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科医生总结「易患癌体质」有这4个特点!这些防癌体检很多人都做错了!癌前病变信号莫忽视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2.07.07江苏

2022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2016年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由于癌症数据统计通常会延迟3到5年,这份记录是我国当下最新也最具代表性的一份癌症报告。

报告覆盖约3.8亿人,占比全国总人口的27.6%。报告显示,在中国,每分钟有超过8个人被诊断为癌症、有超过5个人因癌离世。

在癌症的选择体系里,从儿童到老人,它从来没有年龄“歧视”;而它对人群的偏好上,却有几个相同的“体质”特点。

受访专家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李咏生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治医师唐颖

1

“癌前病变”并不等于“癌”,它是一种病理学诊断,在疾病的发展中呈双向状态,可恶变为癌症,也可通过正确的防治后恢复到正常状态。也就是说,癌前病变是个可控甚至可逆的状态。当体检发现这些癌前病变时,一定要找专业医生咨询。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

胃癌发展的大致过程: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黏膜被肠型黏膜替代)→异性增生(上皮内瘤变)→胃癌。

干预方法:戒烟酒、规律饮食;推荐浅表性胃炎每3年做一次胃镜,慢性萎缩性胃炎需1~2年做一次胃镜。

如果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需根据患者整体情况进行规范性抗幽螺治疗。

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

干预方法:积极治疗宫颈炎、注意性生活卫生;接种宫颈癌HPV疫苗;有性生活的女性,需每年进行1次TCT及HPV检测。

发现癌前病变,及时规范诊治。

腺瘤性肠息肉→肠癌

统计显示,约95%以上的结肠癌来自结肠腺瘤,一般从息肉到癌变平均需要5~15年。

干预方法:戒烟酒、多食富含膳食纤维食物及适度运动;推荐50岁以上人群每5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每年进行1次肛门指检,发现肠道息肉规范治疗。

黏膜白斑→癌症

黏膜白斑一般发生于口腔、食管、外阴、阴茎及宫颈等黏膜面上,主要因黏膜的鳞状上皮过度增生和角化,并出现一定程度的形状改变,肉眼可以看见白色的斑块而得名。

干预方法:一旦发现异常的黏膜白斑,需及时到医院规范化诊治。

肝硬化→肝癌

中国肝癌发生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这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

干预方法:戒烟酒、避免过劳;乙肝患者需监测乙肝病毒复制情况及肝功能水平,并规范抗乙肝病毒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需每3个月至半年随访肝脏彩超及甲胎蛋白水平。

乳腺非典型增生→乳腺癌

乳腺癌发展的大致过程:正常乳腺导管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乳腺癌。

干预方法:勿滥用雌激素制品、少吃高脂饮食、适度运动;定期乳腺自查,45~55岁围绝经期女性最好每年进行一次钼靶检查。

如果发现癌前病变,及时明确诊治。

交界痣→黑色素瘤

交界痣一般长在手掌、足跖及外阴等经常摩擦的地方,一旦发现痣的颜色深浅不一、边缘模糊、突出皮肤表面或出现溃疡、出血等情况,需及时就诊。

干预方法:对于有危险信号的痣,应避免摩擦,最好规范性手术切除及病理活检明确诊断;不推荐使用化学或激光等刺激性较大的方式祛痣。

2

癌症不属于遗传性疾病的范畴,但癌症确实存在家族遗传聚集现象,常表现为发病年龄早、家族聚集性、侵袭性强及预后差等特点。常见具有遗传倾向的恶性肿瘤如下:

遗传性乳腺癌

遗传性乳腺癌常呈家族聚集发生,即家系一级至三级亲属中常有多个(如2例或2例以上)原发性乳腺癌和(或)卵巢癌患者。

遗传性卵巢癌综合征

这是一种涉及卵巢癌易感性增高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综合征。包括遗传性位点特异性卵巢癌综合征、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林奇综合征及其他肿瘤综合征伴发遗传性卵巢癌等。

遗传性胃癌

一个家族中呈现聚集性发病的胃癌,常因共同生活环境、饮食或某些偶然因素造成,也可由遗传因素导致,故家族聚集性胃癌范畴应包括家族遗传性胃癌。

家族遗传性胃癌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大多有较明确的致病基因变异随家系向下遗传,主要包括3大综合征:遗传性弥漫型胃癌、胃腺癌伴近端多发息肉及家族性肠型胃癌。

遗传性结直肠癌

根据临床表型可分为非息肉性综合征和息肉病性综合征两大类,前者主要是指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后者包括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错构瘤息肉病综合征等。

遗传性肾癌

目前发现的家族遗传性肾癌综合征及相应的易感基因包括:VHL综合征、结节性硬化综合征、遗传性乳头状肾癌、遗传性平滑肌瘤和肾细胞癌综合征、染色体3易位所致的家族透明细胞癌等。

遗传性甲状腺癌

遗传性甲状腺癌包括遗传性甲状腺髓样癌和家族性甲状腺非髓样癌。

遗传性前列腺癌

如果具有上述遗传倾向的恶性肿瘤,建议患者亲属至专科门诊进行癌症风险评估及基因检测,以最大程度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

“职业癌”指在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致癌因素而罹患某些特定肿瘤,常见的职业肿瘤包括:

长期接触石棉、氯甲醚、双氯甲醚、焦炉逸散物、毛沸石及六价铬化合物等引起的肺癌;

长期接触联苯胺、β-萘胺引起的膀胱癌;

长期接触苯引起的白血病;

长期接触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引起的皮肤癌;

长期接触氯乙烯引起肝血管肉瘤;

长期接触砷及其化合物引起的皮肤癌。

职业暴露在工作环节中难以完全避免,但可以通过加强职业防护、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实施合理的工作人员轮岗以及严格的健康体检、早癌筛查等方式加以防控,尽可能做到预防及早期发现和诊治。

4

需注意,“二手烟”“三手烟””同样对人体造成极大伤害,严重威胁人们,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的健康。

3.常吃泡菜、腊肉等腌熏制品:这类食品中产生大量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是公认的一类致癌物,它可和胃内蛋白分解物结合,形成致癌物质亚硝胺,从而增加胃癌风险。

5.共筷、共餐:早在1944年,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幽门螺杆菌列为引起胃癌的一类致癌物。

幽门螺杆菌喜欢在偏酸的环境中生存,可通过食物和餐具传播。如果一家人共用碗筷,会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风险。

6.存储食物:日常食用的谷物和粮食,比如玉米、花生、大米等,在生长和储存期都可能霉变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从而导致肝癌发生。所以发霉食物一定要及时扔掉。

5

癌症在早期会有哪些症状和体征,这是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这里列出癌症早期可能会有的15种症状和体征,供大家参考。

1.肿块、结节

肿块结节不一定就是癌症,我们可以对它做一个初步判断:

一看大小。越小的结节从概率上越倾向良性,当然也不是绝对的,要注意随访复查;如果结节超过1厘米要重视。注意,持续增大特别是增大迅速的结节,倾向恶性可能,要特别重视。

二看质地。质软或囊性肿块,倾向于良性;质硬、固定或实性肿块,倾向恶性可能,但淋巴瘤的肿大淋巴结摸起来质韧。

三看边界和活动度。良性肿瘤通常边界清,活动度较好;恶性肿瘤多数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往往粘连或融合,活动度较差。

2.持续疼痛非外伤

如果身体某个部位出现非外伤导致的、原因不明的持续疼痛,应去医院查明原因。

3.长治不愈久咳嗽

对于久治不愈的咳嗽或痰中带血,尤其是长期吸烟者,应警惕肺癌等的可能。

4.不明原因总发烧

5.莫名消瘦和疲乏

如果没有主动进行减重煅炼,也没有刻意节食,体重却不明原因下降或进行性消瘦,或伴厌食、乏力、易疲劳等,要查明原因,消瘦和疲乏也可能是癌症的表现之一。

6.没有外伤却出血

非外伤性异常出血,比如:

·便血或呕血,要注意排除肠癌、胃癌可能;

·咳血、痰中带血要警惕肺癌;

·不规律阴道出血或非月经期出血,可能与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妇科肿瘤有关;

·无痛性血尿或伴排尿困难,小心泌尿系肿瘤;

·非外伤鼻出血注意排除鼻咽癌可能。

7.消化异常持续在

如果消化不良持续存在,或伴反酸烧心,上腹闷痛不适,要警惕胃癌或食管癌等的可能。

8.吞咽食物梗阻感

如果进食时有胸骨后闷胀感或胸骨后面的烧灼感,胸骨后疼痛,或者感觉食管内异物感,尤其是进行性加重的吞咽食物梗阻感,要警惕食管癌、喉癌等的可能。

9.声嘶持续难恢复

10.大便习惯性状变

大便习惯、次数或性状发生改变(比如大便外形变细、大便带脓、血、粘液等),或便秘与腹泻交替,要警惕大肠癌,应尽早到医院检查。

11.白斑增大灼痒

口腔粘膜白斑、女性外阴或男性阴茎龟头白斑迅速扩大伴灼痒感,应注意排除癌变。

12.黑痣增大变色

如果黑痣突然增大、或边缘变得不规则、或颜色发生改变、或出现破溃出血、或灼痒疼痛、痣上原有的毛发脱落,要怀疑黑色素瘤可能。

13.很容易发生骨折

没有明显外力或仅有轻微外力作用,很容易就发生的骨折,可能是病理性骨折,应警惕骨恶性肿瘤。

青少年如果出现非外伤性关节处疼痛肿胀,要注意排查白血病。

14.溃疡伤口久不愈

如果皮肤伤口或溃疡持续不愈,要警惕皮肤癌可能。

15.男性乳房异常变

尽管男性乳腺癌极少见,但如果男性乳房异常增生长大或出现其他异常变化,要警惕男性乳腺癌可能,尽早到乳腺专科就诊。

14种高发癌症的防治方法转给

所有人

包括详细的高危人群、筛查建议和预防建议。

一、大肠癌

大肠癌高危人群:

1.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的人群;

2.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3.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4.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5.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

6.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史的20岁以上直系亲属;

7.45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大肠癌筛查建议:

1.40岁以上有症状高危对象,经两周对症治疗症状没有缓解者,应及时作肛门直肠指检、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任指标阳性应进行肠镜检查。如FOBT阳性者经肠镜检查仍未示有异常,建议作胃镜检查,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

2.40岁以上无症状高危对象,每年接受一次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如FOBT检查连续3次阴性者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但不应超过3年。

3.年龄大于20岁的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成员,当家族中先发病例基因突变明确时,建议行基因突变检测,阳性者每1-2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如基因突变检测阴性,则按照40岁以上个体进行筛查。

4.45-75岁无症状筛检对象,每年接受1次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每10年接受1次肠镜检查。

5.粪便或血液的多靶点基因检测可能有助于筛查,粪便标本的证据更为充分,但由于价格较为昂贵,限制了其应用。

大肠癌预防建议:

1.运动可有效减少肿瘤发生,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肥胖;

2.健康膳食,增加粗纤维、新鲜水果摄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

3.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可能对预防肠癌有效,老年人可尝试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可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和肠癌发生的风险,具体使用须咨询医生;

4.戒烟,避免其对消化道的长期毒性和炎性刺激。

二、乳腺癌

乳腺癌高危对象:

1.未育或≥35岁初产妇;

2.月经初潮≤12岁,或行经≥42年的妇女;

3.一级亲属在50岁前患乳腺癌者(一级亲属指父母、子女以及同父母的兄弟姐妹);

4.两个以上一级或二级亲属在50岁以前思乳腺癌或卵巢癌者(二级亲属指叔、伯、姑、舅、姨、祖父母、外祖父母);

5.对侧乳腺癌史或经乳腺活检证实为重度非典型增生或乳管内乳头状瘤病者;

6.胸部放射治疗史(≥10年)者;

(上述情况均为乳腺癌高危因素,伴2条及以上因素时应考虑为高危乳腺癌对象筛查建议)

乳腺癌筛查建议:

1.一般妇女

乳腺自查:20岁以后每月检查一次;

临床体检:20~29岁每3年1次,30岁以后每年1次;

X线检查:35岁,摄基础乳腺片;隔年1次乳腺线检查(钼靶)>40岁,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60岁以后可隔2~3年乳腺X线检查1次;

超声检查:30岁以后每年1次乳腺超声检查。

2.乳腺癌高危人群

鼓励乳腺自查,20岁以后每年做临床体检1次30岁以后建议乳腺核磁共振(MRI)检查。

乳腺癌预防建议:

1.健康生活方式,远离烟酒,合理营养保持健康体重,坚持锻炼;

2.适时生育,母乳喂养;

3.参加乳腺筛查,定期体检。

三、宫颈癌

宫颈癌高危人群:

1.有多个性伴侣者;

2.性生活过早者;

3.HPV感染者;

4.免疫功能低下者;

5.有宫颈病变史的女性。

宫颈癌筛查建议:

已婚或有性生活史3年及以上的女性都建议进行筛查:

1.21~29岁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3年1次;

2.30~65岁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3年1次;或者高危型HPV与宫颈细胞学联合筛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5年1次;

4.接受过子宫全切术的女性(无宫颈),且过去20年里未曾有CIN2、CIN3类型原位癌或癌症的女性,不需要检查;

5.接种过HPV疫苗的女性,遵循特定年龄的建议(与未接种疫苗的女性一样)

宫颈癌筛预防建议:

1.接种HPV疫苗;

2.不吸烟或戒烟;

3.安全与健康性行为;

4.及时治疗生殖道感染疾病;

5.增强体质。

四、肺癌

肺癌高危人群:

年龄>40岁至少合并以下一项危险因素者:

2.被动吸烟者;

3.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4.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者;

5.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者。

肺癌筛查建议:

1.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建议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建议尽可能使用32层或以上多层螺旋CT进行肺癌筛查。扫描范围为肺尖至肋胴角尖端水平。基线CT扫描以后,根据病灶具体情况形态、大小、边界等特征,建议至专科医院咨询具体下一步诊疗计划;

2.若检出肺内结节,根据结节不同特征磨玻璃、亚实性、实性结节及多发结节的具体情况进行低剂量螺旋CT复查;

3.根据国情和效能以及我国人群特征不推荐将PET/CT作为人群肺癌筛查的方法。

肺癌预防建议:

1.不吸烟或戒烟;

2.对于有职业暴露危险的应做好防护措施;

3.注意避免室内空气污染,比如被动吸烟、明火燃煤取暧、接触油烟等;

4.大气严重污染时,避免外出和锻炼;

5.有呼吸系统疾病者要及时规范地进行治疗。

五、肝癌

肝癌高危人群:

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以下人群:

1.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者;

2.有肝癌家族史者;

3.血吸虫、酒精性肝硬化等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

4.药物性肝损患者。

肝癌筛查建议:

1.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应进行筛查;

2.联合应用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检查,每6个月筛查一次。

肝癌预防建议:

1.接种乙肝疫苗;

2.慢性肝炎患者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以控制肝炎病毒的复制;

3.戒酒或减少饮酒;

4.清淡饮食,减少油腻食物摄入;

5.避免发霉食物的摄入。

六、胃癌

胃癌高危人群:

凡有下述情况之一者,均系高危对象:

1.60岁以上人群;

2.中重度萎缩性胃炎;

3.慢性胃溃疡;

4.胃息肉;

5.胃黏膜巨大皱褶征;

6.良性疾病术后残胃(术后10年);

7.胃癌术后残胃(术后6~12月);

8.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9.明确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

10.恶性贫血者。

胃癌筛查建议:

年龄>40岁有腹痛、腹胀、反酸、烧心等上腹部不适症状,并有慢性胃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胃息肉、残胃、胃巨大皱褶征、慢性胃溃疡和胃上皮异型增生等病变以及有肿瘤家族史的对象,应根据医师建议定期作胃镜检查。

胃癌预防建议:

1.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不暴饮暴食;

2.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3.减少食用生冷、辛辣、过热、过硬的食物及熏制、腌制等高盐食物;

4.戒烟;

5.少喝或不喝烈性酒;

6.放松心情,合理减压。

七、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高危人群:

1.年龄>50岁的男性;

2.年龄>45岁且具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

3.年龄>40岁且基线PSA>1g/L的男性。

(具有以上前列腺癌高危因素的男性,需提高警惕,必要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对异常结果进行合理随访。)

前列腺癌筛查建议:

1.建议对身体状况良好,且预期寿命在10年以上的男性开展基于PSA检测的前列腺癌筛查,且在筛查前应详细说明前列腺癌筛查的风险和获益;

3.对于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应尽早开展基于血清PSA检测的筛查;

4.不建议针对40岁以下男性进行人群筛查。

前列腺癌预防建议:

1.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2.减少高动物脂肪的食物摄入,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增加蔬菜水果摄入;

3.避免过于辛辣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造成前列腺的过度充血;

4.日常生活中多饮水,勤解尿,避免憋尿、久坐不动;

5.建议适度体育运动。

八、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高危人群:

1.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线尘埃接触史者;

2.由于其它疾病,头颈部进行过放疗的患者;

3.有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甲状腺髓样癌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型)、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及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如CowdentCarney综合征、WernerG综合征和综合征等)的既往史或家族史(有血缘关系);

4.甲状腺结节>1cm,且结节生长迅速半年内增长到1cm以上;

5.甲状腺结节>1cm,伴持续性声音嘶哑、发声困难、伴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并可排除声带病变(炎症、息肉等);

6.甲状腺结节>1cm,伴颈部淋巴结肿大;

7.降钙素高于正常范围者。

凡有上述情况之一者,均系高危甲状腺癌对象

甲状腺癌筛查建议:

1.甲状腺筛查要同时进行功能检查和形态检查。

2.一般人群:目前没有用于甲状腺癌早期检测或常规筛查的标准试验。临床颈部体检:20-29岁每2~3年1次,30岁以后每年1次。颈部超声检查:30岁后每年1次(包括甲状腺、颈部、锁骨上)。

3.甲状腺癌高危人群:颈部超声(包括甲状腺、颈部、锁骨上)检查,每年一次。

4.女性孕前和哺乳期结束时,建议分别进行一次颈部超声检查。

甲状腺癌预防建议:

1.避免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和放射性尘埃接触史;

2.健康生活,合理饮食,增加运动;

3.合理疏导情绪不良。

九、淋巴瘤

淋巴瘤高危人群:

1.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者;

2.感染及慢性炎症患者;

3.免疫功能低下,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器官移植史者。

淋巴瘤筛查建议:

淋巴瘤临床体检项目包括:

①外科体检:浅表淋巴结和肝脏脾脏触诊;

②B超检查:浅表淋巴结、肝脏脾脏和腹腔淋巴结

③血常规。

1.一般人群:临床体检,每2~3年1次。

2.高危人群:临床体检,每年1次。

淋巴瘤预防建议:

1.避免放射线照射和放射性尘埃接触;

2.健康生活,加强运动等体育锻炼;

3.积极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慢性炎症;

4.合理疏导情绪不良。

十、食管癌

食管癌高危人群:

年龄>40岁,并符合下列任一项危险因素者:

1.来自我国食管癌高发区(我国食管癌最密集区域位于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南侧,尤以磁县为著,在秦岭、大别山、川北、闽粤、苏北、新疆等地也有相对集中的高发区);

2.有上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反酸、进食不适等症状;

3.有食管癌家族史;

4.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

5.具有食管癌高危因素如吸烟、重度饮酒、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等。

食管癌筛查建议:

食管癌高危人群

普通内镜检查,每2年一次;

内镜检查病理提示轻度异型增生,每年1次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病理提示中度异型增生,每半年1次内镜检查。

食管癌预防建议:

2.少量饮酒或不饮酒;

3.合理饮食,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

4.增强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十一、皮肤癌

皮肤癌高危人群:

具备下述高危因素者,均系皮肤癌高危对象;

1.经常暴晒与紫外线照射;

2.长期接触化学性物质,如沥青、焦油衍化物;

3.患有慢性溃疡、经久不愈的疤痕、瘘管、盘状红斑狼疮、放射性皮炎等;

4.曾患有皮肤癌;

5.持续增大或近期生长明显的胎记;

6.足底、掌心等易接触摩擦部位长痣。

皮肤癌筛查建议:

临床体检,每年一次。

有高危因素者,由专业的医生进行皮肤检查,包括痣、胎记或其他色素异常区域,记录颜色、大小、形状或质地的变化,必要时进行活检。

皮肤癌预防建议:

1.定期皮肤自查(以尺比对,拍照备用);

2.户外做好物理或化学防晒,避免暴晒;

3.足趾或皮肤色斑勿自行反复修剪或弄破;

4.合理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十二、胰腺癌

胰腺癌高危人群:

40岁以上,伴有下述任意1项者(第6项因素会增加胰腺癌风险,但一般不做筛查):

1.有胰腺癌家族史、糖尿病史;

2.有长期吸烟、饮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史;

3.无明显诱因的中上腹饱胀不适、腹痛,出现食欲不振、乏力、腹泻、消瘦或腰背部酸痛等症状;

4.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者,尤其合并胰管结石的慢性胰腺炎;主胰管型粘液乳头状瘤、粘液性囊性腺瘤,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有血清CA19-9升高者;

5.无家族遗传史的新近突发糖尿病患者;

6.有幽门螺杆菌(HP)阳性、口腔牙周炎史者。

胰腺癌筛查建议:

1.上述对象以CA19-9等肿瘤标志物的血检结果结合腹部CT、MRI进行筛查,B超也能提供相应的帮助;

2.上述人群尤其是有家族史者和已有胰腺病变者每年一次CT或MR检查。

胰腺癌预防建议:

1.戒烟、控酒;

2.提倡清淡、易消化、低脂肪饮食;

3.多食禽类、鱼虾类食物,提倡食用“十"字花科蔬菜,如青菜、白菜、萝卜、西兰花等;

4.提倡户外有氧活动;

5.为防止良性病变恶化,有胰管结石、导管内粘液乳头状瘤和囊性腺瘤或其他胰腺良性病变患者应及时就医。

十三、胆囊癌

胆囊癌高危人群:

1.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结石越大风险越高);

2.长有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特别是单发、宽蒂息肉)者;

3.瓷化胆囊或胆囊萎缩者;

4.胆胰管汇合异常或先天性胆管囊肿患者;

5.胆囊腺肌症患者;

6.慢性伤寒感染人群;

7.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人群;

8.炎症性肠病人群;

9.合并糖尿病人群。

胆囊癌筛查建议:

1.高危人群:建议每6个月行血清CEA、CA199和肝胆B超检查;

2.一般人群:建议每年行血清CEA、CA199和肝胆B超检查,尤其是女性。

胆囊癌预防建议

1.超过1厘米的胆囊息肉、超过1厘米的胆囊腺肌病患者,建议限期行胆囊切除术;有症状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萎缩、瓷化胆囊以及小于1厘米的胆囊腺肌症病患者,建议尽早行胆囊切除术。

2.按照筛查建议进行定期体检。

十四、脑部肿瘤

脑部肿瘤高危人群:

脑部肿瘤的十大早期信号:

1.头痛常常清晨发作,较剧烈,起床轻度活动后逐渐缓解或消失;

2.喷射状呕吐;

3.视力模糊,视觉障碍;

4.精神异常常常有兴奋、躁动、忧郁、压抑、遗忘、虚构等表现;

5.单侧肢体感觉异常痛觉、温觉、震动觉减退或消失;

6.幻嗅;

7.偏瘫或踉跄、醉酒步态;

9.巨人症;

10.幼儿发育停止。

脑部肿瘤筛查建议:

脑部肿瘤预防建议:

1.健康生活,避免熬夜;

2.增加户外锻炼和运动,保持合理体重;

3.合理饮食。

癌症关键是早查早治!对照14种男女常见癌症高危人群和筛查建议,才能更好做好癌症的预防!

THE END
1.青年体检项目有哪些?青年人如何注意保养?大众医院现如今,青年人有许多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很容易将身体“掏空”,导致各种疾病发生,因此定期的健康体检十分重要。 现如今,青年人有许多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很容易将身体“掏空”,导致各种疾病发生,因此定期的健康体检十分重要。那么,青年体检项目有哪些?青年人如何注意保养? https://www.sydzyy.cn/index.php?_m=mod_article&_a=article_content&article_id=2428
2.20岁做体检需要做什么检查病情描述: 20岁做体检需要做什么检查?医生回答(1) 任涛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病情分析:患者如果身体没有不舒服的情况下,可以做常规检查。可以检查肝胆B超,肝功能,大便常规,小便常规,心电图等。另外如果是女性患者也可以检查尿常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还有肝胆超声波等。一般检查这些...https://mip.pingguolv.com/ask/LSNQRMSF.html
1.年轻人体检项目概览图:全面降检查指南(2024版)”4. 1408元健康体检推荐项目(高级版):在1280元基础上采用更先进的设备进行血液检测(如雅培检测),并增加免疫全套检查。 5. 1640元健康体检推荐项目(特级版):在上述所有项目基础上,对各部分进行更详细全面的检测和评估。 七、备注 《全方位健康体检推荐项目概览》 ...https://www.tijian8.com/post/94b9eFb6A4Db.html
2.你好!请问一下,20多岁的年轻人需做哪些有问必答目前20岁左右的年轻人进行体检可以包括的项目有血常规,乙肝病毒五项,生化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甲状腺...https://www.120ask.com/pifuke/31/31213870.htm
3.体检指南20岁30岁40岁……不同年龄段必备体检清单!体检,是多数人每年必做事情之一,自己的身体知根知底,怎么也过的自在。不过,很多时候面对医院给的体检项目清单,不免眼花缭乱,检查项多了,身体受罪钱包瘦身,检查少了,心里不安犯嘀咕。体检是好事,但不能盲检,因为不同年龄段体检项目是有所区别滴!好了,赶紧对号入座,看看当下的你,该体检些啥~ ...https://www.maigoo.com/best/14110.html
4.中老年男性如何选择体检项目?那些体检项目适合中老年康康体检网(公众号:KKtijian)认为,30岁以下的人如无特殊情况,只做基础项目。工作压力大的人可适当增加心理及压力测试。 20—60岁男性重点体检项目 20岁+:胆固醇检查、肝功能检查、皮肤检查(每年)、睾丸检查(每年) 30岁+:皮肤检查、胆固醇检查(每5年)、血糖检查(每3年)、睾丸检查(每年)、血压检查(经常) ...https://m.kktijian.com/zhinan/3809.html
5.65岁以上老年人降体检工作总结(通用12篇)20xx年和20xx年市上文件下发后,我局即成立了由局长王定海任组长,副局长杨向军为副组长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方案》,及时召开全县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会议,提出了具体目标和要求。各单位领导高度重视,按照卫生局下达的《澄城县城乡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项目实方案》和《关于做好...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zzj/20220804083954_5390251.html
6.现在体检正当时,根据年龄选项目才是王道从20岁就开始体检,因为20岁起就可以观察某些危险信号,以便在早期发现肿瘤和其他严重疾病。20多岁,很多人会经历入职体检,这是人生第一次全面体检,可能会检查出一些先天性疾病以及早期肿瘤。 由于20多岁的年轻人工作或学习忙碌,压力大,社交频繁,活动多,这时候需要注意的是肝炎、胃肠炎症、呼吸道疾病和泌尿生殖系统感染...https://m.cqcb.com/reading/2018-03-16/729990.html
7.假阳性概率99%?实操指南:如何通过体检筛查癌症澎湃号·政务越早期的癌症越好治,这是毫无疑问的。于是,各种防癌体检项目抓住大家这个心理,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虽然很多公司都在努力开发能广谱筛查癌症的技术(靠影像学、血液检测等手段),但现在我国还没有一种筛查手段被临床证明能有效地在普通大众身上检查多种癌症。如果有人宣传通过一种简单方法,就能筛查出很多种不同的...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589795
8.动静降体检季,不同年龄段应该查什么?影像检查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不同年龄段应该检查什么? 影像检查又该如何选? 面对众多的影像检查 该如何选择? 专家表示 人体不同部位以及所患疾病不同 可以选择不同的检查 ↓↓↓ 体检可以提早发现疾病线索 预防重大疾病发生 不同年龄人群检查重点有所不同 20岁以上人群 多注意传染性疾病的 ...https://www.gzstv.com/a/c729aa3018a24493b051e9151e5cd0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