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第一篇科普,正好许多身边朋友又到了打算一年一度体检的时候了,于是常被问起类似这样的问题“我体检该做哪些项目比较好?又查得比较全,又不会花冤枉钱?”
首先,我会反问一句“你之前体检项目是怎么选的呢?是不是拿着体检中心给的套餐,然后先划掉最便宜的,因为肯定查不全,再划掉最贵的那个,因为觉得肯定有很多不必要的项目,最后挑个价位折中的,就它了?”我猜你们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选体检套餐跟网购似的,主要看价格来决定。那么今天就来聊聊每年去体检时哪些项目更推荐做,哪些项目可做可不做呢?
一、基本情况
包括身高、体重、心率、血压等,这些就不谈了,直接下一个开始。
二、验血
都知道体检肯定是要验血的,除了最基本的血常规和肝肾功能以外,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体检项目中各种密密麻麻的验血条目,其中哪些比较重要呢?
血脂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心血管疾病人群比例逐年上升,而且有日趋年轻化的趋势,作为预测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参考,血脂检查越来越受到了重视,建议30岁以上,或体型偏胖者,或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把血脂作为必检项目。
血流切变率又称血粘度,说到血脂就顺道说说这个,有阵子挺火的一个检查,近年因为始终缺乏足够的临床数据支持,故各类指南已经不推荐该检查,若是常规体检不建议做。
肿瘤标志物许多肿瘤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特殊的物质进入血液循环,有不少早期肿瘤患者就是通过体检查见肿瘤标志物异常从而发现的。但是现在已知的的肿瘤标志物有上百种,总不见得都做吧?有哪些属于比较推荐查的呢?在此,我个人比较推荐体检中检查的有癌胚抗原(CEA,肺腺癌)、糖类抗原72-4(CA72-4,胃癌)、甲胎蛋白(AFP,肝癌及生殖系统肿瘤),女性可加做CA153(乳腺癌)CA125(卵巢癌),男性建议加做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前列腺癌)。
那么哪些人比较推荐检测肿瘤标志物呢?
1.40岁以上人群;
2.长期接触致癌物质人群;
3.癌症高发区或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
4.身体出现“癌症信号”者。
三、超声
民间比较多的叫法是B超或彩超,作为临床医生的“眼睛”,超声现在几乎可以胜任全身除肺及胃肠道外各脏器的检查,而且准确率非常高。而超声最大的优势在于“无创伤”,相比于胃肠镜检查时的不适感以及CT检查时担心的“吃辐射”,超声检查可以说是几乎所有人都能接受的优质检查项目。比较常见的体检超声包括:肝、胆、胰、脾、肾、甲状腺、乳腺、心脏、颈部血管、下肢血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提出检查某个部位。例如长期高血压人群推荐每次体检增加心脏超声及颈部血管超声检查。
四、X线及CT
拍胸部X光片或者做胸部X线透视历来一直是作为筛查肺部疾病的手段之一,然而近年来却逐渐被建议由胸部低剂量CT扫描取代。原因在于胸片在肺癌筛查中远低于CT的敏感度,通俗点说就是小一点的病变看不出来。根据NEJM在2011年发表的一篇多中心研究中发现,胸部CT筛查可将肺癌致死率降低约20%,作为始终占据我国发病率及致死率最高的“癌王”,这个结果可说是有巨大意义了。现代医学对于早期肺癌及癌前病变已经有了相当有效的治愈手段,所以越早发现并诊断肺癌将带来越好的预后可能。对不少人来说,担心的是做CT是不是要“多吃很多辐射”,会不会反而损伤身体健康呢?现在用于体检筛查的低剂量CT一般是把放射量调低至普通的1/4~1/6,相当于1~2张胸片的辐射量,对人体来说是一个非常安全的剂量,不用有这方面的顾虑。推荐年龄在40岁以上、有吸烟史、长期被动吸烟史、雾霾较严重地区人群每年将胸部的低剂量CT作为常规体检项目。
五、胃镜及肠镜
六、口腔检查
七、骨关节方面检查
当然体检套餐对于男性和女性筛查疾病不同,对于女性来说,年龄分层也会导致检查项目不同。虽然有时候,还会推荐给你许多其他各式名目的检查,还伴有各种高大上的解释(尤其是各种基因检测),但是从我的观点来看,常规体检中我所提到的前六项是推荐做的。其他检查项目需要看钱包和个人的情况吧。写太多怕大家不爱看,精简了不少,另外还有什么想问的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