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这么“不靠谱”,为什么还要做筛查? 肿瘤标志物太多搞不清?肿瘤标志物这么“不靠谱”,为什么还要去做!肿瘤,肿瘤发病率不断上升,其主要是患者在就诊时,往往已经... 

肿瘤标志物太多搞不清?肿瘤标志物这么“不靠谱”,为什么还要去做!

肿瘤,肿瘤发病率不断上升,其主要是患者在就诊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治疗肿瘤的关键是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因此,每年定期体检就引起尤为重要。无论是参与肿瘤预防体检,还是做早期的筛查诊断,以及在中后期的治疗过程中,「肿瘤标志物」检查总是一直伴随着患者。你是否有这样的困扰?是不是每次检验报告上一堆字母完全看不懂,但又特别想知道它们都代表着什么呢?以下这些知识你一定要了解。

什么是肿瘤标志物(TM)?

TM存在于细胞,组织,血液,体液中,可通过生物化学,免疫学等方法进行检测。目前在临床中,TM主要用于肿瘤患者的辅助诊断,预后判断,疗效观察,监测肿瘤有无复发,指导后续治疗等。

常用肿瘤标志物及其意义:

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鳞状细胞癌抗原(SCC/SCC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和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CA242),糖类抗原(CA72-4)为肿瘤的临床常见标志物。

那么这些常用肿瘤标志物有什么临床应用意义呢?

标志物:AFP

筛查:可作为原发性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

常用辅助诊断:肝癌,但不能仅靠AFP来诊断肝癌。对于血清AFP≥400μg/L超过1个月或者≥200μg/L持续2个月,需联合B超检查,必要时CT/MRI等以明确诊断。

其他:1.新生儿;2.肝细胞发生恶变;3.孕妇血清中AFP;4.异常升高可见于胎儿神经管缺损、脊柱裂、无脑儿等;5.胃癌,结直肠癌疗效和复发监测。

临床应用:1.持续升高,提示预后不良;2.评价治疗效果;3.治疗后的随访和复发监测。

标志物:CA19-9

常用辅助诊断:胰腺,胆道等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但特异性不够强,CA19-9测定值的高低与胰腺癌的大小无关,但是高于10000u/mL时,几乎均有存在外周转移。

其他:在胃癌,结肠癌,肝癌,良性疾病如肝炎,胰腺癌,胆囊炎,肝硬化等。

标志物:CEA

筛查:不用于无症状人群的肿瘤筛查

常用辅助诊断:适用的范围比较广,消化道,肺,妇科肿瘤都有升高。

其它:甲状腺髓样癌,胆管癌,泌尿系恶性肿瘤等

临床应用:1、持续升高,提示预后不良;2.评介治疗效果;3.治疗后的随访和复发监测

标志物:CYFRA21-1

筛查:一般不用于肺癌的筛查

常用辅助诊断: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较灵敏的标志物,特别是鳞状细胞癌,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其它:如膀胱癌,食管癌,鼻咽癌,卵巢癌和子宫颈癌,肝炎,肝硬化,胰腺炎,肺炎,肺结核。

标志物:ProGRP

常用辅助诊断:小细胞肺(SCLC)的首选标志物之一,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其它:甲状腺髓样癌,在某些良性疾病,如泌尿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也可不同程度地升高。

标志物:NSE

常用辅助诊断:小细胞肺癌首选标志物之一,可用于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癌的鉴别诊断

其它: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和肺部疾病,如脑膜炎,肺炎,神经内分泌细胞肿瘤,如嗜铬细胞瘤,甲状腺髓样癌,黑色素瘤,胰岛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肿瘤明显升高,肾母细胞瘤(wilms瘤)患者较少升高。

糖类抗原(CA125)

CA125不仅是卵巢癌的标志物,输卵管腺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胰腺癌,肠癌,癌症和糖尿病患者的CA125水平还会升高。

CA125对于女性尤为重要,在卵巢肿瘤的诊断,治疗,监测,判断愈后等方面作用显着,是卵巢肿瘤诊治过程中不可治愈的指标,同时也是非卵巢癌中的重要参考指标。癌病人的血清CA125水平会明显升高,其他非卵巢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例如癌症40%,胰腺癌50%,胃癌47%,肿瘤44%,结肠癌32%,其他妇科肿瘤43%。

非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卵巢囊肿,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等,CA125虽有不同程度升高,但阳性率升高。至少在早期妊娠的头3个月内,CA125也有升高的可能。

糖类抗原(CA15-3)

CA15-3可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诊断,糖尿病初期的敏感性60%,晚期晚期的敏感性80%。

糖蛋白抗原(CA50)

CA50是一种唾液酸和唾液酸糖蛋白,正常组织中一般不存在,当细胞恶变时,糖基化酶被激活,造成细胞表面糖基结构改变而成为CA50标志物。正常血<20μg/L,许多恶性肿瘤患者血液中皆可升高,如66.6%的肺癌,88.2%的肝癌,68.9%的胃癌,88.5%的卵巢或子癌,94.4%血浆或胆管癌,其他如直肠癌,膀胱癌等皆有70%以上是升高的。

糖类抗原(CA242)

CA242是一种唾液酸酸化的鞘糖脂类抗原,几乎总是和CA50一起表达。在临床上均被用于消化道恶性肿瘤尤其是胰腺癌,结直肠癌的诊断,与CA19-9,CA50相比,新一代的CA242在胰腺癌,胆囊癌和消化道癌中的灵敏度,差异更高(CA50,CA19-9易受肝功能以及胆汁淤积的影响,在良性多重性黄疸以及肝实质性损害类疾病时常出现假阳性)。

糖类抗原CA242是消化系统尤其是胰腺癌,结直肠癌的肿瘤标志物。肝癌,结直肠癌患者该指标明显升高。它的临界值一般在20KU/L,恶性肿瘤时检出率可达60%85%,且含量较高。另外,某些胃癌患者该指标也会升高。

糖类抗原(CA72-4)

糖类抗原(CA72-4)是检测胃癌和各种消化道癌症的化验标志!这也是一个非典型的肿瘤标志物,此指标升高不代表一定就是患了肿瘤。主要见于子宫道,卵巢肿瘤,对胃癌,卵巢粘液性囊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敏感度较高,对胆道系统肿瘤,结直肠癌,胰腺癌等亦有一定的敏感性。

CA72-4正常人血清中含量<6U/mL,异常升高在各种消化道肿瘤,宫颈癌产生。对于胃癌的检测部位,以>6U/mL为临界值。良性胃病仅<1%者升高,而胃癌升高者比例可达42.6%,如与CA19-9同时检测,阳性率可达56%。

肿瘤标志物这么“不靠谱”,为什么还要做筛查?

很多人体检结束,都会有很多疑问,大夫我这是得癌症了吗,我问了好几个大夫,他们说的都不一样,有的说有可能,有的说不一定,有的建议我过一个月再复查,有的建议我马上就做增强CT,我到底该怎么办,该听谁的,愁得我觉也睡不好,饭也吃不香,也不敢给家人说,都瘦了好几斤了,大夫,您经验丰富,您看我这是癌吗,您就给个痛快话,是啥就直说,我能承受,不怕死。

单凭化验检测报告其实是很难判断是什么不是什么。对于肿瘤的诊断,首先要有影像的支持,比如超声、CT或者核磁共振,有的还要做增强或PET-CT,最终还要靠病理诊断明确是哪种类型,所以肿瘤标记物仅能供参考。

那么我们该怎么看待肿瘤标准物的化验结果呢。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肿瘤标志物轻度升高不一定就是癌

肿瘤标志物是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产生的一类物质,通过血液、体液可以检测到。但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就是得了癌症,因为有很多因素均可导致升高。比如甲胎蛋白AFP,除原发性肝癌外,孕妇、活动性肝炎和生殖系统肿瘤都可能导致AFP的升高。有时由于各种原因也导致假阳性,血液中肿瘤标志物对肿瘤患者只能作为诊断的参考或辅助手段。首先影像学发现有肿瘤存在,患者血液中肿瘤标记物又有升高,且升高到正常上限的2倍以上,提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极大。但如果没有影像方面的证据,只有肿瘤标记物轻度升高,小于正常上限的1.5倍,不一定就是癌症,需要定期观察。

曾经遇到许多这样的情况,化验肿瘤标记物轻度异常,结果超声CT核磁,PET-CT,胃肠镜全做了也没找到肿瘤的影子,两年了,化验结果还在波动地缓慢升高。还有一开始肿标升高很紧张,后来没发现肿瘤,指标有时不高有时高,后来就不那么在意了。所以,对于肿瘤标记物轻度升高,一定要做进一步影像检查,早期发现肿瘤就可早期干预治疗,对于没有影像证据的要定期复查。

2.肿瘤标志物正常不一定就不是癌

有些恶性肿瘤标志物升高早于临床症状,所以应引起注意,但并不是每个癌症患者的肿瘤标志物都会增高。如有的肿瘤长得很大了,肿瘤标记物却依然正常。常有病人指着单子问医生,CA153不高为啥最后还诊断乳腺癌,肺鳞癌为什么SCC却正常?其实肿瘤标记物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具有很高的特异性,比如CEA、CA199消化道肿瘤都会高,不一定就是肠癌或胰腺癌。比如晚期卵巢癌CA125有的却不高,而有些非癌性腹水的患者CA125也会高。所以,如有其他临床诊疗手段证实可能有恶性肿瘤存在时,不要因为标志物不高,就心存侥幸,一定要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排除。

过去认为的有几种肿瘤标志物敏感度比较高,如原发肝癌患者中70%~90%有AFP升高,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总的阳性率约为70%,这有助于这两种肿瘤的早期发现,但也都不是百分之百的阳性率,只要影像尤其是增强影像怀疑恶性肿瘤存在,即使肿瘤标记物不高,也不要放过,毕竟最终要靠病理明确诊断,如果是良性更好,如果是恶性就要积极干预治疗。

3.判断预后及疗效的观察指标

既然肿瘤标记物不是那么靠谱,是不是就没有检查的必要了呢?答案当然不是。

化验体检检测报告出现肿瘤标记物异常怎么办?

遇到化验肿瘤标记物升高可按以下原则处理:单项标志物轻度升高者,如果影像没发现肿瘤,复查后数值一直维持在正常值上限的临界水平,则不考虑恶性肿瘤。但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要特别对待,进行认真排查:

一是单次检查升高特别明显,在正常值上限的2倍以上的;

二是多次复查,数值持续升高的;

三是有肿瘤家族史,筛查时发现肿瘤标志物增高的。

此外,还应注意不同医院使用不同检测方法、不同设备及试剂检测同一项标志物时,结果可能出现差异。

知识点敲黑板总结

1.NCCN指南指出:当发现CEA连续升高时,考虑体格检查、结肠镜、胸腹部增强CT,或考虑PET/CT。

2.如果检查结果阴性,则3个月后再次进行影像学检查,考虑PET/CT,或重新检查胸腹部增强CT;如果结果还是阴性,继续3个月后复查,直到有阳性发现或肿瘤标志物CEA降到正常。如果检查结果阳性,给予后续治疗。

3.仅血清AFP联合肝脏超声检查可作为原发性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CA125对于有特殊遗传基因突变或卵巢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可考虑用血清CA125结合阴道超声检测以早期发现卵巢癌。

4.原发性肝癌高危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长期酗酒者以及有原发性肝癌家族史者为主,筛查年龄男性≥40岁,女性≥50岁开始,宜每隔6个月检查一次。

5.可用于术后随访的肿瘤标志物监测:需治疗后2年内,宜每3个月检测一次,3~5年内每6个月检测一次。

6.非癌症疾病也可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

月经期、妊娠早期血清CA125可增高。妊娠期CEA可轻度升高,AFP明显升高。

肝肾功能异常、胆道梗阻和炎症感染等均可造成肿瘤标志物,如CEA、CYFRA21-1、SCC、ProGRP等浓度增高。

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结核、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CA125可升高。

胆汁淤积能导致血清CA19-9浓度增高。

7.化疗可使肿瘤标志物一过性增高。用单克隆抗体和动物免疫血清治疗过的患者,肿瘤标志物可能会出现假性升高。

8.参考区间可以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例如血清CEA检测的参考区间可因方法、仪器、试剂不同而有不同,因此各实验室应根据试剂说明书和临床实践建立自己的参考区间。

10.连续观察更有意义,突然升高值得注意。

高危人群早做体检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癌症也是可防可治的!

THE END
1.AFP与CEA较去年体检有所改变有问必答病情分析:你的这种检查结果没有什么问题的,属于这些物质的正常波动所致,指导意见:胎甲球和癌胚抗原...https://m.120ask.com/askg/posts_detail/59565320
2.我想问一下,体检有必要做AFP和CEA检寻医问药网指导意见:你这个年龄段做不做都行,这个是肿瘤标志物检查,一般40以上常规检查:https://club.xywy.com/static/20160630/111509600.htm
3.专家教你看懂体检报告就医建议:发现甲状腺结节,应到内分泌科或普外科就诊,医生会根据B超结果检查甲状腺功能,必要时可穿刺结节做病理活检来确认良性或恶性。 肿瘤标志物升高 含义:抽血项目经常可见甲胎蛋白(AFP)、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胃泌素前体释放肽(PROGRP)等,习惯把这些指标统称为肿瘤...http://www.fxxww.net/p/38644.html
4.贵港日报一、肿瘤标志物有哪些检查项目及意义? 1. 癌胚抗原(CEA) CEA测定主要用于结肠癌、直肠癌、胃癌等患者的临床检测。结肠癌、直肠癌患者CEA测定的敏感性高于其他肿瘤标志物,70%—90%的病例中CEA水平会升高。 2. 甲胎蛋白(AFP) AFP目前在临床上主要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血清标志物,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甲胎蛋白还...https://ggrb.ggnews.com.cn/h5/html5/2024-05/08/content_27338_17386662.htm
5.肿瘤标志物AFP及CEA有什么意义李敏副主任中医师肿瘤标志物AFP及CEA有什么意义 李敏 副主任中医师 南京市中医院2835个视频 实际上,肿瘤标志物afp及cea是体检时非常常用的两种肿瘤标志物。afp叫做甲胎蛋白,它和肝癌密切相关。一般随着afp的逐渐升高,就要排除原发性肝癌的可能。而cea叫癌胚抗原,它的运用非常广泛,建议可以做进一步的检查来排除呼吸道系统的肿瘤、消化...https://www.jiankang.com/myft/92333.shtml
6....肿瘤相关物质测定和肿标新女5项(AFPCEACA199CA125CA...近期单位组织体检,正处在备孕期的我检查哪个好呢 1.肿瘤相关物质测定 2.肿标新女5项(AFP、CEA、CA...https://m.bozhong.com/thread-37346969-1-1.html?fromuid=1721480
7.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的临床意义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的临床意义 随着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健康体检和肿瘤病人复查的大量临床应用,临床经常碰到有关咨询,现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肿瘤标志(tumor marker,TM)是指肿瘤组织产生的可以反映肿瘤自身存在的化学物质,又称肿瘤标记物。是反映肿瘤存在的化学类物质。它们或不存在于正常成人组织而仅见于胚胎组织...https://hospital.seu.edu.cn/2014/0606/c3898a38435/pagem.htm
8.查AFP,CA199,CEA是什么问答频道AFP、CA199、CEA是三个不同的肿瘤指标,如果在体检的过程中发现AFP、CA199、CEA这三个肿瘤指标有升高的情况,就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排除肿瘤。比如AFP的升高往往与肝脏恶性肿瘤或者生殖系统肿瘤有关,不过女性在怀孕期间AFP也会容易出现升高的情况,需要注意辨别。CA199则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胰腺肿瘤以及妇科肿瘤的肿瘤指标...https://m.bohe.cn/ask/view/104682944.html
9.肿瘤标志物系列如AFP升高但未达到诊断水平,除了应该排除上述可能引起AFP增高的情况外,还应密切追踪AFP的动态变化,将超声检查间隔缩短至1~2个月,需要时进行CT和 (或)MRI检查。若高度怀疑肝癌,建议做DSA肝动脉碘油造影检查。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nic antigen,CEA) 【临床意义】...http://m.cnbiocell.com/nd.jsp?id=275
1.这一体检指标竟提示“癌症信号”?这5类人群要进行定期筛查→有哪些? 01 胚胎性抗原 甲胎蛋白AFP 临床应用: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标志物,孕妇、肝炎、酒精滥用的者AFP也会高。 02 胚胎性抗原 癌胚抗原CEA 临床应用:多见于结肠癌患者。肝癌、胃癌、胰腺癌、肺癌等也会升高,在非恶性肿瘤中,如胰腺炎、直肠息肉、消化性溃疡病、肝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也可见CEA轻至中度升高...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7/31/c7949949.html
2.肿瘤标记物正常参考值大汇总近年癌症高发,公众健康体检意识日益增强。体检中心、医疗机构纷纷开展了象征癌筛查的“肿瘤标记物”项目,而且多数呈现“套餐型”,一滴血可查10余项,结果可能出现个别增高,恐慌、着急,我得癌了吗?对此,轻视或过度担心都不可取,有必要就此话题分类谈谈。 体检发现“肿标”升高怎么办? https://xingren.com/web/article/fhCYHmef/wap?sa_source=news&sa_id=6362&ivk_sa=1024320u
3.降体检中心:NO,肝囊泡(即水泡)形成的原因不明,有可能是先天形成,一般不会有症状,亦不会变成肝癌,只要定期追踪即可。 51、癌胚抗原指数颇高,代表有癌症吗? :不一定,癌胚抗原(CEA)目前还不足以作为诊断癌症的唯一检查,指数偏高也不代表一定有癌症。据统计,CEA侦测肺癌的敏感度约54%、大肠癌约43%、乳癌约17%,此外,肝...https://www.gmrmyy.com/tszlzx/info_33.aspx?itemid=135
4.体检报告显示肿瘤标志物高就等于得了癌症?如果只是轻微的超标,为了彻底的排除癌变早期的可能,可以隔一两个月再去医院进行复检,如果持续升高,就要怀疑癌变在发展,如果一直没有明显的升高,一般是良性病变,可能是器官炎症,如肝脏良性疾病,也会表现为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等指标的升高。 https://www.sxdqyy.com/mobile/jkcs/6129.whtml
5.认识肿瘤检测项目近年癌症高发,公众健康体检意识日益增强。体检中心、医疗机构纷纷开展了象征癌筛查的“肿瘤标记物”项目,一滴血可查10余项,结果可能出现个别增高,恐慌、着急,我得癌了吗?对此,轻视或过度担心都不可取,有必要就此话题分类谈谈。 体检发现“肿标”升高怎么办? 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topic/519270/
6.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有关问题在结直肠癌,CEA升高与分期相关,术前水平与术后复发时间及生存期相关。在乳腺癌、肺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也可升高。在脑膜瘤患者脑脊液中CEA100%升高。 15.AFP 甲胎蛋白(<25ng/ml) 它是肝细胞和生殖细胞肿瘤的标志物,与HCG和TPS联合应用,有助于生殖细胞肿瘤和肝癌的鉴别诊断。 https://www.nfyy.com/ks/nk/zlk/tsyl/a_101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