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实君按:从狂犬病防治政策性文件的制定,到狂犬疫苗市场准入的行政审批、再到狂犬疫苗的招标采购、再到各级批发零售。在这个链条上,所有的权力全部掌握在一个部门手中:疾控中心。狂犬疫苗被“合法滥用”的背后,这个链条上,各级疾控中心能保证,没有一个人,不被任何疫苗厂商等资本影响或左右吗?
1.狂犬病疫苗都打给了谁
“狂犬病可防不可治”,人用狂犬疫苗在中国被“合法滥用”,是假疫苗事件的基础背景。
根据智研咨询的报告,2017前三季度,全国狂犬疫苗批签发数量是5539.6万剂;2016年全年,这个数量是5956.7万剂。
数千万剂的狂犬疫苗,都打给了谁?
根据南方周末报道,中国狂犬疫苗使用量达每年1500万人份,超过全球总用量的80%。如果完全不用疫苗,中国每年将有3万人死于狂犬病。这意味着99.8%的接种者在理论上原本可以不接种,其中至少1/3可能属于滥用。
2、“合法滥用”的政策依据
国内《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采取“宁杀错莫放过”方针,伤口出血了就去打疫苗,实际上打在很多没有感染的人身上。
根据《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是否患有狂犬病的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直接接触可能含有狂犬病病毒的唾液或者组织。”点击查看中国疾控中心《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
重点就来了:什么是“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是否患有狂犬病的宿主动物”?
《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对此并没有明确定义。
在现实中,只要被动物抓伤或咬伤,包括被家养宠物猫狗抓伤,到各地的疾控中心,医务人员一概要求注射狂犬疫苗。
毕竟,狂犬病可防不可治,宁可滥用疫苗,也没人愿意冒风险不是?
根据《狂犬病疫苗世卫组织立场文件》世界卫生组织(WHO)(2010.年8月),被家养动物咬伤后可实施10日观测法。也就是被咬伤10天后肇事动物仍然健康就不用再打疫苗了。点击查看《狂犬病疫苗世卫组织立场文件》
不过,中国疾控中心《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对10日观察法持保留意见。
在现实中,也有被家养宠物轻微抓伤或咬伤的情况到疾控中心询问,疾控中心医务人员也一概让打狂犬疫苗,还是那句话,几百元的疫苗是小事,狂犬病100%死亡率的风险谁也担不起。
3、99.8%的非必要接种
“赌”不会发病可能性
那么,100%死亡率风险的狂犬病疫苗,上市公司敢如此大胆造假的逻辑链条也就出来了:“目前大部分打狂犬疫苗的人,本来就不用打,所以打了假疫苗也没事。”
“所以厂家敢去‘赌’这个可能性,从最坏可能性推测本次事件中,消费者注射的是生理盐水,3个月后没有发病,可能根本没有感染的狂犬病病毒,大家不用过度担心。”
4.疫苗链条最重要的环节:疾控中心
从上面叙述已经能看出来了,狂犬疫苗被大规模使用的政策依据,正是中国疾控中心印发的《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
在这个链条中,最重要的环节,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根据其官网信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疾控中心),是由政府举办的实施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事业单位。
中国疾控中心的具体职责包括:参与开展疫苗研究,开展疫苗应用效果评价和免疫规划策略研究,并对全国免疫策略的实施进行技术指导与评价。
根据其官网介绍:中国疾控中心是由政府举办公益事业单位。
那么,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零售价又是多少钱呢?
天价会议费的背后,是否涉及疫苗采购链条腐败?
“苗贩子”指的是一群依靠贩卖倒手疫苗维生的利益群体,其中包括了疫苗批发企业的销售代表、中间人,以及部分疾控部门、接种点的工作人员。
5.疾控中心:既是运动员也是裁判员
最后,根据WHO的建议,消除狂犬病最好的方法不是给人打疫苗,而是给狗打疫苗。
为何中国疾控中心没有推行呢?显然,狗命没有人命贵,给狗打疫苗,会有那么多人买单吗?能打出7343亿市值的大市场吗?
给狗打疫苗,可以减少人被咬伤之后接种疫苗的需求。然而疫苗需求减少,真的是疾控中心追求的目标吗?
从狂犬病防治政策性文件的制定,到狂犬疫苗市场准入的行政审批、再到狂犬疫苗的招标采购、再到各级批发零售。在这个链条上,所有的权力全部掌握在疾控中心一个部门。在这个链条上,各级疾控中心能保证没有一个人,不被任何疫苗厂商等资本影响或左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