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从上级科研机构发布的课题指南中来。
尽量选择课题指南中的题目,因为指南中的课题总是优先考虑的。
B.响应党和国家重大决策,满足时代需要。
中央重要会议和领导人重要讲话是确定好选题的主要参考。
C.从自身科研基础、社会实践、教育教学实际中寻找课题
A、所谓“顶天”:
熟悉前沿理论;
了解时代需要;
规范研究方法;
研究成果国际化。
B、所谓“立地”:
抓准实际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抓准问题才能“立地”
理论能指导实际,解决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才能“立地”
立足自身实际,突出自身特色——量力而行才能“立地”稳固
二、如何写好申报书
课题申报书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基本信息填写准确
2.选报学科针对性强
3.参加人员结构合理
4.摘要撰写思路清晰
A.为了保证课题研究更具目的性、计划性、可操作性和规范性,在正式开展一项课题研究之前,我们需要对课题研究活动进行设计,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B.课题研究方案的质量,不在于文词的华美,研究目标的宏大,主要看课题含义是否清晰、选题是否合理、课题研究的意义是否表述得充分清晰,研究的目标是否明确具体,研究的内容是否充实,研究的方法是否科学,研究的做法步骤是否切实可行。
A.评审专家先入为主的看法非常重要,也比较难以再变,这个第一印象,可能就决定了你申请基金项目的命运。
B.在立项依据的表述时,不但要介绍好你的申请项目,而且要画龙点睛式的适时介绍出你的工作成果及研究能力。
C.立项依据最为重要,相当一个浓缩的整本申请书。这部份内容要十分的重视,认真的书写,反复的修改。其书写表述应该有骨头、有肉、有血、有气色。
D.用最简捷清晰的语言,把你要做的研究项目介绍出来。应将研究的来龙去脉介绍清楚,让人一看就知道你要研究什么,怎样进行研究,研究的目的和效果是什么。
1.创新点不能过多,一般不超过3个。学术思想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创新(新现象的发现、新假设的提出、新观点的提出、全新技术与方法运用)
2.反映项目难度和工作量的内容不是创新。
1.该部分向评审人展示申请者对该领域的了解程度、知识结构和所研究目标的重要性。
2.参考文献要新,近3年内,最好是当年的。
3.国内外有影响的杂志,要以英文文献为主,同时也要引用国内同行知名专家的文献。
5.约10--20篇为宜。
主要包括
①研究目标
②研究内容
③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④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⑤技术路线(自然科学类)
⑥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自然科学类)
⑦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A.确定研究目标:提出具体解决的科学、学术问题和技术性问题就是项目的研究目标,目标具体到什么程度,要根据研究周期、资助程度来确定。
B.研究目标要有一定高度:注意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区别。坚决不重复前人已做过并得到肯定的工作,一般不重复近期文献报道的工作,必须做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
C.研究目标要集中,不能过于分散。可以采取总体目标和分目标分条方式撰写,但分目标之间必须有紧密联系。
研究目标要明确,切忌含糊!
根据总体目标分若干分题,重点回答做什么?
A.根据研究目标决定研究的具体内容,在兼顾研究内容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一定要突出重点。
B.抓住关键科学或技术问题,开展纵深研究,可以针对非常具体的问题,抓住一点,深入研究。
C.可以采取分条撰写的方法,把研究内容根据内在逻辑关系进行分别阐述。
D.分别阐述的研究内容之间要有联系,相互协调,不要彼此孤立。
A.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要清楚——项目涉及的研究难点必须写且要写得准确。
B.一般从关键步骤、关键技术、研究难点以及项目存在的主要风险上寻找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的切入点,不能刻意回避可能存在的问题。
C.不宜太多,一般2~3个足够,在阐述每个关键问题时同时要说明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或途径,同时要表明课题组完全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问题要找准,一定是决定研究成败的主要问题!
A.根据要达到的研究目标或完成的研究内容的需要决定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法,此处片面追求高、精、尖效果并不一定好!
B.研究方法的选取,在预期结果一致的前提下,尽量选取成熟、简单的技术方法来完成研究工作。
C.如果有需要运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些技术方法,一定要重点说明。
D.研究方法上要注意科学合理性,如对象设置、例数、统计分析方法等。
方法越简单越好,尽量采用新方法!
所有基金课题:并非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
①已取得的研究成绩以及与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
②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实验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A.着重填写申请人近期主要研究业绩。
C.突出负责人的工作业绩,同时不要忽视了阐述课题组成员的业绩和工作基础
E.发表的要列出全部作者姓名、论文题目、发表年份、刊号、页码,并按论著、论文摘要、会议论文等按类别分别列出。
A.申请者的研究工作经历情况(如在著名研究机构的工作情况等)
C.已掌握的方法(独占性的资源优势)
D.已建立的研究系统或技术体系(独占性的资源优势)
E.有关的预实验研究结果
H.已取得的科技成果奖励情况
1.经费申请要合适,根据不同类型课题资助强度确定申请经费额度,切忌狮子大张口,可以适当偏高。
2.经费预算要合理,尽可能精打细算,开支明细尽量具体,可以参照有关的课题经费管理办法列出的明细填写。
3.对于比较大的课题,适当预算一些课题管理费和人员经费,但是不能超过课题经费管理规定列出的比例。
对申请者负责的前一个已结题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名称及顺号序号)完成情况、后续研究进展及与本申请项目的关系加以详细说明。(一般申请者再次申请同一类别课题时需要提供)
不要忘了签名!
联合申请单位要盖章,或者要有联合申报证明。最好早准备好,以免临时有变故,影响自己的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