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辄数万元,儿童感统训练是“智商税”吗?

动辄数万元,感统训练是“智商税”吗?儿童感统训练市场乱象调查

700元一节的感统训练课程,为了防止3岁的孩子左顾右盼,培训老师给指令时扳住其肩膀,要求必须眼睛对视;上了4节课程后,只要站在教室门前,孩子就会大哭甚至嘶吼……这是浙江杭州的林月(化名)一家的感统训练经历,最终只得选择退课。

一年后,当初那个被培训老师判定为“感统失调”,并断定“如果不立即上训练课程,以后连10分钟都坐不住,好好上学更是不可能”的孩子,慢慢也坐得住了,“一拼积木一小时不挪窝,上画画课90分钟也很专注”。

林月家的遭遇并非个案。

然而,《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未成年人感统训练行业存在诸多乱象:一方面,一些儿童培训机构、早教机构打着感统失调的旗号给家长制造焦虑;另一方面,感统训练质量良莠不齐,定价随意、收费较高。此外,感统训练行业的入行门槛低,所谓的感统训练师存在服务不专业、缺乏从业资质等情况。

大肆渲染感统失调

实为兜售训练课程

“视觉失调、听觉失调、触觉失调、前庭觉失调、本体觉失调,快来看看这五类是不是有你家孩子?感统失调要警惕,莫错过最佳治疗期!”记者在网上以“感统训练”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类似宣传随处可见。

据了解,感统即感觉统合,指的是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组织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外的知觉作出反应。感统失调是感觉统合失调的简称,即大脑功能失调的一种情况,也称为学习能力障碍,多发于成长过程中的婴幼儿身上。

在一个200多人的“感统训练学习交流群”中,群主“感统训练魏老师”每天都会发布自己录制的居家感统训练视频,同时也会解答家长疑惑。

“幼儿园5岁的孩子,上课发呆走神,读题漏字或加字,可以练吗?”群友小吉妈妈问道。群主魏老师随即回复:“可以练习,要尽早干预。”

记者注意到,在群里,家长描述孩子的情况各异,有些描述的也比较笼统,但这些所谓的感统训练师群主,皆会将原因归结为孩子存在感统失调问题,劝家长尽早对孩子进行感统训练。

林月说,当初她就是因为孩子早教课坐不住,满场乱跑,再加上早教课顾问说孩子感统有问题、推荐上所在机构的感统训练课,才开启感统训练之路。

为此,林月一口气交费两万多元,“一节课平均200多元,刚开始上大课,课堂项目有抛接皮球、滚瑜伽球、走平衡木、吊在秋千上转圈等”。

但是,孩子的情况没有得到改善——在培训老师给指令时左顾右盼,排队等待时又开始乱跑。上了3次课后,培训老师再次找到林月,称“孩子情况非常严重,建议上一对一课程,价格也是飙升,算下来一节课要700元”。

记者注意到,除了兜售线下感统训练课程外,还有一些群主、博主在叫卖线上课程:“不需要数万元的线下训练费,只需要3天就能搞懂感统失调,在家也能帮助孩子找到终极训练秘诀!”还有博主称,家长可以选择学习课程、居家训练,即家长通过培训成为家庭感统训练指导师,再购买一些教具在家给孩子做训练,此类培训费用就会大大下降。

课程漫长收费昂贵

耗费精力未见效果

根据授课形式不同、教学地点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等,收费差异较大。如线下收费高于线上收费,一对一感统训练和一对多有不同的收费标准;一线城市的收费普遍高于二、三线城市;容纳儿童各项能力的全纳训练比单项训练的收费高不少。综合来看,感统训练的费用大多在每小时100元至400元之间。

但受访者普遍反映:花费这么多的精力和费用,没见什么效果,简直就是交了“智商税”。

北京男孩小亚在4岁时因幼儿园老师说可能存在感统失调,被家长带到了某感统训练机构。“往多了报,囤得越多,客单价越低。培训老师说,一节课300多元,一周最少4节,随着年龄增大每周要6节。”就这样,小亚妈妈曾一次性支付了100节课将近4万元,近两年训练费用支出累计达11万元。

“刚开始半年有效果,于是坚持了将近两年,总希望有所突破。但是要上小学了,发现孩子的有些行为越来越差。最后去医院进行多方诊断,发现是慢性食物过敏导致的发育迟缓。”小亚妈妈回忆道,在停掉了感统训练课程之后,小亚经过专业医院治疗以及有效的户外亲子活动等,所谓的感统失调症状都消失了。

简单学习轻松拿证

短暂培训就能上岗

记者以报考感统训练师的身份在考证中介处了解到,考取感统训练师证书,只需要满足18岁以上即可,不限制专业,只要高中毕业就能报考。报考流程即交费、网上学习课程、参加考试、合格即获得证书。并且多数考证中介承诺,证书获得行业认可、全国通用,一次考过、无需年审、终身有效。

通过对不同证书培训机构的调查发现,感统训练师考证的收费在1000元左右,线上报名、线上考试,通过考试后10天左右即可下证。

此外,记者在考证市场上还发现,有中介甚至打着“替考”的口号“出售”感统训练师证书。

“现在市面上的感统老师证书都是‘直出’的,没有必须自己考的。”一名考证中介如是说,所谓的“直出”,便是替考。

当记者问及替考是否会被发现时,该中介回复说,不会被发现,虽然考试需要核对身份证,但是不进行人脸识别。

据进一步调查,这种“直出”的感统训练师证书收费在600元左右。

此外,记者在社交平台上以“感统训练机构加盟”为关键词搜索,收到数百条加盟信息。

根据公开信息,想要加盟一家感统训练机构,需要的投资费用30万元起步,总部提供远程协助选址、行业背景分析、统一装修、短期培训、技术操作培训、标准化运营、促销活动策划等加盟扶持。通过加盟申请、签订合同、店面选址、店铺装修、人员培训、开业准备等流程,新店铺即可开店运营。

记者以加盟商的身份咨询广东某感统训练品牌,当询问加盟该训练馆需要何种资质时,对方说,不需要什么资质,只要正常办理营业执照即可。

亟须规范行业发展

建立标准管理机制

“每个孩子都是有个体差异的,发育是有先后的,家长们如果接受不了自己孩子某一方面的‘慢一点’,感统失调就是个完美的‘筐’,一些机构就可以挣钱了。”北京妈妈刘雅丽(化名)说,她曾因为孩子胆小怕生,在培训机构的忽悠下让孩子参加了感统训练,共计花费两万多元,最终经专业医疗机构诊断,她孩子只是“比较谨慎而已”。

在北京市某妇幼保健院从事儿童心理卫生综合发展研究的刘医生告诉记者,儿童本身就处在快速的动态发育中,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个体发育差异也十分合理,并非真的感统失调。家长对此需科学看待,保持理性。孩子是不是存在感统失调,培训机构、早教机构无法作出专业诊断,应当由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诊断。

在北京从事自闭症儿童相应心理治疗的心理治疗师陈静告诉记者,目前能够在感觉统合干预过程中尊重孩子的反应,按照个体特征,进行有目的有意义的游戏活动、考虑其适应性反应等方面因素的治疗师少之又少。

“正规专业的感统测评和训练都非常重要。”在辽宁沈阳从事感统训练行业多年的某感统机构园长王小榕坦言,“感统失调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的行业问题,的确是由于部分从业者的不负责造成的。

同时,业内人士提醒家长们,对于两三岁的孩子来说,其注意力可能就在10分钟左右,等到了小学的时候,专注力才可能会达到30分钟。如果家长们发现一些苗头,比如孩子协调性不好、读书写字时出现跳字漏字的情况,可以到正规医院就诊,不要轻信一些早教机构、培训机构所谓的感统失调的说法,无故增加自身的焦虑,花费冤枉钱。

THE END
1.刻意练习之黄金法则读书改变生活,梦想照亮人生。大家好,我是舒霞,今天给大家读书分享的是黄金法则第114一126页。作者的观点是刻意练习是一个人和领域变得卓越的黄金法则,也是最理想的方法。为什么...https://www.jianshu.com/p/1ac89a1f7ef1
2.什么能力很重要,但大多数人确没有?五项需要刻意练习的高阶思维能力我认为有五项高阶的认知能力很重要,由于需要投入刻意的训练,因此大多数人都没有。这几项能力是: 1、利用坐标进行空间思考的能力 2、心算与刻意记忆的能力 3、在头脑风暴和头脑封闭间自由切换的能力 4、控制情绪的能力 5、多重换位思考的能力 我最近正在做一个小项目,梳理“管理咨询”,“商业分析”和“战略管理...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1026/13/30504357_1001354311.shtml
3.专注力就是最大的智商税专注力就是最大的智商税,我儿子就被坑了整个这套专注力的训练方法就叫做刻意练习,它是奥运冠军还有诺奖得主,保持专注力的绝招。当我儿子获得成就感,专注力的黄金期就延长了。他现在每天的专注力黄金期可以长达两个小时,这就是清华级别。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抓大放小,聚焦每天十五分钟的刻意练习,抓住这个专注力黄金期,专注力的问题自然就消失。孩子凭借这一招...https://www.360doc.cn/article/1096517993_1096517993.html
1.动辄数万元,感统训练是“智商税”吗?儿童感统训练市场乱象调查...动辄数万元,感统训练是“智商税”吗?儿童感统训练市场乱象调查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关注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感觉统合训练行业也随之应运而生。很多孩子因为粗心、注意力不集中而被贴上“感觉统合障碍”的标签。 ● 大部分网上感觉统合培训交流群都是由感觉统合培训师建立的。只要家长在群里表明孩子的情况,感...https://xkyczp.com/detail/200957.html
2.脑力训练是智商税吗?听听种种慧馆怎么说凤凰网区域但对于脑力训练,市场一直褒贬不一,也没有类似像之前K12领域特别出名的一些头部机构。大家都还是免不了一头雾水,不太敢下水!今天找到从2015年就开始低调从事脑力训练的种种慧馆脑力训练中心创始人杨老师,给大家来好好扒一扒这个话题。 记者:杨老师,现在有很多人一听到脑力训练就说是智商税,前两年媒体也一直在曝光...https://i.ifeng.com/c/8HTyiRbdYOX
3.你认为最大的智商税是什么?第1页我来说几个猛料,大部分人都曾被他们收过智商税,或许就包括你: 还记得几天前被炒的火热的咪蒙涨薪课吗?咪蒙承诺,三年之内听过课的人年薪不涨百分之50,他们就双倍退还课程费。 看似对我们大赚的一笔生意,但是细想之下就会觉得很不对劲,因为对于买课程的人来说:年轻人三年涨不到50%的可能性很低,和咪蒙课程没...https://tinynews.org/new/68718348
4.鲁班锁华容道魔方,少儿屡破纪录背后,是智商税和家长虚荣吗家长也根本没必要花大价钱去刻意培训,如果有早教机构宣称玩益智游戏,可以提高孩子学习成绩,那就是智商税,是在制造焦虑。家长需要做的是把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交给学生,让孩子们自主发展。 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英东中学校长胡国胜认为,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长与爱好,家长和老师要善于发现。现代科学对于人的基因和大脑发育...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11/02/c8259303.html
5.career.uibe.edu.cn/front/showContent.jspa?contentId=103746相反,我认为后期最有能通过短时间(一个月)刻意训练实现大幅提高分数的题型是作文。其原因我在其他文章写过,大概就两点。第一,阅读,你花了几个月都提高不了的瓶颈,不要侥幸认为最后一个月会顿悟。第二,作文,绝大多数人一直在逃避,没有花心思去准备过。然而考场作文得分却很容易拉开差距。以上观点有部分人不认可...https://career.uibe.edu.cn/front/showContent.jspa?contentId=103746
6.互联网到处是智商税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时代邮刊》中指出,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信息的过量是所有人都要面对的难题,许多被刻意放大的焦虑,也催生了智商税的市场。 实际上,焦虑的本质,既缘于人们对变化感受到的强大冲击,也缘于内心对自我的接纳。当被“贪”、“盲”、“急”的心理带着跑,眼睛就很难发现其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510775
7.不瘦20斤不换头像的人,后来都怎样了?新闻频道@请叫我南家小可爱尝试过节食减肥,差点得厌食症;于是选择了形体训练和瑜伽,不仅可以减肥,还可以塑身,一举两得,从此爱上了这两项运动。 @结衣 之前有尝试过清肠排毒的果汁,确实会瘦几斤,但主要是因为喝完之后会拉肚子,跟酵素差不多的作用,后来实在受不了就放弃了。 https://news.hexun.com/2019-08-01/198058810.html
8.小儿推拿是不是智商税反而宝宝又咳嗽起来了。单次推拿价格是88二十五分钟,我充了700块钱是12次,感觉有点智商税了。 另外请问大家,宝宝11个半月,感冒病程特别长,已经持续20天了。医院医生说他又重感了。已经从流清鼻涕、黄鼻涕过渡到咳嗽了。又去医院拿了点药,咳嗽三天了还没见好转。这可咋办...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285761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