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体检报告,上面的加减号、上下箭头,提示的息肉、囊肿、结节等等专业术语,都会让我们一头雾水。尤其是一些异常情况,更是让我们担心不已。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最常见的31个指标的解读,以后你就可以从容面对体检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啦!
参考值因人而异,异常指标在体检单中会有符号提示,本文主要是对异常的解读。
红细胞(RBC)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主要负责运送氧气,具有免疫功能。
偏高:血液粘稠度高,流通不畅,一般常见于严重脱水、烧伤、先天性心脏病等
偏低:一般表现为贫血。
白细胞(HGB)
又称免疫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当病菌侵入人体体内时,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
偏高:常见于身体有炎症,如扁桃体炎、肺炎等,生理性因素如月经前、妊娠期也会增多。
偏低:会导致抵抗力差,容易感冒,容易感染病菌,主要见于流行性感冒、脾脏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
温馨提示:白细胞计数升高并不完全是疾病的表现,因此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升高之分。生理性升高可见于剧烈运动、体力劳动、酷暑和严寒、饱餐或沐浴、情绪紧张、饥饿发生低血糖、妇女月经期和排卵期、妊娠末期、分娩期等,因此不用过分担心。
血小板(PLT)
体内最小的血细胞之一,有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迅速修复受伤部位,防止出现失血过多。
偏高:血小板増多可能是体内有感染或炎症,也可能存在骨髓增生、缺铁性贫血等。
偏低: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上呼吸道感染等。
血红蛋白(HGB)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运输氧的特殊蛋白质
偏高:常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严重烧伤、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偏低:多表现为贫血。
偏高:常见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胰高血糖素瘤、脑外伤、脑溢血等。
偏低:常见于胰岛素分泌过多或不足、甲状腺功能不全、肾上腺功能不全、急性进行性肝脏疾病等。
*血糖会随着进食、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而变化,所以建议空腹8小时以上测量为好。
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偏高:血液中压力过高会伤害各个器官组织,包括血管、心脏肾脏等,也会增加卒中风险。
偏低:会导致身体各部分的血液、氧气供应不足,产生眩晕、无力、眼前一黑,甚至晕厥。
*人的血压不是一直稳定不变,一天内也有不同的变化,一般轻微低血压不要紧,但若长期检测到高血压,则要遵医嘱治疗。
总胆固醇(TCHO)
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胆固醇总和,胆固醇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胆汁酸及维生素D等生理活性物质的重要原料,也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偏高:容易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同时总胆固醇也是导致血脂升高的重要因素。
偏低:常见于甲亢、严重肝脏疾病、贫血、营养不良等疾病。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抵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可将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由胆汁排出体外。
偏高:病理性偏高常见于慢性肝病、慢性中毒性疾病、遗传性高HDL血症等。
偏低:病理性偏低常见于冠心病、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肝硬化、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营养不良等。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传说中的“坏”胆固醇。
与高密度脂蛋白相反,低密度脂蛋白的数值越高,则表示患有中风、心梗以及冠心病的机率越大。如果发现指标有升高情况,需及时介入,尽早对其进行预防。
甘油三酯(TG)
脂肪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内储量最大和产能最多的能源物质。
偏高:患冠心病、原发性高血脂、急性胰腺炎及糖尿病等风险高,属于“坏”胆固醇的从犯。
偏低:可能存在严重肝病、甲亢、低B﹣脂蛋白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谷草转氨酶(AST)
主要分布在心肌、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等,肝功能检查的指标,用来判断肝脏是否受到损害。
偏高:可见于急、慢性肝炎等肝脏疾病,又或是某些药物的副作用。
谷丙转氨酶(ALT)
主要存在于肝脏组织中,是肝脏功能是否出现问题的重要指标。
偏高:可见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心肌梗死等疾病。
碱性磷酸酶(ALP)
偏高:常见于骨骼疾病如佝偻病、软骨病、骨恶性肿瘤、恶性肿瘤骨转移等;肝胆疾病如肝外胆道阻塞、肝癌、肝硬化、毛细胆管性肝炎等;其他疾病如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偏低:重症慢性肾炎、儿童甲状腺机能不全、贫血等。
血清胆红素
随转氨酶升高:多见于黄疸型肝炎或其他肝损伤;
不伴有转氨酶升高:多为先天性胆红素代谢异常或慢性溶血。
尿蛋白(PRO)
尿液里出现蛋白
正常值:阴性
阳性:轻则可能因精神紧张、剧烈运动或妊娠期引起,重则或有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
尿白细胞
白细胞一般在血液中,但也可能因其他异常导致白细胞进入尿液中。
阳性:可能存在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肾盂炎、淋病或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等。
尿红细胞
一般由于其他异常导致红细胞从血液中进入尿液
阳性:月经影响或由泌尿系统感染、肿瘤、结石等引起。
尿糖(GLU)
尿中有葡萄糖
阳性:糖尿病、肾性糖尿、颅内高压、甲亢、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等。
窦性心律
指的就是正常心率
偏高:为窦性心动过速,一般为正常的生理反应,如体力活动、情绪激动、吸烟等,但发热、血容量不足、贫血、甲亢等疾病状态也可能出现,一般非疾病引起不需治疗。
偏低:为窦性心动过缓,一般常见于运动员、老年人,部分人甚至可低于40次/分钟;但有心脏疾病如心肌炎、冠心病或药物作用也会导致。
★无症状者不需治疗,但如因病理性引起则需对症下药。
窦性心律不齐
常见于年轻人,尤其是心率较慢或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时。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活动后心率增快会消失。如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合并窦性心律不齐者,可到心内科检查。
尿酸
嘌呤代谢产物,检测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
偏高:表示肾小球滤过功能损伤,体内尿酸生成异常增多,多见于高尿酸血症、原发性痛风、恶性肿瘤、慢性铅中毒或长期禁食等。
偏低:可见于恶性贫血、Fanconi综合征(近端肾小管功能异常导致的疾病)等。
肌酐(CRE)
肌肉代谢产物,主要体现肾功能是否正常
偏高:多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如急慢性肾脏病、脱水等。
偏低:老年人、消瘦者血肌酐会偏低,一旦上升,要警惕肾功能减退可能。
尿素氮
蛋白质代谢产物,主要体现肾脏代谢功能
偏高:病理性多为肾功能不全、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衰竭、水肿,脱水、尿路结石、前列腺肿瘤或肥大、上消化道出血、甲亢等。生理性增高见于高蛋白饮食。
偏低:主要见于肾功能障碍、严重的肝脏疾病病人。
癌胚抗原(CEA)
多种肿瘤转移复发的重要标志。
CEA在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依次为结肠癌(70%)、胃癌(60%)、胰腺癌(55%)、肺癌(50%)、乳腺癌(40%)、卵巢癌(30%)、子宫癌(30%)。
部分良性疾病如直肠息肉、结肠炎、肝硬化、肺疾病也有不同程度的CEA水平升高,但升高程度和阳性率较低。
甲胎蛋白(AFP)
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参考,诊出率高达60-70%。
血清AFP>400g/L持续4周,或200~400g/持续8周者,一般见于原发性肝癌患者。
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AFP浓度可有不同程度升高,其水平常一般<300ug/L。
此外,患有睾丸癌、畸胎瘤等生殖胚胎性肿瘤,AFP浓度也会提高,所以只要这个指标超标就要进行进一步确诊。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诊断前列腺癌的重要参考,诊出率高达80%。PSA在血液中以两种形式存在:结合PSA和游离PSA。
F-PSA/T-PSA比值是鉴别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疾病的有效指标。F-PSAT-PSA>0.25多为良性疾病,F-PSAT-PSA<0.16高度提示前列腺癌。
与其他标志物相比,CA72-4最主要的优势是其对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极高的特异度,在众多的良性胃病患者中其检出率仅0.7%。
另外,其对结直肠癌、胰腺癌、肝癌、肺癌、乳腺癌、卵巢癌也有一定的阳性率。
★需注意的是,肿瘤标志物有异常,也不一定代表有癌症,还需结合病情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增生:乳腺增生、甲状腺增生
增生就是过度生长,大部分都是生理性的,如乳腺增生,会受月经周期影响,出现乳房胀痛问题,一般不需治疗,经期后可缓解。
而少部分病理性的增生,一般也是良性的,癌变几率很低。
囊肿:乳腺囊肿、甲状腺囊肿、卵巢囊肿、肾囊肿、肝囊肿
囊肿其实就是个“水泡”,如果没有压迫到其他器官造成病理性变化,一般不用治疗。至于要不要切除,主要分部位和大小。
结节: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肺结节、肾结节
大部分都是良性的,小于1cm的结节,若身体没什么不适则不需治疗,定期复查即可。
但若结节大于1cm,则根据医生建议手术治疗。
息肉:胆囊息肉、肠息肉、鼻息肉、宫颈息肉
是某脏器上赘生的小肉团,其分为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増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一般只有腺瘤性息肉会癌变。
如胆囊息肉,小于5mm的大部分为胆固醇息肉,一般无碍;但大于5mm则需定期复查,如一直呈増大趋势,已超10mm的话建议手术切除,以防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