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马上就要到了,该回家的回家,该留守的留守,该旅游的早已身在曹营心在汉了。
但是,困扰老百姓多年的车票问题至今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于是,过年如何回家成了头疼的问题。
【春运一票难求开车回家也是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对于很多人来说,能买到回家的票,无论是火车票还是飞机票,只要能走,都是幸福的。但大部分人其实最终选择的还是火车。然而,每年浩浩荡荡的春运大军,着实是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于是,有普通青年顿悟:春运其实是春节运动会的简称,参赛队伍有:学生代表团、农民工代表团、异地工作人员代表团、探亲访友代表团等。参赛项目则有:负重原地站立比耐力,排队买票比耐性,负重暴走。近期又增加了网上抢购这个高科技项目。
而文艺青年们则无可奈何做起诗来:你排,或者不排,票就在那里,不多不少;你挤,或者不挤,车就在那里,不等不候;你有,或者没有票,家就在那里,不归不成;你回去,或者不回去,父母就在那里,满头白发。张开双手拥你入她怀里,或者让她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而一个2B青年在离火车站还有3站路的时候,便听到公交司机提醒:要买票的同志可以下车排队啦!当场晕厥!
实在是买票无望,于是一些人选择自驾车回家或者拼车回家。
【开车回家过年安全行车最重要】
2为“安全回家”做点啥吧
这期我们的选题是“安全回家”。似乎是一个老掉牙的题目,但是各位读者自问一下,如果有不幸的意外降临,那么“安全回家”是否会成为你最大的梦想,尽管现在想到这几个字你可能觉得是一句废话。
【如果车上有儿童安全座椅必不可少】
因为孩子和妈妈抱在一起,坐在后排,而不是孩子一个人坐在驾驶者的旁边,孩子的命保住了。妈妈也没有受伤。但是在我们国家的大马路上,随处可见,坐在副驾驶座上的小朋友。
【没有任何固定措施放任孩子坐在后排也同样危险】
微博附的图片上,拍摄了车祸家庭的孩子是有一个儿童安全椅的,这得到不少网友表扬。不过孩子的妈妈惭愧表示,事发当时,为了哄孩子睡觉,她没有系安全带,孩子也没有坐在安全座椅里面——我只能说,这也是一种小概率的幸运。但起码,这对年轻的父母知道,孩子是应该坐在安全座椅里面的,因此车上已经装了安全座椅。而真正的灾难往往降临在对危险毫无防范意识的人身上。
所以,安全回家,哪怕你不能全部做到我们的建议,请尽力做到一些吧。
3跟我学自己换胎也不难
尽管天天开车,但从来没有长途开车连续超过4个小时的我,要跑完700多公里的回家路,心中还是小有胆怯,恶劣天气怎么办?路上爆胎怎么办?碰上大塞车油不够怎么办?对于跑长途还是菜鸟的我,着实心里有些发憷。
行车应急换胎
1.爆胎后选平整安全路面停车
“砰!”当你正在高速路上行驶,爆胎声响起,千万不要慌张,也不要停在路中间,爆胎后强行移动几米也是可以的。此时快速打开“双闪灯”,尽量将车移动到应急车道,并观察应急车道路面情况,尽量选择地面较平坦、坚硬的地方,避免在转弯处或有一定坡度的地方停车。
小提示:夜晚尽量选择有灯光路面。“双闪灯”持续打开。
2.拉手刹,挂好挡
车停下来,确认手刹已经拉紧。
小提示:“双闪灯”持续打开,自动挡的车挂P挡,手挡车挂在1挡或倒挡上熄火。这样可以避免车辆滑动。
3.摆好三角警示牌
小提示:如果夜晚行车,出现没有路灯的情况,应打开应急灯,所以随车一定要有这一配置。
正常车辆,备胎都放置在后尾箱的垫子下面。先拿出换胎工具,包括千斤顶、套筒扳手等,再拿出备胎。有些备胎会有螺丝按钮,需将按钮拧出,备胎就能拿出来了。
小提示:将备胎取出来时,需检查下备胎的气压,如果没有便携式胎压计,可以将备胎竖立提起来“弹”两下,判断胎压是否足够。
5.使用千斤顶
小提示:千斤顶接触的地面位置一定要十分平整,整个车身的位置也要平整。
(1)操作千斤顶,用随车工具中的套筒扳手、旋转钩,顺时针旋转将车顶高。此时注意不要一下子将车轮完全撑到离地再去拧螺丝,因为轮胎离地会增加松螺丝的难度。应该用千斤顶把车子顶起一定距离,最好做到轮胎将要离地但又未离地,这样可减轻一下轮胎的负重。
(2)此时,将备胎放在车底下。这主要是以防千斤顶失效,车子还有所支撑,不会完全塌下来。不过以免刮花,轮圈应该朝上。
(3)当轮胎将要离地但又未离地时,用套筒扳手松拧动轮胎上的螺丝,遵循“向左松、向右紧”的原则,首先“向左松”即逆时针旋转。如果螺丝很紧,力气不够大时,可以用脚踩的方式加力。
7.安装轮胎
(1)将在车身底下的备胎拿出,同时将刚拆下的坏轮胎放到车身下。
(2)将备胎安上,先用手将四个螺丝拧上至手不能拧动。
(3)降千斤顶,逆时针旋转套筒扳手、旋转钩,将千斤顶降下至轮胎轻轻触地。
(4)轮胎触地后,用套筒扳手“向右紧”顺时针将螺丝拧紧,按照对角线方式拧紧螺丝。
(5)最后手拧不动后,再用脚踩的方式将每个螺丝上紧,脚踩力度合适就行。
8.收拾工具
最后将千斤顶、坏胎、三角警示牌等收放至尾箱,继续上路。
注意事项
1.如果备胎不是全尺寸备胎,只是临时备胎,你还有很长路程行驶的话,换好备胎后要尽快下高速寻找最近的维修点或者轮胎店,最高速度不能超过80km/h,行驶距离不能长过150公里。
4婚前要体检,行前要车检
行前准备车况
出行前的车辆检查
★检查是否有过度磨损或非正常磨损
所有的轮胎在胎肩上都设置了“△”形状的胎面磨损指示块。这些标志位于轮胎四周花纹沟槽底部的几个位置上,当轮胎不断被磨损,使得这些指示块的高度与临近的花纹平齐时,便应该及时更换新的轮胎了。
★检查是否有鼓包和其他外伤
轮胎的胎壁出现鼓包和割伤现象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除了轮胎自身的质量问题外,一般情况下,不正确的气压、恶劣的路况、意外的撞击以及疏忽的驾驶方式等综合因素是造成轮胎鼓包现象的主要因素。如经常行走与路况恶劣的路面,轮胎也容易被路面的锋利物体割伤而,使用年限过长,则会导致橡胶老化而产生裂纹。而轮胎出现上述这些情况后,非常容易出现突然爆胎的情况,因此十分危险。
★检查轮胎气压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轮胎气压过高,胎面与地面接触的宽度将变窄,从而降低行驶稳定性与制动性能,并使胎面中间部位磨损较快,使行驶舒适性变差。受到外力冲击时容易爆胎。但如果轮胎气压过低,行驶中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会增大,导致胎面温度急剧上升,不但油耗会增加,也容易造成轮胎爆裂。
轮胎气压的检查可以使用专用的轮胎气压表。而每辆车的安全气压标准,一般都会在车身B柱下方,只要打开驾驶员一侧车门就能看到。由于春节前后天气寒冷,而且容易遭遇雨雪天气,因此可以适当降低轮胎气压,保证足够的抓地力。
2.车辆底盘简单自查
1、相信对于车主而言,绝大多数人都备有车辆的举升设备,可以完全抬升起车辆进行检查。其实正常情况下,只要车辆没有发生过明显的托底及碰撞,底盘结构上都不会出现严重的损伤。因此在出行前的自我检查,可将检查的重点放在有没有各种油液的渗漏上面。
按照要求,一般车辆需要每5000公里左右更换一次机油,如果已接近或超过此标准,应在长途出行前及时更换全新的机油。
提醒:不少车龄较长的旧车以及部分品牌的车辆,会出现轻微烧机油的情况。建议车主应随车携带一小瓶机油,以备不时之需。
4.检查刹车
在长途驾驶中,尤其是高速公路或者山路上驾驶,经常需要面临刹车的情况,因此刹车的效果至关重要。检查刹车相对比较简单,可以找块空旷的平整路面或空地,加速至一定速度,然后马上踩刹车。如若即使将刹车踏板踩到底也没感觉到明显的制动力,或许需要将踏板踩得很深才有所反应,就应及时检查刹车片及刹车盘的磨损情况,如已磨损严重,则应迅速更换。
提醒:更换刹车片必须成对更换,不然会出现刹车跑偏的情况。
5.检查雨刮
每年的春节前后,常会遇到阴雨或者下雪天气。因此雨刮也是保证行车安全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车主可将雨刮开关置于各种速度位置处,检查一下雨刮在工作中是否有明显的震动和异响,检查不同速度下雨刮是否保持一定速度。同时观察刮水的状态,看是否能完全刮得干净,不留下一片片的水膜。如出现任何一项问题,都可以考虑更换全新的雨刮器。
提醒:如在驾驶途中雨刮发生故障,则应马上降低车速,缓速行驶。
6.检查各种灯光
大多数车主最容易忽略的就是检查灯光。这里面包含日常最常用的近光灯、刹车灯以及雾灯。近光灯的作用就不用多说,而刹车灯是后方车辆判断距离以及是否需要紧急刹车的关键,而如遇到雨雾天气,雾灯更是必不可少。
提醒:在高速公路夜间行车时,无十分必要时不要开启远光灯,避免影响前方以及对面车道驾驶员的视线。
5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行前准备物品
出发前的随车物品准备
在懂得如何调整合理坐姿和完成了车辆的详细检查后,心急如焚的你已经完成了出发前准备工作的三分之二了。或许有人要问:人和车子都准备好了,还差些什么吗?是的,在数百甚至上千公里的旅途中,经常都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状况,因此还得提前做好各种准备。还记得2008年那场冰天雪地的自然灾害吗?多少车辆困在路上连个方便面都没得吃啊!所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1.车用应急工具包
一般常见的应急工具包主要由这几大件组成:可折叠反光警示标志、尼龙拖车绳、搭电过火线、全棉工作手套、多功能手电筒、车用保险丝、反光衣、防水胶带、绝缘胶带、打气泵等工具。市面上售卖的工具包,有的会根据用户需求而适当增减工具,满足不同车主的不同需求。
1、可折叠反光警示标志
这种可折叠反光警示标志非常实用,在您的爱车出现毛病需要停车检查的时候,要把它放在爱车后方50米以外的地方,提醒路人提前减速。同时,不用的时候,可折叠式的警示牌放在车内不会占用很大空间。
2、荧光拖车绳
3、搭电过火线(俗称过江龙)
4、全棉工作手套
5、多功能手电筒
除了正常的手电筒照明功能外,还具有闪光报警灯,方便紧急时候利用灯光示意险情。此外一些产品内藏刀片,可在必要时割断安全带;而金属锤头可砸碎玻璃方便紧急逃生。
6、车用保险丝
在车辆行驶时如果突然出现大灯不亮或者是雨刷不动了等故障,就有可能是保险丝损坏了。更换保险丝时一定要与原配保险丝规格一致,不能任意加大保险丝的电流等级,更不能用其他导电物代替。如果换上去的保险丝马上又烧断了,说明电路已发生短路故障,要请专业人员排除故障后再装上保险丝,千万不能用加大保险丝规格来处理,否则极有可能引起火灾。
7、车载迷你充气泵
8、安全反光衣
在高速公路上或在夜里寻求救援和维修车辆时穿上它,反光的效果可以起到警示过往车辆的作用,防止被其他车辆误撞,保证自身安全。
9、虹吸式借油管
10、紧急医疗救护包
一般常见的救护包内,会包含创可贴、医用棉花、镊子甚至是医用绷带等,以便于在发生事故,轻微受伤时能及时救护,避免受伤情况恶化。
11、车载灭火筒
对于一些车龄较长的旧车,以及一些经过深度改装过的车辆,很容易由于线路被雨水打湿造成短路而发生自燃;即使是全新的车辆也可购置一个灭火筒以备不时之需。所以建议车主们不妨都准备一个。
购买提示
3.足够的食品
相信经历过2008年雪灾的车主们都对那次的经历刻骨铭心。适逢春运期间,暴风雪令高速公路无法正常通行,大量车辆滞留在高速公路上,造成大面积交通瘫痪。天气变化无常,尤其是那些需要驱车北上,路途遥远的车主们,建议在出行前,应在车上准备一定的饮用水以及食品,不但可以防止旅途中的饥饿,也能在必要时协助度过危机。
4.车载导航仪
现在各式各样的导航仪品牌数不胜数,价格也从两三百块到上千块不等,除了导航以外的功能也是五花八门,因此车主们不妨多参考一下各种介绍,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牌产品。
6坐稳了准备出发!
行车准备坐姿
出行前要调整好坐姿
过年和家人团圆是件快乐的事,但开车回家却是个技术活。
开车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一路上才能畅行无忧。
但在路上,什么突发情况都有可能发生。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1.如何调整驾驶座椅
正确的坐姿,包括正确的身体姿势、合适的座椅和方向盘位置、适当的内外后视镜位置,以及合适的头枕位置和安全带的高低。
首先该调整的是高度
由于不少电动座椅在调整座椅高度的时候,座椅的高度并不是完全垂直地变化,因此会导致与方向盘的距离也随之变化,而且还会影响到靠背适当的倾斜度。为免去不断重复的调整,最科学合理的顺序是应首先调整座椅高度。
司机在驾驶位置端正坐好,调整座椅高度并目视前方,保证视线不会被方向盘挡住,而且可以清楚地看见所有的重要仪表及路面情况,确保有足够的开阔视野。一般来说,调整完成后,肩部应与仪表盘高度相约,而头顶部与车顶应最少保留一个拳头的空余距离,以防在颠簸中触及车顶。
前后距离约为手臂长度
在结束高度的调整后,驾驶者应将臀部尽量向后靠,双手自然前伸,放在方向盘的12点位置。此时,合理的距离应为手腕能刚好可以搭在方向盘的上沿,而双手分别握住方向盘三点和九点方向时,两臂肘关节能有自然的弯曲。
同时,左脚和右脚能分别把离合器踏板和油门踏板踩到底,并且踩到底时,还必须能使腿保持一定角度的弯曲。目的在于一方面能确保在紧急制动时能完全发挥最大制动力,缩短制动距离,另外也能保证即使在发生碰撞时,让腿部有适当缓冲,降低对身体的伤害。
靠背角度不能过于倾斜
座椅靠背正面应与座垫大致保持垂直或轻微角度的后倾,在驾驶员调整好合适的前后距离后,双手手腕搭在方向盘上沿时,背部能紧贴座椅靠背为宜。不少驾驶员会觉得座椅靠背角度更倾斜时,或会坐得更舒服。其实不然,若靠背向后太斜,一方面不利于紧急时候控制转向角度,另一方面万一在发生撞车时,座椅靠背无法提供足够的水平支撑力,造成驾驶员的身体向后上方移动,头部会撞击到车顶部。
头枕中部与耳朵平齐
头枕不但能对乘员的头部起到支撑的作用,还能在碰撞中保护颈部,因此非常重要。头枕高度太高或者太低,不但长途乘坐时不够舒适,也都会令头部和颈部失去应有的保护。因此合理高度为头枕的中点与耳朵保持水平即可。
2.如何调整方向盘
由于每个人的身体及四肢比例不尽相同,因此在调整座椅高度和前后距离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不能同时满足要求的情况。此时,可以通过调整方向盘的高度和伸缩长度来实现最合理姿势。
3.如何调整后视镜
中央后视镜:能完全通过后挡风玻璃,看到正后方车辆的情况。
左侧后视镜:上下位置是把远处的地平线置于中央,也就是天空与地面的面积各占高度的百分之五十,左右位置则调整至车身占据镜面范围的四分之一。
右侧后视镜:在调整上下位置时地面面积要较大,约占镜面的三分之二,天空则占三分之一。而左右位置则同样调整到车身占四分之一面积即可。
4.如何系好安全带
首先要确认安全带没有卷曲,然后缓慢地拉出安全带,使安全带从肩部锁骨处经过,然后下拉到腰腹部与大腿夹角位置,然后将安全带卡扣插入扣锁中,直至听到咔嗒声。
必须注意的是,肩部的安全带不能过于靠近颈部,防止安全带在收紧时割伤颈部造成二次伤害。
这些错误千万不能犯
开车不系安全带
建议:必须全程系好安全带。
边开车边打手机
建议:驾驶员都随车配备蓝牙耳机或随机附送的耳机,在有需要时使用。
挡风玻璃前放过多杂物
在公路上高速行驶时,过多杂物不但会影响视线,而且在紧急刹车时,前方的物品会在惯性作用下飞向驾驶者和前排乘客,造成二次伤害。
建议:可将体积较大或较重的杂物放置在中控台或者车门的储物格内。
驾车时穿高跟鞋
春节回家,不少女性车主当然会好好打扮一番,但切记千万不要穿高跟鞋开车。因为过高的跟部不但容易造成疲劳,还会在需要紧急刹车时造成障碍,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建议:女性车主可在车内准备一双平底鞋在驾车时更换。
疲劳驾驶
建议:在连续驾驶每隔两至三个小时后,可及时在高速上的加油站停车休息五至十分钟舒缓疲劳。
小知识
主动式安全头枕
主动式安全头枕是一种纯机械系统,当车辆遭后方追尾时,在头颈猛烈晃动之前,头枕能在撞击瞬间主动前移承托住头部,防止因头部后移而造成颈椎创伤或折断。主动式安全头枕在作动完成后,会自动回复到原来位置,无须进行维修,其设计目的则是在提供充分的头颈椎保护。据调查显示,配备主动式安全头枕时,可降低75%追尾所造成的颈椎伤害。
7Takeiteasy!临危咱不乱
各种应急情况处理
出门在外,总难免会碰到各种难以预计的情况。尤其是在春运期间,各条高速公路都车满为患,车流量远远高于平常,如果再加上湿滑的雨雪天气,更是容易发生各种交通事故。新快报记者将教你如何应对这些紧急情况。当然,无论如何,保持冷静是处理任何事情的首先条件。
1.应对车辆突发故障
即使在出发前做好了所有的检查和准备工作,但车辆在连续长途行驶时,仍难免会“不争气”地发生各种机件故障。
★行进途中突然死火
在高速行驶时发动机突然死火是相当危险的一种状况,因为车辆在突然失去动力之后,难免车速骤减,如处理不当在路面中临时停车,将极容易导致尾随车辆追尾碰撞,后果不堪设想。导致发动机突然熄火的原因很多,其中使用劣质汽油也有可能导致。
处理办法:在车辆死火后,由于仍有一定惯性,所以车辆仍能前行一段距离。因此驾驶员在熄火后又无法马上启动的情况下,应及时打右转向灯,在右侧无其他车辆时尽快在紧急停车带停下,进行重新尝试启动发动机。如果仍无法启动,应迅速打开双闪灯,并在车后50米处放置警示牌,然后迅速离开车辆。
★突然制动失灵
而如果非常不幸运地发生爆胎情况,更要保持镇定。在爆胎后,驾驶员应尽量保持车辆方向的稳定,紧握方向盘,不管车头向哪里偏,都要用力保持原来的行车方向,切忌急打方向纠正,同时不要采取紧急制动。因为一旦刹车,车身将会立刻失去平衡和控制,引发翻滚或打转,后果更加不堪设想。因此缓慢松油门,让减速行为掌握在受控制的过程中为上策。当车辆在安全地方停靠后,可迅速在后方放置反光警示牌,并报警求助。
★仪表台水温警示灯突然亮起
相比起此前的几种情况,这算是比较“幸运”的了。因为这不会导致即时的危险。一般情况下,警示灯亮起是由于发动机散热出现故障,导致水温过高引起。但也有可能只是水温传感器出现了故障,而发动机散热系统并无问题。因此可通过简单的判断验证。
处理办法:一旦发现水温警示灯亮起,无需慌张和急躁,可逐渐减速在紧急停车带停下并放置警示牌。停车熄火后,切勿马上打开水箱盖,以免滚热的水喷出伤人。在熄火10-15分钟后,可检查一下水箱冷却液高度是否正常,水箱及水管处有无渗漏。如果发现冷却液面过低,可适当加入蒸馏水或矿泉水,并着车查看警示灯是否熄灭。如果依旧亮起,并且熄火多时后仍然显示水温过高,而冷却液也没有泄漏,则很大可能是传感器出现故障。这时可重新着车,慢速行驶。
★突然出现异响
或许有些有经验的司机都经历过,在正常行驶时,车辆会突然出现莫名的异响,而且有时候频率还相对固定。这大多是由于行经的道路上有各种异物被卷入车轮中所致。
2.应对突发交通事故
★发生各种车辆碰撞
在高速上面,车流量巨大,而且时常会遇到各种恶劣天气,所以各种事故经常发生。发生事故后,车辆的损失已是无法避免,因此处理的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二、所有人员迅速离开事故车辆,转移到公路外的安全区域。
三、在来车方向百米之外设置警示标志,防止再次发生碰撞。
四、马上打110报警,如有人员伤亡可打120急救中心,同时报各自保险公司。
五、初步了解双方人员伤亡和损失情况。
七、耐心等待救援和交警处理。避免发生言语和肢体冲突。
★车辆自燃
尽管在冬季,汽车自燃的发生几率不高,但由于雨水而导致车辆短路,进而导致自燃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所以在处理车辆自燃时,需十分注意。
一、在行车中,一旦闻到焦臭味或者看到烟雾,立即在安全地方停车熄火,并关闭电源,拉紧手刹,放置警示牌后,离开车辆查明原因。发现火情时要立即报警。
二、如果是发动机舱着火,应先从车头进气格栅处向内喷灭火剂,不要贸然打开机舱盖,避免火借风势会越燃越大。如果车头已经看不到火苗了,在灭火器足够的情况下,才可以揭开盖子继续灭火。
三、用灭火器向着火部分喷射灭火剂,如果发现较晚,火势又很大,则尽快远离现场,首先保障人身安全。
110——报警
120——医疗急救中心
122——交通事故报警
平安保险95511
中国人保95518
华安保险95556
大地保险95590
8天气行车技巧:冰雪天
前文已经说过,长途开车是个技术活。
特别是长途跋涉,走山路、雪地的,走夜路的,遇到雨天、雾天甚至沙尘暴的,这技巧可多着呢!
在广东地区,春运返乡基本是往北行进,而进入冬季后,气温逐渐下降,霜多、雾多、雨雪多是冬季寒冷天气的象征。这些复杂的恶劣气候条件,给广大车主行车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针对这种冬季行车安全问题,专家特别告知了一些冬季安全行车常识。
1.在冰雪路面上起步时,应慢慢加油
如果在起步时出现车轮打滑的现象,可挂入比平时高一级的挡位,如可用二挡起步。离合器松开时比往常要慢,调整传动力的大小最好用半离合的幅度来解决。油门比平时起步时要小,只要发动机不熄火就行。一旦车轮已经转动起来后,立即换入低一级挡位,就可以正常加油走了。这些都要求驾驶员换挡动作要快,油门、离合器、挡位配合要准确。在冰雪路面长途行驶时,除了按照上述的要求去做以外,司机还应戴上有色眼镜,并随车携带防滑链、三角铁等防滑用品。
2.控制车速并与前车保持较大的安全距离
4.在冰雪路上行驶,尽量少用脚制动
5.超车也要有学问
冰雪路面上行车最好不要超车,跟在前车后面谨慎行驶。因为前面的车已将雪地轧出了冰辙,所以要更加格外小心!最好让冰辙夹在两轮之间绕过去。如果要超车必须变更车道时,千万不要急打方向盘,缓慢地驶出冰辙后再超过去。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欲变更车道前后车辆的距离,可以超车时,先打开转向灯,多看相应方向的后视镜,确认没有危险时再变更车道。如果车辆陷在雪中走不了,在不影响其它车辆安全行驶的情况下,可以挂上倒挡,轻踩油门和离合器慢慢往后倒车,离开打滑区域后再向前行驶。
6.应保持车辆前后风挡玻璃的良好视线
雪天行车中,要把后风挡玻璃的电热除霜器打开,如果后风挡玻璃结雾会阻碍后视镜的视线,司机不好判断后面车辆的情况。前风挡玻璃和反光镜两侧的玻璃上如果结了雾,可以打开车内的暖风开关,大风量吹散玻璃上的雾气,千万不可手里拿着棉布或毛巾等物擦拭玻璃上的雾气。
7.会车时要保持较大的横向安全距离
冰雪路面行车进出主路、通过十字路口、左右转弯、双方会车,以及遇有行人和自行车时,要充分顾及他人,礼貌让行,始终保持较大的横向安全距离。特别是一些新司机或骑车人行驶速度缓慢时,应该多谅解,一般不要闪灯鸣笛催促,否则会给他人精神上造成恐慌。有时,自行车和行人可能会在混合路段的非机动车道内或胡同的两侧,因路滑不慎摔倒,驾驶员宁可停车让行,也不要抢道行驶,随时避免可能发生的人身伤亡事故。
9天气行车技巧:雷雨天
雨天路面积水很浑,但如果不是快速流动的水面,通过观察还是可以判断水底大致情况的。
大雾天,能见度极低,建议最好把车开到路边安全地带或停车场,待大雾散去或能见度改善时再继续前进。
黑夜带来的最大麻烦就是视觉上的障碍,我们最担心的不是自己的车,而是车外的路况。
1.判断积水深浅选择路线
雨天路面积水很浑,但如果不是快速流动的水面,通过观察还是可以判断水底大致情况的。一般有浪花和旋涡的地方很可能有较大的石块和其他障碍物,而水面较平静的地方一般水较深,水面开阔且有较均匀的碎浪花处,一般都是底为碎石的浅水层,是驾车通过的较理想处。
2.涉水前后应低速慢行
3.保持充分的行车间距且不要超速行驶
跟随前车行驶时,要保持充分的行车间距,雨天行车间距要比晴天加长50%。如果行车间距不足,一旦遇到前车紧急制动,后车来不及制动就很容易造成追尾事故。
4.方向盘转向时别太急
下雨时,土路上的雨水与路面浮土混合成泥浆,路面像涂了一层油似的非常滑,因此用方向盘转向时不能太急,如果太急容易造成翻车。
5.车窗除雾避免视线不清
雨中行车时还要特别提防过往车辆溅起的水花,尤其在超越大卡车时,其溅起的水花可能会让您在几秒钟内茫然一片,几乎辨不清方向。除了车外雨水让视线变得模糊外,车内外温差很容易导致车窗起雾。除雾的最快方法是打开车窗或空调使空气循环。如天凉的时候开暖气,将风口吹向玻璃,使玻璃变热来蒸发车窗上的水滴,以达到除雾的效果。
6.雨天开车要一直打灯
7.遭遇打雷
8.高速公路避雷措施
10天气行车技巧:大雾天
1.严控车速
2.正确用灯
3.勤用喇叭
雾天视线不好,勤按喇叭可以帮您起到警告行人和车辆的作用,当听到其他车的喇叭声,应当立刻鸣笛回应,示意己车的位置。会车时按喇叭提醒对面车辆注意,同时应关闭防雾灯,以免给对方造成炫目感。
4.安全停车
乘员远离车雾太大时,可将车紧靠路边停放,打开雾灯、近光灯和双闪灯。所有人都要从右侧下车,千万不要坐在车上。如果是停在高速路紧急停车港湾,人最好到路基外面等候,避免被莽撞的车碰到。超越路边停放的车辆时,要在确认其没有起步的意图而对面又无来车后,适时鸣喇叭,从左侧低速绕过。
5.清洁视线
除雾切忌边走边擦遇到大雾时,水汽凝结的风挡曲面会使你仅有的视线受损。来车射出的灯光也会晃眼。使用空调的除雾挡,可以快速除雾;也可在风挡上涂一些甘油、酒精、盐水甚至洗洁精;如果想用手擦去风挡上的雾气,请停车后擦拭,切忌边走边擦。在大雾中,可以尽量利用残存的视距,盯住路中的分道线行驶,但一定注意不要轧线行驶,否则对向会车将很危险。最好不要沿着路边行驶,因为在路边临时停车、等待雾散的人也是行车安全的重要隐患。
11天气行车技巧:夜晚
1.尽量选择高速公路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夜间行车的首选还是高速公路。因为黑夜带来的最大麻烦就是视觉上的障碍,我们最担心的不是自己的车,而是车外的路况。所以,全封闭的高速公路无疑是夜间行车的首选,它不仅免去了路况不熟的后顾之忧,而且路中间的隔离带还能有效地阻止对面车辆射来的灯光。
2.远光灯变为近光灯
与对向车相距150米时,应将远光灯变为近光灯,若遇对方不改用近光,应立即减速并连续使用变换远、近光的办法来示意对方;如仍不改变,则应减速靠右停车避让,切勿斗气以强光对射,以免损害双方视觉而酿成车祸。
3.时刻注意行人横过马路
4.严格控制车速
这是保证夜间行车安全的根本性措施。由于夜间道路上的交通量小,行人和自行车的干扰也比较少,加上驾驶员的心理状态,一般比较容易高速行车,因而很可能发生交通事故。驾驶员应该充分认识到在夜间高速行车的危险性。夜间行车由亮处到暗处时,眼睛有一个适应过程,因此必须降低车速,在驶经弯道、坡路、桥梁、窄路和不易看清的地方更应降低车速并随时做好制动或停车的准备;驶经繁华街道时,由于霓虹灯以及其它灯光的照射对驾驶员的视线有影响,这时也须低速行驶;如遇下雨、下雪和大雾等恶劣的天气时更须低速小心行驶。
5.增加跟车距离,
尽量避免夜间超车
驾驶员在夜间行车时,一是视线不良。二是常遇危险、紧急情况,为此,驾驶员必须准备随时停车。在这种情况下,为避免危险,要注意适当增加跟车距离,以防止前后车相碰撞事故。尽量避免夜间超车,必须超车时,应事先连续变换远、近灯光告知前车,在确实判定前车让路允许超越后,再进行超车。
6.注意克服驾驶疲劳
夜间行车特别是午夜以后行车最容易疲劳瞌睡。另外,夜间行车由于不能见到道路两旁的景观,对驾驶员兴奋性刺激物少,因此最易产生驾驶疲劳,如稍有感觉就应振作精神或停车休息片刻。
12路况行车技巧:山路
山路崎岖,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驾驶的困难。司机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下面搜集了一些山路技巧,供新手看看。
现在私车自助游盛行,大家都认为高速公路路况好,情况少,说日行千里也行。
山路崎岖,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驾驶的困难。司机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下面搜集了一些山路技巧,供新手看看。供平原地区一年以上驾车经历自驾车长途旅行者参考
1.走切线
2.进弯慢、出弯快
3.上坡快、下坡慢
4.几挡上、几挡下充分利用发动机制动,发动机的动力能保证用什么挡位能上的坡,你就挂这个挡下坡。
5.特别注意客货运车辆
6.提前制动、提前减速反应快的人更应牢记这一点
7.安全篇
遵章守纪,保证自己(人、车)的安全,就是学雷锋,只有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才谈得上顾及别人的安全,为了让我(车)而你掉沟里(悬崖),你说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说你是笨猪,被我一盘子甩下去,警察来看还没证据。
8.小心“抬头坡”
不熟悉的山路,在上完坡立即下坡的“抬头”路段一定小心,控制好速度。因为视线不良,要到达坡顶才能看到下面路况,是好是坏、是否转弯、是否有车来、是否有障碍?如果车速过快,将很危险。
9.不怕慢、就怕站
10.跟车行进
找性能与你的车差不多、同向行驶的本地车做领跑,会轻松很多。本地车的司机,对当地路况了解,知道什么地方该快什么地方该慢何处有危险那里有塌方。注意保持车距,不要让前车有误会。
13路况行车技巧:高速公路
1.高速保持一定车距,距离产生美
2.山区高速,不要跟大车
遇到山区高速,既不要跟大车,也不要被大车跟,免得被刹车失灵的大车给包了饺子。遇到隧道指示,提前减速并做好开大灯的准备。另外不要紧跟在大货车或大客车后方,因为它们后轮弹起的碎石可能打破您的挡风玻璃。
3.高速路上别停车“方便”
没有特殊情况,别在服务区以外的地方停车。停车的危险性比开车时大得多。停车方便,伸伸懒腰,危险正在靠近你。如果我看见你停车方便,罚款200元,不过罚款不代表你没有危险。高速上别侥幸停车撒尿,抓住这泡尿就200元以上。新手夜间不要行车,尤其是山区高速,自从治理超限以来,大型车集中在晚上,很不好走。
4.爆胎后把警告牌放到车后越远越好
5.雪后的高速冰化要提前减速
冬季走高速,尤其是下过雪后的高速,遇到涵洞、桥梁等凡是路面和大地之间有空气的地方,都要小心,提前减速,因为这些地方接不到地气,结了冰根本化不了。
6.遇到前方不动,自己要离车站到外边最安全
遇到必须停车的情况,比如事故,交通管制等,停车后立刻下车,打开双闪,锁好车门,站到护栏以外,等自己车后面有十几辆车以后,再上车等候。还有进入收费站等候交费时,和前车保持一定距离,并注意观察后视镜,如有异常立刻启动车辆,偶尔有大车到了收费站却没有刹车,这种情况也要想到。
小技巧
需要制动时,分几次制动为好,不要一脚踩死,防止车辆跑偏;进出隧道光线发生变化,会影响视力,要适当降低车速,以适应光线的明暗变化。
14路况行车技巧:国道、省道
在这类公路上驾驶,必须时刻注意公路上的交通标志。并按照提示适当驾驶。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国道省道多为开放式的公路环境,所以各类突发情况出现的概率远较高速公路来得高,在每次通过一些路口和岔口时,驾驶员最好把脚搁在刹车上以防万一。
国道、省道路面“选择性”驾驶技巧
1.选择宽敞的
宽窄两条路放在新手面前,新手要尽量选较宽的道路行驶,宁可绕点远路。这样既可保留情况变化时的处理余地,又可以保证开车时有较好路况和良好视野。
2.选择平坦的
3.选择硬路面
一般来说,靠道路中心经车轮反复碾压部分相对比较坚硬,靠道路边缘比较松软,尤其是雨天,应尽量走中心坚硬部分。松软的道路会增加汽车的行驶阻力,造成动力不足等。新手容易发生熄火等,加大行驶难度。
4.少占超车道
在快速路上行驶,新手尽量避开超车道,特别是有中央绿化隔离带的国道和省道等,因为国道省道常有路人横穿,超车道离中央隔离带很近,新手遇到紧急情况常很难处理。
5.时刻留余地
驾驶员在遇到来车后,无需立刻回到自己一侧的车道,凡是开车,就必须时刻给自己留有一点余地,当对方临近面前时,只需要向右让出足以让对方通过的距离就好,不要早早地贴在路的最右侧。
应急情况处理方法
1.侧滑、甩尾由于刹车过猛或加速太急都会造成车辆侧滑、甩尾,即车辆不能按照驾驶者预定的行驶方向行驶,出现横向滑动或来回摆尾的情况。由于制动过猛造成的侧滑或甩尾,应松开刹车踏板,采用连续点刹的方式制动。
处理方法:出现类似危险情况时,千万不要猛打方向,企图靠转动方向改变打滑状态,这是非常危险的,不但起不到纠正作用,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2.转向不足由于入弯速度过快,车辆易出现转向不足,即车头向弯外滑动,车辆不能按驾驶意图沿前轮指向行驶。特别是前轮驱动的车辆,更易发生类似现象。
处理方法:首先松开油门踏板,收油。然后略微回正方向,在转向与回正间不断调整,但切忌过大,以不超过车轮正常行驶位置为限,必要时可轻点刹车减速,配合方向修正。
3.转向过度由于车辆速度过快,转向过猛,导致车尾向前甩动,出现掉头打转的倾向,即称为转向过度。后轮驱动的车辆更易发生类似情况。
处理方法:首先仍是松开油门,轻柔而迅速地反打方向,必须回正过中线,必要时配合点刹降低车速。
15借我一点电蓄电池连线示范
行车应急借电
春节回家大军正浩浩荡荡地行驶在路上,堵车应该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但如果是连续堵车几小时的情况,有些人为了节油可能会采取熄火等待,这个时候就要非常注意,如果一直开着音响和空调,很容易会出现蓄电池没电、打不着火的情况,那么学习“蓄电池借电”就很有必要了。
如果蓄电池没电了
1.出发前最好去买蓄电池连接线(俗称“过江龙”)以及工作手套。
2.碰到点不着火的情况,要冷静,拿出三角警示牌放置一定距离,高速路上放置在离车150米位置处。
3.在不影响行车安全的情况下,询问路过车主愿不愿意给你搭线,找到搭线车辆后,开始进行接线。
蓄电池连接线操作手册
1.将两车的车头相对。
2.打开两车前盖,找到蓄电池,并看清楚正极和负极,正常情况下,正极是红色,负极为黑色,上面有“+”、“-”号标识。过江龙有两个线,红色和黑色,分表代表正极和负极,与车辆一样。
3.有电的车保持在运转状态,不要熄火。
4.点火采取“先接正极,后接负极”的原则,将过江龙的红色线(正极)分别插在两辆车的正极上;再将过江龙的黑色线(负极)分别插在两辆车的负极上。顺序一定不能错。要不然会引起短路甚至起火。
5.没电的车用钥匙打火,连续几下,车就能启动了。
6.没电的车启动后保持运转的状态,将“过江龙”取下。注意,这时要将“过江龙”的黑色线(负极)先从两车取下,然后再将“过江龙”的红色线(正极)从两车取下。完成借电。
如果油箱油不充足,或者想节油而熄火停车的话,各种类型的灯必须关上,空调、音响、雨刮都不能开,最多只能开一个收音机,因为熄火下,这些设备全部会自动消耗蓄电池里面的电量,就算只开着大灯,蓄电池的电源也不足以供应2小时,部分车型甚至1个小时都撑不到。如果全部开的话,半个小时就有可能出现打不着火的情况。
所以,油箱的油一定要准备充足。最好经停加油站时就加满。这样堵车就不用熄火,否则一不留神,电池就会没电了。
16让咱们拼车吧
行车安全拼车
拼车回家不可盲目行事,在做好一切基本出行安全准备时,双方不妨签下书面协议,并给自己购买一份意外保险,将潜在风险系数降至最低。
签好协议买好保险
新快报:拼车存在哪些潜在的风险?
薄文君:目前拼车有三种类型,一种是无偿拼车,第二种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有偿拼车,第三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有偿拼车。对于第一种类型的法律风险主要在于,若发生交通事故,车主可能要对同车的伤者进行赔偿;对于第二种类型的法律风险主要在于,行政管理部门很容易将其等同于营利性有偿拼车行为,认为构成非法运营;对于第三种类型的法律风险在于,该行为属于非法营运,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规定。
新快报:如何才能避免或转移这些潜在的风险?
薄文君:对于无偿拼车或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有偿拼车行为,我建议车主及乘客最好事先协商并订立书面的合同,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民事责任上的约定。
新快报:口头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薄文君:书面协议内容可包括途中各项费用的分担、行程的安排、同乘人的义务(不得携带易燃易爆品、危险化学品、毒品、宠物,以及携带行李数量的限制等)、发生事故后的责任承担等。
新快报:拼车过程中还有哪些细节要特别注意?
拼车八项注意
1.拼车者最好是熟人,与陌生人拼车时,要注意预防骗子或劫车者,车主和乘车人要互相了解对方的真实身份及联系方式,互相出示身份证,不能只是一个网名。
2.车主和同车人应分别将对方信息发送给至少一名亲友,以备出现问题后联系使用。
3.乘车人应事先了解驾驶员的技术水平、所乘车型,以及有无跑长途的经历。
4.总路程不宜超过10个小时,不走夜路。
5.车主对于没有驾驶过所乘车型的同车人,尽量不要让其参与驾驶。
6.不要在途中向同车不熟悉的人炫耀自己的收入或者所携带财物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