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疗设备的更新,技术的提高,甲状腺及乳腺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由于缺乏足够的了解,面对报告单上出现的各种结节,往往会给患者朋友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有些患者错误地认为结节就等同于癌症,并为此而惶惶不安。近日,记者邀请到了长宁县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梁承友将为大家解读:报告里的结节,到底跟癌症什么关系。
首先,我们要弄懂,结节到底是什么?
结节只是对腺体内部异于正常组织的肿块的统称,临床上绝大多数结节都是良性的,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特殊处理,可以和平共处。
结节会癌变吗?
结节会不会癌变,这应该是很多人都迫切想要知道的答案。
结节和癌症之间确实存在一定联系,但并不是每个结节都会演变成癌症,而且大部分的结节都不会癌变。一般而言,良性的结节,患者只要定期复查即可,不需要做额外的特殊处理;如果是恶性的结节,患者就可能需要听从医生的意见,看是否需要手术了。
报告上的英文和分类又是什么?
为了更好地区分结节的性质,也为了能让临床医生更好地了解报告中的信息,现在的报告引进了美国放射学会创立并推荐的乳腺甲状腺影像报告的分级标准(BI-RADS,TI-RADS),这也是国内各大医院通用的标准。现在为大家解读分级所代表的意义,以乳腺为例(甲状腺类同):
1级:超声检查未见异常。
2级:基本排除恶性病变。建议每年一次定期随访。(如单纯性囊肿、乳腺假体、脂肪瘤、乳腺内淋巴结,多次复查图像无改变的良性病灶术后改变等)。
3级:典型的良性疾病改变,但需要缩短随访周期(如3-6个月一次),这一级恶性的比例小于2%。(如乳腺纤维腺瘤、囊性腺病、瘤样增生结节、多发复杂囊肿、病理明确的乳腺炎症、恶性病变术后的早期随访)。
4级:考虑恶性病变可能,需要活检明确。恶生的危险性3%-90%。超声上表现不完全符合良性病变或有恶性特征的均分于该级,又可分为4A,4B,4C类。4A级:倾向于良性可能,如不能确定的纤维瘤,有乳头溢液的导管内病变,恶性符合率3%-10%。4B级:倾向于恶性,恶性符合率10%-50%。4C级:恶性可能性高,50%-90%为恶性。
5级:高度怀疑为恶性病变(几乎认定),需要积极治疗,手术切除或活检,恶性危险性>90%。
6级:已经由粗针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为恶性结节病变。
引发结节的原因有很多,不同部位的结节危险程度不一样,解决方法也有可能不一样。并不是所有的结节都会发生癌变,癌变的结节属于少数,绝大多数的结节都是良性的,大家不要过分恐慌。
最后记住,得了结节,要密切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定期去医院复查,有条不紊地调养身体,这样才是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