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反复、咳嗽太久,不明病因用药是否对症?呼吸道六项病原体核酸检测,助力精准诊疗
什么是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儿童平均每年会发生3-8次,发热、流涕、咳嗽是其一般表现,根据其感染部位分为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或肺炎、支气管炎等下呼吸道感染。导致感染的罪魁祸首是病原体,如病毒或者细菌等。病毒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上呼吸道感染占比达90%,下呼吸道感染占比也可达到70%。但病原种类多样,不同病原体可导致同一症状,同一病原体又可产生不同症状,混合感染时有发生,给临床诊断带来挑战。
呼吸道感染一般做哪些检查?
由于不同疾病不同病原体的治疗方案有差异,因此临床通常会做以下检查来辅助诊断,精准诊疗。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一般增高提示有细菌感染,病毒或非典型病原体感染时可正常,但重症病毒感染也可升高;
炎症指标检查如ESR、CRP或PCT:增高可提示细菌感染,但其他非感染因素也可导致升高;
胸片或CT:可以观察肺部的结构和病变情况,判断是否有炎症改变;不能明确哪种病原体感染;
以上三种检查均无法明确具体病原体,因此还需要做病原学检查,如核酸检测、病原体培养、抗原检测、抗体检测等,可明确病原体感染,指导目标性治疗精准用药。
为什么要做病原学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较培养法简便快速、较抗原检测灵敏特异、较抗体检测窗口期短,可以实现快速、精准、早期明确病原,已经被国内外指南共识评价为病毒学诊断的“金标准”,被广泛应用于新冠病毒的筛查中。
病原学核酸检测项目介绍
1、覆盖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检测结果精准可靠的多重核酸检测项目:
六项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项目:可一次检测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人鼻病毒和肺炎支原体;
采用多重荧光PCR技术,灵敏度高,特异性高,且具有内标监控、常温裂解及防污染体系可减少假阴性假阳性,从而保证检测结果更精准,并且快速出结果,高效辅助临床精准诊疗。
2、为什么要检测这些病原体——流行率高、致病性强、传播性大。
不同患儿不同病原感染的治疗方案和治疗周期均有差异,应行病原学检查,明确病原,谨遵医嘱合理用药。
芝罘区妇幼保健院新增项目:
呼吸道六项病原体核酸检测
适用人群:
急诊科:怀疑感染或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鉴别诊断
儿科/新生儿科:不明原因发热的患儿、疑似感染的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