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人都会因为身材不好而焦虑,胖与瘦,说白了就在于消化吸收能力不同,而消化吸收功能好坏,又决定着免疫力的好坏,以及是否容易生病。
所以,有句话说:肠健康,长年轻。
在《肠道力》这本书中,这些关于“吃喝拉撒”的健康知识,我们值得去重视。
1.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屏障器官,肠道包括大肠和小肠,食物在小肠中被消化吸收后,剩下没有被消化的食物残渣和水分,就会进入大肠,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剩下的食物残渣、水分和细菌等物质就会形成大便。大肠虽比小肠短很多,但发病率极高。
2.怎么看肠道是否健康呢?
首先看消化吸收,腹胀、腹痛、腹泻、脂肪泻等症状,以及体重下降、消瘦等就要去医院检查。
其次看大便,包括频次、形状、气味和颜色等是否有变化,以及大便上是否有寄生虫等。
3.如何保持肠道健康?
首先离不开定期的肠道检查,生病的话则需要接受规范治疗,不要硬扛,更不要乱吃药。
其次要改变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也要少吃红肉和加工肉;
再次要适当运动,控制体重,作息规律,保持好心情。
最后要记得戒烟戒酒。
另外,每天要定时排便,排便时不要分心,不要玩手机或看报纸等。
4.肠道菌群又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肠道出现问题,会通过神经途径、体液途径以及免疫途径影响大脑。
这种影响,不一定影响的是消化系统疾病,也可能是非消化系统疾病,比如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肥胖、高血压、冠心病、肿瘤、抑郁、阿尔兹海默病等。
5.想要改善肠道菌群,要均衡饮食;尽量少用抗生素;适当补充益生菌;补充膳食纤维和益生元,比如蔬菜、水果、粗粮、坚果、菌菇等;并且要少吃垃圾食品,如高脂、高糖、高热量和低膳食纤维的食物。
6.吃东西时一些硬的东西如枣核、鸡骨头、鱼刺等别咽,消化系统也无法彻底消化掉,甚至可能会刮伤肠道,要通过手术才能弄出来,所以吃东西一定要细嚼慢咽,吃东西就专心吃,别边吃边讲话。一旦被卡住,尽早弄出来。
8.大便颜色的改变,可以提示疾病。比如:
黄褐色是正常的;
黑色,可能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提示摄入油脂过多;
暗红色,提示下消化道出血;
鲜红色,可能是由痔疮、肛裂、结直肠病变引起的,要尽快就诊;
陶土样的大便或灰白色的大便,是胆道被堵塞,建议尽快就诊;
大便若成绿色,可能是由于绿色蔬菜吃太多了,同时,大便黑色也可能是猪血、鸭血吃太多了。
10.书中还有很多干货内容知识,值得我们把这本书关心你“吃喝拉撒”的书推荐给亲朋好友多学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