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如今靶向、免疫治疗均有可能实现CR,但“根治性手术”依旧是许多肺癌患者的「极致追求」。好消息是,随着科研的不断进步,肺癌治疗方案的多样性为越来越多患者成功创造手术条件。
今天觅健科普君带来觅友蔡阿姨(觅健ID:素而安然)的抗癌记录,她在确诊肺癌ⅣA期后已成功抗癌7年!且在确诊的第二年行手术方案,并在不少病友想要效仿的时候撰写了自己对晚期病人手术的实用见解。
01
晚期病人想去寻找手术的机会
请看完这篇帖子
2017年5月—2018年10月埃克替尼
02
2018年10月26日—至今奥希替尼,这期间经历两次手术、三次化疗、10次放疗,见后面详情
03
2019年7月30日做开胸手术。术后用组织基因检测是EGFR19、TP53、RB1共突变,继续单药奥希替尼
04
2022年4月开始出现cea缓慢上涨,10月26日做了人生中的第一次PETCT,发现17年胸腔积液引流口位置出现皮下肿物,11月、12月因胸壁种植结节化疗2次,用药培美和顺铂,奥希继续吃
05
2023年2月1日手术切除胸壁种植结节,3月6日继续第三次化疗,因为血小板断崖式下降没继续第四次化疗
06
2023年7月因cea快速上涨,7月20日到省肿做第二次PETCT检查,发现T10椎体一处骨转,主任给的方案是T10椎体处放疗10次,保骨针,奥希替尼继续。放疗结束后一个月2023年9月18日复查cea继续上涨,再过18天查cea下降了,2024年3月11日复查发现下降幅度变缓
有部分觅友看到我的帖子,也想去寻找手术的机会,请看完这篇帖子。
与我同期(指同一天和同一个月)手术的,我认识的病友都还在,有的复发、转移了,有的还在继续单药奥希替尼。
有个年轻的ALK融合女病友,克唑替尼耐药后脑转,换阿来替尼效果不错,21年术前两个月脑部增强核磁稳定正常,手术前一天做胸腹部、脑部增强CT,医生可能没注意看脑部情况(脑部要增强核磁看得清楚),结果术后才几天脑部问题出来了,后来出现爆发性进展,术后不到三个月就走了。还有带领我去华西的领路人薄荷7707,因术后肠道真菌感染,不到三个月也走了。这些年来也有几个病友手术后坚持不到三年走了。
有几位2021年确诊已经胸膜转移的肺癌病友,服用靶向药6~12个月手术,术后病理中显示胸膜转移灶还有残留癌细胞的个别病友,最后还是复发了,因为胸膜上的毛细血管很多,不一定能处理干净。
也有Ⅲ期的新辅助治疗和ⅣA期的靶向或免疫治疗后去手术的病友,术后病理完全缓解(pCR),这样的病友我认识十几位。
同样都是肺癌晚期(局晚期)手术,为什么大家的结局大相径庭?
这个问题经常被人问,我个人经过7年的抗癌总结和学习,概括为3个点:
1、每个人的病情不一定相同,个体差异很大,切勿生搬硬套别人的治疗与用药方案!即使是同样的病情,用药方案也相同,但治疗效果却不同,这就是同病不同命啊!
2、新辅助治疗后,想降期手术的,这时候,在系统治疗有效的情况下,当残存的病灶临床评估属于可以手术时,可以尝试手术治疗了。
3、晚期(我ⅣA期)降期手术的,称为转化手术,就是原本这个分期的肺癌不适合手术,但是经过积极的系统治疗,肿瘤明显退缩,达到手术标准。这种状态下开展的手术,就叫转化手术,又称挽救性手术。至于获益如何?看命,是一种赌,等术后大病理报告单出来,才能略知一二。
下面这一点很重要!我特地单独拎出来说:
要想手术的,术前最好先做PET/CT和脑部增强核磁评估,经济条件允许的话,术前做个MRD,阴性的考虑手术,阳性的一般不考虑手术,这样双保险的情况下做手术,获益大些!
上述故事中蔡阿姨描述的重点,就是她所提到的“降期手术”。降期手术的目的在于彻底铲除可能存在的耐药细胞,进一步巩固了靶向/免疫的全身治疗效果。
肺癌晚期患者,真的存在手术机会吗?
手术后不舒服是转移了吗?
1.有些术后不舒服是正常的
2.有些术后不舒服警惕转移
①咳嗽:有的人咳嗽是因为在术后出现了肺部的炎症,像肺炎或者是肺部感染等等,这些都是造成咳嗽的原因。
②转移:有的患者可能会在一年、两年内出现转移。比如头晕的患者,可能是出现了脑转移,长期胸痛可能是骨转移,所以术后复查很重要。
复查总结
目前肺癌的治疗方案很多,不管选择哪一种,治疗的目的是为了让患者活得长,活得好。因此在这里也想提醒各位觅友,一开始选择什么样的治疗方式非常重要,患者和家属一定要做好治疗评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案。除此之外,必胜的抗癌决心也是非常有用的。当医生、患者、家属,一起联合,相信抗癌胜利的曙光一定会惠及更多家庭。
希望觅友们能接住蔡阿姨跨越7年的好运气,遇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永不耐药、永不复发,实现疗效百分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