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转移代表正常的骨组织已经被疾病的组织破坏而且取代了。骨转移按照病变特异可以分为三种:溶骨型、成骨型跟混合型。骨转移的常见部位有中轴骨(脊柱骨盆)、肋骨跟下支骨干骺端,尤其特别是中轴骨最好发,这与该部位血供特点有关。
骨转移首先出现的是疼痛,骨转移的部位由于骨质破坏会感到一定的疼痛,刚开始的时候可以没有明显症状或者是间歇性的疼痛。发展到最后往往成为病人不能忍受的癌疼。
那么什么情况之下需要警惕骨转移呢?
如果已经知道有原发性疾病的病史,出现了某一部位的骨头并且持续性的疼痛,那么就需要警惕有出现骨头转移的这一可能。
这个时候需要做个CT看一看是否身体的骨头是否有问题。如果CT没有任何的问题,也不能排除没有转移。因为骨转移早期CT是看不见得,做ECT或者是PETCT可以提前的发现骨转移的病灶,比常规的要早2-3个月左右发现骨转移。
2、出现病理性的骨折
骨转移破坏了骨头,所以非常的脆,非常容易断。除了局部性的疼痛之外,不小心一碰或许就会出现骨折,从而加剧疼痛。
3、局部软组织的肿块
骨转移导致骨头被吃掉,细胞在局部不断地生长起来,形成了软组织肿块,又是一个疾病的卵巢。所以摸起来除了疼痛之外,还有包块,这个时候也需要警惕骨转移。
其实骨转移的部位,由于正常的骨组织被疾病组织破坏并且取代,而疾病的细胞又是不断的增殖,所以很多骨转移的部位都是可以见到软组织肿块影。
如果肿块位于浅表位置还可以摸得到。另外,疾病组织对正常的骨组织侵蚀还会导致正常的骨结构破坏、变得薄弱,所以在正常的外力作用之下就可以发生骨折,则称为病理学的骨折。
临床上面比较容易发生骨转移的疾病有乳腺类疾病、前列腺疾病,甲状腺疾病跟肾脏疾病,大概占据了骨转移原发性疾病的90%左右。
发生骨转移并非意味着病人已“无药可救”——假以规范化治疗,病人可减轻“刻骨铭心”的疼痛,实现“带瘤善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