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OD:即化学需氧量,指水样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
2.BOD:指在有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3.酚酞碱度:水样用标准酸溶液滴定至酚酞指示剂由红色变为无色时所测得的碱度。
4.背景断面:反映进入本地区河流水质的初始情况。
5.净化断面(削减断面):当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在水体内流经一定距离而达到最大限度混合时,其污染状况明显减缓的断面。
6.控制断面:为了确定特定污染源对水体的影响,评价污染状况,以控制污染物排放而设置的采样断面。
7.环境监测: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代表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的各种环境要素(环境污染物)的监视、监控和测定,从而科学评价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操作过程。
9.水体污染:进入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导致水体发生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改变和水质恶化,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及危害人类健康。
10.总有机碳(T0C):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中有机物的总量,结果以碳的质量浓度(mg/L)表示。
二、选择题
1.目前,发达国家的环境监测阶段处于(C)
A、污染监测阶段
B、目的监测阶段
C、污染防治阶段
2.水深10-50m时,在采样断面垂线上应设采样点(C)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四个
3.最常用于消解测定汞水样的方法是(D)
A、硝酸消解法
B、碱分解法
C.硫酸-磷酸消解法
D、硫酸-高锰酸钾消解法
4.地面水依据水域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可分为五类,其中源头水属于(A)
A、I类水
B、II类水
C、II类水
D、IV类水
5.生化需氧量为___摄氏度时,5天所消耗氧量以mg/1表示(C)
A、15
B、18
C、20
D、25
6.溶解氧的测定通常采用(D)
A、Km_0法
B、重铬酸钾法
C、分光光度法
D、碘量法
7.水质监测中不反映物体外观指标的项目是(A)
A、电导率B、色度C、透明度D、混浊度
A、3天
B、4天
C、5天
D、7天
9.汞原子蒸气选择性吸收紫外光的波长是(B)
A、485nmB、253.7nmC.518nmD.560nm
10.下列各项中不是国家规定的河流水质的必测项目的是(D)
A、悬浮物
B、氨氮
C、六价铬
D、硫化物
11.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的最低检出浓度为(A)
A、0.025mg/1B.0.05mg/lC.0.5mg/1D、1.0mg/1
12.化学试剂中分析纯的标志颜色是(B)
A绿色B红色C蓝色D黄色
13.受污染河水灌溉的小块平坦田块的土样的采集应用哪种布点方法(D)
A、棋盘式布点法B、蛇形布点法C、梅花形布点法D、对角线布点法
14.配制对痕量非金属进行分析的试液时,适宜的蒸馏器是(B)
A、亚沸蒸馏器B、石英蒸馏器C、玻璃蒸馏器D、金属蒸馏器
15.奥氏气体分析器吸收法中用KOH吸收(A)
A、CO2
B、CO
C、O2
D、N2
16.下列环境标准中哪一种没有地方标准(C)
A、环境质量标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
C、环境基础标准
D.环保仪器设备标准
17.地面水依据水域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可分为五类,其中游泳区属于(C)
18.下列各项中不是国家规定的水库的水质必测项目的是(D)
D、可溶性固体总量
19.下列各项中常用重量法测定的是(A)
A、可滤残渣
B、总硬度
C.挥发酚
D、氨氮
20.悬浮物SS指(C)
A、总残渣
B、总可滤残渣
C、总不可滤残渣
21.对一个监测河段,削减断面应设在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多少米以外(B)
A、12h
B、24h
C、48h
D、72h
23.测定矿化度最常用的方法是(A)
A、重量法
B、电导法
C、离子交换法
D、比重计法
24.饮用水中含氟的适宜浓度为(C)
A、<0.2mg/lB、<0.5mg1=""l=""d.="">1.0mg/l
A、6小时
B、12小时
C、48小时
D、72小时
26.物质的颜色是由于选择性的吸收了白光中的某些波长的光所致。硫酸铜溶液呈现兰色是由于它吸收了白光中的(C)
A、兰色光波B、绿色光波C、黄色光波D、紫色光波
27.水质监测中不反映物体外观指标的项目是(A)
A、电导率
B、色度
C、透明度
D、混浊度
28.环境空气是指近地面__km的对流层。(B)
A、5米B、10米C、15米D.20
29.下列各项中特别适用于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测定的方法是(A)
A、气相色谱法B、薄层层析法C、红外分光光度法D、发射光谱法
30.下列哪--项不是烟气的基本状态参数(A)
A、流速
B、体积
C、温度
D、压力
31.下列哪种植物是氟化物的指示植物(C)
A西红柿B黄瓜C郁金香D万寿菊
32.下列各项中常用重量法测定的是()
C、挥发酚.
33.下列不属于土壤矿物质主体元素的是()
A、钠
B、氧
C、氢
D、镁
34.具体判断某一区域水环境污染程度时,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能够提供这一区域水环境本底值的断面称为_____(B)
A.控制断面
B.对照断面
C.消减断面
35.受污染物影响较大的重要湖泊和水库,应在污染物主要输送路线上设置__(A)
C.削减断面
36.当水面宽大于100米时,在一个监测断面上设置的采样垂线数是__(C)___条。
A.5
B.2
C.3
37.饮用水水源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断面中需要重点控制的监测断面采样频次为(C)
A.每年至少一次
B.逢单月一次
C.每月至少一次
38.测定油类的水样,应在水面至水面下____毫米采集柱状水样。采样瓶(容器)不能用采集水样冲洗。(C)
A.100
B.200
C.300
39.需要单独采样并将采集的样品全部用于测定的项目(C)
A.余氯
B.硫化物
C.油类
40.平原(含盆地)地区,国控地下水监测点网密度一般不少于每100km2(B)
A.0.1
B.0.2
C.0.5
41.渗坑、渗井和固体废物堆放区的污染物在含水层渗透性较大的地区以____污染扩散,监测井应沿地下水流向布设,以平行及垂直的监测线进行控制。(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