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某寿险公司2023理赔年报公布的十大案例中,其中一案例为重疾险因神经内分泌恶性肿瘤,获赔200万。
有消息灵通者称,理赔的疾病为“消化系统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而且多有波折经诉讼才获得了赔付。
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理赔案例,小核保员此前也处理过。记得前些年,此肿瘤和胃肠道间质瘤曾被理赔人员反复讨论过。
1.新重疾定义明确性质
在2020版重大疾病定义中,将恶性肿瘤分为“恶性肿瘤——重度”、“恶性肿瘤——轻度”。
恶性肿瘤的定义为:……肿瘤形态学编码属于3、6、9(恶性肿瘤)范畴的疾病。下列疾病不属于“恶性肿瘤——重度”,不在保障范围内:……(5)相当于Binet分期方案A期程度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相当于AnnArbor分期方案Ⅰ期程度的何杰金氏病;(7)未发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且WHO分级为G1级别(核分裂像从行文逻辑、前后文字描述,正常的理解就是:神经内分泌肿瘤为恶性肿瘤,但未转移且G1级不属于重度恶性肿瘤。
同时,明确将上述的第(7)列入“恶性肿瘤——轻度”。
基于对文字的理解,旧定义重疾,神经内分泌肿瘤为恶性肿瘤,新定义重疾,G1级为恶性肿瘤——轻度,G2级、G3级为恶性肿瘤——重度。
2.疾病编码板上钉钉
此前恶性肿瘤理赔,理赔依照ICD10编码,C开头为恶性肿瘤,D开头的为良性、原位癌、交界性、动态未定等。对于D编码的一些肿瘤,如果在治疗时采用和恶性肿瘤相同的手段措施,理赔通常可以赔付。
新疾病定义实施后,肿瘤形态学分类普及,在确定肿瘤性质时,以形态学为准。那么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形态学编码是什么呢?我们以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为例,直接上图(WHO2019消化系统肿瘤分类)。
8240/3、8249/3,妥妥的恶性肿瘤。
3.一点医学知识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类起源于胚胎神经内分泌细胞、具有神经内分泌标记物,可以产生生物活性胺和/或多肽激素的肿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可以发生于很多部位,比如肺、消化道等,其中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最常见,约占所有神经内分泌肿瘤的55%-70%。
神经内分泌肿瘤可手术治疗,内镜治疗,内科的生物治疗、化学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
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预后取决于原发肿瘤的部位、转移的范围和程度,以及手术治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