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空气密度与高度的关系把大气分为几层?(c)
A.3
B.4
C.5
D.6
2.1831年,谁发现了电磁感应原理,奠定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A)
A.法拉第
B.爱迪生
C.维.西门子
3.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突破____?这一数字是1960年的2倍,世界人口的剧增给全球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B)
A50亿B60亿C70亿D45亿
4.天然水体最大的污染源是什么?(B)
A工业污水农田污水B工业污水生活污水
C生活污水农田污水D酸雨生活污水
5.清洁能源包括____等。(B)
A.太阳能核能水能风能
B.太阳能水能风能潮夕能
C.核能水能风能潮汐能
D.太阳能热能风能水能
6.二十世纪改变人类生活的最重大的发明(A)
A.电视
B.尼龙
C.塑料
D.计算
7.下列不属于世界四大科学难题的是:(D)
A.人体基因结构
B.宇宙中的黑暗物质
C.受控核聚变
D.纳米技术
8.1991年中国发起并主办了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发表了《___》。(A)
A.北京宣言
B.二十一世纪议程C、生物多样性公约D.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9.地球的赤道面(与自转轴垂直的圆面)与地球轨道平面(黄道面)交角是:(A)
A.23°26
B.35°37
C.40°13
D.18°5
10.核能的特点是:(A)
A能量高度集中
B清洁
C廉价
11.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样品标准和方法标准统称为___,是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A)
A、环境标准
B、环境认证
C、环境质量
D、环境系统
12.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_____。(A)
A.世界环境日
B.地球日
C.节水日
D.爱鸟日
13.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A)
A.共享资源
B.精度高
C.运算速度快
D.内存容量大
14.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半个世纪中虽有很大进步,但至今其运行仍遵循着一位科学家提出的基本原理。他就是:(D)
A.牛顿
B.爱因斯坦
C.爱迪生
D.冯·诺依曼
15.在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的存取、处理和传送的形式是:(C)
A.ASCII码
B.BCD码
C.二进制
D.十六进制
16.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该包括:(D)
A.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
B.主机、键盘、显示器
C.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
D.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
17.下列存储设备中,断电后其中信息会丢失的是:(B)
A.ROM
B.RAM
C.硬盘
D.软盘
18.计算机能直接识别的语言是_____语言:(C)
A.汇编
B.自然
C.机器
D.高级
19.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包括:(D)
A.程序和数据
B.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
C.操作系统与语言处理程序
D.程序、数据与文档
20.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B)
A.大象
B.蓝鲸
C.野马
D.鲨鱼
21.1986年发生于____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是世界核电史上最严重的事故:(C)
A.美国
B.法国
C.原苏联
D.德国
22.无籽西瓜是靠_____传宗接代的:(B)
A扦插B杂交即靠“父母”传代C自身传代
23.生物反应比化学合成反应所需的温度(B)
A.高得多
B.低得多
C.差不多
24.1954年,____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D)。
B.英国
C.德国
D.原苏联
25.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座核电站_____于1993年投入运行,结束了我国无核电的历史。
(B)
A大亚湾
B秦山
26.我国在地热方面已建成举办闻名的____电站,现有装机25MW,其发电量占到拉萨电网的______(A)
A西藏羊八井40%B西藏羊八井50%
27.潮汐电站容量为3200KW,居世界第三位。(A)
A浙江江厦B福建福州C浙江宁波
28.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是哪一年研制成功的?(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