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码”玉堂:对药物基因检测结果分析及应用
一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9年5~8月本院临床药师参与解读的药物基因检测报告病例。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查阅实施药物基因检测患者的解读报告,分别归纳患者的基本信息,统计分析药物开展基因检测的总体情况,包括检测品种数、检测例次、科室分布情况、患者基因型分布等。
1.3基因检测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
二
结果
2.1检测情况
2.2基因型检测结果与临床应用
阿司匹林
临床药师在结果解读过程中,根据突变情况作出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药效学遗传评分(见表3),依据患者检测的位点数计算总分,从而预测患者的阿司匹林抵抗风险和用药方案调整。见表4。
氯吡格雷
华法林
他汀类
卡马西平
本院在2019年5~8月共对8位患者进行HLA-B*1502基因检测,其中3例检测出该基因突变。
三
讨论
3.1阿司匹林与基因检测
在对173例患者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药效学评估中,有152例(87.86%)评分3~5分,无需进行阿司匹林既往用药方案的调整,但需要密切检测其疗效;有21例(12.14%)评分1~2.5分,阿司匹林抵抗现象较严重,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建议医师调整抗血小板方案,加用贝前列素,其中18例(85.71%)接受了建议,在后续的随访中均未发生心血管事件。
3.2氯吡格雷与基因检测
氯吡格雷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此外,临床指南推荐所有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均应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即阿司匹林联合一种P2Y12受体拮抗剂组成的方案。CYP2C19*2和*3位点的突变会导致氯吡格雷血小板抑制作用减弱。目前,美国FDA在氯吡格雷说明书中进行了“黑框”警告,提示通过检测CYP2C19基因多态性来调整慢代谢者的用药。因此,对氯吡格雷开展基因多态性检测能够指导其临床用药,防止氯吡格雷抵抗。
在163例进行氯吡格雷CYP2C19基因型检测的患者中,CYP2C19*2和*3的突变率为58.28%(95/163),与文献报道的相仿。其中中间代谢型(IM)患者有68例,慢代谢型(PM)患者有27例。相对于EM患者,IM和PM患者可能增加二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因此对于IM和PM患者,临床药师建议其进行药物调整,改用替格瑞洛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从患者自身情况和经济性因素考虑,85例患者接受了建议,接受率达到89.5%,后续的随访中均未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现象。
3.3华法林与基因检测
3.4他汀类与基因检测
在41例检测SLCO1B1基因的患者中,杂合突变率为12.20%(5/41),低于文献报道的24.4%。在6例检测ApoE基因的患者中,杂合突变率为33.33%(2/6),与文献报道一致。
3.5氯吡格雷与基因检测
临床药师对5例SLCO1B1杂合突变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最高剂量进行了限制。其中,2例辛伐他汀使用者建议日剂量不超过40mg;2例阿托伐他汀使用者建议日剂量不超过40mg;1例患者建议其选用发生不良反应率较小的匹伐他汀,且日剂量不超过2mg,以防肌病的发生。2例ApoEE2/E3杂合突变患者对于脂质代谢能力较野生型更强,其对于他汀类降LDL-C应答更好,建议继续维持常规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其LDL-C值已维持在正常水平。
3.5卡马西平与基因检测
在本研究中,有8例接受HLA-B*1502基因检测,突变率为37.5%,高于文献报道的突变率。根据检测结果,临床药师建议其慎用卡马西平,以免引起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3例患者接受了建议,选择了其它的药物进行抗癫痫治疗。
四
小结
精码基因为您提供一站式检测服务
参考文献
[1]钱豪英,李榕,后晓群,蔡沁雯,周剑斌,舒薇.对药物基因检测结果分析及应用[J].药学与临床研究,2020,28(6):438-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