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记录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护士按照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的客观、真实、及时、全面、准确、动态的记录,是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和实施护理活动的原始文字记载[1]。《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0条规定,患者有权复印病历资料中的体温单、医嘱单、手术麻醉记录单、护理记录单等,它们记载了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的全过程,在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处理中具有法律意义,是重要的法律文书。因此,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已成为衡量医院护理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为此,笔者对现阶段护理记录书写中存在的缺陷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对策,综述如下。
一。护理记录书写缺陷
1护理记录不及时、不完整护理记录的及时性体现在有问题时随时记录,病情变化随时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用药及手术前后随时记录,没有记录就等于没有进行护理。但在日常工作中,护士忙于完成各种治疗和常规护理工作,不能将病情变化、护理活动及时记录,常常在临下班前回顾性地进行记录,造成记录不及时、漏记甚至无记录现象,使得护理记录的价值失真,当发生医疗纠纷时则不能提供有利的证据。如1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心病患者,夜班护士予以吸痰5次,均未及时记录,当患者凌晨死于窒息时,家属指控护士夜间没有及时吸痰。
2护理记录的真实性存在缺陷真实性是护理记录的基本要求。有时为了提高病历表面质量或应付检查,将没有实施的护理措施和没有及时评价的护理效果虚构于记录中,如在护理记录中每日为患者做口腔护理3次,而实际只做了1次。在当今患者家属陪伴率高达100%的状况下,护士的各项操作落实与否,是否巡视病房,都在家属的监督之下。另一种情况是在《护理记录书写规范》中明确规定了正确的修改格式后,护理人员对可以修改的内容加以扩大,甚至将某些实质性的内容加以修改,如患者咯血量下级护士记录为300ml,上级护士修改为100ml,这种实质性的修改,上级护士须提供可靠证据,否则在涉及法律诉讼时会降低医疗文书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3护理记录与医疗记录不一致护理记录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医疗记录一致。出现医护记录不一致表现为:①病情判断差异。如1例颅脑外伤病历中医生记录为患者神志昏迷,而护理记录为意识清楚;②护理体检不全面。医生记录甲状腺有2个2cm×2cm的肿块,而护理记录为1个1cm×2cm肿块;
4h,伴恶心,无呕吐”,而护理记录中记载“患者转移性右下腹痛7h,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2次”。这种不一致可导致医疗纠纷。
二.原因分析:客观原因
认真仔细地进行护理记录。同时,护理人员素质、观察能力、护理能力及书写表达能力等参差不齐,以致不能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全面地记录患者的病情及实施护理措施的情况。
2.1.2医生和护士之间缺乏及时而有效的沟通:由于资料收集渠道、方法不同,判断能力的差异及部分患者提供资料的随意性,加上医护间缺乏及时的沟通,易导致医护记录不一致。
2.1.4缺乏控制护理记录质量的有效环节:护理管理者加强护理记录的监查力度是提高护理记录质量的关键,特别是危重患者的护理记录更要增加检查次数[,而缺乏“检查—反馈—改进”这种循环质量控制环节,必然阻碍护理记录质量的提高。
2.2主观原因
2.2.1法制观念或责任心不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由于护士对护理记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法律意识,尤其是面对新形势下的举证责任倒置感悟不深,甚至有的护理人员对工作缺乏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出现漏记、错记、乱记等现象,极易引起法律纠纷。
3改进对策
3.2加强培训,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护理记录反映了护士在观察、诊疗护理过程中的行为,以及护理工作质量具体化的一个记录,是衡量工作好坏、责任心和技术水平的主要依据。高质量的护理记录是基于护士正确判断病情变化、及时做出相应处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的基础上。因此,在注重组织护士学习《护理记录书写规范》的同时,更要加大基础理论知识、专科知识培训力度,通过护理查房、业务学习、护理病历讨论、晨会提问等多种形式,培养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护士观察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分析能力、应急能力、健康教育能力、语言表达和文字归纳能力,全面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另外,还应注重职业素质教育,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责任心,加强敬业精神,树立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的责任意识,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3.3推行科学合理的记录方法,全面提高书写质量,总结归纳出护理记录应遵循“三个随时、三个重点、三个不能有”的原则,值得借鉴,即有问题随时记,病情变化随时记,特殊检查、治疗、用药及手术前后随时记;重点记录客观事实,重点记录护理行为,重点记录护士确实做过的事情;主观的描述、判断、结论不能有,自相矛盾的记录不能有,含糊其辞的记录不能有。焦点式护理记录是指以患者目前最重要的问题作为焦点,然后将疾病的发生、病情、症状、体征或事件加以说明,将护理人员为此所执行的护理活动,患者接受护理后的反应、结果用精练、严密、系统的词句表达在护理记录上。弥补了单纯由护理诊断引导护理记录的局限性,具有真实再现护理过程、利于工作的有效衔接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