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版)狂犬病疫苗狂犬病伤口免疫

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应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人员管理、疫苗和冷链管理、知情告知、接种信息采集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报告等制度。

关于印发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的通知

国疾控综传防发〔2023〕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疾控局、卫生健康委:

为进一步做好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国家疾控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了《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国家疾控局综合司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2023年9月13日(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为加强和规范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降低狂犬病发病率,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国狂犬病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研制进展,制定本规范。

第一章暴露等级判定和处置原则

第一条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是否患有狂犬病的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黏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直接接触可能含有狂犬病病毒的唾液或者组织。

第二条根据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接触或者喂饲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舐为I级暴露。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Ⅱ级暴露。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舐,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被唾液或者组织污染,或者直接接触蝙蝠为Ⅲ级暴露。

第三条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的医务人员在判定暴露等级后,及时告知暴露者狂犬病危害及应采取的处置措施。在获得知情同意后(知情同意书模板见附件,各省份也可根据本地实际自行制定),医务人员对伤口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第四条判定为I级暴露者,清洗暴露部位,无需进行医学处置。

第五条判定为Ⅱ级暴露者,应处置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确认为Ⅱ级暴露且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或者Ⅱ级暴露者其伤口位于头面部且不能确定致伤动物健康状况时,按照Ⅲ级暴露者处置。

第六条判定为Ⅲ级暴露者,应处置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和接种狂犬病疫苗。

第二章伤口处置

第七条伤口处置包括彻底冲洗和规范清创处置。伤口处置越早越好,就诊时如伤口已结痂或者愈合则不主张进行伤口处置。冲洗或者清创时如疼痛剧烈,可给予局部麻醉。伤口冲洗:用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专业冲洗液)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约15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将伤口洗净,最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或者清洁剂。较深伤口冲洗时,可用注射器或者专用冲洗设备对伤口内部进行灌注冲洗,做到全面彻底。消毒处理:伤口冲洗后用稀释碘伏或其他具有病毒灭活效果的皮肤黏膜消毒剂(如季铵盐类消毒剂等)涂擦伤口。如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应首先予以清创。

第九条根据伤口污染或感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狂犬病病毒以外的其他感染。破伤风的预防处置应遵照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有关规定。如需同时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破伤风疫苗,应分别注射在左、右上臂三角肌;如在同侧三角肌注射,需间隔至少2.5厘米。

第三章疫苗接种和被动免疫制剂的使用

第十一条首次暴露后的狂犬病疫苗接种越早越好。推荐的免疫程序仅限于已批准使用相应程序的狂犬病疫苗产品。如国家批准新的狂犬病疫苗产品免疫程序,按最新要求执行。5针免疫程序:于0(注射当天,下同)、3、7、14和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剂次,共注射5剂次。“2-1-1”免疫程序:于0天注射狂犬病疫苗2剂次(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注射1剂次),第7、21天各注射1剂次,共注射4剂次。

第十二条冻干狂犬病疫苗稀释液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使用。

第十三条狂犬病疫苗接种不分体重和年龄,每剂次均接种1个剂量。

第十四条对于狂犬病疫苗注射部位,2岁及以上受种者在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2岁以下婴幼儿在大腿前外侧肌内注射,避免臀部注射。

第十五条不能确定致伤动物健康状况时,已暴露数月未接种狂犬病疫苗者可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狂犬病疫苗。

第十六条正在进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儿童可按照正常免疫程序接种狂犬病疫苗。接种狂犬病疫苗期间也可按照正常免疫程序接种其他疫苗,但优先接种狂犬病疫苗。注射了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者,应按要求推迟接种其他减毒活疫苗。

第十八条应尽量使用同一品牌狂犬病疫苗完成全程接种。若无法实现,可用不同品牌的狂犬病疫苗替换,并按替换疫苗的免疫程序继续完成剩余剂次。狂犬病疫苗不得交由受种者保存或携带至其他门诊接种。

第十九条狂犬病病死率几乎达100%,暴露后狂犬病疫苗接种无禁忌症。接种后少数人可能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一般无需特殊处理。极个别人员不良反应可能较重,应及时就诊。发现受种者对狂犬病疫苗有严重不良反应时,重新评估暴露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可更换不同种类的狂犬病疫苗,按替换疫苗的免疫程序继续完成剩余剂次。

第二十条按照受种者体重计算被动免疫制剂使用剂量,一次性全部使用。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按照每千克体重20个国际单位(20IU/kg)计算;抗狂犬病血清按照每千克体重40个国际单位(40IU/kg)计算;单克隆抗体按照批准的剂量使用。如计算剂量不足以浸润注射全部伤口,可用生理盐水将被动免疫制剂适当稀释到足够体积再进行注射。

第二十一条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前必须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过敏试验。

第二十二条被动免疫制剂的使用。暴露部位如解剖学结构允许,应按照计算剂量将被动免疫制剂尽量全部浸润注射到伤口周围,所有伤口无论大小均应进行浸润注射。手指、脚趾、鼻尖、耳廓及男性外生殖器等特殊暴露部位,则按照局部可接受的最大剂量进行浸润注射,以避免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对于黏膜暴露者,如解剖学结构允许,应尽可能将被动免疫制剂进行局部浸润注射,将少量被动免疫制剂滴注或涂抹在黏膜表面。如全部伤口进行浸润注射后尚有剩余被动免疫制剂,将剩余被动免疫制剂注射到远离疫苗注射部位的肌肉内。

第二十三条如未能在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当天使用被动免疫制剂,接种首针狂犬病疫苗7天内(含7天)仍可注射被动免疫制剂。不得将被动免疫制剂和狂犬病疫苗注射在同一部位;禁止用同一注射器注射狂犬病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

第二十四条全程、规范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一般无需进行抗体检测。如需检测抗体水平,应采取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FFIT)、小鼠脑内中和试验等国家认证认可的检测方法。

第二十五条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有关要求处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第四章暴露前预防和再次暴露后处置

第二十六条暴露前预防。人员范围:狂犬病高暴露风险者应进行暴露前免疫,包括从事狂犬病研究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接触狂犬病病人的工作人员、兽医、动物收容机构工作人员、接触野生动物的研究人员、猎人等。计划前往狂犬病流行高风险国家和地区的人员也可进行暴露前免疫。疫苗接种:暴露前基础免疫程序为第0、7、21(或28)天各接种1剂次狂犬病疫苗。持续暴露于狂犬病风险者,全程完成暴露前基础免疫后,在没有动物致伤的情况下,1年后加强1剂次,以后每隔3—5年加强1剂次。推迟免疫:对妊娠妇女及患急性发热性疾病、处于急性过敏期、使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者可酌情推迟暴露前免疫。

第二十七条再次暴露后处置。伤口处置:任何一次暴露后均应首先、及时、彻底地进行伤口处置。疫苗接种:再次暴露发生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应继续按照原有免疫程序完成剩余剂次的接种;全程接种后3个月内再次暴露者一般不需要加强接种;全程接种后3个月及以上再次暴露者,应于0、3天各加强接种1剂次狂犬病疫苗。被动免疫制剂注射:按暴露前或者暴露后程序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者,除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外,暴露或者再次暴露后无需使用被动免疫制剂。

第五章门诊管理

第二十八条县级及以上地方卫生健康部门、疾控部门应对辖区内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进行合理布局。从事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的医务人员须经县级及以上地方卫生健康部门、疾控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二十九条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应合理设置外伤处置和疫苗接种等功能分区,具备必要的伤口冲洗、冷链等设备以及狂犬病疫苗及其被动免疫制剂、应急抢救药品等,原则上应配备至少两种不同种类的狂犬病疫苗。需开展破伤风预防处置的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应配备破伤风疫苗及其被动免疫制剂。

第三十条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应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人员管理、疫苗和冷链管理、知情告知、接种信息采集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报告等制度。接种完成后及时在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填报疫苗接种信息。

附件:狂犬病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使用知情同意书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进群即领

扫码加入

扫码进群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意见反馈

下载APP

健康界APP

了解更多

返回顶部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THE END
1.中国2023狂犬病病例报告.docx2.中国2023年病例报告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数据,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国共报告狂犬病确诊病例数为200例,并报告狂犬病相关死亡病例20例。2.1病例分布狂犬病病例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农村地区,其中广东、湖南和贵州等地报告的病例数最多。这些地区存在一定的传染病风险,因为农村地区通常有更多的散养动物和野生动物,...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01092960.html
2.T/CADERM30512023狂犬病突发病例后应急接种要求标准下载本文件界定了狂犬病突发病例后应急接种相关术语和定义,规定了突发病例的判定和应急接种的对象和机构,应急接种前、接种时及接种后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发生狂犬病突发病例后的人狂犬疫苗应急接种工作。 下载地址 点击进入下载地址列表 上一篇: T/CADERM 3050-2023 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使用规范 下一...http://www.bzfxw.com/soft/sort055/sort057/972730.html
3.世界狂犬病日:犬猫咬伤多发,如何预防人间狂犬病减少死亡病例?...中国人间狂犬病发病数已连续16年下降,但2023年仍有127人死于狂犬病,2024年1-4月报告狂犬病死亡病例27例。民众被咬伤后未及时处置、忽视疫苗接种的情况时有发生。中国人间狂犬病目前呈现“三多”的特点,即农村地区病例较多、男性病例较多、15岁以下及50岁以上人群发病较多 ...https://mini.caixin.com/m/2024-07-12/102215331.html
4.2024年狂犬病疫苗现状与发展趋势20242.2.1 中国狂犬病疫苗主要厂商产量列表(2018-2023年) 2.2.2 中国狂犬病疫苗主要厂商产值列表(2018-2023年) 2.3 狂犬病疫苗厂商产地分布及商业化日期 2.4 狂犬病疫苗行业集中度、竞争程度分析 2.4.1 狂犬病疫苗行业集中度分析:全球Top 5和Top 10生产商市场份额 2.4.2 全球狂犬病疫苗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和第三梯...https://www.cir.cn/9/01/KuangQuanBingYiMiaoXianZhuangYuF.html
1.2023年中国狂犬病发病数死亡数及狂犬疫苗批签发占比现状分析2023年上半年,中国的狂犬病发病数已经显著下降,仅发现109起病例,与2022年上半年相比减少了43%,死亡病例从91起降至21起,减少了77%。据悉,中国已经实现了高质量、立体的建立120余项疫苗的免疫覆盖。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大约注射2亿份狂犬疫苗,其中获得批签大约占比为38%,占比基本持平,这说明我国已经逐...https://www.sgpjbg.com/info/67a26314d58856f8dc53f5e0f0c0ca98.html
2.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23年版)4.2.2 从事新生儿乙肝疫苗以及卡介苗、 狂犬病疫苗、 破伤风疫苗等疫苗接种的 人员须接受相关专业培训。 4.2.3 预防接种相关人员须接受过敏性休克等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救 治的专业培训。 5 接种单位建设 5.1 服务半径和服务周期 5.1.1 城市地区的接种单位服务半径原则上不超过 5 公里,按周(每周≥3 天)...https://www.hsq.gov.cn/bsfw/gggs/ylws/9229662.html
3....特征及暴露后免疫失败病例分析【摘要】:目的 分析2015—2021年湖北省狂犬病流行特征及暴露后免疫失败原因,为湖北省狂犬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21年湖北省狂犬病个案调查资料,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21年湖北省共报告狂犬病12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31/100万,发病有下降趋势。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70∶1,农民占病例...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FBYF202304008.htm
4.解读新规,案例分享2023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学术研讨会...11月16日,由重庆市预防医学会主办的2023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学术研讨会召开。本次会议旨在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助力《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简称“新版工作规范”)的落地执行,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https://www.cqcb.com/health/jiankangyixian/2023-11-17/5425693_pc.html
5.我国狂犬病发病例数呈下降趋势南方+本届狂犬病防控分会场,参会专家分享了我国动物狂犬病疫苗现状、狂犬病消除标准等议题,探讨了如何根据新版狂犬病预防处置工作规范的要求做好伤口处置,深度解读《狂犬病暴露前预防专家共识》,并呈现人用狂犬病疫苗研究、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的药物研究进展等行业新内容,助力实现2030年消除犬传人狂犬病的领域目标。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12/17/c8412328.html
6.省卫生降委公布2023年8月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传染性传染病...1日0时至8月31日24时,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外,全省共报告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10542例,死亡34人;本月除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炭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无发病报告外,其余16种甲、乙类传染病均有病例...https://dy.163.com/article/IG40BCQ80001899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