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调病症需了解对应的12经脉原穴腧穴和15络穴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1.08.15

全文导读

第一部分

十二经脉与疾病调理

本部分导读

一、经脉穴位中的精兵强将

上表中十二经脉的这些穴位,都是人体12条正经上的精兵强将,是一穴胜十穴的特效穴位。

1.【井穴】是主管我们身体12条正经所有支脉的穴位

井穴,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指或足趾的末端处,《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出为井。}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流开始的泉源一样。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井穴,故又称“十二井穴”,其名称是:肺—少商大肠—商阳心包—中冲三焦—关冲心—少冲小肠—少泽脾—隐白胃—历兑肝—大敦胆--(足)窍阴肾—涌泉膀胱—至阴指手指揣的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仲、少泽等六穴(左、右共十二穴)说的,为治疗中风、突然昏倒的急救要穴。

井是水源的意思。《黄帝内经-灵枢》说:“病在藏者,取之井。”《难经-六十八难》言:“井主心下满。”所以,如果您身上出现发热、胸中烦闷等症状,那就要在井穴上贴同气相求的药物,使其性气通过井穴进入经脉,最终调治好这些疾病。

2.【荥穴】是主管人体发热问题的穴位

经气流行的部位,象浅水流,荥迂未深,叫荥穴,五输穴之一。《灵枢.九针十二原》:“所溜为荥。”意为脉气至此渐大,犹如泉之已成小流,故名。荥穴多分布在指(趾)、掌(跖)关节附近,其临床应用,《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病变于色者,取于荥。”《难经.六十八难》又曰:“荥主身热。”说明荥穴主要应用于发热病症。

所以,将药物贴在荥穴之上,其性气就能在它的引导下汩汩流入脏腑中,到达由火引起的各种疾病所在之处,像口腔溃疡、淋巴结肿大的这样的问题,当然首先要找到荥穴不可。

3.【经穴】是主管喘、咳、寒、热之症的穴位

“经”是人体12条正经的主道,就像大江大河一样。经穴一般在腕踝关节以上。能治人体各个脏腑的病。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行为经。”意为脉气至此,犹如通渠流水之迅速经过,故名。经穴多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及臂、胫部,其临床应用,《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病变于音者,取之经。”《难经.六十八难》:“经主喘咳寒热。”

所以,我在处理像咳嗽、便秘、腹泻等问题的时候都会把药物敷在上面,让药性通过经穴这个大枢纽进入有毛病的脏腑,有寒祛寒,有热祛热。病根一解除,喘、咳、寒、热之症自然就好。

4.【合穴】主治六腑疾病

“合穴”在经络上是“入海口”的意思,《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合治内府。”内腑就是六腑,指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当它们出了问题,通常都要通过合穴来治疗。比如说胃气不足了,一般就是在足三里穴上贴甘草来培补。甘草的艮土之性通过合穴进入同属艮土的胃,同气相求,就能让胃得到补益。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入为合。”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合穴多分布在肘、膝关节附近。其临床应用,《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难经.六十八难》又曰:“合主逆气而泄。”指合穴主要用于六腑病症。

5.【原穴】是正经元气出入的总开关

12条正经上各有一个原穴,在腕、踝关节附近部位,是人体元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元气指人的先天之气,所有的脏腑及经络都必须要得到元气的滋养才能发挥各自的功能,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因此,元气充沛,脏腑的功能才会旺盛,人才健康少病。

所以,凡是脏腑有病了,都可以取相应的原穴来治。

比如,颈椎病是肺气亏虚造成的,那么治疗时必须先补足肺气,这时我就用白参片贴肺经两侧原穴太渊的方法来大补肺的元气。

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部位的重要腧穴。十二经脉各有一原穴,故又名十二原(见上表)。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

原穴的名称在《灵枢》提出了11个,并指出了原穴的位置,但其中尚缺心经原穴神门,后由《难经》补齐。阴经五脏之原穴,既是五腧穴重的输穴,就是以输为原,阳经六腑则不同,输穴之外,另有原穴。

原气源于肾间动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通过三焦运行于五脏六腑,通达头身四肢,是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根本。因此,脏腑发生疾病时,就会反应到相应的原穴上来,通过原穴的各种异常变化,又可推知脏腑的盛衰。在临床上,针刺原穴能使三焦原气通达,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从而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另外在治疗上常用原穴配络穴,称原络配穴,治疗表里经之间的病症。

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支部的腧穴,称为原穴,又称“十二原”。“原”含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之根本。十二原穴多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阴经之原穴与五输穴中的输穴同穴名,同部位,实为一穴,即所谓“阴经以输为原”,“阴经之输并于原”。阳经之原穴位于五输穴中的腧穴之后,既另置一原。

6.【络穴】是个十字路口

12条正经在四肢部分又各分出络脉,上面各有一个络穴。络穴就好比是两条经络的交会点,它的作用是把人体相表里的经络沟通在一起,所以,一些兼有两经问题的毛病,找络穴来治最好,因为它能同时引导药性进入两条经,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是络脉在本经分出部位的腧穴。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部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发于鸠尾,督脉络发于长强,脾之大络出于大包,合称十五络穴。

十五络穴脉从经脉分出各有1个腧穴,称之为络穴,又称“十五络穴”。“络”有联络、散布之意。十二经脉各有一络脉分出,故各有一络穴。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腹部;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部。

络穴的治疗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络穴各主治其络脉虚实病症。如手少阴心经别络,实则胸中支满,虚则不能言语,皆可取其络六通里治疗。

2、络穴可沟通表里两经。因此,不仅能治本经病,也能治相表里的经脉的病症。如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列缺,既能治肺经的咳嗽、喘息,又能治相表里的手阳明大肠经的齿痛、头项疼痛等疾患。

3、凡有急性炎症时,刺络穴出血,亦有良好的效果。

4、络穴在临床应用时即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相表里经的原穴配合,称为原络穴法。

络穴:经穴分类名。指十五经脉从本经(脉)别出之处的穴位。其中十二经脉的络穴,有沟通表里经脉和治疗表病及里、里病及表,或表里两经同病的见证;任脉督脉及脾之大络有通调躯干前、后、侧部营卫气血和治疗胸腹、背腰及胁肋部病症的作用。

7.急病找【郄穴】

从古代开始,急病都是通过郄穴来治的,所以,凡是急性发作的小毛病,您尽管去找郄穴,让它帮您打头阵,肯定没错。

经脉气血汇聚之处的腧穴。大多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十二经脉各有一个郄穴,阴阳跷脉及阴阳维脉亦各有一个郄穴,共16个郄穴。

郄穴在临床上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症。阴经郄穴多治血症,如手太阴肺经的郄穴孔最治咳血,足厥阴肝经的郄穴中都治崩漏。阴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如颈项痛取足少阳胆经郄穴外丘,胃脘疼痛取足阳明胃经郄穴梁丘等。此外,郄穴亦有诊断作用,当某脏腑有病变时,可按压郄穴进行检查。

8.【募穴】治本经的慢性病

【募穴】经穴分类名。或称腹募。指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一些特定穴位。五脏、心包络及六腑各有募穴一个,如肺为中府,心为巨阙,肝为期门,脾为章门,肾为京门,心包为膻中,胃为中脘,胆为日月,大肠为天枢,膀胱为中极,小肠为关元,三焦为石门穴等。募穴多用以诊断和治疗本脏腑病症。《素问.奇病论》:“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又《太平圣惠方》:“募中府隐隐而痛者,肺疸也;上肉微起者,肺痛也。”临床上募穴可与背俞穴配合应用,称“俞募配穴”。

二、部分腧穴为“特定穴”,针灸中最常用

十四经穴中,有一部分腧穴被称之为“特定穴”,它们除具有经穴的共同主治特点外,还有其特殊的性能和治疗作用。特定穴是针灸临床最常用的经穴,掌握特定穴的有关知识,对针灸临床选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壹:特定穴的意义

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点称号的经穴,称为特定穴。根据其不同的分布特点、含义和治疗作用,将特点穴分为“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下合穴”、“背俞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和“交会穴”等十类。

贰:特定穴的分类和特点

1.五输穴

十二经脉中的每一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特定腧穴,即“井、荥、输、经、合”穴,称“五输穴”,简称“五输”。

古人把十二经脉气血在经脉中的运行比作自然界之水流,认为具有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特点,并将“井、荥、输、经、合”五个名称分别冠之于五个特定穴,即组成了五输穴。

五输穴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

“井”,意为谷井,喻山谷之泉,是水之源头;井穴分布在指或趾末端,其经气初出。

“荥”,意为小水,喻刚出的泉水微流;荥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为经气开始流动。

“输”,有输注之意,喻水流由小到大,由浅见深;输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其经气渐盛。

“经”,意为水流宽大通畅;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之前臂、胫部,其经气盛大流行。

“合”,有汇合之意,喻江河之水汇合入海;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其经气充盛且入合于脏腑。

《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是对五输穴经气流注特点的概括。五输穴与五行相配,故又有“五行输”之称。

2.原穴;络穴

十二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的部位,称为原穴,又称“十二原”。“原”含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之根本。十二原穴多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阴经之原穴与五输穴重的腧穴同穴名,同部位,实为一穴,即所谓“阴经以输为原”,“阴经之输并原”。阳经之原穴位于五输穴重的腧穴之后,即另置一原。

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腧穴,称之为络穴,又称“十五络穴”。“络”,有联络、散布之意。十二经脉各有一络脉分出,故各有一络穴。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上腹部;督脉络穴长强位于为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部。

3.郄穴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跷、阳跷、阴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称为“郄穴”。“郄”有空隙之意。郄穴共有十六个,除胃经的梁丘之外,都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4.背俞穴、募穴

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称为“背俞穴”,又称为“俞穴”。“俞”,有转输、输注之意。六脏六腑各有一背俞穴,共十二个。俞穴均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的高低而上下排列,并分别冠以脏腑之名。

募穴治本经的慢性病。

5.下合穴

六脏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腧穴,称为“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下合穴共有六个,其中胃、胆、膀胱的下合穴位于本经,大肠、小肠的下合穴同位于胃经,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

6.八会穴

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聚会的八个腧穴,称为八会穴。八会穴分散在躯干部和四肢部,其中脏、腑、气、血、骨之会穴位于躯干部;筋、脉、髓之会穴位于四肢部。

7.八脉交会穴

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八个腧穴,称为“八脉交会穴”,又称“交经八穴”。八脉交会穴均位于腕踝部的上下,参看交会穴介绍。

8.交会穴

简言之,是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称为“交会穴”。交会穴多分布于头面、躯干部。

交会穴,为经穴分类名。指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经脉交会通过的穴位。出《针灸甲乙经》。这类穴位大多分布在头面和躯干部。一般阳经与阳经相交,阴经与阴经相交。经脉之间的交叉会合,可使脉气互通,故交叉穴的治疗作用较广,为临床所常选用,如三阴交为脾、肝、肾三经所交,能治疗脾经、肝经和肾经的病证。

是两条以上经脉交会通过的腧穴,是经脉之间互通脉气的处所。

公孙冲脉胃心胸,

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

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

申脉阳跷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

阴跷照海膈喉咙。

八脉指的就是奇经八脉;

八脉交会穴就是以上八个穴位:公孙穴、内关穴、临泣穴、外关穴、后溪穴、申脉穴、列缺穴、照海穴。

交会穴的数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由于记载交会穴的文献较多,互有出入,所以交会穴的穴名和穴位数都有些差异。交会穴到底有多少个,至今无统计定论。据以往的文献统计为108个。在头面部的有92个。

原穴掌握了,五脏六腑有病时,纵不知如何配穴,也能调理身体哦~

意思就是当你五脏六腑出现了问题,不知道具体该艾灸或针灸什么穴位时,可以先取原穴,然后再去找配伍穴。

原穴居然这么妙?那什么是原穴呢?

原穴最早出自《黄帝内经》,指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为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之处的特定穴。十二经皆有原穴。

意思就是,当我们的脏腑出现不适时,就会反映到相应的十二原穴上来。

古代先贤与灸疗大师都重视“原穴”灸治,无论是采用针灸、艾灸或是刺络放血,都是选取相应的穴位或体表反应点来进行调理的。

所以只要记住了这十二个原穴及对应的功效,就可在不知道具体该灸哪些穴位时,先灸原穴。

如果你出现:

1、喘气费劲(吸入氧气不够)

2、爬一会儿山甚至动一动就一头汗或者气不足

3、大便时老觉得没劲或使不上劲

这样的情况就要注意养肺气了!

合谷名意指大肠经气血会聚于此,并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场。

取穴动图

这个脉搏的强弱,可以来判断一个人胃气的强弱,反过来说,有些朋友食欲不振,茶不思饭不想啊,然后还会经常出现腹泻,这些问题证明你的冲阳穴肯定会很弱。

此穴集脾经的原穴与腧穴于一身,不但对肠鸣,腹泻,腹胀,胃痛,便秘等脾胃病证有很好效果,而且还能调理身体困重疼痛,是脾经上的重要穴位。

太白穴在脚上面,你把脚平放,顺着大脚趾边缘向下,明显摸到骨头后往下,即可找到一个凹陷处。

作为心经原穴的神门穴,顾名思义,这个穴位就是安定心神的门户。

位置如下图

每天按揉这个穴位2~3分钟,可以改善高血压症状,还可以改善心绞痛。如果你失眠的话,那就更要按按这个穴位了。

总之,心出了问题,找神门穴!

腕骨穴是小肠经的原穴,穴名意指小肠经经气行在此冷降为地部水液。位于手掌尺侧,当第五掌骨后端与钩骨所构成关节部上方的凹陷处。

每天按揉这个穴位2~3分钟,可以缓解耳鸣、头痛,而且还可以调理糖尿病、黄疸。

有一句话是说“要想颈椎安,常按腕骨穴”,平时不小心落枕了,可以按这个穴位哦~总之,小肠有什么毛病,就找腕骨穴!

京骨穴是膀胱经的原穴,穴名意指膀胱经的湿冷水湿在此聚集。位于人体的足外侧部,第5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每天按揉这个穴位2~3分钟,头痛颈痛,腰痛腿痛都可以缓解,月经不调问题也可以改善。还有呀,想气色好的朋友,一定要多按按这个穴位。

要是朋友们不小心急性腰扭伤了,也可以按揉这个穴位~总之,膀胱经出了问题,就找京骨穴!

古代很多医家,面对垂危的病人,多用太溪穴,有“补肾气、断生死”的作用。

这个穴位上能摸到动脉的跳动说明病人肾气未竭还可施救,如果没有跳动就说明病人阴气缠身比较危险了。

太溪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它是肾经的原穴,是汇聚肾经元气的「溪流」,经常艾灸太溪穴可以使人肾精充足、精神充沛、腰膝壮实、行走有力。

大陵穴是心包经的原穴,穴名意指随心包经经水,冲涮下行的脾土物质在此堆积。位于人体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每天按揉这个穴位2~3分钟,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对于调节失眠多梦、心慌心悸很有效果。

而且大陵穴还是天然的“口气清新剂”,可以去除口臭~总之,心出了问题,要记得按按大陵穴!

阳池穴,能激发阳气,是身体自带的小太阳,可通三焦。

阳池穴是三焦经的原穴,穴名意指三焦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阳热之气。位于腕背横纹中,在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每天按揉这个穴位2~3分钟,可以改善气血运行不畅、阳气不足的问题,对身体健康大有益处,杏林君就经常按。

特别是手脚冰凉、容易感冒的朋友,一定要按按这个穴位哦~总之,三焦不通,找阳池穴!

【丘墟调胆经】

而且经常觉得困倦的朋友要注意了,你有可能是胆出了问题。

丘墟穴是胆经的原穴,穴名意指在胆经的风气作用下,地部的脾土为空虚之状。位于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每天按揉这个穴位2~3分钟,可以提神醒脑,而且专克上火之症,比如牙痛发炎、咽喉肿痛、乳房痛等等。

朋友平时不小心脚崴了,也可以按揉这个穴位缓解疼痛~总之,胆出了问题,找丘墟穴!

这是关乎人体情绪的穴位,说到太冲又不得不提到合谷,刺激合谷、太冲,称为“开四关”

每天按揉太冲、合谷这组合穴位分别2~3分钟,腹胀、上吐下泻都可以调理,也能调理月经不调等生殖系统的疾病哦~

还有啊,如果你眼睛干涩的话,不要忘记单独刺激这个穴位。总之,肝的疾病,找太冲穴!

最后再次送上十二原穴口诀,方便大家记忆:

本篇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十五络穴,调脏腑的慢性病

1、络穴的两大独家调病特点

2、15个络穴的介绍

3、络穴的速记口诀

上说的是原穴,这里来说说络穴!

络穴很重要,在针灸实践中,不但可以用单穴,还可以原穴+络穴配合调理,具有可点按、取穴少、易掌握的特点~

络穴有两大独家特点

吃透=半个中医

对比其他腧穴,络穴有2大独家特点

其一是——可调表里两经,一个穴位调两条经络!

这也是为什么是叫“络穴”,“络”就是联络的意思,它就像一座桥梁可以沟通表里两经~

这个表一定要保存下来哦

这个很好理解,就比如教科书上写列缺主治【伤风外感、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头痛项强、口眼歪斜、齿痛】

你是不是觉得奇怪,明明是肺经的穴位,为什么后面还能调牙痛呢?

导师曾经指导过我,原因是:

列缺为肺经络穴,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经的络穴就可以调理大肠经疾病。

而且“初病在经,久病在络”,很多慢病都可以找络穴调理!

你说,妙不妙?

其二是——15络穴调脏腑疾病!除十二正经外,任脉、督脉、脾经也有络穴~

而如此独特的穴位,居然都位于我们独自一人就可以操作的地方,方便实操!

头部、肩颈部和牙痛的疾病都可以通过列缺穴来调理。

不管是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偏头痛,还是落枕、颈椎病、面神经麻痹等等,都能用列缺穴来应对。

列缺穴在手太阴肺经上,它又与任脉相通,任脉从下到上直达咽喉,

所以促进列缺穴上的气血流动,能调理肩颈和头部的气血循环。

且列缺穴是手太阴肺经络穴,牙痛时,与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合谷穴搭配,就可以达到镇痛很好的效果~

经常按揉通里穴,还可以清心火,可以缓解因心火过旺导致的头痛、失眠、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等问题。

看到下面箭头地方了吗?就是那里啦

通里穴为手少阴心经的络穴,中医认为,心气通于舌。刺激通里穴,可按揉可针灸。

如果配腕骨,有安神定志的作用,主调狂证,精神分裂症,是处理中风失语症的主要穴位之一。

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通道,是护心脏的重要门户。

对调理心、胃疾病以及神经性疾病都有明显效果,能宁心安神、宽胸理气、宣肺平喘、调补阴阳气血等。

THE END
1.理论综合普外试题新浪教育C.肿块切除作病理D.乳房X线检查 E.红外线检查 72. 患者哺乳半个月后,出现右乳红,肿痛,可及一个6×10cm肿块,发热,为确诊可采用上述哪一种方法? 73. 患者左乳外上象限有一3×3cm肿块,质硬边界清,表面光滑,活动度好, 上述哪一种方 法可以确诊? https://edu.sina.com.cn/exam/2005-11-13/223011283.html
2.女人乳房发热有点痛是怎么回事病情分析:女性的乳房发热有点疼,这种情况在月经期前是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在平常的日子里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是乳腺增生所造成的,所以可以适当的用药,也可以在生活上进行调理乳腺增生一般与情绪有直接的关系,应该保持健康的心情,乐观的心态,这样对病情会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是其他的一些病症应该到医院进行。检查确定病情...https://mip.pingguolv.com/ask/zAzDIIGGS.html
3.红杏林气血疏通初级班~小结及案例5.轻点按范围内的排气口,看患者是否有疼痛减轻或者手掌脚掌发热发粘,排风排寒的感受, 6.从气道口一直向上点按,通过踝关节,继续向上到膝关节,直到病症缓解或暂时消失。 7.还可以利用落脏和同条经络找堵点方法,加强调理效果 8.关节属于肾脏系统,在左侧髌骨向内测平行找到肾经,确定堵点, ...https://www.meipian.cn/2vo3tp7e
4.降常识自检:9种吓人的肿块是什么病兆 1、口腔里的“肿块” 如果口腔出现白斑,用任何方法也无法消除,特别是白斑的中央出现了红色,或是红斑的中央变白,可能就是口腔癌的病兆。 2、乳房肿块 90%乳房肿块为良性,但要注意,如果乳房的形状、大小、手感发生变化,乳头或乳房周围的皮肤出现了皱褶、凹陷、颜色变红、溢乳,或是...https://www.whfph.com/702/12273.html
1.哺乳期胸发烫但是软39降网核心提示:哺乳期胸发烫但柔软可能是乳腺炎的症状。 乳腺炎多由乳头损伤、皲裂、婴儿吸吮不畅等原因导致乳管堵塞,继发细菌感染所致。此时炎症刺激会导致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从而出现乳房局部发烫的情况;但由于 哺乳期胸发烫但柔软可能是乳腺炎的症状。 http://wk.39.net/a/241102/z9uesdc.html
2.一星期前两边乳房疼痛,乳房发热这是什么症状?寻医问药网问题分析:如果你一星期前正好是月经前期,这处乳房不适随着月经周期而变化的情况首先要考虑是乳腺增生病...https://club.xywy.com/static/20160413/39714937.htm
3.海岸松对应病症6、发红/发热。 乳头、乳晕颜色加深、发热,预示可能双侧或单侧乳房内有增生性病变或囊性增生病变,或伴随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 7、肿块。 生长缓慢、疼痛明显的肿块大多是良性增生或炎症;增长迅猛、边界不清的肿块则需要尽快检查。乳房肿块是最常见的乳房疾患,众多的良性疾病也通过乳房肿块的形式表现,所以乳房肿块的鉴...https://www.jianshu.com/p/de86b0452062
4.乳房有硬块发烧怎么办内科指导意见:乳房有硬块而且伴有发烧的这种症状,最常见的原因是一些炎性病变,比如哺乳期的急性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还有一种类型的乳腺就是肉芽肿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这种出现乳房有硬块,但是发烧的这种相对比较少见。所以说,如果是乳腺炎症出现发烧,一般是需要积极的抗感染治疗,然后再严重控制以后需要进一步的行肿...https://m.bohe.cn/iask/mip/unn8i07yhkacpac.html
5.葛根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故常用于发热口渴,心烦不安等病症。 3.降糖降脂 葛根素有明显的降低血糖的作用,葛根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有降血脂作用,能降低血清胆固醇,降低油三酯,用于治疗高血糖,高血脂病症,有显著疗效。 4.益智作用 某些研究表明葛根对学习记忆障碍有明程的治疗作用,葛根醇提取物能显著对抗东度警碱所致的记显碍。可用于治疗...https://www.liuxue86.com/a/3164601.html
6.乳腺癌什么症状乳腺癌的15个征兆乳腺癌晚期症状→MAIGOO生活榜乳头红肿发痒是乳腺癌的15个征兆之一,虽然乳房时不时发痒是正常的,但如果乳房长时间持续发痒,可能需要检查一下,患者发病时乳头肯定会有一些改变,有时候会表现为发红发热。由于症状不是太明显,所以很多患者容易忽视,这一症状通常出现在恶性肿瘤开始改变皮肤的质地和外观之前。 乳房或乳头不对称 乳房或乳头不对称分为先天...https://m.maigoo.com/top/422341.html
7.感染细菌范文12篇(全文)患者如果出现感冒、发热病症不能随便使用抗生素, 因为这种病原体大部分与病毒有关, 即使使用抗生素也不一定能够缓解病情。尤其发热时更不能乱用抗生素, 必须是在明确病因时方可使用。在治疗脚气病时不能选用抗菌药, 而是要选用有镇对性的抗真菌药物。药物的用法用量也需要进行斟酌, 一定要清楚患者是否对将要服用的...https://www.99xueshu.com/w/ikeychsx3qeg.html
8.卫生高级职称(中医儿科)自测试题21.患儿,5岁。发热1~2天,两颊黏膜有针尖大小的白色小点,周围红晕。其诊断是 A.口疮 B. 麻疹 C.鹅口疮 D.痄腮 E.发颐 22.患儿,1岁。大便呈果酱色,伴阵发性哭吵。其诊断是 A. 痢疾 B.食积 C.肠炎 D.虫积 E.肠套叠 23.捏脊疗法通过对督脉与膀胱经捏拿,达到调整脏腑功能的目的。常用于治疗 ...https://www.med66.com/zhongyierkezhuzhi/zh201201048335.shtml
9.药店工作人员培训试题及答案(精选8套)25、一名男性顾客进入店中,自述最近几天酒场比较多,也没有休息好,出现了嗓子痛、咳嗽的症状,咳嗽时嗓子痛的更厉害,营业员观察发现该顾客讲话声音嘶哑,经触诊发现颌下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询问此顾客得知还有发热的症状,根据以上症状判断,此顾客最有可能的疾病是( B ) ...https://www.oh100.com/kaoshi/peixun/390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