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从不体检——关于体检的反思》
这两天,单位组织职工体检,往年,这是我一年中最期待的一件事情,希望通过医院里先进的仪器和一本详尽的检查数据给自己一些健康方面的安慰或警示。可是,每次翻开体检结果,心里都是愁肠百结,数据显示我的身体总是有问题。为了不自寻烦恼,我从05年开始就不体检了。
体检真的能解决我们的健康问题吗?其实,更多的时候,体检的结果给我们带来的是慌乱、恐惧和无谓的劳民伤财。体检前还是好好的,体检完了,总有几个爱担心的同事忧心忡忡,有子宫肌瘤、有乳腺增生、有高血压、有贫血……反正很少人的指标是完全正常的。
我们的祖辈一辈子都没照过B超或X光,没验过血和查过大小便,但他们都能健康地活到八九十岁甚至天年。相反,我们现在年年体检,也不见得比我们的父辈健康长寿,反而是许多健康的人被“数据和指标”吓得半死。
大家都知道,体检出来的数据和指标只代表我们体检时那一瞬间的身体状况,它是死的,是静止的。但生命是动态的,气血是动态的,一周前的体检结果不能说明一周后的身体状况。
我有一亲戚,70多岁,年年的体检指标都正常,比四十多岁的人还正常,却在几个月前倒在路上,脑溢血,至今躺在医院昏迷不醒。还有更多的人上半年体检还是好好的,下半年却查出肿瘤,且一确诊就是晚期。有多少幸运者能如西医宣扬的那样“早检查早治疗早康复”?又有多少人不是“早检查早治疗早痛苦早死亡”的?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要去相信体检指标?为什么要去接受西医给我们的种种的负面信息和心理暗示?为什么不相信我们人体自身的修复功能和自愈能力?
不体检,把自己交给中医这个观点连中医也不认同
体检结果只能自己吓自己?
一年一次的体检是不是有必要呢?在这个问题上,看多了体检病例的体检中心主任们仍然是持肯定态度的。解放军454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主任石海明介绍,因为体检数据会出现不正常而不去体检以免担惊受怕,这个逻辑是完全说不通的。发现异常及时随访,及时纠正,对疾病的预后肯定有积极意义,也比讳疾忌医病情拖到不能拖了才治疗,投入的金钱要少得多。当然对于一些诊断,也不用过于担心,甚至疑神疑鬼,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比如女性体检单上的“常客”——乳腺增生,其实并不是一种疾病。乳腺增生属于正常乳腺发育与退化中失常范畴,通常是无需用药和治疗的。
不体检没事,一体检事多?
南京市第一医院体检中心主任凌龙表示,体检肯定是必要的。一个人体内可能潜伏着病理性的缺陷或功能不全,而在表面仍然不表现出病态来。“我们体检中心最近就检出了一个20多岁的女孩子,有先天性心脏病,但一点症状都没有,自己和家人从来都不知道。”
凌龙主任表示,有些疾病一旦出现症状时,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救治时期。比如高血压患者有一半是在体检时才被确诊;隐性的冠心病平时毫无异常,待到自我感觉有问题时常常已到晚期。
即使体检也查不出毛病?
“体检是一种普查,检查的是正常人群,所以发现大问题的比例,肯定要比身体不舒服时到医院检查时发现问题的比例要低。”凌龙表示,这是很正常的,不能因此就武断地认为体检查不出问题。石海明主任还表示,有时候查出问题与否,与筛查的手段也有关系。以肺部疾病的筛查为例,一般的体检,选择拍片较为多见。但不可否认的是,CT的分辨率更高,能看到1厘米以下的异常组织。比如年龄大、有咳嗽、咳痰、抽烟等有高危因素的人,定期做低剂量CT,比做X线胸片更有利于发现早期肺癌。
人体有自愈力,所以没必要治病?
南京市名中医、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专家夏公旭介绍说,人体的确存在一定的自愈能力,但是绝不能过分夸大这种能力!
“但是这个前提,是你的脾胃之‘正气’没有耗损,”夏公旭说,如果你消化不良,或者脾胃也不健康,自愈能力就会大打折扣。而且,一旦到了西医所说的“病”的状态,基本体内的“正气”也弱于“邪气”了,这个时候无论什么小毛病,都必须治疗,以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作者起底
原是位病人,十年前接触中医接受民间中医“口头毕业证”
中西医之辩
“中医治人,西医治病”两者并不矛盾
南京市名中医、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专家夏公旭介绍说,中医、西医各有所长,但是到目前为止,无法得出哪种医学更好的结论。西医在治病方面有其长处,更注重一些细节。比如该做西医手术的疾病还是需要手术,不是说光靠吃中药就能解决的。
中医更强调人的整体观,对“证”治疗,而不是病。比如感冒和肺炎是两种病,西医有着两种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但是如果两种病都有一样的“证”,那么中医开出的方剂可能几乎是一致的。所以,很多新出现的疾病西医没有特效药,但是中医一样治疗,原因就在于此,不是只针对病,而是更重视证型的辨别与确认。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张明副院长介绍说,中西医结合不像很多人简单理解的中医也用西医也用就叫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必须是1+1>2的疗效。
体检报告单怎么看?
三类检查简单基础,但也要认真对待
很多人觉得体检的项目都很基本,感觉也像“走过场”。实际上,在医生看来,这些基本项目,也是有存在意义的。解放军454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主任石海明就告诉记者,一般来说,体检项目比较基础的有三类:
第一类是体格检查,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内外科检查、眼科检查、耳鼻喉科检查等。这些基本项目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医生可以根据有无超重情况以及血压、脉搏等是否正常,判断多种疾病的发生危险。
第二类是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等一般检查,也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等生化检查,还包括妇科细胞学检查。血、尿、便常规可以了解有无贫血、感染以及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炎症等疾病。
第三类是辅助检查,包括心电图、X线检查、超声检查等,例如腹部B超,这样是很重要的。可提前发现是否出现肝、胆肿瘤或胆囊结石等。
住在环境污染区最好一年一检
“一般来说,如果是平时身体比较健壮、体检也没有异常的年轻人,体检间隔放宽一点也不会有大问题,但仍要注意定时。”凌龙表示,如果是有基础疾病的、年纪较大的人群,还是建议一年一次定期体检。乙肝病毒携带者或丙肝患者、家庭成员中有癌症患者、长期在环境污染区居住或工作者每年也应当至少体检一次。
外逃官员的名单、总人数、总涉款金额究竟何时才能详细公开,恐怕未有定数。
季建业落马,时隔一年多,中纪委再“杀”南京,以“回马枪”之势,宣告了杨卫泽的落马意义之一:反腐不会减速,全面从严治党正一步步落地。
如果,有一条周永康那样的大腿在你面前可以抱,你能否把持住不去抱?如果,有一个老周那样的领导,示意你抱他的大腿,你敢不敢不抱?一想到此,你是否会对某某TV某个美女主持人,生出“理解之同情”?
我想起许多人小时候的经历,1998年看《泰坦尼克号》时,许多家长在某个特定时刻捂住了孩子们的眼睛。似乎这一眼看下去,脑袋就会被魔鬼所占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