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动物感染狂犬病毒,就无法治愈。被野生动物咬伤通常是宠物感染病毒的途径,也可能是宠物将病毒传染给人的途径。感染的早期症状包括发烧和攻击。随后的症状包括瘫痪、癫痫和死亡。幸运的是,疫苗可以预防这种疾病。
概述
狂犬病是一种由攻击中枢神经系统的病毒引起的致命疾病。所有温血动物——包括野生动物、狗、猫和人类——都是易感染的。虽然这种疾病并不常见,但它在野生动物种群中仍然流行,主要是在蝙蝠、狐狸和臭鼬中,这些动物可能与家养动物接触。
这种病毒的潜伏期可以持续几天到几个月。它通常通过接触受感染动物的唾液传播。一旦病毒通过动物的神经系统从最初的咬伤部位传播到大脑,并最终到达唾液腺,动物的唾液就具有传染性。
宠物和人通常是通过咬伤感染的。一旦病毒进入唾液腺,动物就可以通过唾液将病毒传染给其他动物或人类。一旦临床症状出现,狂犬病通常是致命的,这就是为什么任何咬人的宠物,有未知或过时的狂犬病疫苗接种状态可能会受到隔离或安乐死。
症状和识别
临床症状可能是模糊和难以识别的。症状可以经过几个阶段,并不是所有感染的动物都表现出所有阶段的迹象。
早期症状:发烧,表现紧张或激动,躲藏
后来的迹象:攻击性,易怒,行为不稳定
终末期:肌肉无力瘫痪昏迷死亡
患狂犬病的动物会表现出不寻常的躁动或攻击性,或表现出“醉酒”或无法行走。癫痫发作和流口水也可能发生。由于喉部肌肉麻痹,无法吞咽,可能会导致流口水。一旦出现症状,通常在十天内死亡。
狂犬病是根据动物的临床症状和死后(死后)脑组织的实验室检测来诊断的。
受影响的品种
所有的狗和猫似乎都同样容易感染狂犬病毒。
治疗
对动物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预防
由于狂犬病对人类健康的潜在严重影响,都要求狗狗接种狂犬病疫苗。许多地方还要求猫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在动物中预防该病的最有效方法,并由此保障人类健康。
其他预防措施包括:
让宠物远离野生动物。
确保宠物接触过的所有其他狗或猫都接种了疫苗。
尽量减少与流浪动物的接触(不要喂养未接种疫苗的流浪动物,或让它们留在你家和宠物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