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医牛及其健康资讯网,帮助您快速加入医牛健康的大家庭……
医牛团队为您带来国内外最一手,最快速,最全面的健康时讯
医牛健康传播研究院资深专家学者顾问团队,将健康资讯热点进行背书考证,让健康信息有证可循。
以下为正文:
北京东单九号院,是著名的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所在地。百年来,从这里毕业的莘莘学子,已成为中国医学界的脊梁。现在,他们又汇集在这里,为每一位中国老百姓,用平实简单的语言,做负责任的医学科普。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健康体检,很多单位也把体检作为职工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拿到体检报告时很多人一头雾水:
这些看着像套话的建议是针对我的吗
有箭头有加号都表示异常吗?
我真得需要去看医生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体检报告告诉你的那些事儿
体检到底能发现什么问题?
体检不同于看病。看病是你有不舒服去看医生,然后医生根据你的症状和体征选择有针对性的检查来诊断疾病。而体检是你并没有什么不舒服,希望通过检查来发现早期疾病。
目前的体检机构很难做到为每个人量身定制体检项目,一般都只能根据性别和年龄选择体检套餐,各种体检套餐的设置也不见得科学合理。
要知道,有些疾病是可以通过定期体检早期发现的,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宫颈癌、大肠癌等。而更多的疾病很难早期发现。
所以要正确看待体检的意义,体检并不是万能的,如果有不舒服还是要看医生。
肥胖也是一种疾病!
你的体重问题往往在体检报告的开篇讨论,可见医生是爱美女性之外最重视胖瘦的人。医生可不是单纯看三围,我们用更科学的指标BMI来衡量人的胖瘦程度。
表1:BMI标准,根据中国的标准,BMI超过28属于肥胖,超过24属于超重。
抛开世俗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肥胖真的是万恶之源,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关节炎、甚至肿瘤都和肥胖有关,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肥胖列为一种疾病。
如果你的BMI已经超标,不要等闲视之,道理谁都懂—管住嘴,迈开腿!
高血压是成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
体检最容易发现的慢性疾病毫无疑问是高血压了,因为高血压最常见啊。
高血压的标准是收缩压≥140mmHg或者舒张压≥90mmHg,当然一次血压超标并不能确诊高血压,需要多次重复。
如果体检发现血压超过140/90mmHg,你最好赶紧去买一个电子血压计,在家多测几次,如果多次超标就该去看医生了。
有人可能会问了:电子血压计是不是没有医院的水银血压计准啊?
这个问题你不用担心,阿法狗都战胜人类了,既不环保又操作麻烦的水银血压计很快会被淘汰的,马上你家的血压计和医院的就一样了。
体检能诊断糖尿病吗?
答案是“能!”。
目前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只需要符合下面三条之一:
(1)空腹血糖≧7.0mmol/L;
(2)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3)糖化血红蛋白≧6.5%。
常规体检都包含空腹血糖,很多体检套餐也有糖化血红蛋白,所以常规体检完全有能力发现糖尿病。
如果你的空腹血糖或者糖化血红蛋白达到了上述标准,赶紧去医院寻求医生帮助吧。
如果没有“达标”也不要大意。你可能发现了,体检报告里空腹血糖的正常值上限不是7.0而是6.1,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上限也不是6.5而是6。
超过了正常值但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人正走在通往糖尿病的危险道路上,还有悬崖勒马的机会。
血脂化验单怎么看?
下图是北京协和医院体检血脂化验单示例。
临床常用的血脂指标有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化验单的最后一栏是正常值范围。
其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性质正好相反,前者是“好的胆固醇”,越高越好,后者是“坏的胆固醇”,高于正常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所以我们常说“高脂血症”的说法并不科学,更合理的疾病名称为“血脂异常”。
这是目前对于血脂分层管理的目标,也就是说不同的人群,低密度脂蛋白的正常值是不同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程度越高的人低密度脂蛋白血脂水平需要控制得越低。
极高危人群就是那些已经明确诊断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比如得过心梗、放过心脏支架、有过脑中风等。高危人群是有高血压或者糖尿病,再加上有三个危险因素中的1-2个。其他人暂属于正常人群(具体见表2)。
表2:低密度脂蛋白分层管理
所以我们看上面这张化验单,虽然低密度脂蛋白这项没有显示箭头,但其实已经超出了正常人群要求的<3.37的范围,是不正常的。最好看一次医生,征求医生建议是生活方式调整还是加用药物治疗。
血常规里有箭头怎么办?
体检报告中的血常规有20多项,经常会发现有几个超出参考范围的箭头。
有箭头就是有问题吧?其实不然。偷偷告诉你,血常规的化验单医生一般只看画红框的这三项: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如果这三项正常,其他有一两个箭头都没啥意义。
所以上面那张化验单,虽然有箭头,那都不是事儿!当然如果你的那三项有了箭头,那最好还是看看医生吧。
尿里有红细胞是肾有问题吗?
尿常规里发现红细胞(医学术语为“镜下血尿”)也是体检经常遇到的问题。
肿瘤指标靠谱吗?
很多体检机构的体检套餐都包含各种肿瘤指标,比如下图显示的肿瘤四项,还有些机构查肿瘤7项、8项、10项等等。
拿肿瘤指标来筛查肿瘤靠谱吗?当然不靠谱!这些所谓的肿瘤指标,升高不能100%表明你有肿瘤,正常也不能100%说明你没有肿瘤。所以对于没有任何症状的正常人,妄图用肿瘤指标来筛查肿瘤,是既浪费钱又浪费血。
绝大多数肿瘤指标是医生针对怀疑肿瘤的病人(也就是有临床表现的病人)辅助诊断用的,不能用于正常体检人群的筛查。目前可用于前列腺癌筛查的肿瘤指标PSA,其意义也在受到质疑。
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治疗吗?
我们经常会在体检报告中看到下图建议,是不是好可怕!
幽门螺杆菌(也叫HP)是胃部常感染的一种细菌,确实和很多疾病有一定关系。
吹口气查幽门螺杆菌,这个准吗?这个还真准,核医学的呼气试验是目前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标准方法。
问题是真的每个人都需要吹这口气吗?发现了感染都需要治疗吗?据保守估计,全世界有超过一半的人都感染HP,有相当一部分感染的人没有任何症状,也不致病,也就是说你完全有可能和HP和平共处。
B超发现有囊肿怎么办
体检B超会发现很多异常都是良性的!良性的!比如乳腺囊肿、肝囊肿、肝血管瘤、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肾结石、肾错构瘤、子宫肌瘤、附件囊肿……这些良性病变大部分情况不需要治疗,吃药打针也不会让它们缩小。
你只需要把去年的体检报告翻出来看看,如果去年也有,大小没变,放心吧,让它们继续静静地呆在你的身体里吧。如果病变有明显的增大,你需要看的是外科或者妇科,看内科没有用,因为内科大夫也不会开刀╮(╯▽╰)╭
其实,说了这么多,最重要的还是:
正确看待体检报告
体检是为了让自己更健康,既然做了体检,就请认真阅读体检报告。发现问题别紧张,该看医生看医生,该复查就复查。如果因为一点异常茶不思饭不想,就失去体检的意义了。
还要提醒大家保存好每次的体检报告,对于医生来说,很多指标动态观察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