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健康对人体的重要性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肠道健康对人体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99%通过肠胃道消化吸收;

人体废物及毒素,80%通过大便排出;

……

有些人为了拥有一副好肠胃,不惜采用人工洗肠的方法,达到净化肠道的目的,但是人工洗肠容易造成习惯性便秘、肠道菌群紊乱等多种副作用。现在很多人利用益生菌“生态洗肠”,这种洗肠法不仅可以避免人工洗肠的种种痛苦,免除人工洗肠的种种不良反应,而且是一种标本兼治的洗肠法。

双歧三联活菌制剂含有三种益生菌,三种活菌进入人体后迅速增长繁殖,在肠道上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抵御有害细菌的入侵,分解有毒有害物质,并有以下四大功效:

一、调节肠道功能,治疗腹泻和便秘

同时,益生菌可产生抗菌物质,直接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达到治疗腹泻的作用。

二、防止产生有害物质,延缓人体衰老

三、调节人体免疫功能

益生菌群产生的活性因子以免疫调节因子的形式发挥作用,刺激肠道产生免疫反应,增加体液中免疫球蛋白含量,提高免疫力;另一方面,由于益生菌特殊的菌体成分刺激肠道产生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提高机体抗体水平及巨噬细胞的活性,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四、代谢产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益生菌群含大量优质单细胞蛋白、可溶性糖类,并能合成维生素B族、类胡萝卜素、微量元素等。有益菌代谢产物中富含淀粉酶和纤维酶等助消化物质、抗菌物质,这些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由于食物中往往并不直接含有这些物质,需依赖体内细菌合成。

崔教授指出,长期以来,人类在医学发展史上犯了一个不容小觑的错误,那就是过度重视人体自身的器官以及基因,忽视了共生器官―人体菌群的重要性,造成了巨大的认识误区,致使人类对诸多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类风湿、湿疹、抑郁症、心梗、脑栓、癌症等诸多慢病的起因认识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对这些疾病的科学预防和合理治疗。

解读鲁湾

过去西方医学认为人体有8大系统,分别为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等,这些系统都是人体的自身器官,这些器官组成了人的整体,这些系统的和谐运作成就了一个健康的生命。

现在医学研究发现人体除了自身器官之外还有共生器官,就是与生俱来的人体菌群。据研究发现目前寄居在人体的细菌种类已经超过1000种,数量超过100万亿个,总重量相当于肝脏的重量。数量和重量均超乎我们的想象。这些细菌组成4大微生态系统:口腔系统、皮肤系统、胃肠道系统和泌尿系统。这些细菌和人体经过长期的相互依存和进化过程,已经和人体处于共生状态,并与人建立了密切关系。

人体菌群已经进化成人体一部分,所以也被称为人体第九器官。它们与机体已经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协调和制约的统一体。人体的健康已经离不开它们的存在。人体许多营养的制造和吸收,已经离不开它们的参与。如肠道菌群是4大菌群中最复杂最大的菌群系统,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肠道菌群对人体维生素合成、物质代谢及免疫防御功能等都有重要作用。菌群是否正常决定人体免疫功能、黏膜屏障功能和代谢功能是否正常。许多慢性病就是人们破坏了人体菌群平衡造成的。

什么叫生机饮食?

所谓生机饮食就是指不吃经人工程序干扰或被污染的食品(农药、化肥、化学添加剂、抗生素、荷尔蒙、辐射等),尽量选择新鲜的有机食物,按正确的方式进食、排毒。这样可以避免人体内积累过多的化学毒素,免去食品添加物对人体造成的负担。生机饮食就是运用天然的食物,回归自然的饮食方式。

现代生活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由饮食习惯不合理引起的“文明病”逐渐在社会中蔓延开来。面对这些,人们开始认识到多吃蔬菜、水果、杂粮等对于增强人体免疫力的重要性。从膳食营养的角度看,水果、蔬菜、杂粮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特别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对改善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今人们饮食以肉食为主,即使食用蔬菜,对蔬菜的食用方式大多是煎、炒、烹、炸,这样蔬菜当中的维生素大部分被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长期得不到有效的修复,导致亚健康体质。生机饮食正是以此为出发点,强调有机与生食的结合。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原则下,提倡“多吃蔬菜、水果、杂粮”,特别是当身体不适、健康状态欠佳时,可以通过生机饮食将体质调整为弱碱性,有效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改善身体的不适症状,拥有健康和活力。生机饮食涉及的调理方法很多,并针对不同个体制订不同的调理过程,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调理方法――双休日生机排毒法。

双休日生机排毒法

双休日生机排毒法,主要是以有机的蔬菜、水果和水生芽苗菜(小麦草、苜蓿苗、枸杞苗等多种植物种子苗和中药苗及多种水生蔬菜)、粗粮为主,它们多呈碱性,可中和体内过多的酸性物质。将积累在细胞中的毒素排出体外,对人体血管、呼吸道、胃肠道进行一次大扫除。同时不吃油、盐,清理肠道,减轻胃肠负担。

双休日饮食排毒安全、简便,一般不会有饥饿感和恐惧感,不会给人体造成不良反应,易于坚持。周末体验排毒餐后的自我感觉:

(1)一身轻松:鲜果、鲜蔬中富含纤维素或叶绿素,具有解毒功能,是体内的“清洁剂”,有助于消除体内累积的毒性物质,清除肠道内、血管内垃圾,排除体内毒素。通过生机饮食,减少了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高盐等食物的摄入,使胃肠得到充分的休息,可将体内积存的宿便、垃圾和毒素排出体外。从而享受一身轻松的快乐。

(2)平和安静:生机食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钙、钾、镁、铁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天然的神经稳定剂,能有效缓解人的紧张、烦躁的情绪,缓解心理压力。生机饮食可有效改善人的躯体疲劳和心理疲劳,以及心烦、失眠等症状,使人变得安静平和。体验者可明显感到神清气爽,心情愉快,精力充沛,充满自信,焕发青春活力。

(3)养颜瘦身:生机排毒餐口味清淡,少油、少盐,而蔬果又含丰富的纤维素,这样的饮食组合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减轻肠胃负担,维持良好的排毒功能。其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有降血脂、降血压和减肥功效,并能有效防止色素沉积引起的色斑,以及身体浮肿导致虚胖等问题的产生。

(4)增强免疫力:生机食物(芽菜、新鲜水果类)多含有丰富的酵素、维生素及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可以提高血液含氧量,让人体的酸碱值偏向弱碱性。当人体的PH值处于7.35-7.45之间,即血液、尿液呈弱碱性时,人体的免疫力会达到最强。

毛毛妈妈的话:

有的妈妈不把宝宝喝水当回事儿,我以前也犯同样的错误。

其实,水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素。它对人体的重要性超过了其他营养素。人几天不吃食物,仍可勉强维持生命,但不能不喝水。如果人体内的水分丢失20%以上时,人就无法生存了。我们当妈妈的,经常为宝宝不肯吃东西而犯愁,却把宝宝每日饮水这样的大事丢在脑后。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宝宝喝水的学问。

专家对你说――

怎样给宝宝喝水

水是生命之源。水能调节体温,促进新陈代谢,人体的消化、吸收、排泄都离不开水。

那么,是否任何水都能让孩子尽情地喝

1、宝宝一天的饮水量

1岁以内婴儿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饮水120~160毫升。如果体重为9.5公斤的1岁宝宝,一天需要喝水1150~1300毫升。

2~3岁宝宝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饮水100~140毫升。如果体重为11.8公斤的2岁幼儿,一天中水的需要量为1350~1500毫升。

2、缺水和饮水过量

脱水可引起代谢紊乱,水电解质平衡失调。水分摄入过多,可造成消化液稀释,引起消化不良。所以,饭前、饭后不宜让宝宝大量饮水。

3、选择理想的水

给宝宝选择理想而又安全的饮水并不难,重要的是水应该符合卫生要求,家庭自制白开水是最理想的。温度保持35度~40度左右。天冷,喝温白开水;天热,饮用凉白开水。

现在,一些父母学美国人给宝宝喝冰水,那样容易对胃黏膜造成强烈刺激。

还有父母认为,矿泉水营养好,他们的宝宝只喝矿泉水。其实,婴幼儿不能只喝矿泉水,摄入过多矿物质,对健康反而不利。

许多父母习惯给宝宝喝各种各样的花式饮料。它们虽然口感好,讨宝宝的喜欢,但是,其中的添加剂容易伤害人体的肝肾,所含的糖分还会使宝宝产生饱腹感,影响正常饮食。这些甜饮料应该尽量避免给宝宝喝。

4、哄宝宝喝水

1岁以内的婴儿――大人不妨淡化喝水的目的,喂水游戏化。让宝宝模仿喝水,成人喝一口,宝宝喝一口,皆大欢喜;

1岁半的婴儿一一多用表扬,鼓励他们喝水。平时,经常观察宝宝的体征,看看舌苔是否厚,眼屎是否多,这些都与缺水有关。给这个年龄的孩子喂水要少而勤,不要刻板地按“顿”喂,免得引起宝宝的反感。

2~3岁的幼儿一宝宝开始懂事了,会听从大人的安排,不妨按时喝水和随机喝水相结合。

――中国福利会托儿所曾云皓

妈咪应该知道的

人体内所含的水分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体重的60%是水分,新生儿体内的水分是80%,3个月的宝宝,水分约占70%,1岁宝宝则平均为65%。

水对人体有些什么作用――

随血液循环而调节体温;

将营养物质运输到体内各个组织器官;

把人体内的废物运到排泄器官,并促进排出体外;

关节和肌肉的剂;

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帮助胃肠道消化食物、吸收营养。

宝宝需要的水分要比大人多

宝宝活动量大,新陈代谢旺盛,热能需要也比较多,加上肾脏功能较差,他们所需要的水分相比大人更多。应该根据天气气候、宝宝的活动量以及健康状况,及时而适当地给宝宝补充水分。

关键词:垃圾食品;化学与生活;食品安全;调查研究

1问题的提出

人类的衣、食、住、行、用、学、玩等都离不开化学。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已从色香味转到了营养、保健的更高层次。然而,学生生活中的化学意识往往较为淡薄,常吃烧烤熏制类、油炸类、方便类等垃圾食品。所谓“垃圾食品”,一是指提供超过人体需求并造成多余成分的食品;二是指除热量外无其他营养成分的食物。

如果中学生对生活层面的化学知识有比较全面的理解,就会用科学饮食的理念指导自己的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此,我们就“高中生对世界十大垃圾食品的认识”进行了调查,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议,旨在为学校、家长与教师采取针对性措施教育引导学生科学、合理饮食提供参考。

2调查方案的设计

3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高中生对垃圾食品认识的调查情况见表1。表1中列出了12种食品,目的之一是考察学生对其中1~10类垃圾食品的认识情况;目的之二是考察学生对含防腐剂、添加剂食品的认识情况。

首先,从食品属性来看,在1~10类垃圾食品中,仅约70%以上的学生能认识到其中“肉干、肉松、火腿肠等加工类食品”、“膨化与方便类食品”和“烧烤、熏制类食品”是垃圾食品,对其余垃圾食品的认识严重不足。

其次,从食用1~10类垃圾食品的情况来看,约60%以上的学生喜欢食用“罐头类食品”、“饼干、糕点与奶油制品”、“汽水与可乐类饮品”、“肉干、肉松、火腿肠等加工类食品”。

第三,从食品属性与饮食特征的关系来看,约74.3%的学生知道“膨化、方便类”食品是垃圾食品,但快节奏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环境下,方便类食品就成了不少人无奈的选择。但由于这些食品口感不是很好,因而吃得较少。约39.5%的学生知道“油炸类食品”是垃圾食品,约30.4%的学生知道“饼干、糕点与奶油制品”是垃圾食品,约29.5%的学生知道“汽水与可乐类饮品”是垃圾食品,但它们口感好、风味独特,吃得较多。说明目前学生选择饮食,主要看食品的口味,而不管食品是否对人体有害。有些学生不知道哪些食品是垃圾食品,只要口感好就喜欢吃、吃得多,如罐头类食品和油炸食品等。

经对部分高中生及家长的访谈,了解到一些高中生经常食用这些食品,是受传统影响。不少家长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少,对人体需要什么食物、怎样饮食更健康缺少了解,往往按传统习惯安排家庭成员的饮食,使孩子从小形成了忽视科学、健康饮食的习惯。如罐头食品在我国有悠久历史,不少人(包括家长)觉得食用它们不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可见,中学化学教学中缺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得学生不会判断什么样的食品是垃圾食品,不懂得常食用垃圾食品会给人体带来的危害。

从第11与12题的选择来看,不少学生缺少对含防腐剂、添加剂食品的认识。约一半的学生认为含防腐剂的食品就是垃圾食品或不是垃圾食品;约38.6%的学生认为含添加剂的食品是垃圾食品,约61.4%的学生认为不是垃圾食品。造成不少学生对含防腐剂、添加剂食品认识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化学教学的不足,如在学到一些天然或人造色素、食盐与醋酸等物质时,缺少与添加剂的联系;学到苯甲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二氧化硫等物质时,缺少与防腐剂的联系。事实上,防腐剂也叫保存剂、抗微生物剂、抗菌剂,广泛用于食物贮存。只要在安全剂量范围内,摄入体内能参加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13]。可见,含防腐剂的食品不一定是垃圾食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法》,食品添加剂指:“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等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并非是食品特有成分,不管有无营养价值,只要不超过国家规定的安全使用剂量,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可以起到防腐、改善食品感官、保持食品营养价值等作用[14]。可见,含添加剂的食品不一定是垃圾食品。

4对策与建议

4.1教学中结合具体事例讲清垃圾食品的危害

4.2以学生“实践活动”方式树立健康新观念

例如,在高二学完人教版《化学与生活》“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后,可安排实践活动:远离垃圾食品。

(1)活动主题:探究垃圾食品的原因,常食用垃圾食品对人体的危害,认识化学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关系,把所学知识运用于树立健康新观念。

(2)活动指导:教师根据活动内容与实际,认真设计活动过程,动员学生准备活动材料。

(3)分组活动:学生几个人组成一组,每组就十大垃圾食品为研究专题,完成活动报告。

(4)汇报交流:在班内,各组汇报研究成果。

(5)总结:教师就学生活动、树立健康新观念、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关系进行总结。

此外,学校应多渠道向学生宣传科学饮食的知识。通过板报、广播向学生介绍常食用垃圾食品的危害,介绍有关科学饮食、绿色消费方面的知识,使学生从内心上排斥垃圾食品,在行动上拒食垃圾食品;鼓励学生选修《化学与生活》,提高学生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生健康饮食意识。

参考文献:

[1][3][4][6][7][9][10][11][13]杨金田,谢德明.生活的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本刊编辑部.点评5大“垃圾食品”[J].食品与健康,2007,(11):10.

本刊记者:医疗气象预报是一个新事物,也是一个新话题。我们专门邀请从事医疗气象预报科研工作的南京气象局副局长朱定真、中华医学会江苏省急诊学会副主任委员茅志成一起来聊聊这个公众关心的话题。

本刊记者: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的大气圈内,冷了要感冒,热了要中暑,还真需要一种问寒问暖的服务。

茅志成:其实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注意到了气象与健康的关系。我国的《黄帝内经》和希波克拉底的《空气、水和地域》,都广泛涉及了这个问题,并有许多精辟的论述。近年来,国内外气象、医学界学者积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产生了一个集大气科学、医学、生物学为一体的新学科――医疗气象学。

朱定真:气候变化可以影响到人体的舒适程度和情绪状态,甚至影响到人的容貌、性格和行为。生活在北极圈里的人和生活在赤道上的人,他们在容貌、性格和行为上都有明显的差异。所以,我们不能低估气候对人类的广泛影响。

本刊记者:祖国医学把自然界中正常的气候变化概括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如果六气变化急剧,则可能成为致病的邪气。看来,所谓医疗气象预报也就是监测“歪风邪气”的啊!

朱定真:哪些天气因子与人体疾病有关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能否对这类天气因子进行预报这正是医疗气象学要研究的内容。根据天气情况预测人体某些疾病的发生率,提醒公众和医疗部门提前采取防范措施,这正是医疗气象学的最终目的。

茅志成:从医学角度而言,许多疾病,诸如花粉症、枯草热、流行性感冒等,都与季节有明显的关系。心肌梗塞的急性发作与高气压、气温骤变、大风等气象条件有明显的关系。高血压引起的脑血管意外。则常发生在气象多变的寒冷季节。支气管哮喘的发生与雷雨、台风、气团交替、冷峰过境、日温差较大有关。风湿性关节炎、肌肉痛、断肢痛、偏头痛等,受天气变化的影响更大。近年来,医学专家和气象专家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多,有些方面已初步掌握了规律。医疗气象预报的推出将增强人类在大自然中的自我保护能力,从而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朱定真:天气因子确实可以对人体产生生理性和病理性影响。在气温高、湿度大、气压低的闷热天气里,老人、婴儿、孕产妇以及室外工作人员容易发生中暑。另外,适合的温度、湿度条件会加速细菌、病毒的繁殖,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甚至造成传染病的流行。

本刊记者:二位专家的一番高论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医疗气象预报的重要性。不过,医疗气象预报不同于一般性的天气预报,其内容不仅仅是阴晴凉热。如何看懂医疗气象预报,倒是读者朋友十分关心的问题。

朱定真:医疗气象预报一般用指数来表示。指数表明某种气象条件对人体的影响程度,而不是一种百分比。确定指数的主要依据是温度、湿度、气压。比如,南京气象局7月8日的中暑天气预报指出,:“南京地区已连续出现3天晴热天气,最高气温达到35℃左右,空气湿度较大。”根据上述分析,气象台预计了7月9日南京的中暑条件指数,并对老人、孕妇、慢性病人和户外作业人员等高危人群如何预防中暑提出指导性意见。

茅志成:中暑天气条件指数分3类:①≤45,②46―61,③1≥62。指数≤45时可出现先兆中暑,即在高温环境中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增高。指数在46~61之间,则可出现轻症中暑,除了先兆中暑的症状外,还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指数≥162时会出现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中暑性高热。中暑指数的升降意味着中暑发生频率的高低及中暑程度的轻重。得到预报后,高危人群可及时采取防暑措施,医疗部门也可充分做好接诊准备。

茅志成:应当着重提醒的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与天气因子有着密切的关系。据资料分析:无论是脑卒中还是冠心病,均以冬季为频发期,其中尤以每年的1月份为发病高峰。这一阶段气温偏低,相对湿度也低,但气压较高,正是所谓“干冷”的阶段。由于种种客观原因,目前大多数地区尚未开展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的预报。中老年人应当密切注意这一阶段温度、湿度和气压的变化,主动采取各种措施加强自我保健。

本刊记者:除了以上介绍的中暑、花粉症、心脑血管疾病以外,医疗气象预报还包括哪些内容呢

本刊记者:这么多的指数,真是闻所未闻,叫人大开眼界。据上海气象科学研究所《健康气象》课题组负责人介绍,他们也具备了实施医疗气象预报的能力,不久将借助媒体较为准确地作出有关疾病高发期的预测。我们希望气象部门和医疗部门加强协作,尽快向社会与健康和生活有关的各种指数,为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做出贡献。最后,请两位专家给本刊读者提出忠告。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是组成人体的基本成分,约占人体全部重量的18%,体内所有组织和细胞都含有蛋白质,而且体内所有的代谢活动也都离不开蛋白质。一些激素、抗体、血浆蛋白等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物质,本质都是蛋白质或多肽。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与人体有关的氨基酸有20多种,各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数量不同。因此,形成了成千上万种蛋白质。虽然人体对所有氨基酸都需要,但由于大多数氨基酸可以由人体自身合成或由其他氨基酸转变而来,因此,实际上成人需要从饮食中摄取的氨基酸只有8种,儿童为9种,我们称之为必需氦基酸。饮食中只要含有适宜数量和比例的必需氦基酸,即可满足人体对氨基酸的需要。

健康人要不要吃蛋白质粉

当今社会,营养过剩的问题突出,很多人往往是蛋白质脂肪的摄入过量,而非缺乏。所以,如果您身体健康,那么只要坚持正常饮食,蛋白质缺乏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我们身边的食物中,奶类、蛋类、肉类、大豆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我们称之为优质蛋白,市面上的蛋白质粉也是以大豆和牛奶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因此,我们只要坚持食物丰富多样,就完全能满足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没有必要再补充蛋白质粉。而且,享用食物时带给人的满足和感官刺激,是蛋白质粉所不能替代的。

补充蛋白质粉要适量

对于有需要的特殊人群,除了通过食物补充必需氨基酸以外,可以适当选择蛋白质粉作为蛋白质的补充,但是一定要注意蛋白质粉的用量。蛋白质经胃肠道消化吸收后,需要经肝脏加工转化为人体自身物质供人体使用,同时,蛋白质的代谢不像碳水化合物那样干净,在体内代谢时会产生氨、尿素、肌苷等含氮物质,需要经过肾脏排泄。一个人如果食入过多的蛋白质,会增加肝、肾负担,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蛋白质绝不是多多益善。

蛋白质只要能维持人体代谢的需要即可。多余的蛋白质在消化吸收后,肝脏会将它们转变成肝糖原或肌糖原贮存起来;如果肝糖原或肌糖原已经足够,则转变成脂肪贮存起来;这种转变产生的其他代谢产物必须从肾脏排出来。蛋白质过剩,不但使人肥胖,还增加肝脏和肾脏的代谢负担,久而久之就可能影响它们的功能。

需要提醒的是,在我们补充蛋白质的同时,也要注意补充碳水化合物(糖类)、脂类、维生素和矿物质。因为这些营养素也同样重要,全面并且均衡的营养素摄入才能保证身体健康,任何一种营养素的缺乏,都可能对蛋白质的利用和代谢产生影响,同时会引起一些疾病,对健康不利。在蛋白质粉的标签上标注着,适宜人群为免疫力低下者和易疲劳者,不适宜人群为少年儿童,除此之外,还有部分人群也要慎用蛋白质粉:

1肾脏疾病患者要严格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并且以含9种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为主。蛋白质的量要限制在20~40克/天。

2肝脏疾病患者由于肝脏对蛋白质的加工、利用出现障碍,应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但对于肝昏迷、肝硬化晚期患者,供给过多蛋白质会增加肝脏负担,加剧病情,应限制动物蛋白。又因其在体内代谢会产生较多的氨,可以诱发或加重肝昏迷,所以这类患者可以选择某些富含支链氨基酸的植物蛋白,特别是大豆蛋白。因为支链氨基酸主要在肌肉中代谢,对肝功能有保护作用。

【关键词】肠道排毒;恒温加热;臭氧杀菌

一、肠道排毒的意义

现代社会因不良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以及化学性毒物、肉类激素、食品添加剂的摄入,环境污染等因素造成了疾病的种类越来越多,心脑血管、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这些疾病多数是由人体肠道大量毒素累积造成的,毒素破坏了肠道菌群平衡,引发一系列的便秘、便稀、便血以及肠胃不适等亚健康问题。

人的肠道有8米长,千褶百皱,即使每天排便,但是由于大肠内的酸碱度和温度对细菌的繁殖极为有利,总会有一些食物残渣或毒素滞留在肠道的褶皱内,在细菌的作用下干结、腐败、发酵,最终形成厚达5~7厘米,重达5~6公斤的黑色、恶臭、有毒的物质,他们像绣一样牢牢地粘连在肠壁上,坚硬程度与轮胎相似,慢慢侵蚀着我们的身体,不断产生各种毒素、毒气,造成肠内环境恶化,肠胃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新陈代谢紊乱,肠道一旦无法正常运作,体内的毒素就会经由肾脏、皮肤及呼吸道等排出体外,或者经由大肠壁吸收进入血液,毒害脑部和神经系统、肺部等器官,有的还被重复吸收使用,引发痤疮、面部色素沉着、皮疹等皮肤病,导致肥胖,还可以引发口臭和体臭、烦躁不安、失眠等症状,进而引发痔疮、肛裂、直肠脱垂和结肠憩室等各种疾病,甚至癌症。目前我国的大肠癌发病率正在以4.71%逐年递增,远超2%的国际水平。70%左右的人体免疫细胞都在肠道内,人类95%以上感染性疾病与肠道有关。肠道问题是万病之源。肠道排毒变得尤其重要。

二、肠道排毒养生的发展

从古至今,世界各国都强调肠道排毒的重要性,中西医皆有”大肠是百病之源”、欲要不病,肠中常清,欲要不死,肠中无滓的说法。很早以前,人类历史上就有利用肠道排毒治疗发热和其他疾病的记录。美国人利用高科技发明了肠道清洁疗法,并在医院专门设立了洗肠、洗肾门诊,用肠道排毒疗法保持健康的人超过了百万人。西班牙人改进了肠道排毒设备,提高了其舒适性,德国、法国、意大利、希腊等国也相继改善了肠道排毒设备,俄罗斯有数十台洗肠设备对外营业,前来接受治疗者络绎不绝,我国也已悄然兴起洗肠排毒的保健方法,台湾引进肠道排毒设备,建立了多家肠疗中心。越来越多的专业医生认识到肠道排毒的重要性,私家诊所更是趋之若骛,肠道排毒设备开始广泛进入医院、诊所和家庭。肠道排毒的神奇效果已得到包括专业医生在内的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给无数的普通人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疗效,肠道排毒成为最新潮流。

三、肠道排毒养生的方法

目前肠道排毒有两种方式:

一是口服药物清肠和药物灌肠,是利用药物的作用造成肠道粘膜的暂时性水肿,吸收人体内的水分达到软便和通便的作用。美国在购买排毒药物上的花费高达40亿美金,中国的排毒养颜胶襄每年销量几十亿,市场上排毒药物种类繁多,但很多排毒产品含有的大黄番书奇叶、酚酞等复方制剂,对身体有刺激作用,副作用太大,这些药物长期使用会引起身体缺水和药物依赖性便秘,对人体产生危害,引发各种疾病。这种方式无法从根本上改善肠道的健康。

二是灌肠排毒,可采用甘油类物质如开塞露起作用,也可采用专门的排毒产品进行液体灌肠。液体灌肠通常采用清水、生理盐水或咖啡等液体对肠道进行排毒,用清水对肠道进行排毒是常用的方法,称为肠道排毒水疗法,就是通过将过滤加温的清水注入到体内,帮助大肠蠕动,藉此称开大肠璧,软化并溶解宿便,并以虹吸原理将体内的废物、宿便、毒素全部排除,减少有害物质通过皮肤的排泄。

肠道排毒水疗法是一种彻底清洗结肠的方法,它只用水而不是化学剂或药剂来清洗结肠,不会产生依赖性。在洁净、隐私的舒适环境中,专业人员或自己可以完成整个结肠回复清洁过程,同时可能重建结肠肌肉正确的蠕动节奏,使它能独立健康运作。

四、肠道排毒养生机的种类

目前市场上肠道排毒设备有三大类,一类是手动式肛肠冲洗器,这类肛肠冲洗器虽然具有结构独特、体积小、操作简单、携带方便的特点,但是不能自动控制水流,不具有恒温出水、臭氧灭菌杀毒等作用。一类是wi83065排毒机、CAC-2000B洗肠机等肠道排毒水疗仪,它们可代替传统的吊桶式灌肠方法,进行术前灌肠,从根本上将医务人员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具有广泛适用性和有效性。这类水疗仪主要用于肛肠科或普外腹部手术术前清洁灌肠、拍摄腰椎片、拍摄腹部片、排粪造影、结肠造影等各种检查前清洁灌肠和洗肠排毒,是一种医用产品;还有一类就是家用的肠道水疗仪,像万象肠道水疗机、畅美肠道水疗仪的家用至尊型、家用便携式和家用豪华型等肠道排毒水疗仪,可以用于家中,但是成本高,不利于推广。

因此,设计一款自动运行,无需专业医疗常识,无需外人协助,即可自行完成的家用肠道排毒养生机是非常必要的,通过体外自动控制进水,恒温出水,臭氧灭菌杀毒,轻松舒适的将体内滞留的宿便垃圾排出体外,对肠道等易滋生病菌部位由内到外进行清洗,避免滋生细菌,再通过水流刺激肠道,不但可以改善便秘,缓解痔疮、调节肠道菌群失调,而且还能预防各种疾病,并有美容、美肤、减肥等功效,同时推动了肠道排毒由专业洗肠和肠道保健场所洗肠向家庭洗肠过渡的进程,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

五、肠道排毒养生机的研究

肠道排毒养生机主要包括以下模块:主控模块、电源模块、恒温加热模块、臭氧杀菌模块和辅助模块。

1.主控模块

主控模块的选择应该遵从速度、稳定性和节能环保、低功耗等方面来考虑。肠道排毒养生机要与恒温加热模块进行通信,对主控模块的速度要求较高,要求主控模块能实时监测肠道排毒机的运行状态,从节能环保的角度上,主控模块应该具有空闲模式和掉电模式的超低功耗模式设计。在主控模块的选择上,应选择一款具有高速、低功耗和强抗干扰、强抗静电、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等特性,同时具有低功耗模式设计的能避免系统陷入停滞或瘫痪状态的控制芯片。

2.恒温加热模块

肠道排毒养生机要将清水注入到体内,帮助大肠蠕动,将体内的废物、宿便、毒素全部排出,要将清水迅速加热到人体适合的温度(20-40℃)。所以恒温加热模块中要有温度检测和控温系统,该系统的功能是将杀菌后的水保持在20-40℃范围内,并具有对出水温度进行实时检测,使其保持恒温状态。

3.臭氧杀菌模块

目前,我国对自来水还是采用氯消毒,而氯消毒的具有二次污染、二次残留,为避免肠道排毒引入二次污染,要采用臭氧杀菌模块对引入的水进行臭氧消毒,臭氧消毒是公认的绿色无污染的消毒方式。

在臭氧杀菌模块中臭氧发生装置,所产生的臭氧对细菌、霉菌、病毒具有强烈的杀灭性,水疗后可对体表进行消毒,双重护理;而且能有效去除室内有毒气体和臭味,同时释放氧气,净化空气。

4.辅助设备

要具有漏电保护,仪器加热时100%水电隔离,确保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漏电;要有完善的报警功能,一旦出水温度过高或水压过高,会立即报警并停机;要有显示模块,实时显示出水温度,进水流量和出水流量的数据;要有流量检测系统,该系统主要通过传感器对灌注量、灌注液压强、灌注液余量、加药量进行实时检测和控制。

(再晴)

保鲜膜难保健康

据《保健时报》用保鲜膜包装食物后出售,这种现象在大大小小的超市随处可见。但有数据显示,保鲜膜中的聚氯乙烯成分,是一种塑化剂,可以增加保鲜膜的附着力,但也会渗入食物,尤其是高脂肪的食物中。美国消费者联盟曾对用保鲜膜包装的乳酪进行测试,发现19种产品中,有7种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科学家们还证实,有些塑胶保鲜膜含有干扰内分泌的物质,会扰乱人的激素分泌。在塑胶保鲜膜还在广泛使用的今天,我们惟一可做的,就是尽量不使用望胶保鲜膜包装食物,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买回食物后。一回家就把食物从保鲜膜包装中取出,放在其他容器中;如果可能,买肉时,用纸或自备纸包肉;食物装在陶瓷碗内,如果上面附盖塑胶制品,注意勿碰到食物;食物用微波炉烹调或加热时,不要让食物碰到任何塑胶膜。

(侯海涛)

常食空心菜防癌

据《市场报》现代科学研究发现,空心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在嫩梢中,蛋白质含量比同等量的番茄高4倍,钙含量比番茄高12倍多,并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空心菜中粗纤维素的含量较丰富,这种食用纤维是由纤维棠、半纤维素、木质素、胶浆及果胶等组成,具有促进肠蠕动、通便解毒作用。空心菜为碱性食物,食后可降低肠道的酸度,预防肠道内的细菌群失调,对防癌有益。此外,所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均有抗癌协同作用。

但是,空心菜性寒滑利,故体质虚弱、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不宜多食。

(许秀柏)

长期喝牛奶,骨质疏松可推迟

据《文汇报》营养专家指出,终身喝牛奶的人,其发生骨质疏松的平均年龄要比不喝的人推迟10年。牛奶被人们誉为“最接近理想的食品”和“白色的血液”。牛奶含有人体必需的几种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乳中含有钙、磷、铁、锌等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其中最突出的是钙,不仅含量高而且容易吸收。据了解,每人每天一般需要摄入钙800毫克,而实际调查结果只有400毫克左右,如能每日喝奶250克,就能增加250毫克的钙。

低盐饮食不一定利于养生

据《青海日报》医学研究已经证实,高盐饮食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那么是不是可以反过来说,低盐饮食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呢

心血管病专科医生发现,食盐的摄入量对中老年人的血压有明显的影响,但对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并无明显的影响。食盐摄入量较多的人,其血压比较高,而食盐摄入量较低的人,虽然其血压不一定高,但仍然可以患动脉硬化和冠心病。新近的临床医学统计资料表明,食盐摄入量最少的人发生心肌梗死的人数比食盐摄入量最多的人多4倍。这说明低盐饮食并不一定益于健康。医学实践告诉我们,低盐饮食对高血压病患者是非常有益的。但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低盐饮食。一个人是否需要低盐饮食。应视自己的健康状态而定。有肾脏疾病和慢性胃病者。也应限制食盐的摄入量,以少吃盐为宜。除此之外。对于一般血压不高的人,不必刻意限制食盐的摄入量。

维生素不宜空腹服用

据《千山晚报》维生素类药对胃虽无刺激性,但为了使人体组织能够更充分地吸收,维生素类药一般应在饭后服用,而不适宜在饭前或空腹的时候服。因为口服维生素主要在人体的小肠部位吸收,若空腹或饭前服,维生素较快通过胃肠道,人体未能充分吸收利用之前,即从粪便中排出,吃进的维生素就浪费了许多;饭后服用维生素,因胃肠道内有食物,可使维生素缓缓通过胃肠道,能够较完全地吸收而起效果。另外,维生素A、D、E等脂溶性维生素,溶于脂肪中才能被胃肠粘膜吸收,更应饭后服。此外,有些矿物质利于维生素的吸收;相反,有的维生素也能促进一些矿物质的吸收。人们的饭食中含有许多矿物质,因此,补充维生素时若配合吃一些含矿物质丰富的食物,效果也许会更好。

婴幼儿慎服中草药

据《中国食品报》一般家长都认为中草药比较安全,孩子有点小毛病吃点中草药就不用上医院了。殊不知,中草药化学成分复杂,随便服用可能会损害婴幼儿的健康。

家庭中给婴幼儿常服用的中草药以清热解毒类为多。有些家长发现孩子患咽喉痛、扁桃体炎、暑疮热疖等病,喜欢买些夏枯草、、栀子、鱼腥草、淡竹叶、芦根、生地等中草药或白备六神丸、珍珠丸等中成药给孩子服用。殊不知这类中草药含有鞣质、生物碱等复杂化学成分。而肝功能发育尚未完全的婴幼儿服用后,很有可能会加重肝脏负担,损害肝功能。倘超量服用还会产生副作用。如六神丸含有一定毒性的蟾酥,服用过量可引起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的功能紊乱,从而发生恶心、呕吐,甚至心律失常、惊厥等症;又如珍珠中含有的硫化汞具有毒性,少量服用能解毒、安神、明目、安惊,然而超量服用或长期服用,机体受低浓度汞的作用。会出现齿龈肿胀、咽喉疼痛、唾液增多、恶心呕吐,以及多梦、记忆力减退、兴奋性增高、不安、失眠等精神系统症状。所以千万不能擅用中草药给孩子保“平安”。

(李茜)

牙周炎患者“心梗”几率高

据《新闻晚报》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推广“8020计划”,即年龄80岁者还应有20颗健全的牙齿。一些发达国家,如瑞典80岁的老人平均能达到保持健全牙齿14颗。在我国,近年来儿童和成年人龋齿发病均呈上升趋势。儿童乳牙患龋齿者约75%,恒牙患龋齿者50%~60%。此外,因为吸烟和不注意口腔卫生,我国公民的牙周炎患者也日益增多。据统计,患牙周炎的心脏病人发生心肌梗死的几率要比无牙周炎的心脏病人高23倍。

(贺天宝)

后天因素是诱发癌症的主因

据《世界科技译报》大多数癌症的发生并非由基因中的遗传性缺陷决定,生活环境和行为因素(如化学污染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更可能诱发癌症。这是瑞典、芬兰和丹麦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

为了对比后天因素与遗传因素在癌症发生过程中的重要性,这三个国家的研究人员研究了近9万对双胞胎的健康记录,如果双胞胎中有一人患癌症,研究人员则对另一人的情况进行研究。他们研究的双胞胎包括同卵型和异卵型。同卵双胞胎的基因一致,非同卵双胞胎

则只有一半的基因相同。

据统计,在癌症发生过程中,后天因素的作用是遗传因素的两倍,其中吸烟、饮食、缺乏锻炼、辐射以及污染是罪魁祸首。他们发现,如果同卵双胞胎中有一人患癌,那么另一人患同种癌症的概率只有10%。而遗传因素只对前列腺癌的影响最大,占42%;在结肠癌和直肠癌发病中,遗传因素占35%;在乳腺癌中遗传因素则占27%。

科学家早就认识到后天因素在许多癌症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例如生活在亚洲偏远地区的人,乳腺癌和结肠癌发病率较低,当他们中的有些人移居美国后,结肠癌发病率上升。日本的胃癌发病率高,但有些日本人在美国生活数年后,胃癌发病率下降。

适当饥饿延长寿命

据《深圳法制报》美国最新的研究发现:适当饥饿有助于防治一些常见病,从而有助于健康,延长寿命。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罗伊沃尔福德教授报告说:他和他的7位同事在亚利桑那州大沙漠第二生物圈,与世隔绝地生活了两年,科学家们在那里制造维持自己生命所需的空气,由于环境恶劣,能吃到的食物很少。

沃尔福德记录了减少食量后这些科学家身体状况发生的变化:4名男子的体重平均下降18%,4名女子体重平均下降10%,8人的血压平均下降20%,血糖和胰岛素平均下降约30%,8人的胆固醇值由平均的195下降到健康和正常的125。

科学家分析,细胞死亡是衰老的重要因素,而适当饥饿会激发体内的潜能,减少细胞死亡率。但是适当饥饿不是简单、盲目地节食,而是要吃得少而精,如吃低热量、高营养特别是高维生素的食物。

常游泳好处多

1食物要多样,谷类为主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40多种,概括为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和膳食纤维,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不同,任何一种单一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素,特别是蔬菜应多选用一些绿色或者其他深色蔬菜,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胡萝卜素和矿物质。各种营养素全面摄取,均衡饮食。我国居民既有因食物品种单调或短缺所造成的营养缺乏病,如缺铁性贫血、佝偻病和维生素A、维生素B2缺乏病等,又有由于膳食不平衡所形成的与某些营养失调有关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这三种疾病居所有疾病死亡原因的前三位。平衡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要,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

2饥饱要适当

“食不过饱”也就是饮食适度,少吃,多餐。早晨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每天饮水1200毫升为正常人的最低限量。早晨起来空腹饮温水150-200毫升左右,半个小时以后吃早餐,尽量不要吃得过饱,蛋白质与谷物搭配要适当,不要过分油腻。

蛋白质过量会导致餐后犯困,不要吃得过快,这样饿的也早,做到细嚼慢咽。午餐很重要,可以按喜好吃饱,晚餐少吃油腻的。

3油脂要适量

目前,城市市民油脂的摄入量越来越高,这样不利于健康,我国膳食中的总脂肪提供的热能以占膳食总热量的20~25%为宜,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不超过30%为宜,肥肉和荤油为高能量和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往往引起肥胖为某些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鸡、鱼、兔、牛肉等动物性食物含蛋白质较高脂肪较低,产生的能量低于猪肉,大力提倡食用。

4粗细要搭配

近代营养学研究结果表明,不能为人体消化酶分解的膳食纤维对人体健康很有益处,它们在人体内不但能刺激肠道蠕动,减少慢性便秘,而且对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结肠癌等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膳食纤维包括纤维素、米纤维素、木质素、果胶等物质,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每天吃不同类型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粗米面、杂粮、豆类、蔬菜、水果等。碾磨太细易使谷粒表层含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和膳食纤维大部分流失到糠麸之中。

5食盐要限量

6甜食少吃

7三餐要合理

切忌暴饮暴食,提倡少吃零食,热量分别为早餐占全日总热量的30%,午餐40%,晚餐30%较为合适。早吃好晚吃少。

8饮酒要节制

高浓度的酒精饮料热能很高(每1g酒精发热量为29kg)无其他营养无节制的饮用高度白酒会使食欲下降,食物摄取量减少,以致发生营养缺乏,严重者发生酒精性的肝硬化。过量饮酒会增加患高血压、中风等疾病的危险。并可导致事故及暴力的增加,对个人健康和社会安定都是有害的。

9多吃水果、蔬菜和薯类

每天吃400~800g的各种蔬菜和水果,可以降低患慢性疾病的危险性,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此外还有植物化学素.大量的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类胡萝卜素、叶酸、叶黄素、黄酮等抗氧化剂。在保护心血管健康、增强抗病能力、减少儿童发生干眼病的危险及预防某些癌症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最后再就是烹调的用具最好是玻璃的、不绣钢的、搪瓷的和铁制的,不提倡使用铝制厨具。

THE END
1.肠道降的重要性肠道健康的重要性有帮助消化吸收、预防疾病、形成大便等。 1、帮助消化吸收:肠道一般有小肠和大肠,分别有十二指肠、空肠、升结肠、直肠等,没有被胃部完全消化吸收的食物会进入肠道,在肠道内逐渐被人体消化吸收,对维持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帮助,使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被人体所吸收。 https://m.miaoshou.net/mip/article/ZpNrlnOvvBwkDOd9.html
2.肠道的重要性人体80%以上健康问题是由肠道问题引起。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99%由肠道消化吸收。https://www.meipian.cn/52do2d5v
3.肠道的作用进入大肠的粪便比较稀,吸收水分之后,到直肠会形成一个比较干的粪便。小肠是最重要的消化和吸收的器官,人体几乎所有的营养都会通过小肠来吸收。 2020-10-14大家还在搜 肠道的作用是什么答案 肠道在人体中的作用 肠道的作用是什 肠道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肠道重要性有哪三点 肠道的作用是吸收吗 三个肠道循环分别...https://m.myzx.cn/mip/ask/id/6516469.html
4.肠道降的重要性肠道健康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首先,肠道是我们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它能够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能量和物质。其次,肠道与免疫系统紧密相连,约70%至80%的免疫细胞都分布在肠道内。健康的肠道能够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抵御各种病原体的入侵。此外,肠道还有助于合成维生素、酶等有益物质,对...http://www.5xjk.net/a/39103.html
5.肠道排毒的重要性?肠道因为它主要是特别是结肠和直肠,他只要是排泄我们身体吃的东西,然后经过消化吸收以后,剩下的废物...https://mip.yilianmeiti.com/question/1109384.html
6.肠道排毒的重要性拉肚子肠道排毒的重要性 肠道排毒通过促进体内有害物质的排出,维持机体健康状态,预防疾病。 肠道排毒有助于减少毒素在体内的积累,当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时,会导致身体免疫功能下降,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而诱发多种疾病的发生。这些毒素可能与细胞损伤、炎症反应等有关,进而影响身体健康。肠道内毒素积聚可能导致消化系统紊乱,...https://wapjbk.39.net/fx/240816/t9rpp1j.html
7.赛鸽肠道内壁的重要性藏经阁赛鸽肠道内壁的重要性 多年的幼鸽和老鸽赛冠军应该重视一个事实:赛季通常在第一场比赛开始之前就已经决定了胜负。种鸽的疾病传染给胚胎或蛋囊,在幼鸽期复发,强力的药物治疗和抗生素伤害了肠道内壁,药物渗透到鸽乳中等等,所有这些都会降低赛鸽的未来潜力,由此产生的生理缺陷是不可改变的,无论是通过喂养方式还是路训,...http://www.saige.com/author/a204791.htm
1.肠道降的重要性有哪些肠道健康的重要性有哪些 肠道的健康对于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一、调节肠道内营养代谢:健康的肠道能够有效地将肠道内的食物分解为微量营养物质,利于人体吸收和利用。临床证据显示,当肠道菌群失调时,可能会导致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如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这是因为菌群失衡会影响肠道对食物...https://mip.3zhijk.com/doctor/mip/mip_article/3dfcdaa9fa0c9ff570faecd7fd750b60.html
2.肠道的重要性有哪几点肠道的重要性有哪几点 肠道在人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以下是肠道的几点重要性: 1. 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肠道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通过消化食物,将其分解为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并将这些营养物质吸收到血液中,为身体提供能量和其他必需营养。https://www.shuisutang.com.cn/toutiao/126495/
3.肠道的重要性你知道吗?当“老年斑”出现在肠道,就会使肠道发黑,5个月就会形成豹纹样改变 2024-10-22 03:56 肠道菌群紊乱,不只会引起肠道问题,这五大危害更可怕! 2024-08-26 加载中... 405播放 视频简介2021-05-25 19:53:29 北京卫视活过100岁关注 扫码进入客户端 https://item.btime.com/4452ues6n4u9g8oqpft4a9fkfjf
4.肠道降的重要性体内肠道系统的微生物一旦不平衡,人体就会非常容易产生慢性炎症,自体免疫疾病等各种严重的健康问题随之产生。有愈来愈多的新研究显示:糖尿病普遍被认为是代谢疾病,但实际上是由于肠道健康不良所引起的自体免疫疾病。 人体的肠道有许多细菌、真菌、黏膜组织及防护细胞,能够保护人体不受疾病的侵害。我们已经知道维持肠道益菌...http://chs.naturalnews.com/chsbuzz_buzz000598.html
5.最原始进入静静的大肠:了解肠道降的重要性肠道健康在整体健康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肠道不仅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更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对人体的代谢、免疫反应以及心理健康都有深远的影响。 肠道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然而,肠道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这些功能的有效性。肠道内的有益菌群能够帮助分解食物,合成...http://m.51bbn.cn/glzx/52761.html
6.丁酸在肠道降中的重要性丁酸在肠道健康中的重要性 丁酸又名酪酸,是一种短链脂肪酸,它是人肠道上皮细胞的主要营养物质,人体内超过95%的丁酸在结肠内产生和吸收,一定水平的丁酸能够使结肠细胞保持稳定,从而可防止或抑制癌变,调节肠道菌群失调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急慢性腹泻等疾病。在动物中,丁酸能够提高动物的免疫功能,...https://www.aomai-bio.com/Shownews.asp?id=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