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养老深陷困局:人到老年,怎么养?怎么医?

有那么一天,我们终将老去。如果真的到那个时候,你会在家里四代同堂,跟晚辈一起共度天伦之乐,还是会在养老院与一群年纪相仿的朋友一同晒着太阳,听着老曲?

如果有一家机构,既能养老又有医生护士照护,还有医保报销其中涉医的部分费用,价格和目前的养老机构收费差不多,你是否会选择把父母送进去?亦或是自己退休后会进去?

这些看起来答案应该很明确的问题,在现实走访调研中,我们却收获了五花八门的答案。

“我不要进任何形式的养老院,更不想要小孩,要么犯个什么罪进监狱养老,要么从楼上跳下来,一了百了,”在看到许多美国老人在养老院孤独死去的新闻报道后,小满言之凿凿,“人老了,指望儿女是不现实的。养老院感觉像个老年监狱,不让吃不让动,不自由,我不要去。在失去自理能力之前,还不如尽早结束自己,这样既活出了尊严又不会给他人和社会增加麻烦。”

◎有不少老人觉得住进养老院就是被抛弃了。/全景视觉

◎美国3月份的一份报告总结了2月12日至3月16日期间美国国内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情况,对比各年龄段患者的住院率、ICU入住率以及死亡率。/CDC

如果是你,会怎么选?

PART.1

中国旺盛的“养老”需求

在养老这一问题的选择上,王明很是果断——去养老院。

之所以会这么做,也是因为有此经历。王明的奶奶今年84岁,2015年,被确诊为阿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从那以后,王奶奶的记忆力、智力都明显下降,原来会做的事情都难以继续,而随着病情的发展,王奶奶的性格大变,常常莫名其妙地发脾气。

“之后妈妈和姑姑轮流照顾奶奶,但妈妈已经五十多岁,还要照顾我儿子,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姑姑家里也有老人要照料。有时候大半夜妈妈和姑姑都会被叫醒带奶奶去上厕所,给她洗床单换裤子,久而久之,大家压力都很大,精神日渐崩溃。”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年,家人都被折腾得心力交瘁,无力再做其他事,终于,全家决定将奶奶送去养老院。

这种情况,肯定不止出现在王明一家。只要人会变老,这永远都会成为无法绕过的礁石。要知道,中国在2015~2035年,每一个小时都将平均增加1141个老年人。当下,中国的老龄化趋势已经愈发明显。按照上海发布的数据,上海女性平均寿命已经达到85岁,男性平均寿命达到82岁,这意味着,上海人民要想活到80岁是很容易的事情。

◎根据预测,到了2040年,65岁以上人口占23.5%,5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4成。/智研咨询

人类活到80岁有一个风险。根据临床研究显示,80岁的人中,大约有1/4-1/3的人有几率出现认知功能的障碍。按照这一预测模型,假定人类要活到100岁,就有65%的人会出现脑功能发生退化。

◎老年残疾人分为两类,一类是进入老年之前非自然衰老因素致残的,一类是进入老年以后因身体器官老化致残的。/全景视觉

抑郁。老年人退休后,大多在家无所事事,心理落差很大,容易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心理。有研究调查表明,老年人患抑郁症的比例远高于年轻人,5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患抑郁症的比例更为突出。有些老人患严重的抑郁症后,由于没有及时就医或做好预防工作,自杀身亡的例子比比皆是。

死亡。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死亡是个“不吉利”的话题。无论文化上还是制度上都存在空白,我们没有关于死亡教育的书籍,学校也没有开展关于死亡或者生命教育的课程。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如何帮助他们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祛除其孤独和恐惧,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认知障碍。在全球范围之内,随着人口的增长,患有认知障碍症或痴呆的比例会越来越高,它的发生将超过人口自然增长的比例。

另外,受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人口政策影响,目前走向老年的人群大多数要面对着“四二一”家庭的结构,随着抚养比不断升高,传统的家庭支持式养老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中国老年抚养比逐年增加。/一财网

受限于眼前因素的影响,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如果没有很好的养老体系和养老机构,这将是一个多么严峻的挑战啊!因此,政府自“十一五”期间就开始提出发展养老产业的规划,并在“十二五”期间发布一系列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进来。而根据中国社科院2016年发布的《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的预计,到2030年,中国养老产业的规模将达到13万亿元人民币。

巨大的市场潜力正在吸引越来越多养老服务的市场参与者。

PART.2

中国养老产业不受待见

老,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每个人都会老。当一个人老去,身体不再健硕的时候,他应该被家人,被社会怎样对待?除了让他体面地活着,家人们还能为他做些什么?

当然,作为老年人在养老安排上自然也有自己的选择,或陪同在家,朝夕相处;或分居两地,经常看望;亦或是直接送进敬老院。不可否认,每一个选择都是大家精心考虑的决定。但,对于老人来说,养老院真的是他们的养老“理想国”吗?

◎不少人理想中的养老院应该是:鸟鸣声声,花香阵阵,一排排绿树成荫。卧室、餐厅、客厅窗明几净,院子里老人们懒洋洋地晒太阳、打麻将,笑语声不断。/全景视觉

经过实践证明,尽管养老服务市场不乏参与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会买账。至少在当下,中国养老服务市场尚不受所有老人待见。

67岁的王奶奶就投了反对票。她告诉我们,邻居就是去了养老院,但日子还不如自己现在过得舒坦。一直以来,邻居家的子女都在国外生活,独留老母亲张姐在国内,张姐年纪越来越大,腿脚先后做了两次手术行动不方便,家人商量后便将老人送去了养老院。

谁知道,送去养老院没多久,就遭受了不少虐待。根据同一镇上的人描述,护工阿姨态度很恶劣,经常欺负人,不给张姐吃喝。张姐腿脚不方便,平时又不太会说普通话,总喜欢把事情都憋在心里,于是,只能默默承受。

镇上的人还告诉王奶奶,每天晚上七点,护工阿姨想要提早下班,便早早地将张姐穿上尿布赶上床,张姐不习惯穿尿布,起身又不方便,常常一憋就是一晚上,直到早上也尿不出来。不仅如此,家人带去的水果和奶粉护工阿姨也不给张姐吃,说好的三菜一汤,护工阿姨就给张姐几根蔬菜两块咸肉,由于害怕张姐经常想去厕所,她便很少给张姐喝汤水。

最让人难受的是,护工阿姨成天骂骂咧咧,嘲讽老人。“张姐在年轻时是大家闺秀出身,从未受到过这样的对待,没想到老年居然会受到这样的对待。”王奶奶很是为张姐心疼更是愤怒,“每个月花费4000元却得到这样的对待,实在让人难以想象。”

◎2011年,有媒体曝光了郑州一老年公寓护工,捆绑殴打虐待老人的黑幕,引起了巨大反响。/大河网

由此看来,中国养老院的护工素质还达不到照顾老人的标准。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也曾公开直言,专业照护人才短缺是构建养老照护体系的瓶颈性问题。因此,要建立完善养老服务职业体系,除了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术等级认定,还可以设立养老“照护师”职业;同时,建立完善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代表的照护保障制度,吸纳更多人从事养老服务工作。

除了医护不到位,不愿意去养老院也会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在许多父母和子女的传统观念里,老人被送去养老院就等同于子女不孝。例如,在综艺节目《我们的师傅》中,大张伟就直言:将父母送去养老院是不孝顺的态度。对老人,亲力亲为地照顾才是孝顺。

◎而老艺术家牛犇不认为住养老院是件很可怜的事情,他表示自己选择住老年公寓完全是主动的。/《我们的师傅》截图

这也造成在三四线城市七八十岁的老人仍过着独居生活的现象。很多时候,在乡镇医院,如若碰见70多岁的患者,打听后也不难发现,把患者送进医院的可能是邻居。毕竟,老年人的子女大多在外打工,都不在身边。

杨晓的姥姥身体不好,但是自理能力还是有的,由于自己父母平时需要照顾自己的孩子也比较忙,身体根本吃不消。杨晓和父母便想将姥姥送去养老院。然而,在征求老人意见时,得到的答案却是:“养老院都是给那些孤寡老人建的,我有儿有女,虽然你们不常在家里,也不能伺候我,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要是住进了养老院,人家会说嫌话,会说我的子女不孝顺。”

事实也是如此,目前在农村去养老院养老的还是少数,养老院住的多是一些孤寡老人类的特殊人群。为了不让自己丢面子,很多老人都宁愿自己辛苦点。

PART.3

年轻人眼中的养老“理想国”

对于养老这一问题,不仅仅是老人,80后与90后也早早地有了各自的想法。

与此同时,这5个人普遍表示,如果能有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和普通养老机构做对比,即使是花钱更多,也会选择医养结合,而不会选择那种仅仅是提供一日三餐的普通养老机构。

◎目前我国推行的养老模式主要为“9073”模式,这一模式最早在“十一五规划”中由上海率先提出,即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享受机构养老服务。/智研咨询

“如果只是提供一日三餐和一个地方的那种养老院,我宁愿请个居家保姆。”家住农村,在一线城市工作的85后白领晓梦和老公讨论过这个问题,在她看来,如果老了,在农村还有房子和地,还是偏向于拿着一辈子赚到的钱回老家农村去耕地种菜,等到自己干不动了,就请一个保姆照顾自己。

“现在我们双方都有两位老人在农村,还能劳动,他们是不能接受去养老院,等到我们退休了,可以将双方父母接过来和我们一起住。真的到了退休那一天,我还是希望叶落归根吧。”晓梦说。

97年,刚刚进入工作不久的小满则认为,“将亲人送养老机构是为了能省心和省事,也是迫不得已,如果去了养老机构更担心,那送他干什么。但如果是有专业医生和护士,老人不能自理的时候,送过去肯定放心。可是在老人能自理的时候,他们自己也不愿意,即使是有医生和护士的专业机构,一样没必要。”

◎养老院并不是你想进就能进,公立养老院性价比最高,但不好进;私立的价格价格昂贵,进不起。/全景视觉

可以看得出,不少人对当下的医养体系实在不放心。

有人说,中国人太传统,相比之下,不受传统观念束缚的外国老年人会更想得开,也会很乐意在退休后把房子卖掉,搬到鸟语花香、服务周到的养老机构里,怡然自乐,尽享清福。

◎位于日本爱知县的蒲公英养老中心有着“老年迪士尼乐园”的称号,为了满足250多位老人们的兴趣爱好,光娱乐活动就设置了250多项,包括唱K、打电动、水中运动等。/youtube

但实际上,无论中外,大部分老人都不爱去养老院。尽管外国人享有高端的医疗服务、拥抱着气候宜人的养老环境、享受着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也难以留住老人。

根据数据显示,2009年,总人口占比超过75%的美国100个大城市中,养老社区的床位/单元总数达到209万个,而同期美国的老人数量有3900万。照此估算,住在养老社区的老人,不会超过8%。

另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2000年以来,与亲属生活在一起的老年人数量增长了42%。全美房地产经纪人协会发布的数据也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中,有21%购买了接近家人和亲友的住房。

与中国老人一样,外国人也在试图走进家庭,完成最后的人生时光。

PART.4

疫情催生医养结合体系转型

一边是令人担心的医护服务与安全保障,另一边是不得不顾全的脸面和活下去的尊严,在投资人眼中的金矿,为何目前发展得不尽人意,医养模式此后该如何发展?

在疫情爆发后,40岁美国华裔Larisa告诉我们,在美国,当养老院陆续传出了老人孤独死亡的消息后,她更加坚定了老年不去普通养老院生活的决心。

这也是事实,根据美国纽约市一家养老院报告称,该院就有98人死于新冠病毒。此外,据外媒报道,在美国15000家养老院中,只有约1/3能够随时进行病毒检测,在疫情发生后的两个月内,因新冠病毒感染死亡人数就累计超过11000人。

◎美国《纽约时报》5月9日报道说,根据该报统计,全美养老院等老年人长期护理机构已有至少2.56万名入住者和工作人员死于新冠病毒感染,约占美国新冠死亡病例的三分之一。/新华社

另有公开数据显示,英国已有2000家养老院出现新冠疫情。这个数字较为保守,BBC统计显示,在被调查的210个养老院护工管理机构中,仍有159个表示尚未接受病毒检测。

“疫情发生之前,身边很多美国朋友都说以后一起去养老院喝茶,可是,这次疫情让我看到了养老院的疏于管理,还不如在家里养老的好。但是,如果有一家医养结合的地方,还是可以考虑的,毕竟,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也是给自己的晚年提供了一份安全保障。”

◎有护理人员爆出,新冠病毒在养老院内部肆虐期间,某些养老院存在对员工隐瞒老人健康状况的问题,致使许多养老院护理人员感染新冠病毒。/央视新闻

疫情暴露了养老机构对于医的缺失,催生了人们对医养结合的思考,试想一下,如果养老院同时也是医院,那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安全隐患吗?会不会比单纯的养老院更安全,比居家养老也更安全?

在看到国外发布的一系列数据,某业内人士对我们直言,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时代和社会,面对日益庞大的老年军团,居家养老或者抱团社区养老都很容易出现各种因慢病、老龄带来的猝死和健康意外风险,因此,中国当下亟需医养结合体系的建设和转型。

就养老的问题,在今年两会期间,不少全国人大代表也都提出“关于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大家皆已达成共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也是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应有之义。作为一种重要的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受到政府高度重视。

◎2019-2024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及预测。/智研咨询

“在有人照护、专业医学人员看护的医养结合的机构,能解决老龄人口本身的健康养老需求,家人和邻里、社区的意外防控需求,子女及亲戚的医护陪伴需求,这是一种三赢。”上述业内人士称,眼下,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目前的转型动力欠缺,服务理念依然是看病的医院,而非医养结合的保障服务机构,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医养机构的缺乏,行业体系不健全,因此,不可能产生口碑效应,难以形成成功的案例被传播和借鉴乃至复制。

此外,另有业内人士告诉我们,收费模式也是当下的一大问题。目前,医院采取的收费模式往往是医保,这也是吸引用户的重点。

◎医保也许能在医养结合中发挥作用。/全景视觉

“未来是否有可能养老和医保报销范畴分开,作为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的统合收费模式?即养老及床位费和照护费用自理,涉及医疗的继续按照二级医疗机构进行医保报销模式,如此,一方面,可以解决医保控费和骗保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可切实发挥出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的擅长和床位轮转率。”该人士提出。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危机,美国这一经济发展时代累积下来的社会福利,也无法为老无所依的老人们和他们的子女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庇护。如果浪潮席卷我们的生活,什么才是我们的救命稻草呢?不得不说,中国医养结合体系已然亟待转型。

THE END
1.重型乙型肝炎能活多长时间肝炎是可以活很久的,这种疾病是可以治好的,所以不要灰心,慢性乙型肝炎经过积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也是可以治疗的,一是不吃味道辛辣刺激食物,二是不吃油腻,三是戒烟酒,四是休息好保持心情舒畅,治疗后也是可以活好几十年的,达到正常人的寿命的。 回答于2023-11-23 13:12 相关...https://m.fh21.com.cn/iask/dzmip/46557508.html
2.抑郁和焦虑——一只吞噬你的快乐和活力的怪兽对焦虑症和抑郁症的误解 刚确诊焦虑症的时候,所有人都不明白,为什么我会得焦虑症呢?连我自己都不明白。我爸问我:“你在焦虑什么?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我一脸懵逼,我没有焦虑啊,我也没有心事啊。朋友也不明白,他们说,你是不是最近过得不开心啊?工作压力太大?我想了想,又是一脸懵逼。我最近虽然没有过得...https://www.jianshu.com/p/d267e40c1dae
1.40岁女人生二胎的风险40岁的女人生二胎好处高龄母亲更长寿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人口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指出,女性生殖能力最强的时期并不是她们生育的最佳时期。格雷高利说:“有证据表明,高龄母亲比较早生育的母亲们寿命要长。”从事英国长寿老人研究的托马斯·派尔斯。他发现,40岁以后生育孩子的女性活到100岁以上的几率是一般女性的4倍。 https://www.snsnb.com/post-15802-1.html
2.为什么老人带大的孩子更容易得抑郁症?实际上,这种抑郁状态源于老年人的死亡危机时刻都在发生:身体机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老,走向死亡。精神生活上则是客体关系的崩溃,与孩子们没有了往日亲密关系,因为孩子们都在忙着自己的生活,而且也没法理解老人的状态。 从客体关系心理学看,老人的客体关系结构在走向崩溃。我以为,这个客体关系不仅仅是客体关系,而是人...https://www.douban.com/note/810984909/
3.“戒烟会得肺癌”,真有这么回事吗?丨张洪涛根据统计,不吸烟的人要比吸烟人多活十几年,如果一个吸烟者在35岁戒烟,他的预期寿命就可以增加10年,如果等到60岁再戒烟,能增加的寿命只有3年(5)。对于七八十岁的老人,目前没有数据来证明戒烟到底可以增加多少寿命,但从趋势上推测不会太多。 但是,这些统计数字是对一般人的戒烟获益进行的评估,如果一个人已经有了...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article/112735/
4.文摘沧州市来福而钟南山院士所在的西医型医院治疗的117名病人,有10人死亡;其中有71名病人接受中医介入治疗,仅一例死亡。也就是说,在人称“抗击非典第一功臣”的钟南山领导下的医院里,接受纯西医治疗的46名病人中,有9人死亡。[1]同样值得提及的,接受中医治疗的病人没有后遗症,而接受西医治疗的病人则大量出现肺部纤维化和股...http://www.czlaifu.com/?cat=16
5.痴呆,如何放缓“它”的脚步?三、脑出血后遗症该如何康复? 脑出血以后,脑组织受影响的部位,如果脑细胞组织没坏死,只是暂时的受压等原因,那么待脑水肿等好转后患者功能可明显恢复。但如果脑细胞组织坏死,那么这些脑组织所支配的相应部位便会受损,因为脑组织脑细胞是不可逆不可再生的,所以这些相应的功能需要通过康复锻炼的方式使得其他脑组织代偿其...https://cont.jd.com/pccontent/311961
6.四怪病怪治抑郁症 苏某,男,42岁,某县委副书记。1995年,有段时间一直失眠,健忘,头痛头晕,心烦,急躁,莫知所苦,周身乏力,疲倦欲睡,少言寡语,闷闷不乐,非痛欲哭,遇事容易激动,甚至产生不想活的念头,觉得活着没有意思,对任何事情都缺乏兴趣。南京、北京跑了不少医院,cr、B超作了不少检查,就是找不到“毛病”之所在。后来...https://www.360doc.cn/mip/1032278945.html
7.(上)人的五十岁苏州博医堂高音质在线试听天年说的是人天生的寿命一百二十年 这一百二十年呢 一分为二 六十年一甲子 两个六十年加到一块儿 正好是一百二十年 所以 六十岁呀 是人生的一半 那么活不到六十岁 你就连天年 人这一生 你连一半儿还没到 就叫对折 哎 所以 原来大家认为这个小孩未成年没了叫夭折 而实际上呢 从中...https://www.kugou.com/mixsong/4hglp6ef.html
8.为何现代人的平均寿命才七八十岁,而且大多是死于疾病!为何现代人的平均寿命才七八十岁,而且大多是死于疾病!为什么今人比古人所预期的天年寿命减少了将近三分之一呢?是谁偷走了这四五十年的宝贵生命呢? 在长期从医经历中,我面对的病人是各种各样的,我经常会问他们一个问题:“你想活到 多大岁数?”令我惊讶的是,很多人都说没有仔细想过这个问题。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908/06/246990_934502448.shtml
9.害怕死亡,心情焦躁,无法入睡,甚至还有轻生的念头,...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害怕死亡,心情焦躁,无法入睡,甚至还有轻生的念头,害怕父母离开人世,想和家人永生,但是不想永远的没有尽头的活下去,一想到不久我的家人和我会死亡,会经历生死离别,心情就很烦闷,怎么也无法面对。以前试图自己劝自己,https://3g.club.xywy.com/wenda/47078680.htm
10.流浪地球观后感(通用49篇)可是刘培强一直没有回来。刘启觉得爸爸不要自己和妈妈了,成长为了一个叛逆的少年并带着妹妹朵朵走上了探险之旅。在他们的探险途中,他们遭遇了重重危险,结识了新的伙伴,和大家一起努力拯救了即将撞向木星的地球。虽然地球暂时安全了,但是为了拯救地球,很多人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其中也包括刘启的姥爷和爸爸。https://www.jy135.com/guanhougan/485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