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随着生活水平逐渐上升,不少人的开始养宠物,同时也会出现被狗咬伤,没及时注射狂犬疫苗而感染狂犬病病毒的事。那么,如何判断是否要注射狂犬疫苗被咬伤后的伤口该怎么处理又该如何预防狂犬病呢
对此,本期节目特别邀请到了郑州市中心医院高新区医院急诊科主任叶群立做客演播室。
节目提纲:
问题一:叶主任,您好!说起狂犬病,大家一定都有所耳闻,但是从专业角度来讲,狂犬病是怎样的一种病呢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叶主任:狂犬病又称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狂犬病病毒属核糖核酸型弹状病毒,通过唾液传播,多见于狗,狼,猫等食肉动物。狂犬病是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为100%。(如无重症监护,病人会在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后1-5天内死亡。目前对狂犬病导致死亡的病理生理学尚未阐明。死因可能是由于控制循环和呼吸系统的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或功能障碍)
问题二:我们都知道,狂犬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传染病,那么,它是如何进行传染的呢
叶主任:大多数人类狂犬病病例是由于被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所致,少数是由于被抓挠或伤口、粘膜被污染所致,因移植狂犬病患者捐赠的器官或组织发病也偶有报道,但病毒不能侵入没有损伤的皮肤。抓伤是怎么传播呢因为猫狗常常舔舐爪子和皮毛清理自己,如果是患病动物,唾液中的病毒也会因为舔舐而留在爪子上,在抓伤时病毒被带入伤口而感染人。
问题三:既然狂犬病是一种传染病,除了狗之外,还有哪些动物会传播狂犬病呢
叶主任:高风险:犬和猫、野生哺乳动物、蝙蝠(属于III级暴露)
低风险:家畜:牛、羊、马、猪
无风险:哺乳动物以外的动物:禽类、鱼类、昆虫、蜥蛎、龟和蛇等不感染和传播狂犬病病毒。
特例:人被健康人咬伤不需要接种,被疑似或确诊狂犬病病人咬伤要接种。
问题四:虽然大众都知道狂犬病非常危险,但是其发病机理具体是什么很多人并不清楚。您能给大家详细讲一讲吗
叶主任:嗜神经性是狂犬病病毒自然感染的主要特征,病毒的复制几乎只限于神经元内。病毒最初进入伤口时,不进入血液循环(通常在血液中检测不到狂犬病病毒),而是在被咬伤的肌肉组织中复制,然后通过运动神经元的终板和轴突侵入外周神经系统。病毒在神经轴突移行当到达背根神经节后,病毒即在其内大量增殖,然后侵入脊髓和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增殖后,病毒通过感觉轴突(神经传导)支配的肌梭、皮肤、毛囊及其他非神经组织,主要累及神经丛和唾液腺腺泡细胞,并经唾液腺排放到唾液中,再由咬伤伤口或被带毒唾液污染的粘膜传播到下一个受害者。
短于15天,超过1年以上者均为罕见,潜伏期在一年以内的可占到总病例的99%以上。因此生活中我们听说的狂犬病潜伏期超过10年的说法是没有依据的。
问题六:如果得了狂犬病,会有什么症状呢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狂犬病呢
叶主任:根据病程,狂犬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急性神经症状期(兴奋期)、麻痹期、昏迷和死亡几个阶段。但实际上发病是一个连续的临床过程,而不是简单的一系列可以独立分割的表现。
(1)潜伏期:从暴露到发病前无任何症状的时期,一般为1-3个月,极少数短至两周以内或长至一年以上,此时期内无任何诊断方法。
(2)前驱期:患者出现临床症状的早期,通常以不适、厌食、疲劳、头痛和发热等不典型症状开始,50%-80%的患者会在原暴露部位出现特异性神经性疼痛或感觉异常(如痒、麻及蚁行感等),可能是由于病毒在背根神经节复制或神经节神经炎所致。此时期还可能出现无端的恐惧、焦虑、激动、易怒、神经过敏、失眠或抑郁等症状。前驱期一般为2-10天(通常2-4天)。
(3)急性神经症状期:患者出现典型的狂犬病临床症状,有两种表现,即狂躁型与麻痹型。
狂躁型患者出现发热并伴随明显的神经系统体征,包括机能亢进、定向力障碍、幻觉、痉挛发作、行为古怪、颈项强直等。其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惧、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排尿排便困难及多汗流涎等。恐水、怕风是本病的特殊症状,典型患者见水、闻流水声、饮水或仅提及饮水时,均可引起严重的咽喉肌痉挛。由于常有呼吸肌痉挛,故可导致呼吸困难及发绀。
麻痹型患者无典型的兴奋期及恐水现象,而以高热、头痛、呕吐、咬伤处疼痛开始,继而出现肢体软弱、腹胀、共济失调、肌肉瘫痪、大小便失禁等。
(4)麻痹期:指的是患者在急性神经症状期过后,逐渐进入安静状态的时期,此时痉挛停止,患者渐趋安静,出现弛缓性瘫痪,尤以肢体软瘫最为多见。
问题七: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及时的处理能够有效地预防狂犬病的感染,那么,在被动物抓伤咬伤后该怎么处理我们该如何预防狂犬病
叶主任:伤口处立即使用碱性流动水冲洗15分钟以上,适合小伤口或浅表擦伤的伤口,在家就可冲洗。
要求:
碱性肥皂(香皂属中性)及清水交替反复擦洗伤口及周围,有一定水压的流动水,15分钟以上,尽早来医院进一步专业冲洗处置。
由于对抓咬伤的伤口判断和处理具有一定专业性,并且该判断对普通民众存在困难,而猫狗等是狂犬病病毒高传播风险动物,因此,一旦受伤,只要是出现了肉眼可见的出血或渗血,或者无明显出血的抓痕和咬痕,以及嘴唇、眼睛等部位沾染可疑动物唾液等情况出现,都需尽快到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进行专业处理。
问题八:许多人说狂犬疫苗必须在被狂犬或可疑狂犬咬伤24小时以内接种才有效,这种说法正确吗
叶主任:狂犬疫苗注射原则上是接种越早效果越好。但是,超过24小时注射疫苗,只要在疫苗生效前,也就是疫苗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之前人还没有发病,疫苗就可以发挥效用,但效果不一定好。对暴露已数日数月而因种种原因一直未接种狂犬疫苗的人,只要能得到疫苗,也应与刚遭暴露者一样尽快给予补注射,争取抢在发病之前让疫苗起作用。
问题九:一旦被抓咬伤后的伤口严重程度怎么分级什么情况下需要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叶主任:这是一个比较专业的问题,必须是由专业人员进行分级,目前临床工作中对于伤口分级分为3个级别,从无到重依次为I级、II级、III级。
简单来说,在我们的皮肤完好无破损时,正常接触猫狗等动物是不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的(I级);如有轻微抓咬伤,无出血(II级),就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如果有肉眼可见出血或渗血,则属于III级伤口,不仅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还需要在伤口周围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那么为什么III级伤口需要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呢这是由于狂犬病疫苗不能立刻起效,疫苗是一个主动免疫的过程,需要刺激人体逐渐产生抗体,狂犬病疫苗在注射第3针后,也就是1周以后,人、体内的抗体浓度才能达到有效值;在注射疫苗1周内属于“免疫空白区”。因为有些狂犬病的潜伏期是小于1周的,所以为了填补这个空白区,对于III级伤口,需要另外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蛋白相当于被动免疫,能够快速起效,产生有效抗体,清除绝大部分病毒。发挥快速保护效果。所有首次暴露的III级暴露者,以及患有严重免疫缺陷、长期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头面部暴露的II级暴露者均应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被动免疫制剂应尽早使用,最好在伤口清洗完成后立刻开始。如未能及时注射,在第一剂狂犬病疫苗接种后的7天内均可使用。7天后疫苗引起的主动免疫应答反应已经出现,此时再使用被动免疫制剂意义不大。
问题十一:狂犬病疫苗接种程序有哪些,有没有禁忌症,如果延迟接种了该怎么办呢
叶主任:(1)接种程序有两种
5针法程序:第0、3、7、14和28天各接种1剂,共接种5剂;
“2-1-1”程序:第0天接种2剂(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接种1剂),第7天和第21天各接种1剂,共接种4剂(此程序只适用于我国已批准可以使用“2-1-1”程序的狂犬病疫苗产品)。
(2)使用禁忌
狂犬病为致死性疾病,暴露后狂犬病疫苗使用无任何禁忌,但接种前应充分询问受种者个体基本情况(如有无严重过敏史、其他严重疾病等)。即使存在不适合接种疫苗的情况,也应在严密监护下接种疫苗。如受种者对某一品牌疫苗的成分有明确过敏史,应更换无该成分的疫苗品种。
(3)接种延迟
本期嘉宾:
叶群立: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学历,郑州市中心医院高新区医院急诊科主任,从事急诊工作十余年,擅长各类急诊救治,对狂犬病的预防及处理有较为全面的掌握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