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S:一个质控结果超过X±3S,为违背此规则,提示存在随机误差,失控;
R4s:同批两个质控结果之差值超过4s,即一个质控结果超过+2s,另一质控结果超过-2s。也适用于超过+2.5s及-1.5s,为违背此规则,表示存在随机误差;
22s:两个连续质控结果同时超过+2s或-2s,为违背此规则,表示存在系统误差;
41s:一个质控品连续的四次测定结果都超过+1s或-1s,两个质控品连续两次测定都超过+1s或-1s,为违背此规则,表示存在系统误差;
10X:十个连续的质控结果在平均数一测,为违背此规则,表示存在系统误差。
我所在实验室使用13S、22s、R4s三条质控规则为室内质量控制规则。
(X:平均数;S:标准差)
02
质控判断流程
点击可查看大图
03
常见的质控失控原因
过去六个月实验室质控失控的数据统计
04
案例分析
案例1.它真的好大
在值夜班凌晨四点时收到一个血浆氨测定的标本,立刻排样离心上机检测以后看到了一个这样的结果:
注:1514.3为第一次检测结果,150为最后纠正结果
立马检查标本状态,无溶血等情况,标本及时送检;查看质控结果,正常在控;查看试剂说明书,提示结果过高可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再测,测得结果相近;保险起见跟临床沟通,建议重采标本并及时检测测得结果相近,「沾沾自喜」地审核了报告,直到......
直到连着几个血氨的检测结果均超过了1500...
我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先跟临床解释沟通并撤回审核结果,跟早上接班同事交班以后,经验丰富的同事在定标曲线里发现了端倪:
纠正后的定标曲线
虽然定标完以后做了质控,由于质控品的靶值和校准品的浓度很接近,所以会根据校准点的反应度计算的,在上图两个定标曲线中均落在了中间,导致质控结果显示在控,直到凌晨4点第一份血氨标本的到来...
这件事情最后的结果是临床投诉了不良事件,我们跟仪器工程师沟通以后添加了新的错误提示,并重新加强了人员培训,在定标后查看定标曲线是否有异常(埋下伏笔)。
案例2.它真的太大了
直接上图:
注:仪器一为错误结果,仪器二为纠正后结果,质控绿色代表在控
又是从夜班和血氨不得不说的故事开始,夜班同事在发现血氨结果不太好以后重新做了血氨的质控,发现质控超出+2SD不超过+3SD,于是准备重新定标看看情况。
错误的定标曲线
定标曲线看起来确实挺对的,也就错了那么亿点点,因为血氨校准品比起淀粉酶校准品的反应度差很远,导致错误定标以后再检测样本甚至水空白都会出现一个很大的结果。
错误定标后的质控结果
当天的质控图,紫色为经处理后的失控点,黑色为在控点
好在我们的急诊检验老司机及时发现问题,没有发出错误报告,在重新定标后,对当天标本进行留样复查,并再次加强了人员培训。
案例3.它断了
本来又是平平无奇的一天,强哥刚做完质控,映入眼帘的一大片红色失控让今天的开始一点不普通!且质控在控的项目做结果稳定性也很差。
注:红色为失控项目,全红色代表高低水平均失控,红色里有一圈白色代表单水平失控
强哥在一套分析-重测-更换质控重测-定标-重测组合拳重拳出击之后,终于发现部分项目TB/DB/TP等定标以后质控也失控了,且重复性很差。
而后咨询了昨晚试剂班的同事有无异常情况,经核对发现与往常一样无异常,且也检查了仪器管道、试剂瓶口等均无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