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应急救援员国家执业资格考试题库答案防护

1.应急预案演练过程可划分为五个阶段:制定演练计划.().演练实施.评估.改进。

A.演练准备

B.演练需求评估

C.演练设计

D.演练宣传

答案:C

2.危险化学品泄漏后,应()。

A.立即报警

B.报告环保部门

D.以上都有

答案:D

3.人工推压呼吸法的频率应为每分钟()次。

A.5~10

B.10~15

C.15~20

D.20~25

4.打完绳结后,绳端最少留多少厘米()

A.6厘米

B.8厘米

C.10厘米

D.12厘米

5.山洪属于自然灾害中的哪个灾种()

A.气象灾害

B.海洋灾害

C.洪水灾害

D.地质灾害

6.常见的医疗救援人员的分级防护分为几类()

A.两类

B.三类

C.四类

D.五类

解析:常见的医疗救援人员的分级防护通常分为四类,分别是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和四级防护,每一级防护对应不同的防护措施和装备。

7.森林火灾蔓延主要受山谷风影响,具有()

A.间歇性

B.突发性

C.持续性

D.斡旋性

答案:A

解析:森林火灾蔓延主要受山谷风影响,山谷风具有间歇性,即不是持续不断的风,而是时有时无的风,因此森林火灾蔓延也具有间歇性。

8.地铁失火逃生,要()

A.应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保护自己,有序逃生

B.贪恋财物

C.盲目相互拥挤,冲撞

D.立即想办法杂碎地铁玻璃逃生

9.大量出汗后大量饮水,未及时补充电解质,最易发生)

A.中暑高热

B.中暑衰竭

C.中暑痉挛

D.日射病

解析:大量出汗后大量饮水未及时补充电解质容易导致中暑痉挛,表现为肌肉痉挛、抽搐等症状。中暑痉挛是中暑的一种严重并发症,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10.灾害事故现场的救护原则不包括()

A.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

B.先救后抢,抢中有救

C.医疗救护人员以救为主,其他人员以抢为主,各负其责,相互配合

D.尽快脱离事故现场,先分类再后送

答案:B

11.眼睛被消毒液灼伤,首先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A.点眼药膏

B.立即开大眼睑,用清水冲洗眼睛

C.马上到医院看急诊

D.用盐水冲洗

12.以下()出血最具危险性,如不及时处理将造成生命危险。

A.毛细血管出血

B.静脉出血

C.动脉出血

13.突发事件分为几级()

A.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一般分为两级:Ⅱ级(重大).I级(特别重大)。

B.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一般分为两级:Ⅱ级(一般).I级(较大)。

C.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一般分为三级:Ⅲ级(较大).Ⅱ级(重大).I级(特别重大)。

D.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一般分为四级:IV级(一般).Ⅲ级(较大).Ⅱ级(重大).I级(特别重大)。

14.下列属于事故灾难的是()

A.森林火灾

B.供水突发事件

C.职业中毒事件

D.生活必需品供给事件

15.一个完整的应急体系应由组织体制.运作机制.()机制和应急保障系统构成。

A.属地为主

B.公众动员

C.法制基础

D.分级响应

16.人为谋划.影响恶劣是我国社会安全事件的主要特征之一,下列分析有误的是()

A.社会安全事件经过谋划存在矛盾积聚性的状况

B.社会安全事件危害公民的安全和妨碍公共秩序

D.严重的社会安全事件会造成长期的.恶劣的国际影响

17.个体防护用品分类包含防坠落.防护服.防护鞋靴.头部防护.()

A.呼吸防护眼面防护

B.呼吸防护眼部防护

C.呼吸防护腰部防护

D.呼吸防护面部防护

18.下列物品中,不属于危险物品的是()

A.手机

B.酒精

C.放射性物品

D.汽油

19.在下列确认患者有无意识的方法中,不宜采用的是()

A.在患者耳边呼叫

B.轻轻拍打患者肩部

C.敲打患者头部

D.轻轻推动患者

20.在礼堂.会议室.自助餐厅等开阔场地,采用人工一字型搜索方法时,人与人的间距应是()米。

A.4-6米

B.3-4米

C.6-8米

D.8-10米

21.()提出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A.《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灾减灾法》

C.《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D.《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条例》

22.据统计,救援队员个人受伤时,不同部位会有不同的受伤概率,手部受伤的概率为()

A.21%

B.31%

C.41%

D.51%

23.胸外心脏按压速度小儿为每分钟()次。

A.60

B.80

C.100

D.120

解析:根据《美国心脏协会(AHA)2015年CPR和心脏生命支持指南》规定,小儿胸外心脏按压速度为每分钟100次。

24.对于爆炸物品火灾的扑救方式,正确的是()

A.用沙土盖压

B.强力水流直接冲击堆垛

C.以吊射的方式用水流灭火

D.用任意灭火器灭火

25.在高楼遇到危险时,可抛掷一些物品引起下面注意,但这些物品不包括()

A.枕头

B.书本

C.空塑料瓶

D.瓷杯

26.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制度。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

A.一级.二级

B.一级.二级.三级

C.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D.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

27.有水疱,创面红润.潮湿.疼痛明显属于几度烧伤(B)

A.l度烧伤

B.浅Ⅱ度烧伤

C.深Ⅱ度烧伤

D.Ⅲ度烧伤

解析:根据题干描述的症状,有水疱、创面红润、潮湿、疼痛明显,属于浅Ⅱ度烧伤。浅Ⅱ度烧伤表现为有水疱、创面红润、潮湿、疼痛明显,但不会出现坏死。深Ⅱ度烧伤则会有坏死现象。

28.溺水是指被水淹的人由于呼吸道遇水刺激发生痉挛,收缩梗阻,造成窒息和()。

A.中毒

B.呛水

C.缺氧

D.痉挛

29.应急管理工作内容概括起来叫做“一案三制”,“一案三制”指的是()。

A.应急预案,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

B.保障预案,保障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

C.应急预案,管理体制.保障机制和法制

D.应急预案,应急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

30.在使用医疗防护装备应遵循的安全守则中不√的是()

A.手不可触碰脸。

B.接触顺序或者工作区域为从清洁区到污染区。

C.可以接触多个表面。

D.更换破损或严重污染的防护装备外套,用肥皂和水洗手。

解析:在使用医疗防护装备时,应遵循安全守则,其中包括不可接触多个表面。因为接触多个表面可能导致交叉感染的风险增加,所以应该避免接触多个表面。

31.对成人进行胸外按压时,按压的√部位是()

A.胸骨左侧

B.胸骨右侧

C.胸骨上半段

D.胸骨下半段

32.受到致命伤害,如果不积极治疗可预见会危及生命,必须立即接受治疗的是以下哪种颜色()

A.红

B.黄

C.绿

D.黑

解析:在急救中,红色标志着危险,需要立即处理,表示受到致命伤害,如果不积极治疗可预见会危及生命,必须立即接受治疗。

33.对中暑人员进行救护,首先应该()

A.用冷水给病人擦身

B.喂解暑药

C.帮助病人脱离高温环境

D.直接送往医院

34.我国防汛工作的方针是()

A.防消结合

B.积极消灭

C.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

D.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35.地震是地球()物质运动的结果

A.外部

B.地壳

C.地幔

D.内部

解析:地震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结果,主要是由于地球内部岩石的构造和运动引起的。地震是地球内部岩石在地壳和地幔中发生应力积累和释放的结果,因此地震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结果。

36.当你身边有人不小心摔断腿时,应该()。

A.背上他到医院

B.固定患肢,呼叫医院急救

C.抬上他到医院

D.维生素饮料

37.突发事件善后处理工作中,以下不属于秩序恢复重建的是()

A.农业部门应组织农村劳动力抢救农田,恢复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业生产

B.电力.交通等部门要组织力量恢复灾区的电力.受损通信.道路等基础设施设备

C.成立事故调查小组,查明事故发生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38.遇险人员转移时,应该留下一些信号物,以便援救人员发现,下面表示遇危险或紧急的信号是()

A.三根木棒竖立摆放

B.两根交叉的木棒

C.小石块垒成大石堆,在边上再放一小石块

D.三块岩石重叠摆放

解析:遇险人员在转移时,应该留下一些信号物以便援救人员发现。小石块垒成大石堆,在边上再放一小石块是表示遇危险或紧急的信号之一,因为这种信号比较明显,易于被发现。

39.对于淹溺者的现场救援首先应()

A.将淹溺者从水中救出

B.保持呼吸道畅通

C.清楚口鼻腔中的污水.污物.分泌物及其他异物

D.保暖

解析:对于淹溺者的现场救援,首先应该将淹溺者从水中救出,这是最紧急和重要的步骤,因为淹溺者如果不及时救出水中可能会导致生命危险。

40.《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于()颁布实行。

A.2007/11/1

B.2005/1/8

C.2006/1/8

D.2005/1/26

41.日常生活中,防火门应该是什么状态()

A.常闭

B.上锁

C.封条封闭

D.用东西堵死

解析:日常生活中,防火门通常是常闭状态,即关闭状态,以便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起到隔离火灾蔓延的作用。如果防火门处于开启状态,那么在火灾发生时可能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防火门应该是常闭状态。

42.《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其中,分级负责是指()。

A.中央领导地方.上级政府领导下级政府和政府对其各有关部门的统一领导

B.按突发事件的类别由政府有关部门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

C.按照突发事件的性质.范围.危害的不同,分别由不同层级的政府负责应急处置

D.不同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政府各有关部门之间和各种应急保障力量之间的综合协调

43.突发事件的共同特征,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突发性

B.破坏性

C.目标广泛性

D.处置紧急性

解析:突发事件的共同特征包括突发性、破坏性和处置紧急性,而目标广泛性并不是突发事件的共同特征,因此选项C不正确。

44.突发事件分为四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

A.地质灾害

B.森林火灾

C.公共卫生事件

D.群体性事件

45.对于强酸烧伤后的现场处置描述错误的是()。

A.皮肤烧伤时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

B.消化道烧伤时刻口服牛奶

C.眼烧伤用大量清水冲洗后包扎双眼送医院治疗

D.消化道烧伤时可立即催吐

解析:强酸烧伤后,消化道烧伤时刻口服牛奶是错误的做法,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会与酸发生反应,加重烧伤。正确的做法是及时送患者就医,不要让其口服任何东西。

46.进行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属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的()环节。

A.预灾

B.备灾

C.救灾

D.善后

解析:进行灾害风险评估工作是在灾害发生前对可能发生的灾害进行评估和预测,属于预灾环节。

47.在搬运伤员时,特别是伤员上下担架时要注意方法,主要目的是()

A.防止骨折加剧

B.减轻伤员因移动而带来的疼痛

C.帮助复原

D.治愈伤者

48.衣服着火后,下列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A.用灭火器灭火

B.用厚窗帘裹住身体

C.灭火后将衣服立即脱掉

D.用沙土将人整体埋住

49.每年()是国际减灾日。

A.9月的第二个星期三

B.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

C.11月的第二个星期三

D.12月的第二个星期三

50.我国应急管理体制基本原则是()。

A.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

B.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管理,分类负责,属地管理为主

C.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

D.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分级管理,分类负责,属地管理为主

51.声波震动生命探测仪拾振器间距不宜大于()。

A.3m

B.7.5m

C.10m

D.5m

解析:声波震动生命探测仪中的拾振器用于接收声波震动信号,拾振器间距不宜过大,否则可能导致信号接收不到位或失真。因此,拾振器间距不宜大于5m。

52.止血带止血方法,适用于(),且多在其他方法无效时使用。

A.头部

B.胸部

C.腹部

D.四肢

53.发现煤气中毒人员,采取以下急救方法正确的是()

A.迅速打开门窗通风,并将病人送到新鲜空气环境

C.在现场马上给伤员做人工呼吸

54.以下不属于洪水灾害的主要危害的是()

A.对农业的危害。

B.对交通运输的危害。

C.对城市和工业的危害。

D.对卫生.教育文化的危害。

55.安置涉灾人员,组织必要的保障属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的()环节。

56.下列物质引起的火灾中,能用酸碱灭火器扑救的有()

A.木材

B.气体

C.醇

D.金属

解析:酸碱灭火器适用于木材等可燃物质引起的火灾,因为酸碱灭火器中的干粉可以抑制火焰的燃烧。气体、醇和金属引起的火灾不适合使用酸碱灭火器扑灭。

57.急救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首要的任务是()

A.安全运送

B.除去正在威胁病人生命的因素

C.骨折固定

D.救治伤员

解析:急救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首要任务是除去正在威胁病人生命的因素,例如停止出血、保持呼吸道通畅等,这样可以为后续的救治工作提供更好的条件。安全运送、骨折固定和救治伤员都是在确保病人生命安全之后进行的工作。

58.在监测过程中对监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以便更清晰地描述突发事件事前的变化规律,为调查突发事件发生的客观条件而进行的监测。这是属于()。

A.群众监测

B.专业技术监测

C.定量监测

D.定性监测

解析:题目描述了对监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以描述突发事件事前的变化规律,这属于定量监测,即通过定量的数据来进行监测和分析。

59.对于中暑衰竭描述错误的是()

A.由于大量出汗,水及盐类丢失引起血容量不足

B.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

C.脉搏细弱,血压降低,呼吸快而浅

D.神志不清

解析:中暑衰竭的临床表现包括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降低、呼吸快而浅,神志不清等症状,因此选项D描述错误。

60.驾车遭遇森林大火错误的措施是()

A.马上驾车逃离

B.立即下车

C.如果汽车已经抛锚,就应该留在里面,关闭车窗门以及通风系统,汽车能有效隔开辐射热

D.如果玻璃开始熔化,则说明火焰已经越过车辆,此时若果惊慌失措跑进火中,则非常危险

解析:遭遇森林大火时,如果驾车无法逃离,应该立即下车,远离火源,寻找安全地带躲避。如果汽车已经抛锚,应该留在车内,关闭车窗门以及通风系统,汽车可以有效隔开辐射热。如果玻璃开始熔化,说明火焰已经越过车辆,此时如果惊慌失措跑进火中会非常危险。

61.在刚过去的6小时内,当地降雨量已达到50毫米以上,则暴雨预警信号应为()

B.橙

C.黄

D.蓝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暴雨预警信号标准为

62.当伤员一侧耳后外伤大出血时,下列止血法有效的是()法。

A.指压面动脉

B.指压枕动脉

C.指压颞浅动脉

D.指压耳后动脉

63.当身上的衣服烧着后,以下灭火方法中,()做法是正确的。

A.快速奔跑呼救

B.用手扑打火焰.

C.就地打滚,压灭火焰

64.浓硫酸洒在皮肤上,应该采用下述()方法

A.马上用水冲洗

B.去医院

C.用干净布或卫生纸将硫酸粘下,并迅速用大量凉水冲洗皮肤

65.包扎止血不用的的物品是()。

A.绷带

B.三角巾

C.止血带

D.麻绳

66.实施骨折固定不能达到()的效果

A.防止骨折部位移动

B.减轻伤员痛苦

C.防止创伤性休克

D.让骨折复位

67.表示此路不通的信号是()

A.三块岩石重叠摆放

B.两根木棒交叉摆放

C.三根不棒竖立摆放

D.将碎石摆成箭形

68.一般事故是指()

A.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B.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C.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D.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解析: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69.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国家治理模式调整优化,我们的应急管理体制不断改革,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

A.单灾种应对模式.单灾种应急管理模式.多灾种应急管理模式和综合应急管理模式四个阶段

B.单灾种应对模式.单灾种应急管理模式.综合协调应急管理模式和综合应急管理模式四个阶段

C.单灾种应对模式.单灾种应急管理模式.多灾种应急管理模式三个阶段

D.单灾种应对模式.综合协调应急管理模式.综合应急管理模式三个阶段

解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应急管理体制不断改革,经历了单灾种应对模式、单灾种应急管理模式、综合协调应急管理模式和综合应急管理模式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

70.运动损伤的表现为,当运动损伤发生时,发生损伤的部位会出现()情况。

A.韧带松弛.肿胀.炎症

B.疼痛.肿胀.渗血

C.疼痛.肿胀.炎症反应

D.红肿.充血.坏死

解析:运动损伤发生时,损伤部位会出现疼痛、肿胀和炎症反应的情况,这是典型的运动损伤表现。

71.当有异物进入眼内,采用以下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手揉眼,把异物揉出来

B.反复眨眼,用眼泪将异物冲出来

C.用清水冲洗眼睛

72.下列不属于响应行动的是()

A.响应阶段的实际措施包括启动应急报警系统.启动应急预案.搜索与救援.疏散与避难.应急救助.发布紧急公告等。

B.为受灾人员提供紧急援助,如搜寻与营救.应急避难场所.医疗救护.饮食供应等;

C.是降低次生灾害的发生,如关闭受污染的水源.对易发抢劫的地区加强封锁和巡逻等;

D.响应还包括加快恢复的行动,如损失评估等。

解析:响应行动包括启动应急报警系统、启动应急预案、搜索与救援、疏散与避难、应急救助、发布紧急公告等,选项A描述了响应阶段的实际措施,而选项B、C、D描述了响应行动中的具体内容,因此不属于响应行动的是A。

73.被毒蛇咬伤后,要立即用布条.带子等在被咬肢体的()处结扎,并适时放松。

A.上方5厘米

B.下方5厘米

C.上方10厘米

D.下方10厘米

74.为了便于记忆,烧伤面积是将体表面积划分为11个9%的等份,另加1%,构成100%的总体表面积。其中躯干的计算方式为()。

A.1×9%

B.2×9%

C.3×9%

D.5×9%

解析:烧伤面积计算方法是将体表面积划分为11个9%的等份,再加上1%。躯干是指胸部和腹部,所以躯干的计算方式为3×9%。

75.当伤员手部大出血时,应该选用()止血方法。

A.指压桡.尺动脉

B.指压肱动脉

C.指压指(趾)动脉

D.指压股动脉

解析:当伤员手部大出血时,应该选用指压桡动脉和尺动脉的方法来止血,因为这两条动脉是手部的主要供血动脉,通过指压可以有效止血。

A.24

B.36

C.48

D.72

77.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级。

A.二

B.三

C.四

D.五

解析: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即一般事件、较大事件、重大事件和特别重大事件。

78.实施心肺复苏时,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在分析患者心率的时候,救援人员应该做什么()

A.不要触碰患者

B.人工呼吸

C.开发气道

D.继续胸外按压

A.5分钟

B.3分钟

C.10分钟

D.2分钟

80.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时,在()情况下即可停止进行。

A.操作人员疲劳

B.患者有微弱呼吸

C.呼吸和心跳均得到充分恢复

D.患者心跳恢复

81.使用单向波除颤仪,点击能量选择为()。

A.150J

B.200J

C.300J

D.360J

82.下列工作不属于应对自然灾害的预警预报与信息管理的内容的是()

A.灾害预警预报

B.灾害信息共享

C.灾情信息管理

D.信息公布

解析:应对自然灾害的预警预报与信息管理的内容包括灾害预警预报、灾害信息共享、灾情信息管理等,而信息公布并不属于预警预报与信息管理的内容之一。

83.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术时,挤压与放松之间的比例为()

A.1:1

B.3:2

C.7:3

D.2:3

84.下列不属于专业化的救助队伍的有()

A.社会工作者

B.应急管理人员

C.消防人员

D.医护人员

85.用口咽管对儿童伤病者吹气时,()秒钟轻吹一次。

A.3

B.5

C.8

D.10

解析:在用口咽管对儿童伤病者吹气时,应该每隔3秒钟轻吹一次,以避免过度吹气导致伤害。

86.人不慎落入水中后,()。

A.要屏气,待浮起后再正臭吸,避免呛水

B.要抓住身边任何漂浮物

C.要寻找树木等固定物体

87.施行()时,当患者出现极微弱的自然呼吸时,应该继续进行人工呼吸,且人工呼吸应与其自然呼吸的节律一致。

A.心肺复苏

C.胸外心脏挤压

D.除颤仪施救

88.救援物资分配包括推动式分配与拉动式分配两种分配情形,其中推动式分配适用于突发事件发生()。

A.初期

B.中期

C.后期

D.全过程

解析:推动式分配适用于突发事件发生初期,即在灾害发生后的紧急阶段,需要快速响应和分配物资救援。

89.《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标示。

A.红色.橙色.蓝色和黄色

B.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

C.红色.黄色.橙色和蓝色

D.橙色.红色.蓝色和黄色

90.婴儿发生气道异物梗阻,在急救时婴儿的头部应()。

A.高于躯干

B.低于躯干

C.偏向左侧

D.偏向右侧

91.扑救山火要讲究方法,()。

A.要从小火初起时猛打

B.沿着火的两翼打

C.迎着下山火头打,不能迎着风打火头

92.成年人血容量约占体重的()%。

A.6

B.8

C.10

D.12

解析:成年人的血容量约占体重的8%,这是因为血液在人体中起着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重要作用,而成年人的体重和血容量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93.以下不属于检伤分类的伦理原则的是()。

A.公平原则

B.公正原则

C.公开原则

D.科学决策原则

解析:检伤分类的伦理原则包括公平原则、公正原则和科学决策原则,而公开原则并不属于检伤分类的伦理原则。

94.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首先应选择保护()。

A.胸部

B.头部

D.腿部

95.对溺水者进行抢救时,如需“控水”,应使溺水者(),采取措施使呼吸道和胃中的水迅速排除。

A.仰卧

B.侧卧

C.半卧

D.俯卧

96.急性应激障碍的主要特点是()。

A.缓

B.急

C.快

D.慢

97.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级,即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A.突发事件

B.应急事件

C.事故灾难

D.自然灾害

解析:突发事件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级,即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根据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的规定执行。

98.F类火灾是指()

A.固体物质火灾

B.气体火灾

C.带电火灾

D.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

99.我国社会安全事件具有缓慢积聚.急剧爆发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安全事件往往由人民内部矛盾长期积聚无法通过正常渠道疏导而导致

B.矛盾点积聚不受民族因素影响

C.政府的处置不当不会导致矛盾升级

D.处置不到不会导致恶性衍生灾害

解析:我国社会安全事件具有缓慢积聚、急剧爆发的特点,往往由人民内部矛盾长期积聚无法通过正常渠道疏导而导致。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

100.黑暗空间搜索时,宜围绕空间贴墙转圈搜索,如空间较大还需沿()搜索。

A.墙体

B.地面

C.对角线

D.直线

解析:在黑暗空间搜索时,围绕空间贴墙转圈搜索可以更有效地覆盖整个空间,但如果空间较大,还需要沿对角线搜索,以确保没有遗漏任何区域。

THE END
1.接种狂犬疫苗最佳时间是多少小时内权威文章通常在被疑似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或抓伤后,接种狂犬疫苗的最佳时间是24小时内。越早接种疫苗,预防狂犬病的效果越好。 狂犬病是一种致命的病毒性疾病,一旦发病,几乎100%致死。因此,及时接种疫苗至关重要。除了24小时内接种疫苗外,还应根据伤口的严重程度和暴露风险,可能需要进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注射。伤口的清洗...https://mip.cndzys.com/qw/zt_data_article/2837208.html
2.被咬多久内打狂犬疫苗有效降新闻狂犬疫苗即狂犬病疫苗,一般被咬24小时内打狂犬病疫苗比较有效。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动物咬伤或抓伤传播给人类。当被狗、猫等可能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后,病毒可能通过伤口进入人体,并在体内潜伏一段时间。在潜伏期内,病毒会逐渐繁殖并侵犯神经系统,最终导致狂犬病发作。一旦狂犬病...https://news.120ask.com/post/387113.html
3....应立即到医疗门诊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第1次注射狂犬疫苗被狗猫等动物抓咬伤后,容易()。 被狗,猫等动物咬(抓)伤后,应立即到医疗门诊接种狂犬病疫苗。第一次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抓)伤后的()小时内 被狗猫等动物抓咬伤后,最容易() 任何被犬、猫等动物咬伤、抓伤,或者破损皮肤、黏膜被动物舔过的人都必须接种狂犬疫苗。() 任何被犬、猫等动物咬伤、...http://test.eepw.jyfen.com/shiti/z3lnmdintde8.html?is_answer=1
4.狂犬疫苗比较好的时间是多少小时内疾财普被动物咬伤后,接种狂犬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越早越好,通常建议在24小时内进行。这个时间段内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发生。狂犬病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疾病,一旦发病几乎无药可救,因此及时接种疫苗是非常关键的。 狂犬病的病毒通过唾液传播,通常是被感染的动物咬伤、抓伤或舔舐伤口而感染。即使是轻微的抓伤,也可能带...https://www.bohe.cn/zx/581085.html
5.第一次注射狂犬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伤后多少小时以内狂犬疫苗是用来预防狂犬病的疫苗,如果被猫、狗咬伤、抓伤,有破皮甚至出血的伤口的话,这种情况需要肥皂水清洗、碘伏消毒,尽早去疾控中心或者社区医院注射狂犬疫苗。那么第1次注射狂犬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伤后多少小时以内? 一般来讲注射狂犬疫苗没有时间限制,不过越早注射越好。特别是24小时以内注射的话,那么狂犬疫苗...https://www.99.com.cn/yinpin/39498.html
6.第一次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抓)伤后的小时内。被狗、猫等动物咬(抓)伤后,应立即到医疗门诊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第一次注射狂犬病疫苗的 最佳时间是被咬(抓)伤后的小时内。https://m.hb.huatu.com/changshi/1630270.html
7....第一次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抓)伤后的()小时内...被狗、猫等动物咬(抓)伤后,应立即到医疗门诊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第一次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抓)伤后的( )小时内。;6;12;24;48https://so.kaoshibao.com/detail/357976552.html
8.第一次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伤后的多少小时...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第一次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伤后的多少小时内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谭虎成 外科 极速问诊 三级乙等 萧山第一人民医院 问题分析:您好,一般的话,注射狂犬疫苗的最佳时间的话,是越早注射效果越好的。您的情况的话,建议您及时去附近防疫站注射...https://3g.club.xywy.com/wenda/31549329.htm
9.科普:被小狗咬伤或抓伤后要不要注射狂犬疫苗?昨天接小狗回家的时候,被它用爪子在脖子上抓了一下,不疼、也没有见血,而且下午的时候几乎看不见抓痕了。但老婆一直建议我去打狂犬疫苗(她前段时间刚打完疫苗),毕竟狂犬病发作100...https://www.jianshu.com/p/95053ad3d6e4
10.第一次注射狂犬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伤后多少小时以内在注射狂犬疫苗病毒的时候还是要注意好早接种效果越好,一般情况下在被咬伤之后,24小时内注射是最好的时间,但如果超过24小时还是需要尽早到医院进行狂犬疫苗的接种。因为越早进行狂犬疫苗的接种,身体产生狂犬病毒抗体的时间就会越早。https://mip.pingguolv.com/audio/mnuumr4.html
11.猫抓没出血但有点划痕猫抓没出血会不会有狂犬病基于以上原因,建议大家被猫狗等宠物抓伤咬伤到出血地步后,一定要第一时间去医院注射狂犬病疫苗,安全第一。 打不打狂犬疫苗可以按照暴露级别来判断 1. 一级暴露:喂养/接触动物,皮肤完好无损没有受伤。是不需要处理的。 2. 二级暴露:裸露在外的皮肤被轻咬轻微抓伤或擦伤,且皮肤破损但为出血的。建议立即处理伤口并...https://mip.xiaokeai.com/cat/baike/14410.html
1.狂犬病疫苗什么时候打有效1.狂犬病疫苗什么时候打有效 狂犬疫苗注射原则上是接种越早效果越好,尽量在24小时内接种,最好不要超过48小时。 原因: 在咬伤以后,狂犬疫疫苗第一针最佳时间最晚不能超过二十四小时,如果超过二十四小时,疫苗效果就会降低。 注意: 如果超过了24小时,完全可以按常规注射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对暴露已数日数月因种种原因...http://hainanyfy.com/detail/208607.html
2.第一次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抓)伤后的()小时内。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第一次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抓)伤后的()小时内。A.24B.36C.48D.72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https://www.shuashuati.com/ti/40235a2ad05d440b86e20697f7f97e2b.html
3....第一次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伤后的()小时内。被狗、猫等动物咬(抓)伤后,应立即到医疗门诊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第一次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伤后的()小时内。 A6 B12 C24 D48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略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小额打赏 169人已赞赏https://www.examk.com/p/3423371588.html
4.狂犬疫苗接种20问解答Ⅲ度:一处或多处的穿透性咬伤或抓伤,动物唾液污染粘膜(如被舔及)。应立即接种疫苗并应用抗狂犬病血清。 二、被犬、猫等动物咬伤、抓伤后应该怎样处理? 挤压伤口,同时立即用肥皂水或大量清水对伤口彻底清洗15分钟,再用75%酒精或2%-3%碘伏局部消毒;然后赶紧到就近的医院进行进一步的伤口处理和疫苗注射。 https://www.qlhyyy.cn/waikekepu/w1675086115484.html
5.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如果动物每年接种狂犬病疫苗的资料齐全,能够证明预防接种的动物免疫有效,人被这样的动物咬伤抓伤的话,可以只进行伤口处置而不接种疫苗。当无法对动物接种兽用狂犬病疫苗后的免疫效果进行评价时,无论伤人动物是否进行过免疫,伤者都必须进行处理伤口、注射狂犬病疫苗和/或注射被动免疫制剂。https://www.cdcdc.org/front/web/showDetail/77398
6.题库学习卫生降知识,参与创建卫生县城C.过了保质期的食品加热蒸煮后还可以吃 72、如果被犬、猫抓伤、咬伤后,应该怎么处理(C) A.用水冲洗即可 B.用民间土方进行伤口处理 C.应立即用肥皂和水清洗伤口,并尽快注射狂犬病疫苗 73、孕妇缺碘最主要会影响胎儿的(A) A.大脑发育 B.骨骼发育 C.心肺发育 ...http://guangchang.yun.jxntv.cn/p/93908.html
7.今天,是第13个世界狂犬病日,这份狂犬病问答请收好!考虑到我国国情,为确保100%安全,建议:被家养的啮齿类动物如仓鼠、松鼠、兔子等咬了,不用接种狂犬病疫苗;被野外的老鼠、松鼠、兔子等咬了,建议接种狂犬病疫苗。 5.狂犬病疫苗只有在被咬24小时内注射才有效? 答:一旦被抓伤咬伤,应尽快到正规犬伤门诊注射狂犬病疫苗,原则上越快越好,24小时内为最佳。但是不存在24...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4554284
8.被猫抓伤或被狗咬伤,第一时间这样做才是最要紧的这时要根据咬伤距离完成全程免疫的时间来判断。 1. 完成全程免疫半年内再次被咬,不需要接种。 2. 完成全程免疫半年至1年再次被咬,需要加强接种2剂,即“5针法”的第0天、第3天各肌内注射1剂狂犬病疫苗。 3. 完成全程免疫1~3年再次被咬,需要加强接种3 剂,即“5针法”的第0天、第3天、第7天各肌内注射...http://www.yxnu.net/info/1537/25698.htm
9.被猫咬了多长时间之内打针有用?如果被狗咬伤,应该尽快采取预防保护措施,被猫咬伤的处理方式也一样。如果被流浪猫或者流浪狗咬了以后,必须要接种狂犬疫苗,尤其是被野猫、野狗咬伤之后,一定要注射狂犬病疫苗。被猫咬后需要接种狂犬疫苗,国产狂犬疫苗需要接种五次,被猫咬伤之后接种狂犬疫苗越早越好,最佳接种时间是在伤后24小时之内,狂犬病的疫苗注射...https://www.rwys.com/articlecontent/87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