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措施范文

秋天,天气凉爽,但人们的着装依然是比较单薄。如果,被猫、狗咬伤后,应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因为,猫、狗的唾液里有狂犬病毒,被咬伤的人,有患上狂犬病的可能性。目前,狂犬病治疗无特效药物,死亡率高达100%。

①如果伤口流血,流血不多的情况下,不急于止血。因为,流出的血液可以将残留在伤口的猫狗的唾液一并带走。对于渗血的伤口,尽量从近心端(伤口离心脏近的位置)挤压伤口出血,利于排除残留的唾液。

②用肥皂水或者等渗盐水反复冲洗,用干纱布或干净布料蘸干伤口。再用70%酒精或碘酒消毒伤口和周围的皮肤。如果现场找不到酒精或碘酒,可以用白酒替代。伤口较深,更应反复冲洗,消毒,还需用3%过氧化氢(双氧水)冲洗,必要的情况,扩大伤口,不缝合,利于引流。伤口处理后,尽快到医院或卫生防疫站注射狂犬疫苗。

烧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是常见的损伤。由热力所引起的组织损伤都称为烧伤。如火焰、热液体、热蒸汽、热金属等,也包括电烧伤和化学烧伤。根据烧伤的深度,我们可以分为一度烧伤(Ⅰ°);浅二度烧伤(浅Ⅱ°);深二度烧伤(深Ⅱ°);三度烧伤(Ⅲ°)

一度烧伤(Ⅰ°)表现为烧伤表面红斑状,干燥,烧灼感。3~7天可痊愈,短期内有色素沉着。

浅二度烧伤(浅Ⅱ°)烧伤处红肿,大小不等的水疱,水疱内含淡黄色液体,疼痛明显。如果水疱剥脱,创面红润,潮湿。1~2周内愈合,一般不留疤痕,多数有色素沉着。

深二度烧伤(深Ⅱ°)烧伤处有水疱但皮厚,去疱皮后,创面微湿,红白相间,疼痛较迟钝。3~4周愈合,常留有疤痕。

三度烧伤(Ⅲ°)烧伤面无水疱,呈蜡白或焦黄色,甚至焦黑色,疼痛消失。需要植皮才能愈合。

通常把一度烧伤(Ⅰ°)和浅二度烧伤(浅Ⅱ°)称为浅烧伤。深二度烧伤(深Ⅱ°)和三度烧伤(Ⅲ°)称为深度烧伤。

另一种特殊类型的烧伤是呼吸道烧伤,临床上称为吸入吸入性烧伤,由于燃烧时烟雾含有大量有毒物质,吸入肺部,引起肺部腐蚀和全身中毒。在火灾现场,由于人们紧张,恐惧,呼喊奔走,吸入过多的有害物质,导致死于吸入性窒息的多于烧伤。

现场急救:

①迅速离开热源如果是火焰,伤者尽快灭火,脱去燃烧的衣物,就地翻滚,如果附近有水源,用水灭火更佳。也可以用非易燃物质(棉被、毛毯)水湿覆盖,隔绝灭火。切忌奔跑呼喊,以免蔓延火势,烧伤头面部、呼吸道的损伤。也不可用双手扑打,避免烧伤。热液浸渍的衣裤或者热液直接烫伤身体露出的部位,立即用剪刀将衣裤剪开,用水反复冲洗,将余热带走。忌强行撕拉,将水疱撕破,增加感染的机会。

②保护受伤部位在受伤现场,尽量让受伤创面不再受污染和损伤。用干净的纱布和布料覆盖上面或简单的包扎,立即送到附近的医院,切忌在伤面上涂抹任何有颜色的药物,不利于医生对烧伤深度的判断。

③保持呼吸道通畅火焰烧伤常伴有呼吸道受烟雾、热力等损伤,特别注意保护呼吸道通畅。有呼吸道阻塞者,应及时气管切开。

④A。如果伤势过重,应送往最近的医院,避免长途搬运,增加病情。待病情好转后,在医护人员和医疗设备的陪护下,再转入较大的医院。

B.烧伤的患者,一般都有口渴的症状,可给与少量的淡盐水,不可给清水饮用,增加后期的休克症状。如有极度口渴的现象,提示可能有休克的发生。

C.安慰鼓励受伤者,有利于病情稳定和恢复。

家庭急救措施三.食物中毒的急救

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多因细菌污染食物而引起的一种以急性胃肠炎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多是集体发病。最常见的是细菌型食物中毒,另外还有病毒型,动物型和植物型食物中毒。不同类型的食物中毒表现各不相同,但有其共同表现

①有食用被污染的食物的病史。

②大多数人以胃肠道的表现为首发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③也有部分患者以神经系统为首发症状,多见于儿童。起病急、症状重、精神差、嗜睡、昏迷、抽搐、体温高,严重者有休克发生。由于多数病例发生在家中、集体单位或学校内,发病急,如果不能及时救治,会危及病人的生命。

急救方法:

1.立即呼叫救护车赶往现场。

2.在等待救护车期间,如果病人没有呕吐和腹泻的情况下,让患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把手指伸进咽部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3.出现呕吐和腹泻者,暂不用止吐和止泻药物,让其污染的食物排出体内,减少毒素的吸收。

4.如有呕吐和腹泻严重者,出现脱水现象,极易发生休克。最好让患者饮用淡盐水,增加血容量,防止休克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饮水,以免发生窒息。

5.由于肠道蠕动增加、肠道痉挛,患者发生腹痛,尽量避免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不利于医生诊断。

6.注意留取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有帮助医生对其病原的诊断和治疗。

家庭急救措施四.气管异物的急救

判断

异物吸入气管,致使气管受到刺激,突然出现剧烈呛咳,异物堵塞气管时可有呛咳、弊喘、唇青紫,声嘶、面色苍白或青紫、以及异物阻塞声门时有呼吸困难、三凹征阳性、出冷汗、烦躁不安、失音,甚至窒息等。异物堵塞一侧支气管时,出现咳、喘、弊,呼吸快而困难。

现场急救

1。首先清除鼻内和口腔内的呕吐物或食物残渣。

2。让患儿俯卧在抢救者两腿间,头低脚高,然后用手掌用力在患儿两肩胛间脊柱上拍打,令其咳嗽呕吐出来。若不见效,把患儿翻成仰卧,背贴抢救者腿上,然后抢救者用食指和中指用力向上向后挤压上腹部,压后放松反复进行,以助异物排出。

预防

1。幼儿、儿童,口腔内含有食物时,禁止戏闹、哭笑等,加强对孩子的管护与教育。

2。三岁以下孩子不吃瓜子、玉米、花生等物

看过“家庭急救措施”的人还看了:

1.高血压家庭急救措施

2.家庭急救常识有哪些家庭急救要注意什么

3.家庭急救有哪些常识家庭急救小知识

4.家庭急救与护理知识

操作步骤可选择下列方法。

关闭电掣若电掣在附近,应立即进行。并尽可能关闭总电闸,并派专人守护总电闸,以防忙乱中第三者重新合上电闸而导致其他人触电。

斩断电线适用于远离电掣或野外、下雨不便接近触电者及高压输电线断落可能附近有“跨步电压”的情况,应在20m外因地制宜用利器(绝缘钳子、干燥锄头、铲子、有干燥木柄的刀、斧等)斩断电线。

挑开电源线适用于高处垂落电源触电,远离电掣。可用干燥木棒或竹竿等绝缘材料挑开电源线。并注意挑开的电源线要放置好,避免他人触电。

拉开触电者可用绝缘物挑开触电者与电源接触的肢体。有时触电者晕倒趴在电源线上(例如漏电的电器、机器等),可用干燥的绝缘绳索或布带套在触电者身上,然后将其脱离电源。

闪电损伤者应立即将患者置于干燥、安全的地方。

态度要求电击是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紧急状态,应使患者及其家属理解及早脱离电源的重要性。尽可能利用现场附近一切绝缘物(干燥的竹、木棍棒、橡胶、塑料、瓷器、棉麻毛织品、皮革等)挑开、分离电源或电器,切不可用手拉牵,以避免抢救者自身触电。

重要提示①必须严格保持施救者与触电者的绝缘,避免施救者触电;②雨天或野外抢救触电时,一切原先有绝缘性能的器材都因淋湿而失去绝缘性能,更应引起注意;⑧应特别注意高压输电线断落附近可能有“跨步电压”的存在。

监测电击患者生命体征和判断病情以决定是否行心肺复苏术

操作步骤一旦发现被电击患者,应立即判断病情,特别注意是否有心肺复苏术的指征:①意识丧失;②心音、大动脉搏动消失;③呼吸微弱、不规则或停止;④瞳孔散大。

生命体征监测:①监测意识状态:判断意识处于清醒、烦躁、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状态;②测量脉搏:记录次数/分钟;③观察呼吸:记录次数/分钟;④测量血压: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⑤测量体温:明确体温高低;⑥检查尿量:每小时尿量,24小时尿量。

详细记录监测结果。

态度要求电击一旦发生,施救者应首先判断是否具有心肺复苏术的指征,并给以积极的相应处理。同时应注意电击局部创面的保护,以防损伤加重或引起感染。要将检查和观察结果清楚准确地记录在病历中。

重要提示①心跳呼吸停止,必须立即进行心肺复苏;②对呼吸微弱或不规则、甚至停止,但心搏尚存在者,应及时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积极建立有效人工气道;③血压

心肺复苏及对症支持治疗以抢救电击伤患者的生命和稳定生命体征

操作步骤心肺复苏;对症支持治疗:①建立静脉通路;②血液动力学不稳定(休克)者:给予补液,多巴胺[10~20μg/(kg分)】、多巴酚丁胺【10~20μg/(kg分)】等药物;③严重心律失常者,给予相应抗心律失常药物;④急性肾功能衰竭:应用乳酸林格氏液恢复循环血容量,维持尿量(50~75ml/小时);并可酌情给予5%碳酸氢钠(50~100ml)碱化尿液。

态度要求严重电击伤患者多存在有紧急心肺复苏的指征。这是一项危及患者生命的紧急状态下采取的措施,要因地制宜、果断采取行动。虽然情况危急,但仍然要有条不紊,避免增加不必要的周围组织器官损伤,同时应注意保护局部烧伤创面。对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应积极纠正并发症并给予积极处理。必须了解是否具备复苏条件,应注意及时呼救并联系“120”或向上级医院求得支援。医务人员平时应加强心肺复苏的训练。

重要提示①因地制宜进行心肺复苏,若不具备条件,应在尽量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的前提下,转上级医院救治;②如无特殊情况,不得终止心肺复苏;③电击所致的呼吸心跳停止,心脏复跳后可能继续无呼吸,应建立有效的呼吸支持手段,如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器或呼吸机辅助呼吸;④复苏成功后及时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

判断电击局部烧伤程度及处理局部创面以利伤口愈合

操作步骤判断局部电击烧伤程度。

I度烧伤仅伤及表皮。局部呈现红肿,故又称红斑性烧伤;有疼痛和烧灼感,皮温稍增高。3~5天可好转痊愈,脱屑而不留瘢痕。

Ⅱ度烧伤深达真皮,局部出现水泡,又称水疱性烧伤。①浅Ⅱ度烧伤:仅伤及真皮浅层,一部分生发层健存。因渗出较多,水疱较饱满,破裂后创面渗液明显;创面底部肿胀发红;有剧痛和感觉过敏;皮温增高。若无感染等并发症,约2周可愈。愈后不留瘢痕,短期内可有色素沉着,皮肤功能良好。②深Ⅱ度烧伤:伤及真皮深层,尚残留皮肤附件。因变质的表层组织稍厚,水疱较小或扁薄,感觉稍迟钝,皮温也可稍低。去表皮后创面呈浅红或红白相间,或可见网状栓塞血管;表面渗液少,但底部肿胀明显。若无感染等并发症,3~4周可愈。愈后留有瘢痕。

Ⅲ度烧伤伤及皮肤全层,甚至可深达皮下、肌肉、骨等。皮肤坏死、脱水后可形成焦痂,故又称焦痂性烧伤。创面无水疱,蜡白或焦黄,或可见树枝状栓塞血管;触之如皮革;甚至已炭化。感觉消失,皮温低,自然愈合慢。

伤处一般采用暴露疗法,保持创面清洁干燥;伤面周围皮肤用碘酒、酒精处理后,减少污染;皮肤组织坏死者,应进行清创并预防性应用破伤风抗毒素(3000U)。

态度要求电击伤患者多伴有局部烧伤,应及时正确地判断电击局部烧伤程度,并给予处理。检查判断烧伤分度时应注意保护创面,防止感染。安慰和鼓励患者,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特别注意将检查和观察结果清楚准确地记录在病历中。

重要提示浅Ⅱ度与深Ⅱ度烧伤、深Ⅱ度与Ⅲ度烧伤有时不易在伤后即刻识别,应特别注意;如判断不清时,应按重度处理;电烧伤的深部损伤范围常远远超过皮肤局部损伤;因地制宜处理局部创面,不具备处理条件或病情出现变化时应及时转上级医院。

观察电击伤患者症状、生命体征以确认治愈

操作步骤观察患者直至症状消失、生命体征平稳,从而确认患者达到治愈:①患者头晕、心悸、四肢无力、面色苍白及肌肉收缩等症状消失。②所有电击伤患者均应进行连续48小时心电监测,以便发现迟发性心律失常;出现心律失常者应依据心律失常类型使用适当的抗心律失常药物。③局部创面无感染或无明显加重倾向。④检查生命体征稳定。⑤及时准确记录观察结果及处理措施。⑥对I度、浅Ⅱ度烧伤无感染的患者,如达到治愈,可嘱患者回家休息。⑦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如有明显不适,再到医院就诊或请医生专访。

态度要求对所有患者进行连续48小时心电监测,以便发现迟发性心律失常,并给予相应处理。对不熟练的新参加工作人员观察的重要结果或者有疑问的结果,要进行重复检查予以确认。检查局部创面应仔细认真,及时发现合并感染的可能,并给予相应处理。及时记录检查及监测结果。对达到治愈的患者,要建立联系,告知患者回家休息的注意事项,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重要提示①记录一定要及时、准确、清楚;②症状持续存在者,应在积极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的前提下,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③对所有电击患者均应进行连续48小时心电监测,以便发现迟发性心律失常。

帮助电击伤患者转院以获得进一步处理

操作步骤明确转院指征:无条件救治或虽经处理病情无缓解,患者目前生命体征尚可;向家属交代转院的必要性及转院途中可能发生的危险;联系转院车辆,并告知上级医院;准备好转院途中需要的抢救器械及药品,一旦出现并发症应积极救治,在积极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尽早转院。

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电解质紊乱:①高钾血症:葡萄糖胰岛素可使细胞外钾离子转移至细胞内(10%葡萄糖500ml+普通中性胰岛素12U);如伴随低钙血症,可用葡萄糖酸钙拮抗高钾血症并纠正低钙血症(5%葡萄糖250ml+10%葡萄糖酸钙10~20ml)。②代谢性酸中毒:酌情应用5%碳酸氢钠。

心律失常:给予相应处理,如有室颤可给予电除颤。

脑水肿:低温保护脑组织,可选用甘露醇、速尿、激素等药物。

肾衰:应用乳酸林格氏液恢复循环血容量,维持尿量(50~75ml/小时);并可酌情给予5%碳酸氢钠(50~100ml)碱化尿液,尽早转上级医院行透析治疗。

感染:应用抗生素,可选用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用药前应注意患者过敏史。

指定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陪同护送,携带病情资料。

一、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1.首先查明触电者是否脱离电源,并应防止触电者二次触电或抢救者触电。

2.脱离电源方法:

⑴“拉”:拉开电源开关;

⑵“切”:用带有绝缘手柄的利器切断电源线;

⑶“挑”:用干燥的物品(如木棒、竹竿等)挑开电源线;

⑷“拽”:救护人可戴上手套或包缠干燥的衣帽等绝缘物品拖、拽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⑸“垫”:用干燥的木板塞进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绝缘来隔断入地电流,然后再设法把电源切断。

3.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应注意的事项

⑴救护人不得采用金属和其他潮湿的物品作为救护工具;

⑵未采取绝措施前,救护人不得直接触及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

⑶在拉拽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宜单手操作,这样对救护人比较安全;

⑷当触电者位于高位时,应采取措施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地摔伤或摔死(电击二次伤害);

⑸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考虑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

二、对触电者进行急救

1.触电者未失去知觉的救护措施

如果触电者所受的伤害不太严重,神志尚清醒,甚至一度昏迷,但未失去知觉,则应让触电者在通风暖和的处所静卧休息,并派人严密观察,同时医生前来或送医院诊治。

2.对“假死者”的急救措施

触电者停止呼吸、心脏不跳动,如果没有其他致命的外伤,应视触电为假死,必须立即在现场进行人工呼吸抢救,即使请医生和送医院途中也不准停止抢救

三、抢救方法

抢救可用口对口、口对鼻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1.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停止呼吸者)

⑴使触电者头部尽量后仰,鼻孔朝天,解开领口和衣服,仰卧在比较坚实(如木板,干燥的泥地等)的地方。

⑵用一只手捏紧鼻孔,另一只手掰开嘴巴(如果掰不开嘴巴,可用口对鼻孔贴鼻孔吹气)。⑶深吸气后,紧贴嘴巴吹气或鼻孔吹气,一般吹二秒,放松三秒。

⑷救护人换气时,放松触电者的嘴或鼻孔,让其自然呼气。

2.胸外心脏挤压法(心脏跳动停止者):

⑴解开触电者衣服,让其仰卧在地上或硬板上。

⑵救护人骑跪在其腰部两侧,两手相迭,手掌根部放在心口稍高一点的地方,即放在胸骨下

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

⑶掌根垂直用力向下挤压,压出心脏里面的血液。对成人应压陷3—4厘米,以每秒钟挤压一次,每分钟挤压60次为宜。

⑷挤压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让其胸部自动复原,血又充满心脏,放松时掌根不必完全离开胸膛。

另一方法:

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触电者右侧肋弓下缘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处中点;两手指并齐,中指放在切迹中点—剑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另一只手的掌根紧挨食指上缘,置于胸骨上,即为正确挤压位置。挤压时两臂伸直、利用身体重量垂直压陷3~5cm、掌根始终不离开胸壁、每分钟60~80次。

3.如果触电者心脏跳动和呼吸都停止了,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方法要同时交替进行。

4.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要坚持不断,切不可轻率中止。如果触电者身上出现尸斑或身体僵冷,经医生发出无法救治的诊断后方可停止抢救。

四、关于电伤的处理

电伤是触电引起的人体外部损伤(包括电击引起的摔伤)、电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这类组织损伤,需要上医院治疗。但在现场也必须作预防处理,以防止细菌感染,损伤扩大。这样可以减轻触电者的痛苦和便于转送医院。

1.对于一般的外伤创面,可用无菌生理食盐水或清洁的温开水冲洗后,再用消毒纱布防腐绷带或干净的布包扎,然后将触电者护送去医院。

2.如伤口大出血,要立即设法止血。压迫血管法是最迅速的临时止血法,即用手指、手掌或橡皮带,在出血处供血端,将血管压瘪在骨骼上而止血,同时火速送医院处置。

3.高压触电造成的电弧灼伤,往往深及骨骼,处理十分复杂。现场救护可用无菌生理食盐水或清洁的温开水冲洗,再用酒精全面涂擦,然后用消毒被单或干净的布类包裹好并送往医院处理。

4.对于因触电摔跌而骨折的触电者,应先止血、包扎,然后用竹竿、木板、木棍等物品将骨折肢体临时固定并迅速送往医院处理。

触电伤害的种类所谓触电是指电流过人体时对人体产生的生理和病理伤害。电对人体的伤害分电击和电伤两种。

电击: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的心脏、中枢神经系统、肺部等重要器官的正常工作,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使人出现痉挛、呼吸窒息、心颤、心跳骤停等症状,甚至造成死亡。它是最危险的触电伤害,绝大多数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由于电击所造成的。

电伤:

电伤,包括电弧烧伤、烫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电气机械性伤害、电光眼等不同形式的伤害,其中,以电弧烧伤最为严重。与电击相比,电伤多属局部性伤害,电伤往往与击同时发生。

1.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

一般情况下,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越明显、越强烈,生命的危险性也就越大。

而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则主要取决于:

⑴施加于人体的电压,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

⑵人体电阻的大小,人体电阻与皮肤干燥、完整、接触电极的面积以及人体的接触电压有关。一般情况下,人体电阻可按1000~20xx欧姆考虑,而潮湿条件下的人体电阻约为干燥条件下的1/2。

3.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

电流通过人体不存在不危险的途径,以途径短、而且经过心脏的途径的危险性最大,电流流经心脏会引起心室颤动而致死,较大电流还会使心脏立刻停止跳动。在通电途径中,从左手至胸部的通路为最危险。

4.通过电流的种类

人体对不同频率电流的生理敏感性是不同的,因而不同种类的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也就有区别。交流电流对人体伤害最为严重;直流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则较轻。

5.人体状况

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人体本身的状况有密切关系。人体状况除人体电阻外,还与性别、健康状况和年龄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儿童、妇女,患有心脏病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人,瘦小的人遭受电击后的危险性则会较大。

6.作用于人体的电压

触电伤亡的直接原因在于电流在人体内引起的生理病变。显然,此电流的大小与作用于人体的电压高低有关。电压越高,电流越大,更由于人体电阻将随着作用于人体的升高而呈非线性急剧下降,致使通过人体的电流显著增大,使得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更加严重。

电气安全技术措施电对人体虽然会造成一定的伤害,甚至会导致生命危险,但如果能够掌握和运用一些保证用电安全的基本措施,正常工作下的用电安全是可以得到保证的。下面介绍几种用电安全的基本要素:

2.1绝缘防护

绝缘是使用绝缘材料把带电体封闭起来,使电气设备及线路能正常工作,防止人身触电。良好的绝缘是保证设备的线路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保证人身安全的最基本要素。

2.2屏护和间距

从防止触电的角度考虑,屏护和间距同绝缘一样是防止直接接触电击的安全措施。除防止电击外,屏护和间距还有防止短路、防止火灾和便于安全操作的作用。

2.3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

在日常安装的各种用电设备或金属构件、金属遮栏等,在正常情况下,这些设备的外壳或金属物是不带电的,当用电设备万一发生“碰壳”故障,或这些金属构件碰到了电源线,操作工人及附近的人就会因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而触电,并导致设备损坏。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目的就是万一发生这种故障时,能自动把“碰壳”设备的电源切断或把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内。因此它是最基本的,应用最广泛的防止触电的安全措施。

出于不同的目的,把设备或线路的某一部位通过接地装置同大地等同的导体紧密连接起来称为接地。

保护接地是指为了人身安全的目的,将电气装置中平时不带电的,但可能因绝缘损坏而带上危险的对地电压的外露导电部分(设备的金属外壳或金属结构)与大地作电气连接。保护接零是把电气设备正常时不带电的导电部分(如金属机壳)与电网的中性线(N)连接起来。

虽然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都是防止间接接触电击的安全措施,二者在做法上也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二者的安全原理、适用范围、安全条件却有很多不同之处。

1.保护接地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对地绝缘)电网,包括交流不接地电网和直流不接地电网,也包括低压不接地电网和高压不接地电网。在这类电网中,凡由于绝缘破坏或其他原因而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份,均应接地,主要包括:

①电机、变压器,各类固定式、便携式、移动式电器用具,照明器具等的底座和外壳;②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③配电、控制、保护系统用的金属盘、台、箱的框架;

④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

⑤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线盒,终端盒的金属外壳和电缆的金属护层,穿线的钢管等。

2.保护接零就是把电气设备正常时不带电的导体与电网的零线(即中性线)连接起来,以防止发生人身触电事故。为确保接零安全可靠,除在电源中性点进行工作接地外,还必须在零线的其他地方进行必要的重复接地。重复接地的安全作用主要有:

①通过接地电阻和零线阻抗的并接,可进一步降低漏电设备对地电压;

②一旦发生零线断线时,由于重复接地存在,可以减轻触电的危险程度。保护接零与保护接地的范围虽然大致相同,但在潮湿环境中的电气设备及其他电气要求高的场所应采用保护接零。

在同一系统中,不宜把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混用。

一般电气设备保护接地、接零的措施均已在电器设备安装设计时做好,未经电器工程技术人员同意,任何人员不得随意拆除。

2.4漏电保护

保护装置又称触电保安器,主要用于防止由于间接接触和直接接触引起的单相触电事故,也用于因漏电引起触电事故和火灾事故,以及用于监测或切除各种单相接地故障,是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的一种保护装置。

漏电保护装置对防止触电事故、保障人身安全、减少设备事故起到较大的作用。为此,以下场所、设备均需要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1.建筑施工场所,临时线路的用电设备;

2.手持式电动工具(Ⅲ类除外),移动式的生产和生活用的电器设备(Ⅲ类除外),以及触电危险性大的用电设备;

3.腐蚀环境和特别潮湿的环境及水中安装的电气设备;

4.安全要求特别高的场所等。

漏电保护装置是作为附加保护装置,即使安装了漏电保护装置以后,不得取消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的原有防护措施。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时,允许而且往往有必要对线路作适当调整,但这些调整也不得降低原有的安全水平。

对运行中的漏电保护装置,应注意检查和维护,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其动作的可靠性并保持清洁,连接应始终保持良好,如发生故障应及时更换,由专业电工检修,员工不应随意变动。

2.5安全电压

根据欧姆定律,与电阻不变时,电压越高,电流也就越大。因此把可能加在人身上的电压限制在某一范围内,以获得足够的安全条件,这样的电压就叫做安全电压。安全电压是由人身允许的电流和人体电阻值等因素而确定的。

我国规定42、36、24、12和6伏为安全电压的额定值。凡手提照明灯、危险环境的携带式电动工具均应采用42伏或36伏安全电压;金属容器内、隧道内等工作地点狭窄,行动不便以及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的环境,特别潮湿的环境所使用的照明及电动工具应采用12伏安全电压;水下作业应采用6伏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是相对安全的电压,而不是绝对安全的。因此采用时也应注意下列事项:

1.安全电压应由双绕组变压器降压提供,禁止由电阻降压或自耦合变压器降压的办法提供。

2.安全变压器的铁芯和外壳均应接地,以防止一、二次绕组间绝缘击穿时,高压窜入低压回路引起触电危险。此外,还应在高、低压回路中装设熔断器作短路保护。

冻伤抢救流程

冻伤抢救流程见图1。

将冻伤患者脱离低温环境以避免进一步加重冻伤

操作步骤①迅速将患者移至相对干燥、温暖的环境,搬动时要谨慎,避免发生骨折;②选用力所能及的物品如剪刀等,迅速解除寒冷、潮湿或紧缩性衣物,用毛毯或棉被包裹患者身体;③可给予患者热饮料、高热量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态度要求冻伤,特别是冻僵,是一种极为紧急的状态,患者生命处于危险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以极端负责的态度处理好每一个细节,反应要敏捷、迅速,注意安慰和鼓励患者,尽力缓解患者的恐惧和惊慌,要及时向患者家属解释病情。在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切忌粗暴。应该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急躁和焦虑心情,既要严肃认真,又要热情温柔,勿私下议论,以免引起患者的多疑。在帮助患者时,不要怕脏、怕累,要让患者感受到工作人员的真挚感情。除去衣物时要向家属及患者耐心解释,对女性患者应进行必要的遮蔽。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宣教,在寒冷或野外环境中应注意保暖,防止冻伤再次发生。

重要提示①在脱离低温环境的同时行保温处理;②若处于冻结状态,应待迅速复温后处理;③昏迷患者不宜进食;④搬动时注意保护创面,小心轻放,避免碰撞引起骨折及创面损伤加重;⑤在未获得有确切的死亡证据前,必须积极抢救。

吸氧以改善冻伤患者缺氧状态

操作步骤①准备吸氧物品;②向患者解释吸氧的必要性;③选择一侧通畅鼻孔,并清洁;④选择适宜的连接导管,将鼻导管和给氧装置连接,检查有无漏气,并确定氧气流出是否通畅;⑤调节氧流量1~5L/分;⑥湿润鼻导管前端,测量插入的长度,轻轻插入鼻腔并固定鼻导管;⑦安置患者于舒适;⑧记录。

态度要求冻僵患者可能出现组织缺氧状态,应及时吸氧予以纠正。应告诉患者及其家属吸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迅速将准备好的氧气安装好,进行吸氧,向患者说明需要配合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随时观察情况,保持通畅给氧,当吸氧过程中出现不适时,要立刻采取措施给以解决。操作时,要动作熟练、轻柔,避免损伤鼻黏膜,要严密注意观察吸氧效果,并认真填写记录。吸氧时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严禁烟火,防止火灾发生。

重要提示①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患者安全;②急性肺水肿患者常选用20%~30%酒精作为湿化液,以减少泡沫发生;③停止用氧时,先取下鼻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

监测冻伤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问题

操作步骤①监测意识状态:判断患者处于清楚、烦躁、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中的哪一种状态;②测量体温:测量并记录体温;③测量脉搏:记录次数,分;④观察呼吸:记录次数/分;⑤测量血压: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⑥检查尿量:检查每小时尿量,24小时尿量;⑦记录监测及检查结果。

态度要求严重冻伤可导致急性肺水肿、心律失常、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状态。因而生命体征监测必须仔细、认真,操作要熟练、准确;动作快速、轻柔;避免损伤加重。每一项检查都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即使是简单的操作,也不能交给患者家属去做。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监测的重要意义,取得配合。对患者及其家属的询问要给以耐心、准确的回答,不要敷衍更不要态度粗暴。当患者病情出现危急情况时,不要惊慌失措,应当沉着镇静,有条不紊。要将检查和观察结果清楚、准确地记录在病历中。

重要提示①严重冻僵患者多发生急性肺水肿,应特别注意呼吸变化及肺部体征,及时做出相应处理;②血压

复温以抢救冻伤患者

操作步骤①迅速除去湿冷衣物,衣服、鞋袜等与肢体冻结在一起时,不可强行卸脱,脱下困难时可用温水(40℃左右)使冰冻溶化后脱下或剪开;②患者体温在32~33℃时,可用毛毯或被褥裹好身体,逐渐自行复温;③体温

判断冻伤程度以正确处理局部冻伤

操作步骤

局部冻伤处理①Ⅰ度冻伤创面保持清洁、干燥,数日后可治愈;②Ⅱ度冻伤经过复温、消毒后,创面干燥者可加软干纱布包扎;有较大的水疱者,可将疱内液体吸出后用软干纱布包扎,或涂冻伤膏后暴露;创面已感染者先用抗菌药湿纱布,随后再用冻伤膏;③Ⅲ度、Ⅳ度冻伤多采用暴露疗法,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尽早转院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取2010年6月~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颅脑外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38例,女42例;年龄17~54岁,平均年龄(33.5±2.2)岁。本次入选者均排除精神异常或意识障碍、心肾功能不全以及严重器质性病变。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临床一般资料方面相近,基线均衡而具有可比性。

1.3效果评定指标本次针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方式为自设问卷调查,共包括20个问题,答案包括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5个标准,相应分值1~5分,总分为100分,80分为非常满意。总满意度为满意与非常满意两项指标之和。

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详见下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3讨论

在神经外科各类疾病中,颅脑外伤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此类患者病情通常多变而复杂,具有较高的致残和致死率。因此,临床必须把握好恰当的时机,实施快速有效的诊治和护理,才能有效挽救患者生命。从护理层面分析来看,优质护理服务方案与患者日常生活更为贴近,并密切关联于患者的预后及转归[3~4]。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临床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秉承了人本护理理念,以患者为工作中心,在为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也使患者感受到护理工作中所传达出的关爱理念,从而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谐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方案秉承以人为本理念,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实施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患者心理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全方位提高,并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汪小华,景新华,李月琴,等.63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早期呼吸功能的监护[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180-181.

【关键词】:骨折患者;急救护理措施

一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中,男60例,女38例,年龄最小为15岁,最大为79岁,平均年龄为39岁。其中交通事故伤28例,化学物品炸伤2例,塌方砸伤12例,高处坠落伤10例,斗殴砍伤21例,其他类25例。主要的受伤部位为四肢骨折,大多血管神经受到损伤,骨盆骨折患者多伴有泌尿系统损伤,脊椎骨折伴有脊髓损伤,肋骨骨折伴有血气胸等。

二结果

本组98例患者中治愈72例,好转19例,截肢5例,死亡2例,截肢率5.1%,病死率2.04%。

三急救护理措施

3.1成立抢救小组。针对于骨折患者的特点,建立起骨科为主的抢救小组,普外科、胸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等主治医生均为小组成员,一旦发生骨折重症患者,抢救小组成员迅速到位。

3.3要应用多功能监护仪观察病情。要应用多功能监护仪随时观察骨折患者的病情,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等情况。如果骨折患者的病情发生变化,休克症状,要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如果提示骨折患者呼吸功能发生改变,要立刻调整氧流量或面罩吸氧,必要时要进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等治疗措施。对于休克或昏迷的患者要进行导尿管协助导尿,避免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3·5对骨折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骨折患者缺乏心理准备,特别是重症患者,身体伤病的急剧变化使得患者身心受到重大打击,导致较大的心理问题,此时医护人员要给患者情感上的支持,体会患者的心理感受及需求,鼓励患者倾诉出内心的不良情绪,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辅导,并与骨折患者交流护理知识,帮助他们摆脱悲观、失望情绪,接受现实,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四讨论

1病例资料

1.1一般资料

8例患者脱离中毒现场后30min后到达我院急诊科,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最大83岁、最小24岁、平均年龄42.3,事发地居住4例、过路行人4例。

1.2临床表现

8例患者因吸入氨气后不同程度出现畏光、流泪、眼刺痛、视物模糊;声音嘶哑、呛咳、胸闷、胸痛伴呼吸困难、心慌、恶心呕吐、头晕头痛伴有恐怖感及皮肤烧灼症状。其中某男,住院号032653、77岁,口唇发绀,呼吸急促,咯粉红色泡沫样痰等急性左心衰症状。查体:体温36.0℃,脉搏64次/分,血压139/84mmHg,呼吸22次/分,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口唇轻度紫绀,声音嘶哑、舌体黏膜脱落并有少许出血点,咽部出血点广泛融合成片,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湿罗音。立即给予开放静脉通道强心利尿,并给与加酒精去泡沫给氧等一系列急救措施,经对症支持治疗、防治感染等一系列治疗与护理措施,患者症状缓解并收住院,其余7名患者症状较轻予以急诊留观。经综合治疗护理8例患者症状基本消失,后复查胸片无异常改变。

2急救措施

2.1对症处理

患者入院后脱去污染衣物,对眼部灼伤者立即用清水或3%硼酸溶液反复冲洗,至少15min,然后给予氯霉素眼药水或其他抗生素药膏每隔2-4h点眼一次,结膜充血明显者以维生素C注射液0.5ml作球结膜下中和注射,眼部水肿明显者,使用氢化可的松眼药水和抗生素眼药水交替使用;皮肤烧灼者,立即用清水、3%硼酸溶液或食醋等冲洗皮肤消除再灼伤;咽部刺激症状者,予以地塞米松5mg+庆大霉素4万u+糜蛋白酶4000u雾化吸入2次/日,喉片含化消除咽喉部不适症状。同时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等指标。

2.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给予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同时根据心电监测显示的血氧饱和度以及患者的呼吸情况给予个体化吸氧。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等变化。并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末梢循环、瞳孔等变化,做到正确评估病症程度。

2.3预防肺水肿

评估本组病例,有一名患者出现肺水肿征象,立即采用肺水肿救治预案,①吸氧。早期给予加酒精去泡沫给氧(氧气以30%酒精滤过,4~6L/min),症状减轻后给予低流量吸氧。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应用祛痰剂雾化吸入,给予生理盐水150ml加氨茶碱0.25地塞米松10mg静滴,缓解支气管痉挛,降低气道阻力。③早期、短程、足量地应用糖皮质激素。④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⑤严格限制液体入量,每日不超过1500ml。

3.1氨气是一种无色带有稻草气味的刺激性剧毒气体,300mg/m3可导致闪电式死亡。主要制毒作用为刺激皮肤、眼及呼吸道,损害呼吸道粘膜,造成喉头水肿窒息、肺水肿。由于氨中毒发生快,对成批患者应迅速采取抢救措施,本组病例接到通知后立即汇报医院领导,取得了各个部门的配合和人力支援,保证了急诊资源的合理应用。患者到诊后急救人员沉着冷静,分工有序,忙而不乱进行救治,是本组病例抢救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

3.3液态氮是在高压或低温状态下储存的,发生泄漏时,由液相变为气相,液氨会迅速气化,体积迅速扩大,没有及时气化的液态以液滴的形式雾化在蒸气中。在泄露初期,由于液态的部分蒸发,使得氨蒸气的云团密度高于空气密度,氨气随风漂移,易形成大面积染毒区和燃烧爆炸区。现场抢救时需及时对危害范围内的人员进行疏散,做好宣教工作,并采取禁绝火源措施,防止发生灾害。

有吸入、食入或皮肤接触氰化物史,现场或家中、环境中有氰化物的存在。最常见的是吃苦杏仁和木薯引起中毒,小儿误食苦杏仁10~20粒,成人约40-60粒即可引起中毒;成人生食木薯400g左右即可引起中毒,食至500g左右即可致命。氰化物种类甚多,常见及毒性高的无机氰化物有氰化氢(氢氰酸)、氰化钾、氰化钠、溴化氰等。有机氰化物f腈类)有乙腈、丙腈、丙烯腈等。某些植物如桃、杏、枇杷、李子、杨梅、樱桃的核仁及木薯等都含有氰苷,进食后在胃酸的作用下,可分解成氢氰酸。

吸入高浓度的氰化物或一次口服致死量(>100mg)的氰化钾或氰化钠,可在数秒内突然出现强直性痉挛,呼吸困难、昏迷,约2-3分钟呼吸停止,死亡。

急性中毒可分为四期①刺激期: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头痛、头晕、乏力、动作不协调、大便紧迫感等。②呼吸困难期: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瞳孔先缩小后扩大、有恐慌感、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口唇及指甲无发绀现象、皮肤黏膜呈鲜红色。③痉挛期:阵发性或强直性痉挛、严重者角弓反张、牙关紧闭、冷汗、二便失禁、血压下降、昏迷。④麻痹期:全身肌肉松弛、呼吸浅慢、二便失禁、体温及血压下降、甚至呼吸循环中枢因麻痹而死亡。最为明显的是呼出气有苦杏仁味,皮肤黏膜和静脉呈鲜红色。

抢救流程

氰化物中毒的抢救流程见图1。脱离中毒现场及判断呼吸心跳是否停止以决定是否行心肺复苏

操作步骤脱离中毒现场:经皮肤或吸人中毒者应迅速将患者转移至安全、通风处,脱去污染的衣物,以防止中毒加重。

氰化物中毒可导致呼吸停止,随即心跳停止。现场要首先评估患者是否需要心肺复苏。

态度要求脱离中毒现场时应注意保护好患者,防止不必要的损伤,迅速将患者转移至安全处。脱去衣物时要适当,注意保护隐私,对于女性患者应给予适当的遮拦。吸入高浓度的氰化氢气体或吞服致死剂量的氰化钠(钾),可迅速致死,一旦出现心肺复苏的指征,要果断采取行动,立即行心肺复苏。要向患者家属讲清楚患者目前的情况及预后,征得患者家属的理解、同意和配合。要根据现场条件和病情状况,规范操作。操作时,要专心致志,切忌慌乱,虽然情况危急,但仍然要有条不紊,避免增加不必要的损伤。在与家属交代病情时,要客观地说明过程。

重点提示发现患者后首先要确定是否有呼吸、心脏骤停。

吸氧以改善缺氧状态

操作步骤氧疗具体方法较多,包括鼻导管法、开放面罩法及经气管导管法等,下面重点介绍鼻导管吸氧的具体方法。①准备物品;②向患者解释吸氧的必要性;③选择鼻腔,并清洁;④连接鼻导管;⑤调节氧流量;⑥固定鼻导管;⑦安置患者于舒适;⑧记录。

态度要求氰化物中毒存在缺氧,应在开放气道的前提下及时吸氧改善缺氧状态。告诉患者及其家属吸氧的重要性,迅速将准备好的氧气安装好,进行吸氧,向患者说明需要配合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随时观察情况,保持通畅给氧,当吸氧过程中出现不适时,要立刻采取措施给予解决。操作时,要动作熟练、轻柔,避免损伤鼻黏膜,要严密注意观察吸氧效果,并认真填写记录。

重点提示注意保持有效吸氧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以利进一步治疗

操作步骤生命体征监测,重点观察呼吸及脉搏、血压的变化。①观察呼吸:记录次数份;②测量脉搏:记录次数份;③测量血压: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④监测意识状态:判断意识处于清醒、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状态;⑤测量体温:明确体温高低;⑥详细记录监测结果。

态度要求氰化物中毒是一种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紧急状态,极易出现呼吸停止,应认真观察生命体征,特别是呼吸及心跳变化。各项生命体征监测操作要熟练、准确,动作快速、轻柔,避免损伤。每一项检查都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生命体征监测的重要意义。对患者及其家属的询问要给以耐心准确的回答,不要敷衍,更不要态度粗暴。当病情出现危急情况时,不要惊慌失措,应当沉着镇静,有条不紊。要将检查和观察结果清楚、准确地记录在病历中。

清除毒物以防止毒物进一步吸收

操作步骤对于皮肤及眼中毒患者应立即进行冲洗,可选用大量清水,最好是流动水进行冲洗,如有条件可加入5%硫代硫酸钠进行冲洗;口服中毒者进行洗胃处理,洗胃液选用5%硫代硫酸钠或O,2%高锰酸钾或3%过氧化氢溶液。

态度要求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清除毒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取得理解和配合。对患者及其家属的询问要给予耐心、准确的回答,不要敷衍。脱离中毒现场,并转移至通风、安全之处,切忌动作粗暴,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催吐时注意勿伤及口腔组织;洗胃时,下胃管要轻柔,鼓励患者配合,安慰患者,并指导患者进行配合;灌液时要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应防止窒息;当患者病情出现危急情况时,不要惊慌失措,应当沉着镇静,有条不紊。要将观察结果及救治措施清楚、准确地记录在病历中。

应用解毒药物及对症支持治疗以治疗患者操作步骤

应用解毒药物①立即将亚硝酸异戊酯1~2支放在手帕中压碎,给患者吸入15~30秒,间隔2~3分钟再吸入1支,直至静脉注射亚硝酸钠为止;②立即用3%亚硝酸钠10~15m1,加入25%葡萄糖液20ml,静脉缓慢注射,≥10分钟。注射时注意血压,如有休克先兆,应立即停止使用本药。

对症支持治疗①建立静脉通路;②输注葡萄糖、生理盐水、细胞色素C、胞二磷胆碱、三磷酸腺苷(ATP)改善脑细胞代谢,促进功能恢复;③地塞米松10~20mg静滴提高应激能力,防止肺水肿;④抽搐时可使用地西泮10~20mg肌内注射。

态度要求应用解毒药物时要注意药物名称、剂量,使用的用法、用量。使用之前仔细核对,防止差错事故。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及时调整药物用量,但不可盲目增加或减少用量。不能确定时同事协商或联系上级医院取得帮助。对症处理时要按病情需要出发,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向家属及意识清楚的患者讲明应用药物及对症支持治疗的重要性,对于意识清楚的患者要安抚情绪,尽量消除患者的恐惧,以取得患者极其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心肺复苏以抢救患者生命

操作步骤行心肺复苏术。

态度要求这是一项危及患者生命的紧急状态下采取的措施,要因地制宜、果断采取行动。要向患者家属讲清楚预后,征得患者家属的同意和配合。要根据当地条件和病情状况,尽可能规范操作。操作时,要专心致志,严格按照程序操作。虽然情况危急,但仍然要有条不紊,避免增加不必要的周围组织器官损伤。在与家属交代病情时,要客观地说明过程,不应该夸大危险后果,也不应回避问题。对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应积极纠正并发症,并给予积极处理。必须了解是否具备复苏条件,应注意及时呼救并联系“120”或上级医院求得支援。医务人员平时应加强心肺复苏的训练。

观察患者症状、生命体征以确认治愈

操作步骤观察患者直至症状消失、生命体征平稳,从而确认患者达到治愈:①患者呼吸困难、头晕、心悸、四肢无力、口唇麻木等症状消失。

检查生命体征稳定,重点观察呼吸、脉搏、血压。①呼吸平稳,无呼吸困难;②血压正常90~140/60~90mmHg;③脉搏正常60~100次/分;④意识清楚、无烦躁或昏迷;⑤体温恢复正常36~37℃;⑥尿量正常>30ml/小时。

及时准确地记录观察结果及处理措施。

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如有明显不适,再到医院就诊或请医生专访。

态度要求生命体征监测时应仔细认真,要向患者或家属解释生命体征监测的重要意义,取得配合。操作要熟练,准确、动作快速、轻柔,避免损伤。及时记录检查及监测结果。对达到治愈的患者,要建立联系,告知患者回家休息的注意事项,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卵巢黄体破裂是临床妇科常见急腹症,生育年龄妇女经后12~32d常发生该病。卵巢黄体破裂具有起病急骤、病情进展快的临床特点,如不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对患者进行救治,将导致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给予卵巢黄体破裂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具有必要性[1]。本文为进一步研究卵巢黄体破裂的急救措施、卵巢黄体破裂的护理方法和效果。

实验组40例均确诊为卵巢黄体破裂患者,年龄22~49岁,平均年龄为(32.09±6.06)岁,包括10例未婚患者、30例已婚患者,其中有12例患者合并异位妊娠、10例患者合并宫内妊娠。

对照组40例均确诊为卵巢黄体破裂患者,年龄23~48岁,平均年龄为(33.03±6.25)岁,包括11例未婚患者、29例已婚患者,其中有13例患者合并异位妊娠、11例患者合并宫内妊娠。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谨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或者为患者进行药物注射。实验组采取全面性的急救和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2.1急救措施

1.2.1.1施救前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腹痛:卵巢黄体破裂及宫外孕破裂均伴有突发的剧烈腹痛,宫外孕腹痛有停经史,且一般在停经后发生腹痛,卵巢黄体破裂发生在月经中期或者后期,突然伴有一侧腹痛,急救开始前,应仔细询问患者的月经周期情况,以鉴别宫外孕及卵巢黄体破裂。性生活:性生活期间,女性的生殖器官扩张、充血,导致黄体内张力升高,引发黄体破裂,因此,应仔细询问患者发病前是否进行过性生活。阴道是否流血:观察患者的阴道内是否出现流血情况,宫外孕患者有少量的阴道流血,卵巢黄体破裂无阴道流血症状[2]。

1.2.1.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急救开始前,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贫血、面色苍白、脉搏加快、血压下降、下腹压痛及移动性浊音阳性患者应及时建立2~3条静脉通路,留置静脉留置针,尽快扩容,以增加组织的灌注量。

1.2.2护理措施

1.2.2.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安抚和鼓励,减少患者的负性情绪,在病房内播放患者喜爱的音乐或幽默的视频,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为患者讲述治疗成功的案例,给予患者希望,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治疗,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7]。

2.1急救成功率本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的急救成功率为100.00%(40/40),对照组的急救成功率为90.00%(36/40),2例患者因病情得不到及时控制,出现休克症状,2例患者血压情况出现严重异常,出现肺水肿症状,实验组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字2=4.210,P=0.0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护理总满意率实验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7.50%,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为75.00%(P

卵巢黄体破裂具有起病急骤、病情进展快的临床特点,如不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8]。

给予卵巢黄体破裂患者全面有效的临床护理极其重要,是促进患者进一步恢复健康,加快疾病愈合速度,改善其预后效果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护理模式具有被动性和机械性特点,护理人员仅在医生的指导下,提醒患者用药或为患者进行药物注射,护理过程中和患者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在不能了解患者主诉的前提下,无法给予患者对症护理,患者的治疗情绪及并发症情况得不到有效的改善[11,12],除此之外,部分护理人员由于职业素质的缺乏,在护理过程中易产生不耐的护理情绪,导致护患关系较为紧张,缺乏人性化特点,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13]。心理护理等护理模式是临床较为新型的护理方法,近年来取得了较为广泛的临床应用[14]。

心理护理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新型护理模式之一,主要目的在于改善患者的治疗心情,减少患者的焦虑情绪。卵巢黄体破裂的起病速度较快,且常伴随着腹痛、眩晕、阴道出血等临床症状,受疾病和手术创伤的影响,患者容易出现焦虑、紧张、悲观等不良情绪,给其治疗效果和预后恢复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具有必要性[15]。

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的急救成功率、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马健.胎盘滋养细胞肿瘤合并卵巢黄体破裂1例护理体会[J].护理研究,2011,25(17):1594-1594.

[2]冯朝霞.妇科急腹症院前急救56例分析[J].医药前沿,2012,02(19):191-192.

[3]李华.舒适护理在黄体破裂保守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11):706-707.

[4]常德萍.1例风心病换瓣术后双侧卵巢黄体破裂的抢救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0,07(33):243-244.

[5]林秀华,王海燕.黄体破裂并延迟性脾破裂手术1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8):110-111.

[6]何毓雯.妇科急性失血性休克救治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3):417-418.

[7]孙爱萍.一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黄体破裂保守治疗的护理[J].天津护理,2010,18(2):111-112.

[8]杨红.护理干预措施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1,9(04):139-140.

[9]刘彬.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07):122-123.

[10]亓冠霞.个性化护理对妇科手术病人睡眠状况的作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3):1784-1786

[11]黄影桃.家庭式沟通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前沿,2012,2(05):275.

[12]王霞.卵巢黄体破裂70例急救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2):85-86.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因触电而死亡的人数,约占全国各类事故总死亡人数的10%,仅次于交通事故。随着电气化的发展,生活用电日益广泛发生人身触电事故的机会也相应增多。

1.2季节性

从统计资料分析来看,6-9月份触电事故多,因为夏秋季节多雨潮湿,降低了设备的绝缘性能,人体多汗,皮肤电阻下降,再加上工作服、绝缘鞋和绝缘手套穿戴不齐,所以触电几率大大增加。

1.3部门特征

据资料统计,触电事故的死亡率:工业部门40%、电业部门30%,比较起来,触电事故多发生在非专职电工人员身上,而且城市低于农村,高压低于低压,这种情况全然与安全用电知识的普及程度,组织管理水平及安全措施的完善与否有关。此外,触电事故的发生还有很大的偶然性和突发性。

2.触电急救

2.1触电急救的要点

2.2解救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

A、脱离低压电源的方法:可以用“拉”、“切”、“挑”、“拽”、“垫”五字来概括。

(1)拉:指就近拉开电源开关、拔出插头或瓷插熔断器。

(2)切:当电源开关、插座或瓷插熔断器距离触电现场较远时,可用带有绝缘棒的利器切断电源线、切断时应防止带电导线断落触及周围的人体;多芯绞合线应分相切断,以防短路伤人。

(3)挑:如果导线搭落在在触电者身上或压在身下,这时可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挑开导线,是触电者脱离电源。

(4)拽:救护人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等绝缘物品拖拽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如果触电者的衣裤是干燥的,又没有紧缠在身上,救护人可直接用一只手抓住触电者不贴身的衣裤,将其脱离电源,但要注意拖拽是切勿触及触电者的皮肤,也可在干燥的木板、橡胶垫等绝缘物品上,用一只手将触电者拖拽开来。

(5)垫: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手指紧握导线,或导线缠绕在身上,可先用干燥的木板塞进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绝缘,然后再采取其他办法把电源切断。

B、脱离高压电源的方法:

由于装置的电压等级高,一般绝缘物品不能保证救护人员的安全,而且高电压电源开关距离现场很远,不便拉闸因此脱离高压电源与脱离低压电源的方法有所不同。

(2)如果电源开关离触电者不太远,则可以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拉开高压断路器,或者用绝缘棒拉开高压跌落熔断器以切断电源。

(3)往架空线路上抛挂裸金属导线,人为造成线路短路,迫使继电保护装置动作,从而使电源开关跳闸。

(4)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认线路无电之前,救护人员不可以进入断线落地点8-10米的范围之内,以防止跨步电压触电:进入该范围的救护人员应穿上绝缘靴或临时双脚并拢跳跃地接近触电者、触电者脱离带点导线后,应迅速将其带至8-10米以外,立即开始触电急救。

C、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注意事项:

(1)救护人不得采用金属或者其他潮湿物品作为救护工具。

(2)未采取措施以前,救护人不得直接触及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物。

(3)在拉拽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宜用单手操作,这样比较安全。

(4)当触电者位于高位时,应采取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地摔死。

(5)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

2.3现场救护

抢救触电者首先应使其迅速脱离电源,然后立即就地抢救。关键是“判断情况与对症救护”,同时派人通知义务人员到现场。根据触电者受伤的轻重程度现场救护有以下几种措施:

A、触电者未失去知觉的救护措施:如果触电者所受的伤害不太严重,神志尚清醒,只是头晕、出冷汗、呕吐、四肢发麻、全身乏力,甚至一度昏迷、但为失去知觉,则可先让触电者在通风暖和的地方静卧休息,并人派严密观察,同时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救治。

B、触电者已失去知觉的抢救措施:如果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是呼吸和心跳尚正常,则应使其舒适地平卧着,揭开衣服以利于呼吸,四周不要围人,保持空气流通,冷天应注意保暖,同时立即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若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或心跳失常,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

C、对“假死者”的急救措施:如果触电者呈现“假死”现象,则可能有三种临床症状:一是心跳停止,但尚能呼吸;二是呼吸停止,但心跳尚存(脉搏很弱);三是心跳和呼吸均已停止。“假死”症状的判断方法是“看”“听”“试”。“看”是观察触电者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听”是用耳朵贴近触电者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试”是用手或小纸条测试口鼻有无呼吸的气流,在用两手指按压一侧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感觉。则可判定触电者呼吸停止,或心跳停止,或呼吸、心跳均停止。

2.4抢救触电者的心脏复苏法:就是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即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人工循环)

3.外伤救护

触电事故发生时,伴随触电者受电击或电伤常会出现各种外伤,如皮肤创伤、渗血与出血、摔伤、电灼伤等。外伤救护的一般做法是:

(1)对于一般性的外伤创面,可用无菌生理盐水或清洁的温开水冲洗后,再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布包扎,然后将伤员送往医院。救护人员不得用手直接触摸伤口,也不准在伤口随便用药。

(2)伤口大出血要立即用清洁压迫出血点上方,也可用止血橡皮带使血流中断。同时将出血肢体抬高或高举,以减少出血量,并火速送医院处置。如果伤口出血不严重,可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布料叠几层,盖在伤口处压紧止血。

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室收治的230例多发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其中男125例,女105例;患者最低年龄为22岁,最高年龄为67岁,平均(41.78±4.82)岁。抢救过程中死亡患者17例。

1.2方法

1.3观察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记录数据选择专业软件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

2.1多发伤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及其死亡率

多发伤患者不同性别、致伤原因病死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60岁以上患者其病死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阶段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经思考与讨论后,提出在实施常规急救措施基础上,可增加以下针对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措施。

及时建立静脉通道。由于多发伤患者通常是受暴力冲击而出现体表组织、器官等部位的伤损,且会伴随出血现象,并且极有可能致使患者出现休克现象[10]。因此,在急救过程中则需迅速对患者建立静脉通道,确保可及时实施输血等抢救措施,以此确保对患者情况起一定控制和稳定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还要对患者损伤部位进行仔细检查,并根据其创伤部位、程度实施针对性处理,以避免因其创口而诱发其余病变情况[11]。

[1]尹其翔,梁亚鹏,刘志.多发伤急诊死亡危险因素及死因分析[J].临床急诊杂志,2015,16(8):591-593.

[2]徐应臣,宋朝芳,谢勇,等.216例严重多发伤的急诊评估和救治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9):2094-2097.

[4]王飒,陈水红,金静芬.急诊创伤团队的护理时效分析[J].中A护理杂志,2016,51(7):811-814.

[5]陈伟仕.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休克的急诊救治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4):119-120.

[6]杨家朝.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原因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1):26-27.

[7]陈新军,银小辉,姬新才.多发伤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临床危险因素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4,16(1):32-34.

[8]康跃.急诊护患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及防范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1):78-79.

[9]冯夏冰.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分析与管理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1):102-105.

[10]杨亚勤,夏永华,孙冰,等.多发伤并发急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27):3255-3256.

120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城市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实现,对于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有很大的帮助。院前急救病人涉及医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大多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对于维持患者的生命,防止再损伤,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120急救中院前急救工作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存在的安全问题较多。为了提高120急救中院前急救质量,必须要重视院前急救管理,不断完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1120院前急救的特点

2120急救中院前急救常见问题

2.2对院前急救的重视度不高医护人员对急救医疗观念的理解不深刻,存在着重院内、轻院前,把院前急救理解为只是迅速地把急危重症患者运到医院抢救就算完成了急救,没有认识到现场急救、途中监护和搬运方式的正确与否在急救中的重要性。

2.3急救资源配置不合理没有专业化的急救队伍,很多急救站都是由临床各科兼急救工作,使急救人员不能固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没有急救经验的新进院的医生,对急救工作较为陌生,存在急救技能欠缺的问题。另外受环境条件限制,车载急救设备简陋,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现场急救需求。

3如何加强120急救中院前急救管理

3.2重视急救人员培训完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提高急救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一,要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和急救意识。第二,要培养把他们的责任意识,在工作中对自己岗位职责有清楚了解,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第三,要进行严格的急救技能培训。定期对急救人员进行强化技能培训,让急救人员掌握常见疾病的院前急救操作知识,提高院前急救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要根据院前急救的经验编写急救流程和操作规范,避免院前急救中失误的出现。

3.3急救物资准备急救车辆、物品、药品、器械要准备齐全、充分、完好,定期对急救物资进行检查和补充,排除不安全隐患,确保急救通畅。对于救护车要加强保养,保证安全顺利运行,能够发挥救、护以及转运的功能。

4结语

总之,120院前急救对于患者及时治疗有重要的意义,建立完善的院前急救医疗体系能够保障急救工作的准时、准确,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挽救患者生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完善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要求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配备充足的人员和物资,急救医护人员要有专业的医疗知识,从而能对患者病情准确判断和处理,提高院前急救效率。

THE END
1.小猫的四年,相当于人类的30年猫咪娱乐韦小宝小猫的四年,相当于人类的30年2024-11-15 15:22:48 娱乐韦小宝一 湖南 举报 0 分享至 0:00 / 0:00 速度 洗脑循环 Error: Hls is not supported. 视频加载失败 娱乐韦小宝一 4.5万粉丝 娱乐圈那些小秘密,迅速又劲爆,有图有真相,让你一手掌握! 所属MCN:倔驴传媒MCN 00:17 护士:转精神科 00...https://www.163.com/v/video/VXG45UQ99.html
2.人猫年龄对照表12种猫咪平均寿命一览人猫年龄对照表12种猫咪平均寿命一览 猫咪的一生短短十几年,还是在养的好,生活环境好,不怎么生病的情况下,所以决定养猫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功课,被遗弃的猫咪不仅会有心理创伤,而且沦落成流浪猫之后寿命就只有2年左右了~ ·图2人猫年龄对照表,可以看看自己猫咪多大了哦~猫咪随主人生活的越久,越能够理解主人...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142288910?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3.人猫年龄对照表12种猫咪平均寿命一览–960化工网问答人猫年龄对照表12种猫咪平均寿命一览960化工网专业团队、用户为您解答,有人猫年龄对照表12种猫咪平均寿命一览的疑问https://www.chem960.com/ask/q-aa001fe09dd34bd997ef9e32819037ad
4.十二生肖对照表十二生肖对照表 - 十二生肖排序,12生肖纪年对照表 十二生肖对照表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分别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导读(目录) · 何为十二生肖? https://www.360doc.cn/article/29767825_962014044.html
5.用于炎症的化合物的制作方法因此,巨噬细胞的过度激活是导致以过度炎症为特征的疾病的关键因素。最值得注意地,2020年wang等人给出结论:激活的肺泡巨噬细胞是sars-cov-2感染引起的细胞因子风暴的核心。仅由于这个原因,降低巨噬细胞激活和/或募集水平的方法也是预防和治疗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炎症,特别是高细胞因子血症的关键。http://mip.xjishu.com/zhuanli/05/202180018363.html
6.六七风采——第二小组年龄:12岁 生日:2008.05.25 性别:女生 血型:B 星座:双子座 身高:155cm 属相: 鼠 个人篇 喜欢的颜色:白色 最喜欢的国家:中国 最喜欢的动物: 猫 https://www.meipian.cn/2whtc001
7.十二生肖万年历表图十二生肖万年历表图片大全十二生肖排序表图(十二生肖年龄表万年历及婚姻配对大全),关于十二生肖的排序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法比如当年轩辕黄帝要选十二动物担任宫廷卫士猫托老鼠报名老鼠给忘了结果猫没有选上从此与鼠结下冤家但是这。十二生肖出生年份表十二生肖岁数年龄对照表万年历,202。。。0:万年历十二生肖出生年份表有没有想要的总是有人...https://www.16757.com/ysh/astro/917.html
1.猫的寿命有多长?铲屎君为您详细解析猫的寿命和岁数计算方法猫的年龄计算与人类不同。一般来说,猫的一岁相当于人的15-20岁。因此,随着猫年龄的增长,它与人类的年龄比例会逐渐降低。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猫的第一年相当于人一生的18年,所以第一年的猫可以被认为是成年猫。 对于一岁以上的猫,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年龄:猫年龄(岁)=人年龄(岁)÷猫年龄(月)×12。例如,两...https://xkyczp.com/detail/201322.html
2.猫的寿命有多长多少年(猫咪一生分为“5个时期”)猫咪的寿命只有十几二十年,这只不过是人类的一部分时间。 如果要将猫咪的一生分阶段,那么可以分为这“5个时期”,猫生短暂,请多陪陪它! 幼猫期:0-8个月 相当于人类年龄:0-12岁 幼猫睁开眼睛和打开耳朵大概要1个星期,之后它们会开始探索世界,蹒跚学步,它们睡眠时间很长,起码20个小时。 https://m.huangsan.com/changshi/qrdbOb4laZ.html
3.猫咪30岁相当于人几岁:解密猫咪的真实年龄与寿命之道在理解猫咪年龄的转换时,通常采用的计算方式是猫龄与人龄比例的方法。传统上,猫咪的前两年相当于人类的24岁,之后每年约等于人类的4岁。因此,30岁猫咪的实际人类年龄大约是30 - 2 = 28,再乘以4,加上24,得出28 + 24 = 52岁。这表示在猫咪30岁时,其实际年龄相当于人类的52岁,正值中年期,标志着猫咪在身体和...http://sjjxc.cn/zxgl/62544.html
4.十二生肖排序出处来源:二十四小时和十二时辰对照表:http://114.xixik.com/12birthpet/ 十二生肖属相年份排序对照表 返回顶部 顺序属相 12生肖排序年龄(起止:1924~2139) 01. 属鼠 1924┆1936┆1948┆1960┆1972┆1984┆1996┆2008┆2020┆2032┆2044┆2056┆2068┆2080┆2092┆2104┆2116┆2128 02. 属牛 1925┆1937┆1949┆...http://114.xixik.com/12birthpet/
5.卫生统计学试题汇总21.R×C表的检验的自由度为: A. B. C. D. E. 22.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为 A.齐同原则 B.随机原则 C.对照原则 D.重复原则 E.以上都是 23.在相关分析中: A.越接近1,散点图越集中 B. 越接近0,散点图越集中 C.,散点图越集中 D.,散点图越集中 E.以上全不对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4723692
6.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精选13篇)二、把握年龄特点 三年级是阅读启始年级,教学中要注重两头伸展。 1、立足低段求发展: 识字学词理解词句仍然是教学重点。学生生字回生率高,三年级仍需抓识字学习,但要求有所提升: ⑴ 识字教学: ① 相信学生的能力; ② 突出难点,注意简洁; ③ 不仅写字还要写词; ...https://m.yuwenmi.com/jiaoan/sannianji/2496100.html
7.幼儿园大班十二生肖教案(精选18篇)12种生肖按顺序排好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围绕教室开火车,并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交流、讨论调查表,了解属相与人们的关系及与年龄的关系。 2.阅读《幼儿画册》,了解“中国龙”。 幼儿园大班十二生肖教案 2 活动目标: 1、知道十二生肖有哪些动物。 https://www.unjs.com/jiaoan/youer/20230401152232_6785298.html
8.2016高考英语核心考点轻松阅读:词类高考复习指南高考英语我的车依然运转很好,他为我工作已12年了。 ④在寓言、故事中,温柔、善良的动物(鹿、猫、熊猫、小鸟等)常用she替代,凶猛、粗野的动物(老虎、狮子、狼、熊、狐狸等)常用he替代。 Panda Lily is a new member of the circus.She needs time to get used to the new life.(She替代Panda Lily) ...https://yy.chazidian.com/show-221262/
9.www.cmosfet.com/newxr52216808.htm99热视 三叶草m码和欧洲码的对照表 亚洲色偷偷偷综合网中文字幕 成人国产片内射 日本卖婬BBW护士高潮多毛 把伸进女人的ww宾馆 欧美国产18禁一区二区三区 性a网站 少妇人妻系列无码专区麻豆av 热点分析 一级片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骚逼着高清的 火车上荫蒂添的好舒服图片 日本熟妇人熟BBW熟伦 真...https://www.cmosfet.com/newxr52216808.htm
10.关于十二生肖的知识公式库网十二生肖也叫12属相,是以12种不同的动物代表不同年份的纪年法,十二生肖表的排行顺序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内容目录 十二生肖的起源 十二生肖排序 生肖计算器 十二生肖年份对照表 十二生肖歌谣顺口溜 十二生肖传说故事 ...https://www.gongshiku.com/html/202205/guanyushiershengxiaodezhish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