隔离,但最后诊断是感染疟疾。泰国目前还未发现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病例。

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讯(车喜韵彭飞)9月11日,“心系红丝带,青春须设防”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由此2014年全省大学生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拉开帷幕。

据省卫计委副主任孙振霖介绍,我省自1992年发现第1例感染者以来,截至2014年6月30日,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5230例,且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仅今年1-8月份就报告新增1015例,占累计报告数的18.2%。且全省累计报告病例中,20-49岁年龄段占82.3%。尤以青年学生居多,平均每20个艾滋病患者中就有1个是学生。艾滋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英国广播公司近日报道称,对抗埃博拉病毒的疫苗试验已经开始在英国牛津进行,首批60名健康的志愿者将接受疫苗注射。

报道称,在正常情况下,一种新疫苗需要经过数年的人体试验才能获得批准使用,但基于西非地区埃博拉疫情的严重性,这一实验性疫苗的开发正以“惊人的速度”推进。

据悉,进行试验的这种疫苗由英国药业巨头葛兰素史克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联合开发。试验的资金来自英国威康信托基金、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以及英国国际发展署。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截至本月16日,西非地区累计出现埃博拉病毒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4985例,2461人因病死亡。随着疫情迅速蔓延,过去21天中的新增病例数已占全部病例数量的50%。

本报9月16日热线消息(记者赵磊通讯员张军民)临朐一女子在路上被人用锐器扎伤,事后怀疑有人用针管向她注射艾滋病毒,十分恐慌。案发后68小时,临朐警方将嫌犯韩某抓获。9月16日,记者获悉,韩某使用的是自制改锥,没有艾滋病毒,目前已被行政拘留。

几天前,临朐县城孙女士沿龙泉路往家中走,一陌生男子冲上来,左手持一不明器械朝孙女士的右胸部猛扎,孙女士感到一阵尖锐的刺痛。更让孙女士担心和后怕的是,在被扎的一瞬间,她感觉对方拇指有一个推压的动作,似乎是用一个注射器向其体内注射了什么。

在调取沿线监控过程中,民警发现有一个务工人员的体貌特征与受害人的描述很吻合,顺线追踪,很快找到一位知情的小包工头,嫌疑人的身份逐渐明朗。9月5日,民警将嫌犯韩某抓获。

据悉,韩某今年30岁,因为生活窘迫,所以开始寻求各种方式发泄。半月前,他在河崖村租住房内,将两根烧烤用的钢签截短与普通竹制筷子捆扎在一起,制作了一个10多厘米长的“改锥”,尾随独自在外的女性,实施其违法行为。

如今真相大白,没有所谓的“注射艾滋病毒”一事,孙女士也终于放心了。9月16日,记者从临朐警方获悉,目前韩某已经被依法行政拘留。

艾滋病单单在美国每年就会夺去上百万人的性命,根据最近一项新研究的说法,要阻止这种情况可能需要猫咪“伸出援爪”,他们发现猫在人类与艾滋病的战役中可能发挥关键作用。

据介绍,猫这种毛茸茸的生物可感染猫免疫缺陷病毒(FIV),它和人类感染的HIV病毒具有相似性。来自美国科技理工学院学会的研究人员认为这两种病毒的相似性可以帮助我们研发抗艾滋药物。

该研究已经发布在了《CellStructure》期刊上,根据研究人员介绍,FIV和HIV都依赖一种叫做整合酶的蛋白质来把病毒DNA嵌入感染细胞的DNA中。现在研究的领导者AkramAlian助理教授以及以色列理工学院的研究生MeytalGalilee可能发现了这个蛋白质的一种新弱点,它或许能够成为抗艾滋药物的有效标靶。

Alian表示,研发针对这个特殊热点的药物比起制造以整个蛋白质交互界面为目标的药物可能更容易一些。

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想法,他们制作了关于FIV整合酶的详尽3D分子地图,这个地图将能够帮助科学家们理解整合酶是如何与人类艾滋病病毒互动的。研究人员已经发现在一个单一氨基酸上发生的变异可能对于了解整合酶如何由更简单的部件整合起来的提供关键的帮助。

据介绍,这种氨基酸如果被改变将导致整合酶由较复杂形式转化为FIV中的较简单形式。

事实上这个单独的氨基酸可能具有一个枢纽点的功能,让两个子单位连接在一起并让他们可以在这个蛋白质的活性区进行转动。

Alian助理教授认为,找到这个枢纽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在将来研发整合酶药物时这个部位应该被纳入考虑。

本报讯(记者赵汇)9月15日,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通报了8月份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8月我省共报告一般级别突发中毒公共卫生事件3起,发病186人,无死亡,均为食物中毒事件。与上月比事件报告起数增加2起,发病数增加185人。而去年同期未报告事件。

秋季是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疫情多发期,省卫计委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视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继续加强以手足口病为主的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同时,由于各级学校将陆续开学,各地要加强监测,指导各级学校做好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以及宣传教育工作。

国际在线专稿:据英国广播公司(BBC)9月24日报道,巴西里约热内卢昨日释放近万只感染沃尔巴克氏菌的蚊子,用来抑制登革热的传播。该实验于2012年启动,除巴西外,还在澳大利亚、越南和印度尼西亚开展。

这项实验由巴西国家实验室Fiocruz发起,致力于消除登革热传染病对人类的危害。随着大量感染沃尔巴克氏菌的蚊子被释放,它们会迅速繁殖,在数量上逐渐成为蚊子主体,从而减少因蚊虫传播而导致的登革热病毒的蔓延。此次感染沃尔巴克氏菌的一万只蚊子将会在四个月内被分批释放,首先释放的地点则选在里约热内卢北部的Tubiacanga。

沃尔巴克氏菌可在60%的昆虫体内找到,可阻断登革热病毒在蚊子体内的繁殖,并不会传染到人体内。此外,沃尔巴克氏菌具有极强的繁殖性。当被感染沃尔巴克氏菌的雄性蚊子授精时,体内没有该菌的雌性蚊子所排卵子不会形成幼虫。当雄性与雌性蚊子都携有沃尔巴克氏菌或只要雌性蚊子感染该菌,其后代都将携有沃尔巴克氏菌。

该项目会继续跟进并扩大研究范围,并于2016年评估实验结果。自1981年起,登革热病毒在20多年后再次侵袭巴西,在之后的30年间,巴西境内报告了700万病例。巴西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登革热传染病高发地,在2009年至2014年间,共有320万病例,有800人丧生。(李悦)

市妇儿医疗中心近两周门诊量250-300名,比平时增了四五倍

连日来,不少幼儿园家长向本报报料称:“孩子在幼儿园没几天就感染了手足口病,希望园方加强防控。”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统计,近两周手足口病患儿数量增加非常明显,比上月同期增加四五倍。据省卫计委官网通报,8月全省共报告丙类传染病发病33302例,死亡4例,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流行性感冒,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3.99%。

新快报记者黎秋玲黎楚君黄婷通讯员周密

九月开学后病患儿突增

天河区一家长介绍,上周五接读小班的孩子回家,发现孩子嘴上长水疱,伴有咳嗽、发烧症状,送医院治疗,被诊断为手足口病,目前孩子在家休养,等完全好了再回幼儿园。受此影响,该幼儿园出现手足口病患儿的整个班小朋友都暂时停课,避免交叉感染染病。

番禺某幼儿园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同班有两个孩子患上了手足口病。已在家隔离,班上老师对教室里所有物品进行了消毒。幼儿园正要求各班用醋熏方式清洁空气。

“受开学影响,近两周患儿确实增加,而且病例数升幅很大。”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感染科主任徐翼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七八月份时,平均15天接诊50-80名左右,但近两周,门诊量是250-300名。

徐翼说,本来患儿数量在逐渐下降,“但9月开学后,突然增加,可能因为小孩子多,互相传染几率高。患儿以3-6岁为主,多数是轻症”。他提醒:“手足口病的病毒数量达20多种,此前感染过手足口病的,也可能会二次感染,因此家长不要掉以轻心。”

孩子厌食发烧要及时送医

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手足口病本是夏季病,但今年的高峰期提前来到,4月底前,广州发病已达15000例,比去年同期增一倍半。疾控中心提醒称,手足口病疫情可能会持续到11月份,如果发现孩子流口水,不愿意吃饭,发烧等症状,要及时送医。

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多发传染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最常见。目前尚无手足口病疫苗,但手足口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市妇儿医疗中心感染病区主任赵丹洋表示,预防手足口病,关键是勤洗双手,而且是要用流动水来洗手,家长外出归来,也要洗手后再接触小朋友。

(原标题:手足口病高发或持续至11月底)

62名小学生吃绿豆糕中毒

事发乌鲁木齐市26小,经检查大多数学生无大碍

据了解,共有62名学生餐后有不适症状。经检查,大多数学生无大碍已返校上课,有27名学生在医院输液治疗。

9月26日13时48分,一辆警方的车辆将经医院检查且没有大碍的孩子送回学校,在学校门口,有一队孩子在等待坐这辆车去医院检查。亚心网记者张万德摄

据了解,当天第二节课课间,学校提供的午间加餐是绿豆糕,配餐范围为学校一至六年级学生,共计673人。有些班级发放了绿豆糕,有部分班级因领加餐比较晚,还没有发放。12时20分许,陆续有学生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症状,校方立即广播通知停止发放或食用绿豆糕。

9月26日13时,在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记者看到,40多名家长正在儿童输液室门口焦急等待孩子的检验结果。

在乌鲁木齐市26小教学楼四楼会议室,记者看到很多家长聚在门前,经了解,会议室里的学生都是在医院接受检查无碍的孩子,一位学生告诉记者,“医生说我们还要再观察两小时”。

一位医院前来随诊的医生解释说:“孩子现在是食物中毒,有些反应较重的小朋友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还有一些孩子会有头晕的情况。”

到9月26日19时许记者发稿时,仍有3名学生在医院观察。

□继续阅读

“绿豆糕味道有点酸”

西饼屋说是从月明楼批发来的

9月26日,在第26小学校门前,一位二年级的学生告诉记者,第二节课课间时,班里开始发加餐,“当时很多同学都吃了绿豆糕,同桌告诉我尝起来酸酸的,我想可能是坏的,就扔垃圾桶了。吃过后有同学直接趴在了桌子上,这时候学校的广播里说很多同学都出现腹痛、呕吐现象,停止发放、食用绿豆糕。”这名学生说,第三节课上课没一会儿,就有学生告诉老师不舒服,恶心想吐。

在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刚刚抽完血的莉莉(化名)告诉记者,她是四年级学生,早上第二节课下课后,学校发放绿豆糕作为加餐,班里大部分同学都吃了,刚开始她并没有觉得不舒服,但5分钟后,她感觉肚子难受,而且有些想吐,她立刻冲到厕所。

“我上完厕所回来,听到好多同学都说自己也感觉很恶心。”莉莉说,“每天的加餐都是班干部去食堂领回来的,绿豆糕装在一个白色塑料袋里,不像其他食品一样有牌子,也没有包装和保质期。”

据该校学生称,这是学校第一次发放绿豆糕,之前发的加餐有小蛋糕、饼干、火腿肠等。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孩子每个月给学校交30元加餐费。

医院:孩子情况较稳定

一位接诊医生告诉记者,由于出现异常的儿童较多,医院紧急召回了已经下班的医生接诊,目前,情况较轻的孩子已经被家长接回家,情况较为严重的正在输液室输液治疗,“医院对食用过绿豆糕的同学都进行了抽血检查,目前来看,大部分学生情况都比较稳定。”接诊医生说。

截至8月4日,西非四国几内亚、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和塞拉利昂在本次埃博拉疫情中累计报告1711个确认或疑似病例,包括932个死亡病例,其中本月2日至4日45人死亡。疫情国利比里亚总统约翰逊-瑟利夫6日表示,疫情蔓延已威胁到“国家存亡”。现阶段没有有效治疗方式对付这种高致死性病毒。两名美国医疗援助人员在利比里亚被感染后接受一家美国公司研制的药物治疗,病情好转。不过,这种药在猴子身上做过试验。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眼下不会向西非国家提供一种处于试验阶段的药物。

疫情

国内尚未发现病例,“输入”风险低

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表示,国内尚未发现埃博拉出血热病例。

国家卫计委已组织专家加强疫情研判,强化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联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风险评估,目前埃博拉疫情传入非洲以外国家和地区的风险低。

但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所长徐建国坦言,只要有人员交往、贸易往来,埃博拉疫情将影响全球。对于疾控部门,小的可能性,也要当作最大风险去对待。

防范

青奥会期间严防隔离“异常”运动员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疫情流行区没有直航航班,但检验人员将通过提前了解中转航班旅客国籍信息等手段,“对重点航班、重点人群实施布控”。

在对入境人员的疾病症状监测中,有疑似症状的立即进行医学排查,询问其3周内旅行史及与埃博拉出血热患者以及野生灵长类动物接触。

8月16日,南京青奥会将在南京召开,将有来自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等国的运动员和工作人员,江苏省检验检疫局和青奥组委会成立了特别通道,将对来自疫区国家的人员和设备做有针对性的检疫工作。另外据江苏媒体报道,赛事期间身体出现“异常”运动员会被隔离。

诊断

已研发出埃博拉诊断试剂

埃博拉病毒感染者可能多至21天才显现症状,如何能在此之前发现并治疗?

卫计委科教司司长王辰表示,我国已具备对埃博拉病毒进行及时检测的诊断试剂研发能力,可随时提供给各地疾控部门应用。但因为国内尚无病例,没有办法在病人身上进行测试。

宋树立表示,国家卫计委已发布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明确了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报告,要求各地医疗机构发现疑似或者确诊病例的时候,应该在2个小时实现直报。疾控部门已经做好了实验室检测准备。

应对

徐建国说,2008年至今,我国大概有9个科技重大专项课题,10个国家级研究单位在从事埃博拉病毒研究,包括疫苗和药物等研究,为我国应对埃博拉疫情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

是否大规模用美国“新药”引争论

美国一种处于试验阶段的新药让人看到希望。两名美国医疗援助者染病后接受一种药物治疗,病情出现好转。

这种药名为ZMapp,由美国马普生物公司研制,先前仅在猴子身上做过试验。

就是否冒险大规模使用这种药应对当前严重疫情,在医学界引发一场伦理争论。

另一些专家则不同意匆忙扩大药物使用范围,理由是尚未确认这种药有效并且安全。美国政府传染病事务顾问、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奥斯特霍姆说:“我们曾经多少次发现,神奇的治疗方法最终……弊大于利。”

利比里亚当局愿意允许这种药在国内作临床试验。然而,美国总统奥巴马6日在记者会上说,由于缺乏足够信息证实这种药的有效性,因而现在向西非国家提供它为时过早。他说,如果措施得当,埃博拉疫情可以“非常有效地”受到遏制和控制,现阶段重点是以公共卫生措施遏制疫情蔓延。

【病例】

几内亚共计出现495例病例,死亡363人;利比里亚发现病例516例,死亡282人;塞拉利昂发现病例691例,死亡286人。同时,自7月25日尼日利亚出现首例埃博拉跨境传播病例以来,该国已出现9例可能和疑似感染病例,死亡1人。

肯尼亚8月20日起禁止来自埃博拉疫区旅客入境

肯尼亚卫生部长马查里亚(JamesMacharia)表示,这项措施也针对途经此三国的旅客。他说:“着眼公共卫生利益,肯尼亚政府决定暂时禁止来自或途经受埃博拉影响西非三国的旅客入境,也就是塞拉利昂、几内亚和利比里亚。”

马查里亚称,这项措施不影响对抗埃博拉疫情的医疗人员以及从那三个国家返国的肯尼亚人。但他提醒,这两类人员将会受到“严格筛检,可能有必要把人员隔离起来”。

肯尼亚航空表示,该公司在肯尼亚卫生部建议下,作出上述决定。肯尼亚卫生部正竭力防堵埃博拉病毒入侵。

此外,多家欧洲航空公司已暂停飞航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首都的班机,这两国为抑制埃博拉疫情扩散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肯尼亚卫生官员此前发现4起疑似感染埃博拉病毒案例,但经检验证实全部为阴性。

中新社联合国8月15日电世界卫生组织15日警告,西非埃博拉疫情被低估,爆发的范围有可能比之前设想的要大得多。世卫同日公布的疫情通报显示,死亡人数已经升至1145人。

世卫组织发言人贾萨瑞维奇当天表示,根据疫区的医务工作人员反应,有证据表明报告的病例和死亡人数“比实际情况低得多”。

贾萨瑞维奇称疫区“存在着还没有被确认的传播链”。他说,医疗队离开治疗中心前往农村地区时,他们沿途就发现了受到感染的人。目前医务人员正在尽力寻找更多的患病者。

根据世卫通报,截至15日,几内亚、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和塞拉利昂四个国家报告了2127个病例,其中1145人死亡。

世卫还说,近期媒体有关实验性药物和疫苗的密集报道“制造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期望”,这些医疗产品正在接受检验,除了以关怀为目的的使用之外,它们还没有经过人体测试,也并没有被监管部门批准。

人民网芝加哥7月31日电埃博拉病毒于1976年首次被发现。从今年2月开始,这种据称死亡率高达90%的病毒又一次在西非肆虐。截至目前,已造成至少672人丧生,还有1200人感染该病毒。今年埃博拉病毒最早在几内亚小村庄被发现,随后蔓延到邻国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和尼日利亚。

本月25日,美国人帕特里克-索耶在参加妹妹葬礼后感染埃博拉病毒。他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仍搭乘飞机前往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并在下飞机后很快死亡。这让人们担心,埃博拉病毒扩散的可能性。目前,调查人员正在追踪可能与他接触过的旅客下落,以免这种疾病从非洲传播到其他大陆。

几天后,埃博拉病毒感染者会发展到第二阶段。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导致血栓形成和出血不止,患者肝、脾、大脑和其他内脏里会出现血液凝块。病毒穿透血管和毛细管,迫使血管里的血液渗入到周围组织。埃博拉病毒感染者会出现全身性疼痛、慢性腹痛、呕吐和腹泻。

接下来,患者躯干上会出现皮疹,并会很快蔓延到四肢和头部。几天后就会达到转折点——此刻一些幸运的患者将会痊愈,而其他一些患者则会发展到致命阶段——出血热。机体的免疫系统被全面破坏,人体微小血管破裂,导致患者从眼睛、嘴巴、耳朵和其他孔里向外渗血。

此时,患者胃肠道和其他内脏也可能会发生内出血。他们的白眼球将变成红色,呕吐物和腹泻物里会有血液出现,其皮下会形成大血疱。绝大多数患者最终因多器官衰竭、出血不止或者是休克(经常发生在第一次发病的8到17天之间)死亡。现在,还没有特效药能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

尽管埃博拉病毒来势汹汹,但仍有一些人能幸存下来。他们须经常接受检查,以确保其体液里不含有病毒。据悉,男患者痊愈40天后还能通过性行为把病毒传播给他人。这种病毒通过接触被感染的人或者动物血液、分泌物、器官或者其他体液传播。因此,医护工作者和患者家属最容易被感染。(高轶军)

媒体近期对实验性药物和疫苗的大量报道正在引起一些不切实际的期望,特别是目前人们正处于极度恐惧的情感氛围之中。需要告知公众的是:这些医疗产品(疫苗/药品)尚处于研究阶段,还没有进行人体试验,也未经监管部门批准,只是用作“同情治疗”。

有证据提示这些药品可能是有效的,但这并非基于可靠的临床试验科研数据。安全性也不清楚,因此用于人体时有可能产生不良副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管理使用此类疫苗/药物是很困难的,且要求很高。某些疫苗/药品的安全使用要求医疗机构具备重症监护条件,而这在西部非洲是很难见到的。

世卫组织建议,鉴于本次疫情的特殊情况,使用试验性药品和疫苗在伦理上是可以接受的。然而,所有试验性药品的现有供应量极其有限或已耗竭。

虽然目前有关方面正在努力加紧生产,但在未来几个月内药品供应将难以增加。即便到那时,由于药品供应量太少,而不会对疫情产生显著影响。

加拿大政府已决定捐赠数百剂某种实验性疫苗,以支持应对疫情。世卫组织对此表示欢迎。预期在2015年前,不会有经过充分试验并获得上市许可的疫苗。

使公众(特别是在受影响地区)产生误解的另一个原因是来自社交媒体的谣言,这些谣言声称某些产品或做法可以预防或治愈埃博拉病毒病。

几十年来,科学研究一直未能发现可资证明用于人体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或预防性药物,尽管一些有前途的产品目前正在研发之中。

任何其他所谓有效的产品或做法都是虚假的谣言。使用此类产品或做法很危险。例如,在尼日利亚至少已有两人因听信“喝盐水可获得保护”的谣传而死亡。

最有效的个人预防行为包括:避免暴露于已知的高危情况、了解埃博拉病毒病感染的症状、尽早报告并接受检测和医疗护理。有证据表明,早期的支持性治疗可提高生存机会。

埃博拉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但是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密切接触感染者或尸体的体液后才会被感染。多数感染可归咎于传统殡葬习俗,或者在家庭或卫生机构中护理已出现症状的感染者时,未采取防护措施。

除了上述这些暴露于埃博拉病毒的特定机会外,普通公众的感染风险并不高。

2014年8月7日至9日,几内亚、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和塞拉利昂总计报告69例新发埃博拉病毒病(实验室确诊、可能和疑似病例)和52例死亡。

最近,使用试验性药物对两名感染埃博拉病毒病的卫生工作者进行了治疗,引发有关是否应将从未进行过人体试验也未证明对人类安全的药物或治疗方法用于此次疫情的重要问题。目前,该药数量有限,这也带来谁应该得到药物的问题。

8月11日,世卫组织召集来自受影响国家的医学伦理学家、科学专家和民众代表评估试验性疗法在埃博拉疫情应对中的作用。

会议审议了两个问题:

将不良影响尚不得而知的未注册干预措施用于治疗或预防是否合乎伦理?如果合乎伦理,使用前应满足什么标准和条件?

如果在目前的局势下使用这些未经注册的干预措施合乎伦理,那么应依据什么标准选择干预措施?谁应优先接受治疗或预防?

会议结论将于2014年8月12日(星期二)在世卫组织网站上公布。

几内亚、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和塞拉利昂卫生部继续报告发生埃博拉病毒病造成的新发病例和死亡。2014年8月7日至9日,四国报告发生了69例埃博拉病毒病新发病例(实验室确诊、可能和疑似病例)和52例死亡。具体情况如下:几内亚11例新发、6例死亡;利比里亚45例新发、29例死亡;尼日利亚0例新发、0例死亡;塞拉利昂13例新发、17例死亡。

新发(1)

确诊

可能

疑似

国家总数

几内亚

病例数

11

362

133

506

死亡数

6

238

2

373

利比里亚

45

158

306

135

599

29

146

125

52

323

尼日利亚

0

10

3

13

塞拉利昂

656

37

730

17

276

34

5

315

合计

69

1176

486

186

1848

660

294

59

1013

1.2014年8月7日至9日之间报告的新发病例。

病例总数会因病例和实验室数据的重新分类、回顾性调查及合并整理以及监测活动的加强而发生变化。疾病疫情信息所报数据以卫生部报告的最佳可得信息为基础。

进入暑期,随着气温不断升高,由致病性微生物污染食品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进入高发期、多发期。根据深圳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显示,深圳自进入6月份以来,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明显上升,仅6—7月份,深圳就报告5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

深圳市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科医生刘建平介绍,在6—7月份报告的5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中,有4起均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且其中3起副溶血弧菌血清型为O3∶K6。

所谓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即食物受到细菌(如: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引起的中毒,病菌主要来自海产品以及含盐分较高的腌制食品,如咸菜、腌肉等。一旦食物储存、加工不当,极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此外,隔餐的剩菜食用前未充分加热,生熟食物操作时交叉污染,都是造成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原因。据介绍,副溶血性弧菌在抹布和砧板上能生存1个月以上。但该菌对酸较敏感,在普通食醋中5分钟即可被杀死。对热的抵抗力也较弱,沸水就能将其杀灭。

刘建平指出,外出就餐时,不在无证饭店、路边摊点用餐,不向流动摊贩购买食品。尽量选择烧熟煮透的食物,尽量不吃或慎吃生冷食品。

新华社联合国8月22日电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22日宣布,世界卫生组织将于下周出台一个应对埃博拉疫情战略计划。

迪雅里克当天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说,世卫组织正在草拟一个为期6个月至9个月的战略计划,以应对埃博拉疫情。他介绍说,该计划是一份行动方案,将提出抗击埃博拉疫情的具体策略,预计下周初正式出台。

迪雅里克说,对于最近几个国家决定禁止来自埃博拉疫区的游客入境,世卫组织强调不建议为此实施国际旅游或贸易禁令,因为关闭边境不但起不到作用,而且会造成破坏性影响,将疫区国家推向人道主义危机,阻碍国际社会抗击埃博拉疫情的努力。

根据世卫组织发布的埃博拉疫情最新通报,截至20日,西非地区累计出现埃博拉病毒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2615例,1427人死亡。

美国埃默里大学医院21日说,两名美国埃博拉患者在该医院接受治疗约两周后,已经康复出院。

布兰特利和赖特博尔在利比里亚救治埃博拉患者期间感染病毒,本月初被分别接回美国治疗。两人都在使用了一种试验性药物后病情开始好转,但美国卫生机构多次警告说,这种药物效果未知。西班牙一名天主教神父也使用了这种药物,但仍不治死亡。(林小春)

南非政府21日发布旅行禁令,限制来自埃博拉疫区的人进入南非。

南非政府将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列为埃博拉高风险国家。根据禁令,所有来自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的非南非公民都不能进入南非,但那些被认为是必须要到南非旅行的人除外。

禁令将尼日利亚、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列为埃博拉中等风险国家。针对来自这些国家的人,南非将对他们进行更严格的监测。

南非卫生部发言人乔·麦拉说,尽管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尚未出现埃博拉疫情,但由于许多西非国家的旅行者是通过这两个国家进入南非的,所以南非将这两个国家视为埃博拉中度风险国家。麦拉说,南非政府认识到,预防埃博拉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要从源头上堵住埃博拉病毒向其他国家蔓延的渠道。

南非政府同时要求那些计划前往受埃博拉疫情影响国家的南非公民推迟或放弃旅行计划。针对那些从疫区返回的本国公民,南非将要求他们填写健康调查表,并对那些体温不正常的人进行包括隔离在内的全面检查。

南非国家传染病研究所21日发布的埃博拉最新疫情报告称,南非目前没有发现埃博拉病例。该研究所说,尽管南非发生埃博拉病毒蔓延的可能性较小,但不排除南非今后会出现“输入型病例”。

2014年8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在ICASCuliacán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市场和街道上出售的,至少10%的新鲜奶酪,香肠和肉类可能被污染。

ICAS研究人员确认了在城市(锡那罗亚州的库利亚坎),单核细胞增生利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存在。腹泻是利斯特菌感染的首发症状,但更恶性情况下,会引发流产及脑膜炎等。

近期国际报道,利斯特菌在美国的强势爆发出现,是由于食用来自墨西哥的冬瓜。研究人员在不同的市场进行了走访取样乳制品,香肠和肉类,将样品带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室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

试验后,23%的鸡,11%的香肠,9%的乳酪与8%的肉中存在利斯特菌。因此,这些结果表明,在市场和街道上销售的至少10%的新鲜干酪,香肠和肉可能被细菌污染。

单核细胞增生利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是引起人类食物中毒的重要致病菌,死亡率高达20%~30%,会导致严重疾病如脑膜炎,败血症和流产。它通常会影响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如孕妇,老人和儿童。

江苏省手足口病专家组组长、江苏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陈吉庆教授表示,今年手足口病有个特点,不少患儿症状不典型,有些孩子没有高烧症状,出疹也比较少,发病年龄偏小,病情较重。所以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患儿,家长更需要细心识别。

陈吉庆指出,重症手足口病的病死率的确较高,但一般都是普通病例,只需要对症治疗,重症患者如果在早期能积极救治,也可以康复。

注: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手足口病可经粪—口或呼吸道传播,也可经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及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食具、奶具、床上用品等传播;多数人患病后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部出疹,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专家提醒市民,预防手足口病要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常通风、晒太阳。一旦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避免带病上学。

手足口病依然高发,儿童要注意卫生

记者从疾控中心获悉,9月是手足口病高发时节,幼儿园易出现聚集性发病。开学后幼儿园要加强晨检,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患病儿童。儿童家长、学校老师要做好个人卫生工作,以防大人因隐性感染而将病毒传播给儿童。若孩子确诊为手足口病,儿童家长要及时告知患儿所在的幼托机构,以防止疫情进一步传播。

下午,记者从苏北医院儿科获悉,近期患上手足口病的儿童确实存在。医生提醒家长,少去人流集中的场所,一旦外出回家后,一定要及时督促孩子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减少在外就餐的次数。

食源性疾病进入高发期,注意饮食习惯

秋季是食源性疾病发病高峰期。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杆菌等都是常见的病原菌,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可伴有发热,严重者可出现脱水,往往在学校、幼托等集体单位发生。学校和集体用餐单位要注意食品卫生,并开展健康教育。

记者从苏北医院急诊室获悉,近来总有些市民因为吃错东西被送进急诊室。疾控专家提醒市民,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生或半生食品以及腐败变质食品,一旦出现类似食源性疾病症状要及时去医院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红眼病感染性很强,注意用眼卫生

红眼病,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染,发病率高,传播快,发病集中。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及经水传播是本病两种主要的传播方式,最常见的是通过沾有眼分泌物的手,在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传播,8-9月为流行高峰期,多见于成人。居住条件拥挤、环境卫生差、不良个人卫生习惯等有助本病传播。

记者从妇幼保健院眼科获悉,近期患上红眼病的患者确实不少,门诊每天都能遇到两三个。一旦发现患此类疾病者,应及时就诊治疗,家庭做好隔离消毒工作。

8月28日,记者从宁夏卫计委得知,据专家测算,宁夏现存活的艾滋病实际感染人数约1600人。

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异性传播所占比例从2007年34%上升到2014年的51.8%,男性同性性传播所占比例从2007年的10.6%上升到2014年的39.6%,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感染率呈快速上升趋势。

宁夏1994年报告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截至今年6月30日,全区历年累计报告现住址为宁夏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共861例,其中艾滋病病人245例,死亡131例。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以15至49岁青壮年为主。

目前宁夏艾滋病疫情总体疫情仍继续保持低流行状态,但在部分高危人群如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中呈上升趋势。全区尚未发现经输血、手术、静脉针刺伤等途径感染的艾滋病病例。

近两年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以本地居民为主(宁夏籍占86.9%),男性(占83.4%)及20~49岁青壮年为主(占82.3%),老年男性相对以往有上升趋势。(记者詹思佳)

可导致人类染上此病的昆虫包括俗称“接吻虫”的锥蝽。

据英国媒体报道,一种由吸血昆虫引发的致命疾病正从美洲向全球逐渐蔓延,这种叫做“美洲锥虫病”的寄生虫病因感染者在患病初期出现与患艾滋病相似的症状,所以有关专家也把它称为美洲国家面临的“新型艾滋病”威胁。

医学专家在最近出版的《公共科学图书馆·被忽视的热带病》杂志上写道,“美洲锥虫病”的病症和艾滋病相似,很难被察觉且具有多年潜伏期。

此病通过一种名为锥蝽的吸血昆虫传播。锥蝽叮咬受害者后,一种“克氏锥虫”会进入人体血液循环中,最终进入心脏并在心脏中生存繁殖。这种病像艾滋病一样,容易通过血液传播,还可能在妊娠和生育期间由母亲传播给孩子。

感染后克氏锥虫通常在人体内潜伏多年,然后以心律失常或心脏衰竭出现。美国疾病防治中心表示,大约四分之一的感染者会出现心脏肥大或者肠肥大的症状,如果病情发作,肥大的器官会突然爆裂,导致病人猝死。

8月29日,利比里亚蒙罗维亚,医务人员在搬运患埃博拉病毒死者的遗体前穿好防护服供图/IC

一种试验性药物治愈了全部18只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猴子。科学家们说,效果令人鼓舞,但是尚不能确定这种药对人体是否同样有效和安全。

全部18只猴子都被治愈

这种药名为ZMapp,由美国马普生物制药公司研发。

这家制药商与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美国军方和加拿大公共卫生局共同在猴子身上作药物试验,结果29日发表在《自然》杂志网站。

研究人员使21只试验猴子感染。大多数猴子发病,显现严重症状,包括红疹、出血和肝功能衰竭。

研究人员在18只猴子被感染3至5天后给它们用药,结果显示,它们都被治愈。另外3只没有接受药物治疗的猴子在8天内死亡。

首次用于猴子试验

“恢复程度完全超出我的预料。”参加试验项目的加拿大公共卫生局研究人员加里·科宾杰说。参与这一项目的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主任安东尼·福西说,就动物试验而言,这一结果“极为”令人鼓舞。

埃博拉病毒感染尚无有效药物和疫苗。世界卫生组织说,本次在西非地区爆发的埃博拉疫情已经致死超过1500人。

医学界人士同时提醒,猴子药物试验成功并不意味着对人类也有相同疗效。ZMapp尚未作人体试验和正式生产,不过7名感染者已经或正在接受这种试验性药物的治疗,其中两人治愈,两人死亡。

明年或用于人体试验

人类感染埃博拉病毒后,最长21天后才显现症状,而且感染方式与实验室中猴子的感染方式不同。另外,医疗人员不清楚接受ZMapp治疗后痊愈的患者是因为药物疗效还是自身抵抗力。这次埃博拉病疫情中,大约45%的被感染者自行康复。杜克大学传染病专家卡梅伦·沃尔夫说,这次试验“完全没有告诉我们药物(对人体)是否有副作用”。

马普公司库存ZMapp已经用完,下一批药预计要数月才能完成制造。加拿大公共卫生局研究人员科宾杰说,ZMapp可能明年早些时候用于人体试验。

另一种治疗埃博拉的主要试验性药物由加拿大特克米拉制药公司研制,正在作第一阶段人体试验,用于非感染者以确定药物安全性,其后还有两个阶段。文/惠晓霜(新华社特稿)

THE END
1.犬猫临床常用化验单及参考值宠物行业许院长犬猫临床常用化验单及参考值 犬猫临床常用化验单及参考值 (北京康乐佳宠物医院许大夫) 1、血常规: 2、粪检尿检: 3、皮肤化验: 4、生化检验单 5、急诊仪检验报告单https://blog.sina.com.cn/s/blog_586e52f50100pehk.html
2.孕前优生降检查项目工作汇报材料(共14篇).docx第6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报告单镇江市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检验报告单 编号 女方姓名 男方姓名 女 □白带检查 清洁度 ⅰⅱⅲⅳ 滴虫感染 阴性 阳性 念珠菌感染 阴性 阳性 □血细胞分析 hb g/l rbc x1012/l plt x109/l wbc x109/l n % l % m % □尿液常规检查 未见异常 异常 □血型 abo a型 b型 ab型...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123/6212200230003053.shtm
1.新猫降体检必备项目概览:体检应查什么?体检重点介绍!新猫健康体检必备项目概览:体检应查什么?体检重点介绍! 猫咪的全面健康检查指南 为了关爱和保障猫咪的健康,全面的体检是十分必要的。以下将详细介绍猫咪的体检内容和注意事项。 一、体检内容 1. 常规项目:包括血常规五分类检查、血涂片、生化全项、粪便检查、寄生虫检查、皮肤检查、耳道分泌物检查、全身临床检查等。https://www.tijian8.com/post/971BD51c8Bc8.html
2.教你看猫主子的生化检查单!生化检验报告单 在猫类临床上,全套生化检测的费用较高,建议给猫主子做例行体检的铲屎官,可以根据主子的年龄和身体情况,请医生一起挑选其中重要的项目进行检查,其中常见较为有用的检验项目如下,很容易显示出一些疾病的情况: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脏 血中尿素氮BUN、肌酐CREA——肾衰竭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91357962/
3.生化检验报告(精选十篇)通过6Sigma的DMAIC改进模式,即定义(Define)、测量(Measure)、分析(Analysis)、改进(Improve)、控制(Control)[6],对住院病人急诊生化检验报告时间中的关键质量特性进行识别,分析影响检验报告时间的关键因素,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和控制计划。改进、控制后的效果评价采用Minitab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94izpzs.html
4.这是杭州第三人民医院的检验报告:检验项目有问必答这是杭州第三人民医院的检验报告: 检验项目 测定结果 参考范围 1. 户尘螨 粉尘螨 阳性 阴性 2. 矮豚草篙 阴性 阴性 3. 猫毛皮屑狗毛皮屑 阴性 阴性 4. 蟑螂 阴性 阴性 5. 点青霉分枝孢霉烟曲霉交链孢 阴性 阴性 6. 柏榆梧桐柳三角叶杨 阴性 阴性 7. 律草 阴性 阴性 https://3g.club.xywy.com/static/851/425335.htm
5.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灵璧医院检验科检查项目清单1小时内报告 血清肌红蛋白 普通管3ml 1小时内报告 急诊BNP(B型钠尿肽) 普通管2ml 1小时内报告 急诊NT-BNP(N端-B型钠尿肽前体) 普通管2ml 1小时内报告 急诊血气分析测定 专用注射器 半小时报告 急诊血浆氨测定 绿色肝素锂管 1小时内报告 急诊脑脊液生化(含GLU血糖,CL氯测定) ...http://www.lbxrmyy.com/jsba/info.aspx?itemid=4058
6.住院病历书写与格式(全文)(六)检验记录 血、尿粪 常规检验结果,应及时转抄于检验记录单上(包括日期、检验结果、检验者)。或与其他检验报告单同样,按报告日期顺序自上而整齐地贴于专用纸左边,每张检验单上缘可用蓝黑笔(重要阳性结果可用红笔)简要记明检验日期,以利查阅。如采用新式顶端记明检验日期及结果的报告单,则可免加注。 https://www.99xueshu.com/w/eu142kigqkxd.html
7.甲功五项化验单正常值范围解读:血液FT3FT4升高可能患甲亢通常来说,普通人在做完甲状腺功能检查后,拿到检查报告单,除了能看到具体检查指标项目、升高降低情况、以及参考范围外,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患有甲亢、甲减还是正常,其实甲功检查项目指标中FT3和FT4数值高低,可以作为诊断依据,下文中会针对甲功检查单的一些详细查看情况进行解读,以便于教会各位如何看懂检查数据,有需要的朋友...https://www.born123.com/article/ccc2dbed0d13543fffa9.html
8.宠物实习报告8篇在看过一些和养宠物相关的杂志后,发现宠物日用品、玩具和服饰的发展空间十分大,因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这些的需求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挑剔,宠物的衣服不近要舒适耐用还要漂亮,宠物用具,如狗窝,食盆、玩具、猫爬架不近要宠物们用起来方便,还要和主人家里的陈设相搭配。可见研制、生产这些用品这一领域是十分的...https://www.gdyjs.com/shiyongwen/shixibaogao/131336.html
9.大庆龙南康复医院检验科专家门诊急诊临检、生化项目1小时内,一般临检项目30分钟内发放报告单,一般生化项目当日下午2点以后发放检验报告单,免疫及细菌项目2-7天。 检验科开设“检验报告单发放”微信群,方便临床医生及时有效的为患者诊断治疗;同时为不方便及有特殊服务需求的患者及家属提供“扫描微信二维码”“预留电话告知”等方式提前告知患者及家属。 https://m.bohe.cn/hospital/33171/department/263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