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问题:客户每年都例行体检,可能今年有些指标高,明年就不高了,那需要进行健康告知吗?怎么告知呢?
回答:体检异常请严格按照健康告知一步一步来。以平安e生保保证续保版为例,询问:被保险人过去1年内是否存在健康检查结果异常(如血液、超声、影像、内镜、病理检查)。如果是1年以上的检查异常,1年内检查已经恢复正常了,那就可以不用告知。或者说1年内没有检查,也是不用告知的。
-02-
机构|体检机构的检查异常也要告知吗?
答案:保险公司在投保时询问的是健康检查异常,并没有对体检的地点进行限定,因此不管客户是在医院体检的,还是在体检机构体检的,都是需要告知给保险公司的。
现在多数保险公司为了控制成本,已经把体检项目外包出去,合作的体检单位有美年大健康、慈铭体检、爱康国宾等等知名的连锁体检机构。因此客户自己在体检机构进行的体检,发现异常项目的,也需要按照询问事项进行如实告知。
-03-
项目|体检的项目是怎样确定的呢?
第三个问题:体检的项目是怎样确定的呢?
回答:一般来讲,下发体检函的原因有两个:达标体检和健康异常体检。
达标体检,顾名思义就是因为保额比较高需要进行体检,保额越高呢,体检项目就越多。每个公司的达标体检额度不一样,一般在30万-80万不等。
健康异常体检,是客户既往存在一些疾病,需要再次进行体检,比如告知有高血压,有可能会下发体检函要求客户复查血压值,同时检查身高、体重、肝功能、腹部B超、心电图、心脏B超等项目来看是否存在其他器官的损害;告知乙肝病毒携带,会请客户检查肝功能、肝脏B超和HBV-DNA等。
-04-
提醒|切莫滥用保险公司体检
以前见到一些代理人为了让客户做免费的体检,把额度提得很高很高,让客户做了全面的体检,结果检查出来一堆问题,到头来保险也没买成。所以合理地掌握体检与保额的关系,也是代理人专业性的体现。
有些朋友会问,为什么保险公司不要求所有的客户都进行体检呢?这样不就可以把很多逆选择的客户或者健康状况不佳的客户剔除掉吗?
一方面是因为体检是有成本的,常规体检的价格可能在几百元,保险公司出于控制成本的角度,不会要求所有客户进行体检的。
-05-
行不通|降低保额再投保还会下体检函吗?
第五个问题:第一次投保因为保额较高下发了达标体检函,撤件重新投保,降低额度行得通吗?
回答:行不通。
核保人在审核的时候会有系统提示“该客户存在近期失效的体检函”,在此情况下核保人就会很警惕,为什么客户之前没有来体检?本次投保降低保额是否为了规避体检呢?很大可能还会再次下发体检函。
所以在投保之前了解好保险公司的体检额度和风险保额计算方法,合理利用免体检额度。
-06-
选择|多份体检报告,核保人会相信哪一个?
第六个问题:短期内客户在多家医院检查结果不一样,核保人会相信哪一个呢?
回答:一般来讲核保人在审核的时候会遵循以下原则:
1.医院体检科的检查优于体检机构的检查
这是因为体检结果的准确度依赖于检查设备的精度、医师的资质、能力和经验。如果遇到医院和体检机构的检查结果不一样,保险公司倾向于采纳医院的检查结果。
2.大医院的检查优于小医院的检查
这个大家很容易明白,我们在就医的时候也倾向于选择级别更高的医院。
3.医院专科检查优于医院体检科的检查
我们在拿到体检报告的时候,异常项目一般都会加一句,请进一步诊治。比如体检的时候发现有乳腺结节,分级为3级,在专科进行检查,结果为2级。一般来讲,保险公司会以专科检查结果为准。
4.单位体检优于个人体检
这是因为单位体检的话,出现虚假报告的可能性较小,因此保险公司会倾向于采纳单位体检的报告。
这一点也很容易理解。之前遇到这样一个案例,客户2018年5月投保,提供2016年2月检查出来有肾结石的报告,和2018年3月检查没有结石的报告。保险公司就倾向于采纳客户近期的体检报告。理由也很容易理解,小的肾结石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客户近期检查显示已经没有结石了,那很大可能是已经排出体外了。
-07-
行不通|体检不能免除如实告知的义务
第七个问题:客户保额较高,已经达到了体检标准,去公司体检可以免除如实告知的义务吗?
保险公司的体检,出于成本的考虑,仅包含常规体检,无法检查出客户的所有健康异常和既往史,因此,体检不等于履行了如实告知义务。
还记得我们第一讲的案例吗?客户投保没有告知任何住院和健康异常,在公司体检仅发现小三阳,但是公司调病例却发现客户多次肝硬化住院治疗。体检≠如实告知,体检正常也不代表就可以承保,这个案例很明确地说明了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