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消化道疾病,最让老百姓恐惧的是消化道肿瘤,在中国,肺癌、大肠癌和胃癌位列发病率前三位,其中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发病增速最为显著,从上世纪70年代初的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
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健康体检的重要性。然而,当前很多体检貌似全面科学实则存在着不少缺陷,比如胃肠道就是常常被遗忘或遗漏!
时常听到有人抱怨:去年才做完体检,今年咋就得癌了?体检真不准!事实果真如此吗?
患者张某,男,61岁,机关单位退休,平素身体健康,胃口很好,从来没有觉得消化不好,单位每年组织体检均无大碍。某日突然黑便头晕,就诊某医院,胃镜检查:晚期胃癌!
患者刘某,男,43岁,公司高管,平素身体健康,饮食、大便均正常。每年单位体检均未见异常。然而,近一月以来自觉腹胀不适,来医院就诊医生给他安排了结肠镜检查,一查吓一跳:进展期结肠癌并转移,已失去手术机会!
上述两个病例中的主人公都平素健康,没有特殊消化道症状,健康意识好,每年定期体检也都正常,可还是胃肠道出了问题!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胃肠疾病被漏诊?
1.认识误区:错以为胃肠没症状就没事。许多人觉得自己胃肠很好,能吃能喝,不痛不胀,消化道应该没什么毛病,不需要检查。殊不知,多数胃癌肠癌不到晚期往往没有症状,正是因为没有症状,所以麻痹了许多人,等有症状时为时已晚!所以,切莫以为胃肠无症状就没事,要知道胃肠道肿瘤早期最大特点就是无症状!
2.体检项目遗漏胃肠镜:据了解,目前国内多数体检机构的一般体检项目都局限于像抽血、B超、心电图、CT、核磁等检查。由于胃肠道的特殊性,胃肠道疾病对这些检查而言都不敏感。
实际上,目前胃镜和结肠镜检查才是胃肠检查的首选方法!
尤其在我国这样一个消化道肿瘤高发国家,胃肠道不做胃肠镜检查,其漏诊机率非常大,后果严重!
3.宣传误导:有些体检中心宣称一滴血就能查胃癌、肠癌,B超可以查胃病等等。这些检查项目简单易做,老百姓容易接受。但这些检查对胃肠道疾病而言却意义有限,有些甚至可能会给患者带来误导。
4.需要正确认识胃肠镜:许多人觉得胃肠镜检查一定很痛苦,很可怕,其实,胃镜检查主要不适感觉是恶心,肠镜主要是腹胀,这些不适感对绝大多数人而言都是可以耐受的。
如果心里过于恐惧或者特别敏感的,还可以选择无痛胃肠镜检查。切记,不要因为恐惧害怕就放弃,胃肠道体检一定要做胃肠镜,以免遗漏病变。
胃肠镜检查是目前发现消化道肿瘤及癌前病变最简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但很多人恐惧胃肠镜检查,致使一些大肠病变甚至肿瘤不能早期确诊,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出现了胶囊内镜检查。
只需要随水吞服一颗小胶囊,十几分钟就能完成一次全方位的胃部或小肠检查,检查过程中不会有任何的不适感,非常舒适便捷。
哪些人群需要做胃肠镜诊治呢?
一、50岁以上的普通人群,无论男女,均应做一次胃肠镜检查。如有阳性发现(溃疡、息肉等),在做完治疗后均应定期复查。
二、有消化道不适的人群,比如胃部不适,可表现为上腹痛、下腹痛、反酸、嗳气、饱胀等;肠道不适,可表现为下腹痛,大便习惯与性状的改变,比如每天排便一次变为排便多次,或者便秘、便稀、反复便血、鼻涕状黏液血便等。
三、有不良生活习惯:抽烟、喝酒、饮食不规律或暴饮暴食或大鱼大肉,喜吃腌制食品和烧烤,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
四、有食管癌、胃癌、肠癌家族史的人群可将初检年龄提前到40岁甚至30岁。
五、正常体检时发现CEA、CA199等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升高,需要尽快做胃肠镜以进一步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