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学第三节 白血病

分为淋巴细胞型、粒细胞型、单核细胞型及一些少见类型,如红白血病、巨核细胞型、浆细胞型、嗜酸细胞型、嗜硷细胞型白血病等。

(一)白细胞增多性外周血中白细胞明显增多,并有较多幼稚细胞出现。

(二)白细胞不增多性外周血中白细胞不增多或甚至低于正常。血片中没有或较难找到幼稚细胞。

流行病学

病因及发病机理

人类白血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至今仍未完全明嘹。已知病因有感染因素、电离辐射、化学物质,遗传因素及免疫功能异常等。目前认为白血病病因是以上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辐射损伤

电离辐射致白血病作用已在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而对人类的致白血病作用也从以下的事实得到提示:早期不加防护的放射线工作者,其白血病发病率比一般医生高8-9倍;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采用放射性治疗者,白血病发病率比一般人高10倍,日本的广岛和长畸原子弹爆炸后,遭受辐射地区与末遭辐射地区的居民之间的白血病发病率相差30倍。

二、化学因素

已知很多化学物质有致白血病作用,如工业中广泛应用的苯。药物中的抗癌剂(尤以烷化剂)、乙双吗啉、氯霉素、保泰松、安定镇静药、溶剂及杀虫剂等均可诱发白血病。

三、病毒因素

四、遗传因素

白血病的遗传易感性可由以下事实推断:①某些高危家庭中,同胞之间患白血病的机会比一般正常人群高出4倍;②同卵孪生子女,一人患白血病,另一人患白血病的机会比正常人高25%;③有特殊遗传综合征者,白血病发病率增高,如先天愚型(Down综合征)、Fanconi贫血,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等。

尽管存在这些可能致病因素,但尚无一种因素能充分解释全部情况,例如接触放射线的人,发生白血病的只是极少数。因此,推测白血病的发生并非单一因素,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所引起的,患者可能存在某种先天性的易感素质,再由于外界因素的作用,诱发白血病的发生。/

病理生理

急性白血症

(Acuteleukemia)

分型

一、形态学分型

在法、美、英(FAB)合作组分型基础上,1988年天津白血病分类、分型讨论会建议试行以下分型法;

(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可分为7个亚型;

2、M2即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又分为2个亚型。

M2b骨髓中异常的原始及早幼粒细胞增多,以异常的中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其胞核常有核仁,有明显的核浆发育不平衡,此类细胞>30%。

M3a为粗颗粒型,嗜苯胺兰颗粒粗大,密集甚或融合。

M3b为细颗粒型,嗜苯胺兰颗粒密集而细小。

4、M4即为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按粒和单核细胞形态不同,可包括下列四种亚型;

M4b以原始和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原幼单和单核细胞占非红系细胞的>20%。

M4b以原幼单核细胞增生为主,原始和早幼粒细胞占非红系细胞的>20%。

M4c原始细胞即具粒系,又具单核细胞系形态特征细胞>30%。

M4Eo除上述特征外,有嗜酸颗粒粗大而园。着色较深的嗜酸性粒细胞,占5-30%。

5.M5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又可分二个亚型;

M5a未分化型,骨髓原始单核细胞占非系细胞的≥80%。

M5b部分分化型,其骨髓中原始和幼稚单核细胞占非红系细胞的>30%,原单核细胞<80%。

6.M6红白血病,骨髓中幼红系细胞>50%,且常有形态学异常,骨髓非红系细胞中的原始粒细胞(或原始+幼单核细胞)>30%,血片中原粒(或原单)细胞>5%,骨髓中非红系细胞中原粒细胞(或原+幼单)>20%。

7.M7巨核细胞白血病

未分化型外周血有原巨核(小巨核)细胞;骨髓中原巨核细胞>30%,原巨核细胞由组化电镜或单克隆抗体证实;骨髓造血细胞少时往往干抽,活检有原始和巨核细胞增多,网状纤维增加。

分化型骨随及外周血中以单园核和多园核病态巨核细胞为主。

二、免疫学分型

表5-3-1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细胞表型

表5-3-2急性非T淋巴细胞白血病(non-T-ALL)细胞表型

表5-3-3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FAB分型与膜标志>

三、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MIC)分型

应用MIC分型可以弥补形态学分型的不足,使分型更精确,提高诊断符合率,从而对判断预后和指导更具有实际意义。但必须指出形态学分型是基础,在白血病的诊断和分型上,首先不要依靠形态学。免疫学与细胞遗传学检查是辅助诊断手段。

急性白血病的MIC分型见表5-3-4-6。

表5-3-4B-ALL的MIC分型

类型和核型变化

细胞表面标志

FAB亚型

C-ALL,t/del(12p)

B-ALL,t(8;22)

表5-3-5T-ALL的MIC分型

类型和核型

FAB亚型

表5-3-6AML的MIC分型

临床表现

一、起病

多数病人起病急,进展快,常以发热、贫血或出血为首发症状。部分病例起病较缓,以进行性贫血为主要表现。

二、症状

(一)贫血发病的均有贫血,但轻重不等,随病情的发展而加重。表现苍白、无力等。贫血的原因一方面是白血病细胞扩增,正常造血细胞被排挤,另一方面由于白血病细胞生成的抑制因子(抑制活性),抑制正常造血。

(三)发热是急性白血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大多数之发热为继发感染引起。感染热一般热度较高,常>39℃伴有发冷、寒战、出汗、心动过速等中毒症状。病原菌除一般化脓性细菌之外,由于粒细胞减少、免疫功能降低,平时不致病的细菌也可引起严重感染。如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等,此外,病毒、霉菌以及原虫(如肺孢子虫)也可见。白血病本身有时也可发热,称为非特异性热或肿瘤热。可由于白细胞破坏,释放致热原或白介素Ⅰ,前列腺素E2及肿瘤坏死因子的生成增加有关。肿瘤热的特点:体温往往>37.8℃,即使高达40℃,但常无寒战、出汗、心速等中毒症状,检查无感染证据,足量抗生素治疗无效,但抗白血病治疗可使体温下降。

三、体征

(二)骨及关节表现骨关节疼痛为常见之表现,胸骨压痛对白血病诊断有一定价值。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还可在眼眶、肋骨及其他偏平骨的骨面形成肿瘤,称为粒细胞肉瘤(绿色瘤)。

(三)其他浸润体征牙龈可因白血病细胞浸润而增生,多见于急单或急粒一单细胞白血病。皮肤浸润可出现丘疹或斑块。泪腺、唾液腺受浸润可出现无痛性肿大,称为Mikuliz/s综合症。男性睾丸受累可呈弥漫性肿大,成为白血病复发的原因之一。

四、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其表现有①脑膜受浸润,可影响脑脊液的循环,造成颅内压增高,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视乳头水肿、外展神经麻痹等现象;②颅神经麻痹主要为神经根被浸润,特别是通过颅神经孔处的第3对和第7对颅神经受累引起面瘫;③脊髓受白血病细胞浸润,以进行性截瘫为主要特征;④血管内皮受浸润以及白血病细胞淤滞,发生继发性出血,临床表现同脑血管意外。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以急淋多见,急非淋中以M4和M5多见。

实验室检查

一、血象

白细胞多数在10-50×109/L,少部分<5×109/L或>100×109/L。白细胞过高或过低其预后较差。分类计数,表现为粒、淋或单核中的某一系细胞大量增殖,大部分为中间型幼稚细胞,少数为成熟细胞。如仅见原始细胞与成熟细胞,而无中间型细胞存在,称为“白血病裂孔现象”。如果周围血原始及幼稚细胞极少或缺如,称为“非白血性白血病”此类病人必须作骨髓穿刺检查方能确诊。

二、骨髓象

骨髓穿刺检查是诊断急性白血病的重要方法,骨髓涂片有核细胞大多数是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也有少数为增生活跃或增生减低。增生的核细胞主要是原始细胞和早期幼稚细胞,白血病细胞(原粒始细胞Ⅰ型+Ⅱ、原单+幼单或原淋+幼淋)>30%可诊断为急性白血病。

白血病细胞的形态一般与正常原始及幼稚细胞不同,细胞大小相差甚大,胞浆少,胞核大,形态不规则,常有扭折、分叶、切迹或双核等。核染色质粗糙、核仁明显、数目多、核分裂象多见。核浆发育不平衡,胞核发育往往落后于胞浆。胞浆内易见空泡,胞浆出现Auer小体是急性非淋白血病诊断的重要标记之一。骨髓中其他系列细胞减少,巨核细胞增生显著减少或缺如(除M7外),红系细胞增生明显抑制(降M6外)。

三、细胞化学

白血病的原始细胞有时形态学难以区分,可借助细胞化学作出鉴别(表5-3-7)。

表5-3-7三种白血病细胞化学染色比较

四、生化检查

(二)尿酸由于体内大量细胞的新生及死亡,嘌呤和嘧啶代谢异常,尿酸产生明显增多,大量尿酸经肾脏排出,在酸性情况下,尿酸易沉积于肾小管,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称为尿酸性肾病。

(三)电解质及酸硷平衡白血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过程中常有电解质和酸硷平衡紊乱。

3.低钠和(或)低氯血症原因可能为白血病细胞分泌一种促进钠排泄的物质或白血病细胞破坏而释出此种物质,此外某些抗生素(如半合成青霉素)也可抑制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

4.低钙:由于细胞崩解释出大量磷酸盐而致钙降低,也可因抗生素损伤肾小管使钙排泄增加。

5.代谢性酸中毒由于白血病细胞淤滞,造成微循环障碍,组织灌注不良,缺氧而产生大量乳酸,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五、染色体检查

对急性白血病进行染色体检查有助于白血病的正确分型及预后的估计。如凡具有t(15,17)的患者几乎都为M3亚型,具有t(8;21)者93%为M2亚型。具有11q异常者72%为M5亚型等。有t(8;21)和inv(16)的急粒患者预后较好,而有t(9;22)和11q异常者预后差。有t(8;14)和t(4;11)的急淋其预后不良。

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根据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血象及骨髓象的改变,大部分病例可作出正确诊断。

二、确定白血病类型以便选择适当治疗方案。根据细胞形态、细胞化学或免疫学、染色体等技术,对急性白血病作出分型诊断。对少数难以识别者,须采用单克隆抗体或电镜检查综合分析。

三、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诊断⑴有白血病细胞浸润和颅内压升高之症状和体征者。⑵脑脊液改变①压力>0.02Kpa(200mm水柱)或>60滴/分;②白细胞>0.01×109/L;③涂片见到白血病细胞;④蛋白>450mg/L。⑶排除其他原因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或脑脊液的类似改变。

不典型之病例须与下列疾病鉴别

三、类白血病反应:有些类白血病反应的原始细胞或异形细胞比例较高,甚至达到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需要细致进行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检查并积极寻找致病原因作出鉴别。

治疗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包括两个重要环节:①改善患者一般状况,防治并发症,为抗白血病治疗创造条件;②大量杀灭白血病细胞,促进正常造血功能的恢复,具体措施为:

一、支持治疗

(一)感染防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要求有洁净环境,注重口腔、皮肤、肛门、外阴的清洁卫生。患者如出现发热,应及时查明感染部位及分离病原菌,并同时应用广谱抗生素。明确病原菌后,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有效抗生素。如足量抗生素治疗3-5天体温不下降则应加用抗霉菌治疗。

(二)改善贫血可输全血或浓缩红细胞,后者不仅可避免血容量过多而且去掉血浆蛋白及其他细胞成分,可减少同种抗体的产生,从而减少以后的输血反应。

(四)防止高尿酸血症在化疗期间须注意预防高尿酸肾病(尤以高细胞性患者),给予充分补液,保证足够尿量,并口服别嘌呤醇0.1,每日三次。

(五)纠正电解质及酸硷平衡化疗前及化疗期间定期作电解质检查,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对高细胞性患者还须警惕乳酸酸中毒。

二、化疗

化疗是白血病治疗的重要手段。急性白血病治疗可分为两个阶段。即诱导缓解和缓解后治疗(巩固强化和维持治疗)。

诱导缓解阶段是选择数种作用机理不同药物联合组成方案,剂量以达到使骨髓轻度抑制为度。争取用药1-2个疗程达到完全缓解,即需杀灭2-3个数量级白血病细胞使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减少至5%以下,造血功能恢复。但此时患者体内仍残存109-10个白血病细胞,疾病并未痊愈,治疗则进入第2阶段即缓解后治疗,缓解后治疗一般于第一次取得完全缓解之后两周开始,化疗方案除诱导缓解时使用的原方案外,另选择4个新方案,其中包括两个大剂量强化方案穿插于其中,共进行6个疗程的巩固强化治疗,各方案宜轮换交替,每个疗程间隔2-3周。以后选用若干个不同之化疗方案,序贯治疗每月一次,持续3年,第4年改为每2月1次,第5年改为每3月1次,5年后停止治疗。

常用之化疗方案见表5-3-8。

表5-3-8常用之急性白血病化疗方案

28天为1疗程

7天为1疗程

三、诱导分化治疗

自体骨髓移植(ABMT)指对化疗缓解的患者,再经过数个疗程的巩固治疗,使宿主体内白血病细胞减少到最低水平,然后收集患者自身骨髓,冷冰保存,与同种异体BMT一样,给患者以大剂量化疗和TBI,彻底消灭体内残存白血病细胞,然后移植其预先冻存的自己骨髓。如能事先对这部分骨髓进行净化处理,去掉其中的白血病细胞,则疗效可提高,白血病复发率可降低。

五、免疫治疗

早期应用卡介苗,麻疹疫苗,短小棒状杆菌及白血病瘤苗等。多作为维持缓解治疗,大多数资料表明,免疫治疗在维持治疗中的疗效不能肯定。晚近由于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免疫治疗有其新内容及其发展前景。目前已有几种技术开始临床试用如白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LAK细胞、单克隆抗体及其联物等。

六、造血因子

七、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防治

对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病人,需进行药物鞘内注射治疗或脑一脊髓放疗。氨甲喋呤10mg/m2+氟米松2mg或阿糖胞苷15-20mg/m2+氟米松2mg,或三尖杉酯硷0.5~1.0mg/m2+氟米松2mg,鞘内注射每周3次,直至症状消失及脑脊液正常;脑脊液放疗24Gy/4周。如诊断时脑脊液正常者,待白血病完全缓解后再进行预防性鞘内注射,每周2次共4次(药物及剂量同上)。如系急淋或M4、M5则以后每4-6周注射1次共2年。

预后

未作特殊治疗的急性白血病,中数生存期为3.3月,近年来由于治疗的进步,预后大为改观。儿童急淋完全缓解率达97-100%,5年无病生存率为50-75%,成人急淋完全缓解率80%左右,5年无病生存率为50%。急非淋完全缓解率为70-85%,5年无病生存率为35-50%,部分患者获得治愈。然而对白血病预后的估计十分困难,一般影响预后因素主要为白血病的生物学特性的差别,如细胞类型、细胞数量、细胞遗传学及免疫学的不同。其次与患者的年龄、体质状况等有关。

(伍柏松)

(ChronicMyelogenousLeukemia)

患者发病年龄以30-40岁居多,儿童少见,其主要表现如下:

一、起病缓慢

二、早期可出现的自觉症状

以乏力、低热、多汗盗汗、体重减轻等新陈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

三、脾肿大

四、其他少见之表现

骨髓细胞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粒红比例高达10-50:1,分类计数与血象相近似。晚期作骨髓活检可有纤维组织增多。

三、染色体检查

约90%以上CML患者有一种异常染色体,即第22号染色体的一条长臂缺失,缺失部分易位到9号染色体之一长臂末端。即t(9q+,22q-)。缺失长臂的22号染色体称为费城染色体(PhiladelphiaChromosome,ph')。Ph'染色体还可见于患者的其他系列细胞(如幼红细胞、巨核细胞及淋巴细胞等)Ph'染色体阴性患者的预后比阳性者差。

(一)血清维生素B12和B12结合力显著增高(可为正常人的15倍),是由于成熟粒细胞含有B12结合蛋白(转钴胺蛋白),CML患者的粒细胞破碎和分解,B12结合蛋白被释放,故血清B12增加。当CML缓解时,白细胞数虽然已恢复正常,但血清B12值尚4倍于正常人,认为存在粒细胞无效生成。

(二)高尿酸血症由于白细胞大量增殖,核酸代谢加快,引起高尿酸血症,尤其在治疗时,白细胞大量的崩解,常导致高尿酸性肾病、肾结石、也可发生痛风。

(三)乳酸脱氢酶升高,病情缓解时下降。

(四)中性粒细胞硷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积分常为O,在发生感染时或CML急性变时可增高,但其增高之积分不如类白血病反应明显。

临床分期

CML的自然病程可分为慢性期和急变期,两期之间可能有一个移行阶段,称为加速期(acceleratedphase)。

一、慢性期

此期病情稳定,平均为3年,也有个别可长达10-20年。近几年来由于采取有效的治疗,可使急变期再回到慢性期,获得第二次稳定期。

二、加速期

是指患者在慢性期的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进展的各种征象,但尚未达到急性的标准。此期表现有:血及骨髓原始细胞>5%而<20%;骨髓胶原纤维增加;无其他原因出现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增高(>1000×109/L);出现新的核型异常,体外GMCFU生长异常以及白细胞摄取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增加等均可作为判断加速期的指标。

三、急变期

骨髓或外周血原始细胞≥20%;或原始加早幼粒细胞,外周血达30%,骨髓达50%;或出现髓外原始细胞浸润。

急变的细胞形态,急粒变占60%;急淋变占20%;未分化占15%;其余可为红系,巨核或混合性变。一旦发生急变,获第2次完全缓解<30%,中数生存期2-6月。

典型病例依据临床表现,血象及骨髓象特点可作出正确诊断,但有时尚须与下列疾病鉴别:

一、类白血病反应

二、其他骨髓增生性疾病

三、其他脾肿大性疾病

一、化疗

表5-3-9治疗CML之药物

(二)联合化疗强烈联合化疗可使CML中数生存明显延长,使Ph'阳性细胞明显减少,甚至可完全抑制。但骨髓抑制发生率较高,引起感染和出血。适合于中、高危病例。化疗方案见表5-3-10。

表5-3-10联合化疗方案

二、骨髓移植

同种异体骨髓移植(BMT)是目前认为能治愈慢性粒的方法。对有供者的患者,年龄在55岁以下,不管其病期如何均应选择BMT,以诊断后1年内的慢性期CML移植疗效最佳。自身骨髓移植和自身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亦能明显延长生存期,如在移植后并用α-干扰素,尚有治愈的希望。

三、干扰素治疗

干扰素具有抗细胞增殖作用。不论在体外试验或体内治疗都有抑制Ph'阳性细胞的作用。与联合化疗不同,干扰素对Ph'阳性细胞的抑制是缓慢发生,达到完全缓解的病人,3年生存率为94%。α-干扰素的剂量为3~9×106u/日每周三次肌注。毒性反应有发热、寒战、流感样症状,晚期毒性有食欲下降,消瘦、帕金森氏综合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等。

四、脾切除

临床证明,脾切除不能延长病人的生存期,故不主张作为常规治疗,有以下指征者可行脾切除⑴继发性脾功能亢进;⑵长期化疗后发生顽固性血小板减少;⑶伴有顽固性贫血;⑷有脾梗塞征象;⑸巨脾经化疗或放疗无缩小且伴有症状者,老年者或巨脾已进入急变期,脾切除十分危险,须慎重。

五、脾区照射

脾区每次照射0.25-2.0Gy,总剂量10-15Gy,平均缓解期4-8月。凡化疗失败者,脾照射不但无效,尚可导致严重骨髓抑制,列为禁忌。

六、白细胞清除术

本法可作为应急治疗,有白细胞/血小板过高招致血栓形成、高粘滞血症、出血等危险情况与化疗药物配合,使白细胞/血小板迅速降到安全水平。

七、急性变的治疗

(ChronicLymphocyticLeukemia)

CLL在我国发生率较低,仅占慢性白血病的10%,日本和印度与我国相似,而欧美发病率很高,占慢性白血病的50%或更多,患者多为老年人,50岁以上占90%,男女之比为2:1。

一、一般症状

起病隐袭,进展缓慢,肿瘤本身可引起的疲倦、乏力、消瘦等症状。

二、感染

由于免疫异常致免疫功能减退而发生各种感染,最常见的感染有呼吸道、皮肤、胃肠道、泌尿系、败血症等。

三、肝脾淋巴结肿大

四、皮肤损害

约10%患者可有皮肤损害,呈散在性红色或紫红色斑丘疹,系白血病细胞的皮肤浸润所致。也可有非浸润性皮肤损害,如皮肤搔痒、色素沉着、红斑、剥脱性皮炎及带状疱疹。

白细胞总数升高,以30-100×109/L占多数,以成熟小淋巴细胞为主,常占60-90%,有时可见少数幼稚淋巴细胞和个别原始淋巴细胞。多数病例的慢淋细胞形态和正常淋巴细胞一样,核仁不明显,部份病例的慢淋细胞似较正常淋巴细胞略幼稚,即染色质略疏松,核仁较明显,但比急淋的原始细胞小,染色质的浓缩现象,仍属成熟淋巴细胞。血片中涂抹细胞和蓝状细胞明显增多,这是CLL血象的特征之一。红细胞和血小板数早期正常,后期减低。5-8%的患者可出现免疫性溶血。

骨髓增生活跃,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占40%以上,形态基本与外周血一致,原始淋巴细胞一般不超过1-2%。细胞化学、糖原染色(PAS)部分细胞呈阴性反应,部分呈颗粒状阳性。中性粒细胞硷性磷酸酶积分不一定增高,有些病例在早期甚至降低,此特征与急淋不同。

三、免疫学检查

40-50%病例的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约5%的病例血清中出现单克隆球蛋白高峰,IgM型多见,可伴有高粘滞血症和冷球蛋白血症,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见于20%的病例。

需与慢淋鉴别的疾病

二、幼淋巴细胞白血病

其病程较慢淋短,临床以巨脾、无或有轻度淋巴结肿大,白细胞总数显著增高,以幼淋巴细胞占优势,其细胞较慢淋细胞为大,核仁明显,对化疗反应差等与慢淋不同。

三、毛细胞白血病

有全血细胞减少,脾大、淋巴结肿大不常见,骨髓常出现干抽,瘤细胞比慢淋细胞大,胞浆丰富,表面有头发丝状突起可与慢淋区别。

一、临床分期与治疗关系

1981年国际CLL工作会议分期标准。

A期:无贫血和血小板减少,颈、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肝、脾、5个区域中累及3个以下。

B期:无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淋巴结和肝脾受累区域≥3个。

C期:不论淋巴结,肝脾累及区域数多少,但有贫血(Hb<100g/L)和/或血小板减少(<100×109/L)。

一般情况,A期病寿命与对照组相近,不是所有A期患者都应接受治疗,要取决于疾病发展的危险性和治疗所带来的危险性,权衡利弊。B期和C期患者治疗的益处常超过危险。

二、对症治疗

CLL患者应避免感染,如有感染应积极治疗。大剂量丙种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能明显减少CLL患者的细菌性感染,方法是IgG0.4/kg每3周1次静脉注射,共1年。免疫性溶血可用皮质激素。脾功能亢进者,脾切除对改善血小板减少有益。白细胞去除术(Leukopheresis)可用于血中白细胞过高患者。苯丙酸诺龙(Durabolin)可预防骨质疏松,因患者多系老年人,且长期应用皮质激素。

三、化疗

最常使用的药为瘤可宁(Chlorambucil,CB348),成人剂量为6-10mg/d口服。疗效不显著可加用强的松,即瘤可宁6-10mg/d+强的松30mg/d,1-5天,每4周重复1次,此为慢淋的标准疗法,对晚期病或上述方案无效者可采用CHOP方案,即环磷酰胺600mgiv第1日,阿霉素30mgiv第1天,长春新硷1mgiv第1天,强的松40-60m/d口服第1-5天,每4周重复疗程。

最近一些新药,阿氟酸(Fludarabine)是一种主要对CLL细胞有活性的新药,用法:25mg/m2/d×5,静滴30分钟。间隔3-4周重复疗程。有效率50-64%,脱氧助间型霉素(Deoxycoformycin);每2周静注4mg/m2,对于联合化疗无效者,改用该药有效,提示与烷化剂无交叉耐药性。

四、放疗

可用于巨大之淋巴结、巨脾的局部照射,全身小剂量照射疗效有限。

五、其他试验性治疗

如干扰素、单克隆抗体、骨髓移植等。

病程及预后

病程长短不等,长者和一般人群寿命相同,短者不超过2年,T细胞型不超过半年。目前约60%可存活5年以上,死亡原因有免疫功能低下所致感染、出血、贫血及衰竭或因年老死于本病无关的其他并发症。

我们拥有40+年中医血液病治疗经验,是河北省内较早开展血液病中医专科的医疗机构,属于医保定点,非营利二级中医医院。

4001818958031186508999

河北·石家庄无极县袁流村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以及治疗的依据China

THE END
1.猫生化检查多久出结果?猫生化检查一般可以在30分钟到几个小时内出结果,具体时间受医院实验室的处理速度、检测项目的影响。猫咪生化检查是评估其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如果要给猫咪做生化检查,最好带猫咪去正规的宠物医院进行,防止部分医院因为技术不过关而产生检测误差。一般来说,猫咪的生化检查的结果出来后,宠物医生会立即和宠物主人联系,告知...https://www.isdpp.com/issue-22567.html
2.一例猫皮下输尿管绕路的病例报告6、初步检查结果 表一CBC检查结果 表二f-BNP检查结果 表三 生化检查结果 图1 肾脏超声(肾盂扩张)与图2 左侧输尿管超声(可见输尿管结石) 7、初步检查结果分析 CBC检查:HCT轻度下降,但RBC正常,MCV下降,因此推测HCT下降是红细胞体积较小引起的。RETIC-HGB下降,一般与炎症或缺铁有关,该病例有较长时间的失血表现...https://www.cnsav.com/newsdetails/1570
3.一例猫急性肾损伤的诊治报告新闻中心表3 生化15项检查结果 3.4 SDMA检查 表4 SDMA检查结果 3.5血气 表5 血气检查结果 4.影像学检查 4.1 DR检查 结果:膀胱膨大,肠管前移,腹部占位变;未见明显不透明增加影像。 4.2 B超检查 结果:膀胱膨大,内部可见弥散性回声增强影像,膀胱壁厚度0.34cm;双肾体积增大,左肾长轴4.96cm,右肾长轴4.27cm,皮髓质边界不清...http://www.mlwz-college.com/news/240.html
4.猫绝育需要生化检查吗猫绝育需要生化检查吗晨曦骄阳 精选回答 猫咪绝育前需要做生化检查。第一、检查生化项目的主要目的是看看肝脏和肾脏指标是否正常,以评价手术麻醉会带来的风险。第二、因为肝脏和肾脏是麻醉药物的主要代谢场所,如果动物患有肝肾疾病,麻醉药物会一直存在体内,可能导致动物麻醉不醒甚至死亡。https://edu.iask.sina.com.cn/jy/2NSTkuuUelh.html
1.宠物生化体检全面解析:项目内容与价格概览(2024版)guodiaoan 5分钟前 2 小猫体检需要多少钱?养猫每月花费知多少? 关于小猫体检的费用,如果是刚买回来的小猫咪,需要进行传染病的检查,主要包括猫瘟、猫疱疹、猫杯状和猫冠状的四项病毒检查,费用大概在三百元左右。给小猫做体检的费用大概在几十元到三四百元不等,具体费用取决于所做的检查项目和环境设施等因素。 至于...https://m.tijian8.com/post/7e85139E74a1.html
2.www.jxmzxx.com{$woaini}>www.jxmzxx.com{$woaini}都说奸情酿命案,他不相信,非要让小三证明给他看,结果他真的被杀了。-——。 {8月27日,中国恒大发布2023半年报。期内,收入为1282亿元,同比增长44%,毛利为98亿元,同比增长38%。期内经营性亏损173.8亿元,非经营性亏损(包括诉讼、土地被收回、股权处置及资产评估减值等其他亏损)150.3亿元,所得税开支68.4亿元,净...http://www.jxmzxx.com/appnews/668449.html
3.讨论大家给猫绝育做生化,多长时间出结果啊赞 回应 再买罐头剁手 2020-12-17 18:28:26 我家的前段时间绝育 第一个去医院 确实十几分钟就出结果了 赞 回应 maren司马~ 2020-12-17 18:38:41 我这边有两种 450的4小时 500多的十几分钟 赞 回应 冰莓百香果 2020-12-17 19:10:52 一个小时不到 赞 回应 你的回应 回应...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205002146/?cid=2852729517
4.血液学实验(精雅篇)多媒体临床病例分析为教师提供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外周血、骨髓涂片检查报告单, 生化和免疫检查报告单, 血尿常规检查报告单, 凝血、染色体、基因和病理学检查等) , 由学生针对以上信息对疾病做出初步判断并给出进一步检查建议。 3.3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988g566.html
5.生化检查结果判读中,BUN是()?P7泵机封水内漏可能会导致E802/803气相调节阀开度变大 https://www.shuashuati.com/ti/85e2e9e3c9ed4de49ed1aa6b5fc7de6e.html
6.典型教学案例3:雄猫尿道阻塞的诊断与治疗表3-2 血液生化检查结果 3.2.4 X线检查结果 X线检查结果见图3-1。由图3-1可知,患猫膀胱积液且充盈紧张,但在膀胱和尿道均未见高密度物质,故排除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引起尿道阻塞的可能。 经综合分析诊断,该病例是由于自发性膀胱炎,导致下泌尿道尿路堵塞,且堵塞严重已发生尿闭。 https://smkxxy.lyun.edu.cn/info/1358/7860.htm
7.微生物检验技术考试要点(整理中级)微生物检验职称简答题19.(肠道杆菌)细菌的四种生化反应:吲哚(I)、甲基红(M)、VP(V)、枸橼酸盐利用(C),合称为IMViC。大肠杆菌呈++--,产气杆菌呈--++。还需做糖发酵试验,KIA产酸产气,MIU+――,有菌体(O)荚膜(K)鞭毛(H)三抗原。肠杆菌科分型多采用苯丙氨酸脱氨酶和葡萄糖酸盐试验。可疑菌分别接种克氏双糖铁(KIA)尿素靛基...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9372097
8.怀孕育儿第四章怀孕第三个月在线免费阅读这个月还可以进行绒毛膜取样检查,绒毛膜取样检查最佳时间为怀孕第9~12周。此项检查能在较早期诊断出胎儿遗传和生化方面是否异常,准妈妈可以通过这一检查尽早知道结果以便作出是否继续妊娠的决定。但绒毛膜取样检查不能检查出某些先天畸形,如神经管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等,以及胎儿肺的成熟度等。 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283451837162720310
9.猫咪检查生化全套(猫咪检查生化全套要多少钱)1、血清检查的项目非常多,一般医院都会挑选一些重点项目来检测,或者根据一般体检发现的问题来挑选项目进行检查生化共有12项,一项检测的收费在几十元不等在壮龄及身体都健康的猫咪一年半或两年体检一次,4岁以上的猫咪可以半。 2、如果是刚买回来的小猫咪要做的体检是传染病的检查,基本上就是猫瘟,猫疱疹,猫杯状,猫...http://m.boqii.com/article/509055.html
10.居民降知识范文6篇(全文)①学习卫生保健知识,有保健书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②注意营养搭配,生熟食品分开,至少有两个菜板、两把菜刀;③社区居民家庭备有常用消毒剂,餐具定期消毒;④家庭环境清洁,物品整齐,居室经常通风;⑤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吸烟、不酗酒;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zz0nyoh1.html
11.产科医生教你读化验单:建卡时的六项检查,意义分别是什么?21项孕期检查 一共21项,当然有一些其实是同一罐血里面可以一起检查的,比如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葡萄糖+同型半胱氨酸大致就是等于生化全套,弓形虫+RCH=TORCH;但是数量也非常可观。 后来我花了大概半个小时的时间和她解释,我这里建卡做的检查,遵循的依据是什么?是中华医学会2018年颁布的“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2018...https://m.icheruby.net/news/7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