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在慈铭体检22周岁生日当天,慈铭体检联合北京大学医学部美年公众健康研究院在北京共同发布了《慈铭北京·2023年度健康体检大数据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
《蓝皮书》聚焦“70后”“80后”和“90后”人群,平均年龄42岁,其中男性占51.6%,女性占48.4%,25-59岁职业人群在纳入人群中占79.7%,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京市职业人群健康水平。
《蓝皮书》编制过程广泛参考国内外权威疾病指南与专家共识,使用临床公认的疾病诊断与评价方法,对体检常见疾病或异常检出率进行标化调整,充分保证研究结果准确、可靠、可比。
慈铭体检集团医疗管理中心总经理、北京公司副总经理沈春泉主持发布会并致辞
沈春泉表示,22年来,慈铭体检在服务广大客户的过程中,积累了海量的健康数据,为充分发挥数据效能,慈铭体检联合北京大学医学部美年公众健康研究院,对慈铭体检北京地区2023年度健康体检数据进行了科学分析,共同编制成具有分析重点聚焦、区域特征鲜明、健康指引清晰、研究方法专业等特点的《蓝皮书》。
美年健康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胡若玫解读《蓝皮书》
胡若玫围绕各指标检出率,并结合年龄、性别等关键因素,对数据进行了全面、透彻的分析,为我们揭示了2023年度北京城市人群的健康状况。
超重或肥胖高居“异常排行榜”之首
《蓝皮书》显示,2023年慈铭北京体检人群异常结果检出率前五名依次为:超重或肥胖(55.1%)、肺结节(52.6%)、甲状腺结节(52.4%)、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美国糖尿病学会标准)(52.0%)、脂肪肝(42.7%)。
其中,男性超重或肥胖、中心性肥胖、脂肪肝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这3项异常结果在男性中,以中青年检出率最高。
超重或肥胖男性检出率为68.2%,女性检出率为37.7%;中心性肥胖男性检出率为50.3%,女性检出率为23.2%;脂肪肝男性检出率为55.1%,女性检出率为26.5%。
不容忽视!
女性HPV感染中高危型超60%
《蓝皮书》显示,2023年慈铭北京女性体检者HPV感染检出率为11.2%,其中高危HPV感染占63.3%。
女性HPV感染检出率和高危HPV感染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有所波动,呈现出“双高峰”分布。检出率最高的两个年龄段为18-24岁和60-64岁,HPV感染检出率分别为18.1%和13.4%,高危HPV感染检出率分别为12.1%和8.5%。
40-50岁中年女性乳腺最“受伤”
《蓝皮书》显示,2023年慈铭北京女性体检者乳腺结节检出率为27.8%,其中40-50岁中年女性的乳腺结节检出率最高。
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并进行及时治疗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有效措施。乳腺超声是乳腺癌筛查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一般风险女性,可单独使用乳腺超声进行筛查,推荐每1-2年进行1次乳腺癌筛查;对于具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乳腺活检史或乳腺良性疾病手术史、乳腺不典型增生病史等高风险女性,推荐每年进行1次乳腺癌筛查,推荐使用乳腺X线检查联合乳腺超声进行筛查。
三大健康“杀手”,
对中青年男性“情有独钟”
《蓝皮书》显示,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更“偏爱”男性,尤其是中青年男性。
2023年慈铭北京体检人群中,血脂异常男性检出率为35.5%,女性检出率为17.7%;高尿酸血症男性检出率为39.2%,女性检出率为5.0%;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男性检出率为32.5%,女性检出率为7.4%。
其中,血脂异常男性检出率在35-49岁组最高,高尿酸血症男性检出率在18-24岁组最高,达到52.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男性检出率在18-24岁组高达48.1%。
这三种常见的代谢异常如不加以控制,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等疾病。建议通过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进行干预。
警惕骨量“断崖式”下降,
女性50岁后比男性“脆”弱
不管男性还是女性,人体中的骨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40岁后,骨量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流失,女性绝经后骨量甚至会出现断崖式的下降。
骨质疏松患者应调整生活方式:保证每日膳食丰富和营养均衡,多摄入钙和维生素D含量较高的食物,戒烟限酒,避免过量摄入碳酸饮料;充足日晒,有助于补充体内合成的维生素D;合理运动,以负重、抗阻力运动和平衡训练为主;预防跌倒,必要时使用拐杖或助行器。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出率不到20%,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众多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人类胃癌的第Ⅰ类致癌因子。
得益于健康教育的普及、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以及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2023年慈铭北京体检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出率为19.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发现不仅反映了北京市在幽门螺旋杆菌防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且对于理解地域健康差异、指导区域性疾病预防控制策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