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梅芳(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父母上了年纪后,极易受到慢性疾病的侵扰,每年定期体检至关重要,但项目繁多,该如何为父母选择合适的体检项目?又如何在常规必查体检项目中,适当增加个性化的专项体检项目呢?
注意“1+X”原则
给父母选择健康体检项目时建议遵循“1+X”原则,即“1”为常规必查的体检项目,“X”为个性化的专项体检项目。具体如何选?下面给大家说说。
◎常规必查体检项目
1.一般检查: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脉搏;
2.体格检查:内科、外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妇科等专科检查;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试验、肝肾功能、血糖、血脂;
4.辅助检查:B超(腹部彩超、泌尿生殖系统彩超、甲状腺彩超、乳腺彩超)、胸片、心电图等。
◎个性化专项体检项目
50岁以上人群除了做常规必查体检项目外,还要根据身体状况,增加个性化的专项体检项目,适当“加餐”。
“加餐”的依据是什么
根据体检者的个人史、家族史、遗传病史、生活方式(吸烟、过量饮酒、不合理膳食、缺少运动)以及年龄、性别、职业、地域等因素来综合考虑。“加餐”时需考虑以下疾病:
1.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检查
心脑血管疾病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父母如有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建议加做心脏彩超、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必要时行心脏负荷试验等检查。如有高血压病史,建议加做动态血压,了解血压控制情况;增加心脏彩超、颈动脉和椎动脉彩超,了解心脏结构、颈部血管是否发生病变,有无斑块形成等;增加动脉弹性测定,眼底检查了解血管硬化情况。有高血压病史还需警惕腹主动脉瘤,尤其是有吸烟史的体检者,建议行腹主动脉彩超检查,排除腹主动脉瘤和腹主动脉夹层。
脑梗塞、脑出血的发病年龄日益年轻化,但许多中老年人在常规体检中并未选择做颈动脉彩超或脑部的影像学检查。建议:有长期吸烟、饮酒、高盐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或既往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史,反复头晕、头痛、眼花或肢体麻木乏力的父母,加做颈动脉和椎动脉彩超、经颅多普勒、头颅CT或磁共振,以排查脑梗死、脑出血、肿瘤等颅内病变。
2.肿瘤筛查
50岁以上的体检者,最好每年做一次肿瘤筛查。建议针对甲状腺癌、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前列腺癌等一些高发肿瘤进行筛查。健康体检进行肿瘤筛查的方式主要有影像学、胃肠镜、肿瘤标志物等检查。
如平时有上腹胀痛、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建议行胃肠镜检查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以早期发现一些胃肠道的癌前病变,如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疾病。推荐每3~5年做一次胃镜和肠镜检查。
3.糖尿病方面的检查
很多中老年人体检时只做空腹血糖,而没有检测餐后2小时血糖,从而漏诊了糖尿病以及葡萄糖耐量减低的情况。因此,40岁以上、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有高血压的父母,除了查空腹血糖外,还应检测餐后2小时血糖。已患糖尿病的父母,应增加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眼底检查、心脏彩超、颈动脉彩超等检查,了解近期血糖控制情况以及靶器官的损害情况。
骨内钙质一般从30多岁开始流失,骨质疏松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建议50岁以上的父亲和45岁以上的母亲,进行骨密度和25羟维生素D的检查,如果发现有骨质减少或骨质疏松,可及时干预。老年人关节、脊柱退行性病变发病率高,如有膝关节疼痛,建议做膝关节X线等检查;如有头晕头痛、腰颈疼痛、四肢麻木等症状,建议做颈腰椎X线,必要时行CT或磁共振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