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2020年2月是病毒肺炎(COVID-19)防疫工作的关键时期,北京市临床麻醉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简称质控中心)及时制定了相应的麻醉专业规范,并联合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北京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质量管理学组及京津冀麻醉协同发展常设机构,通过专业视频会议系统,成功组织召开了COVID-19防疫工作专题视频会议及为期5d的培训周活动,取得良好效果。本文以北京质控中心视频会议及感染控制系统培训周为例,介绍视频会议系统的特点,分析在重大疫情期间视频会议在临床麻醉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中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质量控制;视频会议系统;病毒肺炎
1打破空间限制,减少人员聚集
相对于传统的质控工作会议而言,视频会议的与会者无需聚集于同一会议地点,符合COVID-19疫情期间“减少外出、避免人员聚集”的防疫要求。本次质控中心视频工作会议也是行业加强COVID-19疫情防控工作,减少人员聚集,避免交叉感染,遏制疫情蔓延的一项特殊举措。这种打破空间限制,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足不出户,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流与共享,提高质控工作的效率,是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临床麻醉质控工作的最佳方式。
2高效组织会议,及时传递信息
1医院信息化基础管理的概念及重要性
信息部门作为承担现代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主力部门,其主要工作是开发和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医院领导提供决策信息,为临床提供便捷的工作平台,并保障医院信息安全。其工作覆盖医院的科研、临床、教学及管理等方面[2]。医院信息化建设基础管理主要指IT系统的日常运维管理,涵盖了软件应用管理、硬件网络管理、文档管理、知识库管理等方面。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医院信息系统的数量也在不断递增,如果说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和永恒主题,那么对各个信息系统的质控工作则是医院信息化基础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环[3]。由于我国医院信息化发展起步较晚,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一直在以不断满足临床科室的需要为主要驱动,建设新项目、优化完善原有系统功能。而目前针对信息系统建设的质控工作多采用传统人工的方式进行记录及追踪,这样不仅工作效率低,还有质控不及时、易出错的风险,导致系统成效不理想,最终将影响用户的使用满意度。因此,将科学的管理思路注入到信息化建设质控中来已呈必然趋势。
2医疗信息系统质控体系的构建
3医疗信息系统质控体系的有效应用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您们好!
我院始建于1897年,是地区最早的西医院。经历107年的风雨沧桑,已发展为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康复、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医院先后被授予省爱婴医院、卫生部国际急救中心网络医院、省示范文明医院、全国首批百姓放心医院、市交通事故急救绿色通道指定医疗单位。2002年至今,医院先后和市医药科学研究所、市肿瘤医院、市第五人民医院资产重组合并,成为市属医疗单位首家“三院一所”格局的医疗集团。
市第二人民医院现分为东、西两个院区,占地面积78.1亩,职工总数1393人,核定床位1000张,28个病区,35个临床专科。各专科设置齐全,并形成专科特色明显,学科建设突出的办院特点,消化内科、泌尿外科、儿科、肿瘤放疗科、神经内科、肿瘤外科、临床药学、急诊医学是市重点学科。医院设有市肿瘤放射治疗中心、市急诊医学质控中心、市产前诊断中心、市新生儿救治中心、市儿童生长发育中心、市药事管理质控中心、市放射质控中心、市病历质控中心、市临床医师继续教育分中心、市牙病防治办公室、市心脑病防治办公室、伽玛刀治疗研究中心等机构。
医院现代化诊疗设备齐全,拥有省首台体部伽玛刀和头部伽玛刀、高压氧舱、直线加速器、最新一代瓦里安医用电子加速器、多功能后装治疗机等一大批先进医疗仪器设备,总价值过亿元,是地区设备配套完善、技术力量雄厚的肿瘤治疗的"航母",多方位地治疗各种恶性肿瘤,为广大的肿瘤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机会和场所。
【摘要】目的探讨实时质控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06至2019-06重症监护室中危重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实时质控护理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中的各项操作得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质控护理模式可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能实时监控危重症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干预潜在风险,降低危重症患者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更贴合重症监护室的护理需求,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实时质控护理模式;重症监护室;应用价值
重症监护室是对危重症患者实施治疗及监护工作,对其健康及生命提供保障的临床重要场所之一[1],危重症患者具有病情危急、死亡率高等特点,对护理质量水平要求极高。因此采用有效护理管理干预,控制患者病情发展,提高护理质量,对提高其生命保障至关重要[2]。实时质控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对现有护理内容及流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强化处理,进而达到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目的[3]。本文通过探讨实时质控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价值,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提供数据参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1我院“质控”体系简介
我院“质控”体系是以医疗为中心、目标管理为主线、优质服务为宗旨、全面质量管理为核心、经济管理为手段、安全防范为重点、层级负责和岗位职责为特征,强化落实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管理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医院“质控”管理方法。该体系规范了各级各类人员的行为准则,调动了全体人员优质服务的积极性、自觉性,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1.1“质控”依据
1.2组织机构及考评管理
实行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简称“质控”委)、职能部门、科室三级组织管理制度。“质控”委由分管副院长负主责,各部门领导为成员,下设办公室(简称“质控”办),负责全院“质控”工作的整体规划。职能部门每月组织所属各专业“质控”小组,对科室实施目标责任综合考评,定期组织质量讲评,开展专项质量管理活动。科室按月实施自控考评,每月召开质量安全分析会,填写《科室自控记录本》,上报科室“质控”检查结果及分析改进措施。
近年来,各医院的规模不断扩大,无论是三甲医院还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者数量都在逐渐增多。医院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要求十分严格,且任务越来越繁重。一旦管理不良就会发生不良事件,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质控小组管理模式近年来在诸多医院的护理中得到应用,效果较好[1-3]。为了有效、系统地管理护理人员,医院在手术室护理管理成立了质控小组,由护士长-质控员-专科组长等组成。本文就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2.1两组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比较。观察组对护理操作、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等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2.2两组护理效果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2.3两组护理失误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的护理失误发生例数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3。
3讨论
威海市立医院是一所创建于1904年的百年老院,是威海地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现有床位1500张,2010年全院完成门急诊75.1万人次、住院2.9万人次、手术量1.1万台次。近年来,在“医院质量管理年”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中,本院以医疗核心制度为主线,以构建严谨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为重点,全面推行《科室质控工作手册》(以下简称“《手册》”)。经过三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在科室层面的质量控制工作中,科室医师严格遵循《手册》要求,认真执行医疗核心制度,科室管理思路清晰,秩序井然,有效保障了医疗质量安全,促进了整体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2007年在“山东省医院质量管理年”检查中获7个专业组的5个第一,2009年在“医疗质量万里行”检查中获得山东省地市级医院综合评比第一名,2010年1月获得全国病案质量评比二等奖。
1实施《手册》的背景与意义
2《手册》的框架与内容
3《手册》的推广与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在肿瘤内科中质控小组对中医技术应用的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在肿瘤内科中实行中医质控小组管理,通过规范标准化操作流程、培训考核及病房巡查问题反馈等方法对肿瘤内科进行中医技术的规范化管理。医院内科于2019年7月建立了中医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并实施。将2019年1~6月设为实施前。2019年7~12月设为实施后。评价质控小组实施前后护理人员中医技术掌握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中医技术掌握率、患者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肿瘤内科中采用中医质控小组管理模式,能显著提升护理人员专业能力,优化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质量控制小组;肿瘤内科;中医技术;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分析基于胜任力的质控护士培训需求调查结果。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选择198名在职质控护士,调查其培训需求。结果质控护士培训需求中,重症护理记录(4.72±0.48)分、护理评估(4.68±0.50)分、围手术期管理(4.68±0.51)分、用药管理(4.64±0.62分)、护理文书目标管理(4.63±0.58)分,依项目不同对培训方式的需求有所差异。讨论只有了解质控护士的需求现状,才能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培训计划,进一步提高管理质量。
【关键词】质控护士;培训需求;胜任力;调查研究
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撬动整个护理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力量。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作以及组织体系中从事质控活动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对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各医院在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方面良莠不齐,质控人员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也未经过专业、规范的培训,尤其是随着现代质量管理理论引进、质量管理方法的不断改进,对质控人员的知识、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质控护士能胜任职责、有效履职,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培训非常必要,而建立规范、合理、适用于护士的培训体系的第一步就是要建立培训需求框架,为影响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1]。
1.1研究对象。按质量管理体系分级(护理部、二级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质量管理小组)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吕梁市人民医院、离石区人民医院的质控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入选标准:吕梁市人民医院、离石区人民医院在职质控护士。排除标准:自行或组织要求退出质量管理体系的质控护士;请假超过1个月的质控护士。1.2研究方法。经过护理质控专家商讨和文献佐证确定调查内容,自制完成《基于胜任力的质控护士培训需求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①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称、职务、护士层级、工作单位等。②研究对象对培训内容的需求;采取Likert5级计分法计分,5~1分分别代表非常需要、需要、一般、不需要、非常不需要,得分越高说明质控护士培训需求的程度越高。该调查问卷总体Cronbachα系数为0.978,各部分的Cronbachα系数0.824~0.978。共发放问卷205份,回收有效问卷198份,有效回收率达96.58%。
我院始建于**年,是××地区最早的西医院。经历107年的风雨沧桑,已发展为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康复、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医院先后被授予省爱婴医院、卫生部国际急救中心网络医院、省示范文明医院、全国首批百姓放心医院、市交通事故急救绿色通道指定医疗单位。20**年至今,医院先后和××市医药科学研究所、××市肿瘤医院、××市第五人民医院资产重组合并,成为市属医疗单位首家“三院一所”格局的医疗集团。
××市第二人民医院现分为东、西两个院区,占地面积78.1亩,职工总数1393人,核定床位1000张,28个病区,35个临床专科。各专科设置齐全,并形成专科特色明显,学科建设突出的办院特点,消化内科、泌尿外科、儿科、肿瘤放疗科、神经内科、肿瘤外科、临床药学、急诊医学是××市重点学科。医院设有××市肿瘤放射治疗中心、市急诊医学质控中心、市产前诊断中心、市新生儿救治中心、市儿童生长发育中心、市药事管理质控中心、市放射质控中心、市病历质控中心、市临床医师继续教育分中心、市牙病防治办公室、市心脑病防治办公室、××伽玛刀治疗研究中心等机构。
医院现代化诊疗设备齐全,拥有××省首台体部伽玛刀和头部伽玛刀、高压氧舱、直线加速器、最新一代瓦里安医用电子加速器、多功能后装治疗机等一大批先进医疗仪器设备,总价值过亿元,是××××地区设备配套完善、技术力量雄厚的肿瘤治疗的"航母",多方位地治疗各种恶性肿瘤,为广大的肿瘤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机会和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