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年过60,体检该查啥?医生给出的这份5个体检建议,不浪费钱!
关爱父母,当然要从关心他们的健康做起。
那么,父母体检都要查什么项目?检查前后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如何正确面对报告单上的小问题?
1.60岁以上的父母,体检该安排查哪些项目?
60岁以上的人群,各器官功能逐渐减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发病率上升。所以,每年做一个完善的体检非常必要。
▼没有病史,这么查↓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主任医师洛伟光建议,如果既往没有病史的老人,建议查一下:
血、尿、便常规,
肝功、肾功、
血脂、血糖、
肿瘤标记物(CEA,AFP)、
心电图、
胸片及腹部超声,
还有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的检查。
▼有病史,增加查↓
如果既往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老年人,除了上述那些检查外,还需针对这些疾病及并发症进行检查。
例如:
▼有高血压的建议做心脏超声;
▼糖尿病建议查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眼底照相、足部皮肤及神经的评估;
▼高血脂的检查做颈部血管超声等;
▼有三高病史的人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必要时查冠脉CT、头CT等。
▼考虑性别,推荐再查↓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单海燕教授提醒,由于男女生理结构及特点不同,建议:
男性:60岁以上男性还要重点查一下前列腺彩超,再做个血的化验PST,这个是早期前列腺癌的筛查。
女性:60岁以上女性除了检查宫颈、子宫附件超声、乳腺及骨密度的常规体检外,还要重点筛查甲功和甲状腺彩超。
“现在临床发现,60岁以上女性得甲减的特别多,早期的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也较高,要引起重视。”
2.常见高发癌症,需不需要查?
癌症筛查项目有讲究,可结合“三史”来选择。而老年人往往谈癌色变,更担心癌症侵袭。
洛伟光介绍,筛查癌症要结合个人史(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家族史及生活史而定。
①常见癌症,这些人要查!
▼肺癌:我国目前癌症发病率排在第一位的是肺癌,建议有慢性肺部疾病,肺癌家族史的人群每年筛查肺癌;
▼胃癌:具备以下任意一条则需筛查胃癌:胃癌高发地区人群、胃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既往有胃部疾病患者、胃癌家族史、经常吃腌制食物、吸烟、大量饮酒者;
▼乳腺癌:女性最常见的肿瘤,建议有乳腺癌家族史、经常吃雌激素含量较高的食物、吸烟酗酒、肥胖、缺乏运动的人群筛查乳腺癌;
▼肠癌:经常吃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肥胖、久坐,精神压力大,尤其近亲中有家族性肠息肉的人群应筛查肠癌。
②检查项目,这样选↓
那么,具体筛查都该选择哪些检查项目呢?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副院长冯济龙介绍:
肺癌:筛查首选低剂量CT扫描;
肝癌:一般选用彩超+抽血化验甲胎蛋白,如果发现异常,可进一步考虑CT或磁共振检查;
乳腺:一般筛查,彩超就可初步判断。如初步筛查发现问题,建议再去做钼靶;
结直肠癌:检查选择肠镜;
胃癌:筛查选择胃镜;
前列腺癌:筛查选择彩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筛查;
宫颈癌:筛查一般选择TCT和HPV检查。
3.体检前做6件事情,会影响体检结果!
患有慢性病,需长期服药,但体检前服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在体检前可咨询专业医生,适时调整。一般来说,以下五类药物会影响体检的准确性:
①退热药,影响肝功能
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以及含扑热息痛的感冒药,可能会引起转氨酶升高。最好提前一天遵医嘱停止服用。
②抗生素,影响尿检结果
抗生素中的喹诺酮类药(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在尿中可能形成结晶,影响尿常规的指标。建议提前一天遵医嘱停止服用。
③维生素C,血糖结果偏低
建议平时经常服用维生素C的人,体检前2-3天暂时停用。
④止痛药,影响尿检结果
咖啡因、吲哚美辛等止痛药,可能导致血、尿中的淀粉酶、尿蛋白含量升高,影响尿检结果。这类药也需在体检前一天停止服用。
⑤降压药,影响电解质结果
降压药中的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噻、呋塞米等药有保钠排钾作用,可能对钾、钠等化验结果有影响。建议口服此类降压药的患者,不能自行停服,经过医生允许后可在体检抽血、留尿标本后补服。
⑥其他生活习惯也会影响体检结果
此外,受检者在体检前1-2天还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清淡饮食,避免吃得过甜、过咸、过于油腻,禁止暴饮暴食,禁止饮酒,体检前一天晚上十点以后禁食禁水,保证充足的睡眠。
4.体检完了,怎么读体检报告?
很多人表示看不懂体检单上的各种符号。洛伟光介绍,一般:
①化验单上的定性项目如果出现“+”号或“阳性”,意味着存在异常,需进一步判断病因;
②“—”号或“阴性”代表正常。
③定量项目如果出现“↑”,提示结果高于参考范围,
④“↓”提示结果低于参考范围。
举个例子,血常规中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时,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血常规中的血红蛋白下降时提示贫血。尿蛋白正常结果为阴性,若尿蛋白持续出现“+”号或“阳性”,常意味着肾脏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