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系专栏作者投稿,作者黑板洞察。
近日,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在京举行,会议强调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一体化设计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深化“三教”改革。职业教育不专属于特定人群,每一个学生都需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追求启蒙化教育的今天,承担职业启蒙教育的社会力量——儿童职业体验馆,却在经历倒闭潮后不温不火的活着。儿童职业体验馆为什么会昙花一现?职业教育、启蒙教育愈发被重视之后,儿童职业体验馆还能够焕发新生吗?
儿童职业体验是儿童娱教服务商业项目。其为儿童提供缩小版高仿真设施道具和模拟场地,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体验不同成人职业角色。在玩乐中了解不同职业的大致工作内容,培养职业理想,规划自己的未来。
1997年,韩国HAJA儿童职业体验馆开业,标志着儿童职业体验行业的诞生。1999年,Kidzania第一家旗舰店在墨西哥开业,十年内规模扩大到全球,成为全球儿童职业体验领导品牌(中国旗舰店在筹备阶段夭折)。
孩子们正在体验消防员灭火(图源:Do都城少儿社会体验馆公众号)
2008年,国内第一家儿童职业体验馆杭州Do都城开业,随后,多家同类型机构相继诞生。儿童职业体验馆迅速从鲜为人知,变得家喻户晓,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教育专家认知,被社会所认可。儿童职业体验馆也不再是单纯的仅供孩子体验的娱乐场所,其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儿童素质成长教育的重任,寄寓着社会和家长的更多厚望。
电影《银河补习班》截图
对于中国家长而言,儿童职业体验馆的出现,是对中国现有教育平台(如学校、培训机构)的补充,其弥补了传统教育方式的缺失,具有使孩子体验社会职业、提早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全新教育功能,属于最早期的职业生涯启蒙规划。
从2011年后,儿童职业体验馆迎来倒闭热潮,倒闭数量近九成,“去”势汹汹。国外火爆的Kidzania(趣志家)被引入国内后,甚至在建造期间就已夭折。北京的比如世界、蓝天城,上海的星期8小镇,也曾熙熙攘攘,但如今已经纷纷停业。细数失败案例,我们发现了几个共同点:
无论是前期投入,还是日常运营,儿童职业体验馆都要比一般儿童乐园、培训机构成本更高。飞机、消防车模型、众多场景的搭建,造价不菲,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此外,儿童职业体验馆营业面积约在3000-10000平米之间,每个场景都需要固定的老师或工作人员带领,租金和人力成本巨大。
还有的体验馆效仿迪士尼,设置VIP服务,免排队即可入场体验。但会给第一次来体验的家长带来更不好的体验,认为其在变相强制消费。
某儿童职业体验馆大众点评截图
起初,儿童职业体验这一舶来品几乎没有任何权威背书,在家长眼中只算得上是游乐园中的一个项目类别。其较高的门票价格也会劝退相当一部分家庭。无论体验与否,让家长认可才能增加消费粘性,而不是依靠部分人群的“一锤子买卖”。
距离国内第一家儿童职业体验馆开业已经过去了13年。近些年来,儿童职业体验馆似乎离我们远去,正在不温不火的活着。成本居高不下、空置率问题难以解决,儿童职业体验馆还有生机吗?
线下宣传可适当扩展到周围培训机构、幼儿园、小学、甚至初中,成为当地春秋游、或研学基地。另外,线下宣传将更为精准,能够有效增加家长和孩子的认知程度,增加后续复游率。
国内几乎所有儿童职业体验馆的用户年龄都集中在3~7岁,职业启蒙教育是一个长线教育,应当逐步扩大用户年龄跨度,增加消费可能性。但是目前大部分体验馆已经属于低龄化产业,年龄稍大孩子及其家长已经形成思维定势,认为已经过了体验的年纪。儿童职业体验馆被自己走窄了。若想打破如今的刻板印象,肯定需要馆内进行大改造,这又将是一笔不菲的费用。扩大用户年龄跨度和控制经营成本,又是企业面临的一大选择难题。
整体来看,儿童职业体验馆虽为娱教项目,但“娱”的方面更大,“教”微乎其微。商业目的明显,儿童职业启蒙教育浮于表面。儿童进入体验馆后,仅简单进行10~20分钟的COS、模仿,无后续教育工作。不仅无法深刻进行儿童职业启蒙教育,还浪费了这一精准流量。
儿童职业体验馆可以将体验和素质教育相结合,例如,模特职业体验后的儿童模特培训班、蛋糕面点师体验后的亲子烘焙课等等。增加相应培训班后,儿童职业体验馆或许就能够成为新型线下素质教育综合体,为企业提供更多变现可能。或如杭州Do都城一样,持续推出符合季节的亲子活动,多变的企划也为儿童职业体验馆增加了复游率。
十年前,儿童职业体验馆开店潮接连迎来闭店潮,较为商业化的运营模式下,市场被迅速瓜分稀释。相比之下,一线城市生意惨淡,二三线城市较为活跃,低线城市依旧暂无此类体验馆。客观现象导致资本对这一赛道并不看好,对于需要大量启动资金的儿童职业体验馆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好事,但换个思路想,“船大难掉头”,及时止损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理想状态下,如果儿童职业体验馆能和众多在线素质教育启蒙机构联手,互相成就,共创线下启蒙教育综合体。那么儿童职业体验馆也将成为一个素质启蒙阶段线下综合引流平台,同时满足职业启蒙教育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