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声音变现”培训班是收了谁的智商税?有声读物音频新浪科技

“录一段800字音频,报价300-500元;给有声小说配音,5分钟就能赚到800元……”

“李姐”“张姐”的“秘诀”是,跟着正确的方法“刻意练习”,找到了自己声音的优势,从此踏上了一个如今火热,仍处在风口的行业——声音变现。

然而,声音变现是否真这么轻松?

记者调查:

想要声音变现?先报班!

3天后,课程正式开始。直播课程总时长1个小时,共5期,每晚8时上课。在前两天的课程中,并没有涉及过多的营销内容,主要是一些声音技巧的讲解。到了第三天,课程老师在演示几种有声小说的演播技巧后,开始推荐高价的声音训练课程。

根据“助教老师”提供的信息,全部课程分为五个阶段,用时5个月,课程原价14600元,直播间发放6000元大额优惠券。也就是说,学生实际需要支付8600多元。课程老师表示,这一价格远低市场价。

课程老师还承诺,在每位学员学习的过程中,配备4名教学人员,除了视频录播课之外,还提供线上直播一对一教学。另外,该老师还承诺,在完成前两个月的基础课程练习后,将会向学员提供声音变现入行指导,并且邀请学员进入官方派单群,保证每个学员都能100%接单,否则可以申请退款。

“学员”讲述:

课程太“水”,还“学不对版”

“细致的入行指导”“一对一教学”“海量有声小说演播资源”“100%成功接单”……2020年12月,内蒙古的郗先生被这些介绍语打动了。在上完免费的5天声音变现试听课后,他花5280元学费参加了一家培训机构的声音变现培训班——“声优学院零基础声音变现全能班”。

根据之前的宣传,“全能班”课程包含播音、配音、有声小说播讲等模块,全部课程都由主讲老师授课,课程后期还有大量有声小说试音的机会,并且保证“人人都能成功声音变现”。

但进行了几个月的基础发声练习后,郗先生发现,实际课程内容和之前的宣传存在巨大差别。不仅授课老师水平参差不齐,报名时描述得天花乱坠的小说演播课程也迟迟不见踪影。在众多学员们再三催促下,这门课程终于上架,但视频中没有任何技巧性的讲解,只有一些示范。郗先生顿时感到自己上当受骗了,“实在是太水了。这样的内容我网上随便搜都能搜到,为什么要花钱到你这里来学?”

更让郗先生难以接受的是,辛辛苦苦学了大半年,却发现“学不对版”。今年7月,在喜马拉雅FM上,他好不容易蹲守到一位小有名气的有声书主播一对一指导的机会。但刚上麦说了没两句,就被主播赶下了麦,“说我声音太难听了,一嘴的播音腔。”郗先生有些沮丧。和他一样,群里其他几个人也都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为了改掉自己的“播音腔”,他们中有人选择继续报班。郗先生则心有余悸:“自从之前那件事之后,我决定不再买课程了。”

深度分析:

够不到的声音变现资源

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保持连续增长态势,预计到2022年,在线音频用户规模将达到6.9亿人。

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声音变现特别简单?事实并非如此。

郗先生告诉记者:“老师说给资源,就是把我们拉到一个100多人的群里;所谓的大量专业资源,就是一个月一两次的网文配音单,而且单子质量都不高,单价只有每小时几十块钱。而且发过去的试音大多都没有回音。”

前期宣传中,一些机构宣称,自己和大型有声书平台有合作关系,有声书平台会优先给他们派发资源。在一些有声书平台,的确也存在官方的“派单群”。

某有声书平台内部人员告诉《IT时报》记者,平台会和一些机构保持联系,组建配音群,通过平台自身的有声书录制平台,从业者通过官方审核后能被吸纳进官方统一的接单群。“但这种一般要求比较高,很少有素人。”这位内部人士表示。

在有声书配音市场,不同项目之间的单价差异非常高,从几十元每小时到几千几万元每小时不等。某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于项目本身是否是大IP。“像《三体》这样的IP作品,单价的确能够达到每小时几万元,但项目方一般都倾向于找行业内的顶级配音人员,像季冠霖这样的。”该人士说,“在这个行业,真正能站上金字塔尖的,凤毛麟角。”

“对于没有资源的小白来说,他们所接触到的可能已经不是一手、二手资源了,而是经过好几道转手的价格。其中的大部分‘油水’都被中间商拿走了。”从事配音行业3年的CV阿希告诉记者,一个报价10万元的有声书项目,可能花在配音演员身上的只有一万元,而且要多人摊分,这意味着,一个主要配音演员一本书的收益只有2000元左右。即便是阿希这样的专业从业者,接到有声书的单子也大多在每小时100-200百元。

从业者无奈:

行业“内卷”,配音价格只有半年前一半

在阿希看来,大量素人的涌入,给配音市场制造了一种虚假的繁荣。“新人的加入,看似为声音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创造了声音行业的繁荣。”他说,“但实际上,只是为行业创造了很多廉价劳动力,让配音市场变得更‘卷’。”

阿希最直观的感受是在声音变现的价格。半年前,他接到的单子每单标价50元,而现在,价格只有原来的一半。

阿希告诉记者,很多新进入的素人,刚开始为了有一定的作品,连每小时几块钱的干音(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原始声音)都接。中介发布的百字一元的单子都有人抢着去试、去接,在他看来,这已经不能算是声音变现,而是在“为爱发电”。“他们这样做会让甲方觉得配音其实没有足够的含金量,觉得配音本身就是很廉价的事。甲方就会把价格压得很低,会觉得,再低的价格也会有人去做。”最终的结果,行业价值快速走低。

“这个行业真的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赚钱。”阿希说道,他工作实习全职配音的第一个月,只挣了479元。

实际上,由于配音从业者大多身居幕后,没有足够的流量加持,很难在行业内部突出重围。想要在行业内做出一番事业,只能凭借自身的实力。而从整个圈子来看,每一个能通过配音实现变现,甚至实现财富自由的人,都需要日复一日地待在录音棚里磨炼。想要在这个圈子里轻松实现声音变现,没那么简单。

THE END
1.刻意练习之黄金法则读书改变生活,梦想照亮人生。大家好,我是舒霞,今天给大家读书分享的是黄金法则第114一126页。作者的观点是刻意练习是一个人和领域变得卓越的黄金法则,也是最理想的方法。为什么...https://www.jianshu.com/p/1ac89a1f7ef1
2.什么能力很重要,但大多数人确没有?五项需要刻意练习的高阶思维能力我认为有五项高阶的认知能力很重要,由于需要投入刻意的训练,因此大多数人都没有。这几项能力是: 1、利用坐标进行空间思考的能力 2、心算与刻意记忆的能力 3、在头脑风暴和头脑封闭间自由切换的能力 4、控制情绪的能力 5、多重换位思考的能力 我最近正在做一个小项目,梳理“管理咨询”,“商业分析”和“战略管理...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1026/13/30504357_1001354311.shtml
3.专注力就是最大的智商税专注力就是最大的智商税,我儿子就被坑了整个这套专注力的训练方法就叫做刻意练习,它是奥运冠军还有诺奖得主,保持专注力的绝招。当我儿子获得成就感,专注力的黄金期就延长了。他现在每天的专注力黄金期可以长达两个小时,这就是清华级别。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抓大放小,聚焦每天十五分钟的刻意练习,抓住这个专注力黄金期,专注力的问题自然就消失。孩子凭借这一招...https://www.360doc.cn/article/1096517993_1096517993.html
1.动辄数万元,感统训练是“智商税”吗?儿童感统训练市场乱象调查...动辄数万元,感统训练是“智商税”吗?儿童感统训练市场乱象调查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关注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感觉统合训练行业也随之应运而生。很多孩子因为粗心、注意力不集中而被贴上“感觉统合障碍”的标签。 ● 大部分网上感觉统合培训交流群都是由感觉统合培训师建立的。只要家长在群里表明孩子的情况,感...https://xkyczp.com/detail/200957.html
2.脑力训练是智商税吗?听听种种慧馆怎么说凤凰网区域但对于脑力训练,市场一直褒贬不一,也没有类似像之前K12领域特别出名的一些头部机构。大家都还是免不了一头雾水,不太敢下水!今天找到从2015年就开始低调从事脑力训练的种种慧馆脑力训练中心创始人杨老师,给大家来好好扒一扒这个话题。 记者:杨老师,现在有很多人一听到脑力训练就说是智商税,前两年媒体也一直在曝光...https://i.ifeng.com/c/8HTyiRbdYOX
3.你认为最大的智商税是什么?第1页我来说几个猛料,大部分人都曾被他们收过智商税,或许就包括你: 还记得几天前被炒的火热的咪蒙涨薪课吗?咪蒙承诺,三年之内听过课的人年薪不涨百分之50,他们就双倍退还课程费。 看似对我们大赚的一笔生意,但是细想之下就会觉得很不对劲,因为对于买课程的人来说:年轻人三年涨不到50%的可能性很低,和咪蒙课程没...https://tinynews.org/new/68718348
4.鲁班锁华容道魔方,少儿屡破纪录背后,是智商税和家长虚荣吗家长也根本没必要花大价钱去刻意培训,如果有早教机构宣称玩益智游戏,可以提高孩子学习成绩,那就是智商税,是在制造焦虑。家长需要做的是把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交给学生,让孩子们自主发展。 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英东中学校长胡国胜认为,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长与爱好,家长和老师要善于发现。现代科学对于人的基因和大脑发育...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11/02/c8259303.html
5.career.uibe.edu.cn/front/showContent.jspa?contentId=103746相反,我认为后期最有能通过短时间(一个月)刻意训练实现大幅提高分数的题型是作文。其原因我在其他文章写过,大概就两点。第一,阅读,你花了几个月都提高不了的瓶颈,不要侥幸认为最后一个月会顿悟。第二,作文,绝大多数人一直在逃避,没有花心思去准备过。然而考场作文得分却很容易拉开差距。以上观点有部分人不认可...https://career.uibe.edu.cn/front/showContent.jspa?contentId=103746
6.互联网到处是智商税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时代邮刊》中指出,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信息的过量是所有人都要面对的难题,许多被刻意放大的焦虑,也催生了智商税的市场。 实际上,焦虑的本质,既缘于人们对变化感受到的强大冲击,也缘于内心对自我的接纳。当被“贪”、“盲”、“急”的心理带着跑,眼睛就很难发现其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510775
7.不瘦20斤不换头像的人,后来都怎样了?新闻频道@请叫我南家小可爱尝试过节食减肥,差点得厌食症;于是选择了形体训练和瑜伽,不仅可以减肥,还可以塑身,一举两得,从此爱上了这两项运动。 @结衣 之前有尝试过清肠排毒的果汁,确实会瘦几斤,但主要是因为喝完之后会拉肚子,跟酵素差不多的作用,后来实在受不了就放弃了。 https://news.hexun.com/2019-08-01/198058810.html
8.小儿推拿是不是智商税反而宝宝又咳嗽起来了。单次推拿价格是88二十五分钟,我充了700块钱是12次,感觉有点智商税了。 另外请问大家,宝宝11个半月,感冒病程特别长,已经持续20天了。医院医生说他又重感了。已经从流清鼻涕、黄鼻涕过渡到咳嗽了。又去医院拿了点药,咳嗽三天了还没见好转。这可咋办...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285761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