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2.04.06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主要反映肝实质损害的指标,其中ALT是最常用的敏感指标,1%的肝细胞发生坏死时,血清ALT水平即可升高1倍。
AST持续升高,数值超过ALT往往提示肝实质损害严重,是慢性化程度加重的标志。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
旧称: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glutamic-pyruvictransaminase,GPT)
临床意义:人体中很多脏器都含有ALT,其分布大致为肝>肾>心>肌肉。肝内ALT活性远远超过其它脏器的活性,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质的可溶性部分,故测定ALT反映肝脏损害具有特殊意义。
血清ALT活性增高原因:急性病毒性肝炎;骨骼肌、肾脏及胰腺等组织坏死;伴有急性肝炎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严重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时的肝郁血;胆道疾病、肝外癌性胆道梗阻性黄疸(如胆管癌、胰头癌)、胆石症、胆管炎及胆囊炎;应用氯丙嗪、异烟肼、锑剂、奎林、呋喃西林、利福平、某些避孕药、苯巴妥、利眠宁等药物,以及酒精、铅、汞、四氯化碳等中毒;外科手术、麻醉、剧烈运动、早期妊娠等。
天冬氨酰基转移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
旧称:谷草转氨酶(glutamicoxalacetictransaminase,GOT)
临床意义:临床AST测定主要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肝细胞及骨骼肌疾病。
AMI发作后6~8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高峰,约3~5天恢复正常。升高还见于肺栓塞,充血性心力衰竭,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早期正常),胆道阻塞,溶血性疾病、骨骼肌疾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皮肌炎(神经性肌炎正常)、挤压性肌肉损伤,坏疽,急性胰腺炎等。肝炎发病早期,由于肝AST含量高,往往血清AST/ALT>1,但由于ALT清除较慢,所以不久ALT>AST。
恢复期一般也是ALT恢复较慢。ALT和AST持续升高,往往是慢性肝炎的指标。
AST:ALT(不同类型的肝炎患者AST/ALT比值是不一样的)
急性肝炎和轻度慢性肝炎,虽有肝细胞损伤,肝细胞线粒体仍保持完整,故释放入血的主要是存在于肝细胞浆内的ALT,所以,肝功能异常的表现主要为ALT升高,AST/ALT的比值<1。
重症肝炎、中度和重度慢性肝炎,肝细胞线粒体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AST从线粒体和胞浆内释出,因而表现出AST/ALT≈1。
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肝细胞的破坏程度更加严重,线粒体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AST升高明显,AST/ALT>1,甚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