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需要抽血检查,但仅是做血常规检查,可以辅助判断病情。确诊该疾病还需进行病毒分离、核酸测定等检查确诊。具体分析如下:
1.血常规检查:狂犬病毒首先会感染肌细胞,之后可侵犯神经系统并向着中枢神经扩散,并不沿血液扩散,因此血液中无法检查出该病毒,进行血常规检查仅是辅助检查,观察患者外周血液中白细胞计数。该疾病可造成白细胞总计数升高(12~30)×10^9/L不等,中性粒细胞占80%以上。
2.病毒分离:如果怀疑患者感染狂犬病毒,需采集唾液、脑脊液分离病毒进一步确诊,其中唾液分离率相对较高。
3.核酸测定:核酸是狂犬病毒中由许多核苷酸聚合形成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可采用PCR法测定RNA(通常需要采集唾液、脑脊液或颈后带毛囊的皮肤组织标本检查),如果检查结果为阳性,即可确诊狂犬病。
除以上三类检查方式外,还可通过抗原抗体检查、观察体征等方式辅助诊断。需强调的是,人患狂犬病后病死率几乎为100%。因此如果被猫、狗抓伤或咬伤,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应尽早就医对伤口进行处理,并接种狂犬病疫苗,必要时还需接种破伤风疫苗。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