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体检医生透露真相:漏掉这几项检查,可能耽误大病
年末,正值体检高峰。准确体检能及时发现疾病及潜伏的高危因素。相反,一些错误的认识和做法,会让体检效果大打折扣。
受访专家:
解放军第309医院体检中心主任邓传福
北京医院体检中心主任朱玲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博济医疗中心副主任甘小玲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博士欧阳碧函
体检前做好7件事
体检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当前健康状态,为了体检结果不受影响,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体检前勿大量饮酒、大鱼大肉、熬夜或短期剧烈运动。
3.体检前一天晚上最好别大量饮水,特别是12点以后。体检当天早上可以少量喝水,控制在50~100毫升以内。
4.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患者应照常吃药,以免引起心脑血管意外。
5.体检前一天不要做剧烈运动,以免影响血糖、肌酐、肝功能等血液检测结果。
6.体检当天宜轻便着装,不戴隐形眼镜、不化妆、不戴首饰。
7.感冒、发烧时不体检。女性月经期不做妇科检查及尿检。
体检千万别漏这6项
医生提醒你,漏掉以下几项不检查,小心耽误大病:
肛门指检
尿常规
尿检是肾脏、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第一道风向标,且敏感性高。
即使没有症状,一般也需每年筛查一次尿常规。如果已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则应根据病情,每年定期检查两次或两次以上。
粪便分析
很多人嫌麻烦不验粪便。粪便分析是消化道疾病的“照妖镜”,可以了解胃肠道有无出血、炎症、寄生虫感染、消化吸收功能等情况。
粪便检查结果,特别是反复的潜血试验阳性,若除外痔疮、肛裂等原因,往往是早期胃肠道肿瘤的信号。若放弃大小便检查,极有可能错失早期发现疾病的良机。
胸片
很多人“谈X线色变”,因为怕辐射而不拍胸片,这其实是得不偿失的行为。
拍胸片可大致了解胸部情况,发现部分支气管疾患、结核、肺癌等。
拍一次胸片的辐射量很小,仅相当于7~10天自然辐射量,对普通人身体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孕妇或计划3个月内怀孕的女性可不拍胸片。
妇科检查
不少女性常会避开这项检查,认为只要检查子宫附件B超就足够了。
除了妇检中要暴露隐私部位以及回答一些令人尴尬的问题外,更多是因为不了解妇检到底查了些什么。
看似简单的妇科检查,可以发现很多妇科疾病:
看外阴有无肿瘤、炎症、尖锐湿疣等;
阴道检查看有无畸形、炎症、白带异常等;
宫颈检查要看宫颈形态,有没有炎症、肿物,并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九成以上的宫颈癌可以由此检出。
五官科检查
很多人只重视心肝肺,忽视耳鼻眼口。如果体检时放弃五官科检查,可能错过发现很多疾病或癌前病变的机会。
耳鼻喉科不仅可发现大部分急慢性炎症,还可筛查浅表肿瘤。
眼科对青光眼、白内障、眼底出血等常见病检出率非常高。
口腔科除了可发现牙齿和牙周问题,更能发现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如黏膜白斑、纤维化等。
特别提醒
“肝功能异常”“高血脂”“甲状腺/乳腺/肺结节”……一本厚厚的体检报告可能会罗列几条甚至十几条“阳性发现”,很多人常被吓得寝食难安。
重视体检结果没错,但不要过度紧张,个别项目偶尔一次不在正常范围内,不见得就是疾病,一定先要咨询医生。
另外,建议大家把近些年的体检报告妥善保存,方便观察身体指标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