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陈家兄弟吵吵闹闹10多年,经过工作站5个多小时的努力,双方竟然握手言和了,专业团队就是不一样!”日前,现场见证这起陈年积怨化解的南通启东市汇龙镇汇东村党总支书记张海红发出了由衷感慨。
“四个60%”催生新机制
“要坚持关口前移,用好用活启东大调解工作经验,整合各方力量,把大量非警务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源头、消化在当地,有效防止民转诉、民转访、民转刑,筑牢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四个60%”引起启东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委主要领导在市委常委会上提出明确要求。
根据大调解的多年实践,征求各方意见、反复讨论,启东市委办、启东市政府办下发《关于打造平安法治联盟工作站的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统筹公检法司、信访、调解、网格、平安法治志愿者等基层社会治理力量,在村(社区)全面建设平安法治联盟工作站,构建社会治安联合防控、矛盾纠纷联合调解、重点工作联勤互动、突出问题联合治理、基层平安联合创建等“五联”机制的“平安法治联盟工作站”。
“五步走”搭起新平台
结合大调解工作机制,启东市坚持“党建引领、政法底色、警网融合、公调对接、科技支撑”原则,构建“多元互动、一站联动”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实现“综治网、警务网、普法网、调解网”多网融合,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在“最后一米”。
确定党建引领“带”,形成平安法治联盟“市、镇、村、网格、微网格”五级联动工作体系;因地制宜“建”,建成统一形象标识、统一建设、统一功能布局的“平安法治联盟工作站”,目前已建成平安法治联盟工作站283个;一站一品“创”,发挥各地优势,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常态长效“管”、多方合力“用”,实现网格预警、警务信息、热线诉求等在平安法治联盟工作站相互融通。
海复镇庙基工作站与“全国十大法治人物”倪伯苍携手打造诉源治理示范点,合作镇合作工作站聘用“中国好人”顾光设立“好人工作室”,汇龙镇汇东工作站联手省“公调对接”先进个人张善兵成立“老张调解室”,王鲍镇久隆工作站创新“1块阵地、2大模式、3支队伍、4条路径、6项机制”为主要内容的“12346”工作法,惠萍镇惠和工作站紧扣城郊复杂地域特点开展警网融合矛盾排查,东海镇新安工作站打造政法全链条服务管理中心,南阳镇南阳工作站依托中农批交易市场融入市管、城管等公平法治要素……“各工作站百花齐放,争芳斗艳,让百姓得到更大的平安实惠。”启东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陆旭辉表示。
去年以来,启东市各工作站累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352起,调处成功1345起,99.48%稳控在镇村层面、化解在萌芽状态,市级层面110警情、12345热线投诉同比分别下降12.65%、8.96%。
“资源整合”焕发新活力
今年3月,市民汤女士向南阳工作站反映,镇农产品批发市场卡车较多,车速较快,严重影响周围群众出行安全,而且市场内车辆随意停放,存在安全隐患。
平安法治联盟工作站坚持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方向,进一步统筹基层社会治理力量,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资源逐步集聚整合,为“大调解”工作注入了新活力,综合效应不断彰显。去年以来,各工作站先后化解意外伤害、城建物业、工伤欠薪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纠纷300多件。今年5月,汇龙镇汇东工作站通过社会面智能感知网发现一名重点管控对象在小学门口徘徊,系统立即指令附近巡逻民警前往核查,成功消除风险隐患。
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着眼建设法治启东、平安启东,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启东新实践,努力将工作站打造成感知风险的第一触角、化解矛盾的第一阵地、守护平安的第一防线、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从而达到小小“工作站”守护社会“大平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