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A营养状况评价及改善专家共识学会共识

唐世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武汉430060,Email:whutangshiqi@163.com

引用本文:

中国营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维生素A营养状况评价及改善专家共识[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23,17(3):180-187.DOI:10.3760/cma.j.cn115624-20230105-00008.

摘要

维生素A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通常代表视黄醇及其活性物质,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只能外源性摄取。维生素A缺乏可导致干眼病、夜盲症、免疫系统受损,并增加人群感染和死亡风险。据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12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的患病率约为5.16%,其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农村地区较城镇地区的儿童维生素A缺乏患病率更高,疾病人群相较于健康人群更易患维生素A缺乏症[1]。

此外,相对于维生素A缺乏,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的发病率更高且更容易被忽视。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除了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外,还可能导致贫血,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如果缺乏有效的干预,很容易进展为维生素A缺乏。因此,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的早期诊断和改善措施对于健康管理至关重要。同时,维生素A大量摄入容易在体内蓄积引起中毒,为了更科学有效地进行机体维生素A营养状况评价及改善,我们综合分析国内外维生素A营养状况评价与改善的方法,结合我国国情,撰写了本专家共识,对机体维生素A营养状况评价方法及改善措施提供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建议,为我国人群维生素A营养状况评价与改善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与指导。

第一部分概述

一、维生素A营养状况判定

维生素A营养状况可以分为5类:缺乏、边缘型缺乏、充足、过量和中毒。

1.维生素A充足:维生素A充足状态是指无临床体征,生化指标正常,生理功能完好,体内总储存量足以应对各种各样的应激状态和短期的低膳食摄入。维生素A的缺乏或过量仅凭临床症状难以确定,需要依据生化指标,临床表现,结合生理状况膳食摄入情况综合予以判定。

2.维生素A边缘型缺乏与缺乏:维生素A边缘型缺乏指人体内维生素A水平可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但是补充维生素A后血清(血浆)中视黄醇水平上升。维生素A缺乏指人体内维生素A水平不足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血清(血浆)中视黄醇水平儿童(≤6岁及以下)<0.35μmol/L,>6岁儿童及成人<0.70μmol/L,并可能出现眼、皮肤等的病理改变。其中眼部症状包括暗适应障碍或夜盲症、干眼症、角膜软化;皮肤症状包括典型皮肤干燥症状及口腔、咽喉、呼吸道及泌尿生殖系统黏膜萎缩、干燥,纤毛脱落等非典型症状。个体维生素A缺乏症的临床诊断需要结合临床指标。

3.维生素A过量和中毒:是因一次大量或长期过量摄入维生素A导致的皮肤、毛发、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中毒性病变,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成人一次摄入剂量超过100万U、儿童超过30万U,即可致急性中毒;不论成人或儿童,如连续每日服用10万U超过6个月,可致慢性中毒[2,3]。出现中毒症状时血中维生素A浓度多为8000~20000U/L。主要有嗜睡或过度兴奋、头痛、恶心、呕吐等高颅压症状,12~20h后出现皮肤红肿,进而脱皮,数周后恢复。长期过量摄入维生素A制剂或维生素A的食物会发生慢性中毒,首先出现纳差、体重下降,继而皮肤脱屑、干燥、脱发、牙龈红肿等皮肤黏膜表现,以及长骨肌肉连接处肿胀疼痛,不会迅速出现高颅压和皮肤损害症状和体征。

二、维生素A缺乏现状

目前,维生素A缺乏仍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一个主要公共卫生问题。维生素A缺乏的发生率相当高,其中婴幼儿和儿童维生素A缺乏的发生率远高于成人。《2015—2017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报告》显示,2016—2017年中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血清维生素A总缺乏率为1.0%;城乡儿童青少年血清维生素A总缺乏率分别为0.6%、1.2%;6~17岁儿童青少年血清维生素A边缘缺乏率为14.7%;城乡儿童青少年血清维生素A边缘缺乏率分别为10.9%、18.1%。2015年中国≥18岁成人血清维生素A缺乏率为0.5%;男性血清维生素A缺乏率为0.4%,女性为0.6%;城市居民血清维生素A缺乏率为0.4%,农村居民为0.7%;18岁及以上成人血清维生素A边缘缺乏率为4.1%;城市居民血清维生素A边缘缺乏率为4.3%,农村居民为4.0%[4]。从具体原因来看,包括围生期储存不足、生长发育迅速、营养供给不足、疾病的影响及药物干扰等。

三、维生素A缺乏或过量的健康风险

1.生理学病变:(1)眼部症状:维生素A缺乏最早期的症状是暗适应能力下降,严重者可致夜盲症,夜盲症是视网膜暗适应功能紊乱,在补充维生素A之后可恢复;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干眼病,进一步发展可致失明,干眼病是眼的前端形态学永久性改变,不可纠正。儿童维生素A缺乏的典型临床诊断体征是毕脱斑,角膜两侧和结膜外侧因干燥而出现皱褶,角膜上皮堆积,形成大小不等的形状似泡沫的白斑。(2)皮肤损害: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机体不同组织上皮干燥、增生及角化,如皮脂汗腺角化、出现皮肤干燥、毛囊角化过度、毛囊丘疹、毛发脱落等。易并发感染,特别是儿童、老人容易引起呼吸道炎症,严重时可引起死亡。(3)其他:维生素A缺乏时,易出现食欲降低、血红蛋白合成代谢障碍、免疫功能低下、儿童生长发育迟缓。

四、维生素A营养状况评估的意义

2.免疫功能:研究显示,维生素A缺乏会降低人群抵抗感染性疾病的能力,特别是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增加死亡率。近年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A能促进机体的免疫能力,提高抗感染能力,并涉及对T细胞、B细胞、树突状细胞、黏膜上皮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等的影响[7]。维生素A对机体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均有影响[8]。维生素A参与细胞免疫过程,能增强T细胞的抗原特异性反应,改变细胞膜和免疫细胞融菌膜的稳定性,提高免疫和抗感染能力[9]。维生素A能促进巨噬细胞活化,提高其对特异抗原的递呈作用使B淋巴细胞活性增强,IgG、IgA和IgM合成与分泌增加,从而影响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10]。

3.保持器官或组织表层健康:维生素A具有逆转抗炎类固醇对伤口愈合抑制作用的独特能力[11]。补充维生素A在许多炎症条件下是有益的,包括皮肤疾病,如寻常痤疮,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和某些形式的癌前和癌症状态,维生素A缺乏会引起炎症并加重现有的炎症状态,在特定情况下补充维生素A可以改善炎症[12,13,14]。

4.抑制肿瘤生长:维生素A防治肿瘤的作用已经在细胞实验、动物实验以及临床观察均已得到证实,该作用可能与其调节细胞分化、增值、凋亡有关,也可能与其抗氧化能力有关,但具体机制仍不明确。有研究通过低维生素A饮食喂养孕鼠,发现其子鼠肾母细胞瘤发生率相对升高,提示胚胎期维生素A的缺乏干扰了肾脏的正常发育,最终发展为肾母细胞瘤[15]。也有研究发现维生素A抑制肿瘤细胞浸润可能存在两条途径:(1)抑制对基底膜基质的降解的途径;(2)抑制Ⅳ型胶原酶活性而促使基底膜重建的途径[16]。而其他研究则认为维生素A防治肿瘤的机制为,维生素A能够诱导肿瘤细胞中维生素A酸B-受体的表达,进而对肿瘤细胞的增值产生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维生素A在氧化剂存在时能够激活线粒体途径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17]。维生素A防治肿瘤的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群营养状况的改善,典型的维生素A缺乏患病率逐渐降低,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成为了目前我国人群主要的维生素A缺乏形式,其对儿童健康的损害同样不容忽视。因此,启动维生素A营养状况评价及改善计划,将有助于消除人群中维生素A缺乏,避免不恰当的维生素A补充对健康造成的影响,尤其在儿童阶段更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第二部分维生素A营养状况评价办法

关于维生素A的缺乏和过量,仅凭临床症状难以确定,应根据个人疾病史、膳食摄入情况、生化指标,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定。2022年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会(EuropeanSocietyforClinicalNutritionandMetabolism,ESPEN)微量营养素指南建议在接受吸收不良调查的患者中,应考虑血清视黄醇测定[26]。

一、一般情况

1.一般信息:年龄,性别,职业等。

3.维生素A缺乏高危因素:(1)疾病史:是否有影响维生素A需求量增加、消化吸收障碍的疾病,如胃肠道慢性疾病、手术史、肝病史、厌食症等。(2)生活习惯:有无影响维生素A摄入的生活习惯,如节食减肥、熬夜、酗酒、厌食等。(3)孕妇或哺乳期:询问孕周、或婴幼儿的年龄、喂养情况等,以便判定咨询者对维生素A的需求量。(4)其他:长期动物性食物摄入不足、各种消化道疾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史、性传染病史等情况下应高度警惕维生素A缺乏。

二、实验室检查

1.血清视黄醇:视黄醇是血清维生素A的主要形式,是维生素A缺乏分型的重要依据,2022年ESPEN微量营养素指南推荐通过测定视黄醇来确定维生素A[26]。人群维生素A边缘型缺乏和缺乏的判定指标及判定界值详见表1。

2.相对剂量反应(relativedoseresponse,RDR):RDR是一种间接估计肝脏维生素A储备程度的方法。受试者口服视黄基酯(450~1000μg),测定口服前和口服5h后血浆视黄醇浓度,按公式计算RDR,判断维生素A营养状况。RDR(%)=(5h视黄醇浓度-基础视黄醇浓度)/5h视黄醇浓度×100%。

4.尿液脱落细胞检查:加1%甲紫于新鲜中段尿中,摇匀计数尿中上皮细胞,如无泌尿道感染,>3个/mm3为异常,有助于维生素A缺乏诊断,找到角化上皮细胞具有诊断意义。

5.稳定同位素测定:用稳定同位素标记法检测血清视黄醇水平可了解机体维生素A的储存状况及动态变化。

6.眼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在干眼病临床症状出现之前,轻度维生素A缺乏可以导致眼睛结膜角质化形成和黏蛋白分泌型杯状细胞丢失。用醋酸纤维素滤纸轻拭眼结膜,将获得的上皮细胞给予染色、镜检,检测眼睛表面功能性变化。

三、体格检查

1.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分析是否有营养不良体征。

2.暗适应能力测定:使用暗适应测试仪进行测定。(1)连接仪器,接通电源、选择好暗适应时照度、更换数字板等。(2)被检查者坐在观察窗前,双眼舒服地紧贴观察窗口,适应1min。(3)被检查者将脸部紧贴观察窗,睁大眼晴注视正前方白板,大灯熄灭后,前方窗口遮板下落,将暴露10行数字,被检查者尽可能将数字由上至下分段读出,直至在10行数字读完或遮板再次挡住数字板为止。(4)被检查者理解测定程序后,检查者按“开始”键,测定开始。(5)检查者更换4种不同的数字板,重复程序(2)和(3)。(6)检查者调节暗适应时的不同照度(以电压表显示值表示:70V、90V、110V、130V、150V),重复程序(2)和(3)。(7)检查者根据被检查者的口头报告,对照所呈现的数字板的原稿,统计被检查者的识别程度(正确的报告行数)。

3.眼部症状:询问眼睛是否有不适、发干、灼烧感、痒感、泪减少,观察是否畏光、流泪,是否有眼结膜、角膜干燥、失去光泽,溃疡、角化等症状,是否出现夜盲或暗光中视物不清外观;结膜近角膜边缘处干燥起皱褶,角化上皮堆积形成的毕脱斑。

4.皮肤和头发:观察上臂后侧和腿部是否干燥、有无皱纹、有无蟾蜍样皮肤改变,上臂后侧与大腿前外侧有无毛囊性丘疹;检查触摸皮肤是否有粗砂样感觉;观察毛发是否干燥,失去光泽,询问患者毛发是否易脱落。

5.指甲:观察指甲形状、颜色、薄厚及大小等,是否变脆易折、多纹。

6.骨骼系统:评估有无骨组织生长发育迟缓、停止情况;评估牙齿是否有裂纹、龋齿、齿龈增生角化。有无转移性骨痛伴软组织肿胀,颞、枕部颅骨骨膜下有无新骨形成而发生隆起。

7.免疫功能:评估机体免疫功能,有无反复呼吸道感染及腹泻情况。

8.神经系统:有无颅压增高如头痛、呕吐、烦躁、囟门饱满、头围增大、颅缝裂开、视神经乳头水肿和复视、眼震颤等症状和体征。

第三部分维生素A营养状况改善

一、维生素A营养状况改善的目的

二、维生素A营养状况改善的内容

1.维生素A水平正常人群,预防维生素A缺乏:为了预防维生素A缺乏,通过膳食摄入满足每日维生素A生理需要量,可通过以下方面:(1)提高饮食中肝脏、蛋黄、深色绿叶蔬菜、深色或有色水果(如木瓜和橘子)、胡萝卜以及黄色蔬菜(如南瓜、番茄)的摄入量;(2)食用维生素A强化食品如强化饼干、牛奶等;(3)辅助营养补充剂,如多种维生素补充剂、营养包。

2.维生素A边缘型缺乏及维生素A缺乏者的维生素A补充:预防性补充对象:(1)维生素A缺乏流行地区或可疑亚临床型维生素A缺乏大量存在地区的儿童;(2)患有麻疹、腹泻、呼吸系统疾病、水痘、其他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或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维生素A缺乏高危儿童。需要注意的是,在予大剂量补充至少30d内不应再接受其他补充剂量。有夜盲症或毕托斑的妇女每天予以维生素A≤1万U,治疗2周。但对有严重干眼病的育龄妇女(如急性角膜损害),不论其是否怀孕均应予全程治疗。如合并有呕吐或者吸收障碍,则需肌肉注射水溶性维生素A(表2)。

3.特殊人群维生素A补充:ESPEN微量营养素指南推荐,1500千卡的肠内营养应每天提供900~1500μg视黄醇当量,肠外营养每天应提供800~1100μg的视黄醇当量,在脂肪吸收不良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用口服补剂预防缺乏[26]。

4.维生素A过量:人体摄取的维生素A成人不能>3mg/d,儿童不能>2mg/d。对人体而言,维生素A不可或缺,也不可滥用,只要保证饮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的食物,即可有效地预防维生素A缺乏,而无须额外服用维生素A补充剂。

1.膳食推荐摄入量:我国成人维生素A的RNI,男性为800μg视黄醇活性当量(retinolactivityequivalents,RAE)/d,女性为700μgRAE/d,怀孕中晚期及乳母在700μgRAE/d的基础上分别再增加70、600μgRAE/d,早孕妇女同非孕女性[28]。儿童和青少年的平均需要量和RNI可以利用成人平均需要量和RNI数据,按照代谢体重法计算。

膳食或食物中总RAE(μg)=全反式视黄醇(μg)+1/2补充剂纯品反式β-胡萝卜素(μg)+1/12膳食全反式β-胡萝卜素(μg)+1/24其他膳食维生素A原类胡萝卜素(μg)。1μg全反式视黄醇=1μgRAE;1μg膳食全反式β-胡萝卜素=0.0833μgRAE;1μg其他膳食维生素A原类胡萝卜素=0.0417μgRAE。

四、维生素A缺乏或过量人群的随访管理

1.建立健康档案,登记个人信息: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定点医疗服务单位为依托,建立人群健康档案,完善个人信息的登记,形成连续的、可追踪风险管理模式。

3.监测转归:所有接受干预的维生素A缺乏人群,应根据前述的干预效果评估要求进行临床转归的监测。

第四部分总结与展望

本专家共识提供了一个经济效益高、可操作性强的维生素A营养状况评价及改善的管理模式,通过营养状况评价-干预-评估形成闭环管理模式,能更好地维护人群中维生素A水平,促进机体健康。

执笔专家:杨月欣(中国营养学会);唐世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韩磊(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马爱国(中国营养学会);陈伟(北京协和医院);盛志峰(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编写组成员(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陈春燕(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陈宗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褚熙(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高向阳(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葛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郭智萍(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何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贺媛(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胡世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红卫(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姜宏宇(吉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景波(深圳大学总医院);林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刘景芳(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刘绍辉(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吕永曼(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马骁(中日友好医院);王建刚(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王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吴非(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徐丽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徐群(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闫炎(北京电力医院);姚颖(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曾强(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健康管理研究院);朱梓含(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THE END
1.核医学科普知识宣传80问答北京协和医院除孕妇外PET、 PET/CT 适用于任何人群,如患有糖尿病患者或者不能自主保持稳定的患者(如儿童)则需先告知医生,为其采取相应的措施后,方可进行检查。 80. 健康体检从没病找病开始有何意义? 两位病人,一位多年来坚持每年一次体检。查体时被发现肺部有一小点阴影,被确诊为肺癌,随即做了手术,身体状况一直不错。另...https://ims.pumch.cn/detail/11337.html
2.儿童降体检的目的科普知识降科普儿童健康体检的目的 儿童期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动态的阶段,是今后成人的基础,很多成人的躯体疾病、心理异常、性格行为等问题都可能与儿童时期的身心健康有关。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由于遗传营养、疾病或外界环境等因素可直接影响到儿童的生长发育。因此为了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提高儿童素质,进行定期健康体检是十分必要的。http://xzfybjy.com/science/science_article/science_ek/2589
1.宝宝体检有必要做吗宝宝体检是非常有必要的。具体来说,定期为宝宝进行体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1. 早期发现问题:通过体检,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宝宝是否存在先天性疾病、传染病或者生长发育的异常。这样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进行干预措施,减轻或避免对宝宝健康的影响。 2.预防疾病:在体检的过程中,医生会根据宝宝的年龄和接种状况推荐相应的...https://mip.3zhijk.com/doctor/mip/mip_article/d65d644896c6cda9302addf699b85c27.html
2.儿童体检的重要性儿童体检主要目的在于监测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生理和智力发育的异常。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应1~2周作一次检查;6月龄以内的婴儿每月1次;6月龄以上、1岁以下的婴儿每2个月1次;1~3岁幼儿半年1次;3~18岁每年1次。 儿童按年龄段不同,体检项目的侧重点不同。0-3岁儿童体检项目如下: ...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topic/324600/
3.降体检服务方案健康体检服务方案1 为全面掌握各村级领导干部身体健康状况,保障各村领导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镇委、镇政府决定,委托三里岗镇中心卫生院对全镇村级领导干部进行健康体检,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实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开展村级领导干部健康体检工作,主要是尽量减少干部职工因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压力较大、精神过度紧...https://www.ruiwen.com/fuwufangan/6585360.html
4.降教育工作计划必备15篇一、工作目的及意义 开展居民健康体检的目的,一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将危害群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作为筛查重点,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二是通过了解群众疾病谱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趋势,进一步指导群众合理医疗,有效利用卫生资源;三是发现影响群众身体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活动,使...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ongzuojihuafanwen/jiankangjiaoyujihua/20240522083504_8211952.html
5.谈谈职业降体检的目的和意义寿险核保是指寿险公司对申请投保的保险标的风险加以筛选、分类,以决定是否接受投保、承保条件如何以及采用何种费率,以使相同风险类别的个体危险达到一致,从而维持保费公平合理的审核过程。具体来讲,核保的主要目的与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维持公平合... 买保险要不要体检和“健康告知”呢? https://www.shenlanbao.com/he/327636
6.维生素D营养状况评价及改善专家共识本共识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结合我国国情,对维生素D的营养现状、缺乏原因及健康风险、评估意义与方法、改善措施等方面展开充分讨论,基于循证医学相关成果,达成专家共识,对于推动在基层和健康体检(管理)机构开展维生素D营养状况评价和干预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维生素D;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过量;营养状况;评价;...https://www.okaybio.com/topics/VD-nutrition-Evaluation-improvement/
7.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155问1.如果居民健康档案中有健康体检表,有随访记录,但内容记录不完整,算不算健康档案更新? 答:应判定为更新。健康档案更新的概念是“档案中有动态记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以下简称《规范》),明确了“有动态记录的档案是指1年内与患者的医疗记录相关联和(或)有符合对应服务规范要求的相关服务记...https://sccdc.cn/Article/View?id=24733
8.社工老年人活动计划书(精选12篇)为迎接重阳节,关爱老人健康状况,中心决定在本辖区开展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活动。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1.通过开展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全面了解老年人群重点疾病的患病情况,建立健康档案。 2.分析评价老年人群疾病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制定科学的干预策略与措施, ...https://mip.wenshubang.com/jihuashu/589848.html
9.基层公益性岗位工作计划(通用12篇)三、活动目的、意义和目标: 1、目的:慰问敬老院的老人家,给他们送去一份关爱和温暖,塑造红河学院的良好的社会形象,展现我院学生的素质,并达到关怀老人的社会效应。 2、意义:使孤寡老人们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怀,同时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让大家了解社会,关注这群庞大而特殊的群体,从中学会关爱,学会感恩,弘扬中...https://www.77cxw.com/fl/1191866.html
10.小学学生降检查制度14篇(全文)此外,体格检查对学校学生体质档案的建立、对运动员选材、对人类各种疾病的防治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体格检查的内容 体格检查的内容很多,应当根据体检的对象、目的和阶段的不同进行选择。一般包括询问既往伤病史、运动史、临床健康检查、姿势检查及人体测量。有时除一般检查外,还需要特殊的专门检查(化验、X光、...https://www.99xueshu.com/w/fileap41rvet.html
1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考试试卷14.居民健康档案的目的和意义( ABCDE ) A、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B、开展循证个体医疗服务 C、实现循证群体健康管理 D、提供科研教学资料 E、满足健康决策需要 15.健康档案管理要具有必备的档案保管设施设备,按照( ABCD )等要求妥善保管健康档案。 A、防盗、防晒 B、防高温、防火 C、防潮、防尘 ...https://www.oh100.com/kaoshi/peixun/393842.html
12.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通用15篇)研究性学习主题确定以后,师生要对活动项目或课题进行讨论,着手制定具体、可行、有效的活动实施方案。在此阶段,学习小组要填写开题报告:包括题目、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人员分工以及具体的每一阶段的时间安排、成果展示等内容。 2、实践体验阶段 (1)搜集和分析文字信息资料,开展实地考察、实验设计或调查研究等工作,进行...https://www.jy135.com/huodongfangan/1380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