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狂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那么诱发躁狂症病因有哪些啦俗话说:治病要治根。找准症结,对症下药;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给您介绍几种诱发躁狂症病因。躁狂症躁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多发病于16~30岁之间,以女性患者为多见。躁狂症病因较为复杂,可有多方面的因素,如遗传因素,体质因素、精神因素等。
遗传因素是狂躁症病因最常见的一种因素,通过对患者的一级亲属的患病率、孪生子的同病率以及单卵孪生子的同病率的研究,根据现有资料推测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可能是通过X染色体遗传给下一代的,也可能通过其他途径遗传。
其结果非常有助于对躁狂症发病原理的认识,在临床工作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其主要症状有: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功能异常,中枢一羟色胺能系统功能异常、多种胺代谢障碍假说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电解质代谢异常。
一个显着的负性生活事件,即不愉快,在意义上的“损失”,这是令人沮丧的生活事件不仅与躁狂症神经症,同时也可以“内源性”,因为情感性精神障碍发病的诱因或促进。
狂躁症病因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体质因素,矮胖型伴有循环型人格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躁狂症发作在一定程度上与精神刺激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但只能看作诱发因素。
2躁狂症怎么治比较好
首先,躁狂症的发病与精神因素有关。对这一理论的认识,中医书籍中早有记载。如《如枢》中写道:“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心术惕思虑由伤神,伤神则恐惧自失……”,“脾忧愁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意乱,四肢不举”,“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这些描述表明中医对抑郁症的精神因素的重视,而且把人的情绪变化分为怒、喜、思、悲、恐、忧、惊,称为“七情”,同时又注重情志活动与脏腑的关系,把这些不同的情绪变化,与肝、心、脾、肺、肾、胆密切联系起来。
中医在抑制躁狂症患者的情绪方面使用最多的单味中药有以下两种:
1、白矾该品为硫酸盐类矿物质明矾经提炼加工制成的硫酸铝钾结晶。白矾样品由55%白矾和45%枯矾组成,传统上用于皮肤疾病,也可以治疗躁狂性精神病。方法:取明矾120g,另加入冰糖120g,用水600ml,煎至200ml,每次空腹服100~200ml。
2、苦参该品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含多种生物碱,治疗躁狂性精神病,苦参用量开始为每日9~12g,分2~3次饭后服,逐步增加剂量。治疗40例,总有效率为82.5%。
因此,对于躁狂症,如果患者情绪波动和爆发时的举动不是很强烈的,我们建议可以采用以上单味中药来进行辅助治疗,从中医理论来说,躁狂也好,抑郁也好,还是肝气的问题,药用的目的在于疏通为主,消除痰瘀,理通肝气,自然患者也就顺畅稳定起来。
3脾气暴躁很可能是狂躁症的前兆
2、思维奔逸:联想过程明显加速,自觉变得聪明,大脑反应敏捷,思维内容丰富,概念一个接一个地产生,有时感到语言跟不上思维的速度。表现为引经据典,高谈阔论,滔滔不绝,给人一种肤浅和表面化感觉。其主动和被动注意力均有增强,但不持久,表现为思维活动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使话题突然改变。因此概念不断涌现和想象力丰富,有的出现音联和意联。
3、活动增多:精力旺盛、活动明显增多且忍耐不住,整日忙碌不停,做事有始无终。喜观热闹,交际多,对人热情大方。爱管闲事和打抱不平,好说俏皮话,开玩笑,有时花钱大方,注意打扮,行为轻浮和靠近异性。有时举止粗野,不计后果,食欲、性欲增强。睡眠减少,但精力充沛,毫无倦意。
4、其他症状:面色红润,双目有神,且心率加快,瞳孔轻度扩大和便秘等交感神经功能兴奋症状。发作极为严重时,呈重度兴奋状态,表现为活动紊乱而毫无目的或指向性,常伴攻击行为,也可出现意识障碍,错觉和幻觉及思维不连贯等症状。具体表现为在精力增加、交谈增加、休息和睡眠需求减少;注意力分散、焦躁感明显增加、情绪容易爆炸、身体过分激动、更偏好刺激性食物;判断力下降、常常否定别人等等。在日常生活中必然要多加注意了。该病是属于情感性精神病,特别是兴奋、情感高涨、言语动作增多。当情况较重时,将出现行为紊乱、无法完成日常工作,甚至易冲动、毁物。归根结底,该病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治、系统治疗。
4狂躁症会给患者带来哪些危害
危害一、偏头痛
躁狂症患者得偏头痛的机率显着高于普通人群,尤其对于低收入人群,并以女性和躁狂症Ⅱ型更为多见。
危害二、哮喘
据有关资料统计,终身患有哮喘的人群较普通人群患狂躁性抑郁症的危险多出5倍。相应地,躁狂症人群的哮喘患病率也显着高于普通人群。
危害三、心血管疾病
研究表明躁狂症患者较无病患者发生多种致死性心脏事件的相对危险性高。其中包括心律失常病、卒中患病率、高血压患病率和外周血管疾病患病率。
危害四、多发性硬化
作为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事实表明至少10%的多发性硬化患者被确定同时患有狂躁性抑郁症。并且医学表明,狂躁性抑郁症的产生与多发性硬化所致的神经损伤有关。当患者出现多性性硬化时,其躁狂症可能先于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出现。
危害五、诱发其他疾病
胃溃疡、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及肾衰等疾病,被证实躁狂症患病率都比普通人群高,并且行为轻率或追求享乐,不顾后果,或具有冒险性。
5躁狂症有哪些好的护理方法
1、对兴奋、躁动病人的生活护理。
兴奋、躁动病人常因“忙忙碌碌”而“废寝忘食”,饥饿过度时又会出现暴食暴饮,不注意饮食卫生,所以尤其要做好病人的饮食护理,督促病人按时进餐。用餐时最好让其单独用餐,以免因多说话精神不集中而影响进餐。若病人不肯按时进餐,可以将作好的饭菜送至正在忙碌的地方,病人常会自行进食。
2、对如何做好有冲动、伤人、毁物行为病人的护理。
对待这类病人,家属必须做好防范工作。一方面要避免激惹病人,因躁狂病人大多表现为好关闲事,好打抱不平,小题大做,平时看不惯的事情此时更看不惯,非要周围或家人按他的意愿办,尽量满足他的相对合理的要求,以免引起冲动、伤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