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制度。每年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60周岁以上失能、失独老年人和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提供包括体检在内的健康管理服务。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加强对老年人各类常见疾病、精神行为等问题指导和干预。7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到医疗机构就医,优先挂号、就诊、化验、检查、交费、取药等。
老年人体检应该注意些啥?
2、不能随意舍弃检查项目
体检表内设定的有些检查项目,如肛门指诊检查,对四十岁以上受检者直肠肿物的发现尤为重要。有的受检者因怕麻烦或害羞,自动放弃该项检查,若受检者真有病变,自然也就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其后果不堪设想。
3、重要病史的陈述
病史是医生判断受检者健康状态的重要参考依据,所以,不要故意隐瞒而使医生漏诊或误诊。病史陈述要力争做到客观、准确,重要疾病不可遗漏。
4、体检前不应贸然停药
采血要求空腹,但对慢性病患者来说,服药应区别对待。比如高血压患者应在服完降压药后再来体检,同时向医生说明服药情况。而对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患者,也应在采血后及时进食、服药。
5、重视体检结论
体检结论是医生根据各科体检结果,经过综合分析对受检者开的健康处方,对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预防和治疗疾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要仔细阅读,发现问题及早进行治
中老年人可重点将以下检查项目纳入“补充清单”
对于50岁以上的人群,心血管疾病和肿瘤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增加必要的肿瘤筛查也很重要。
对于老年男性来说,若没有做过胃肠镜检查,可以考虑做一次,此外大便检查也能够帮助发现早期消化道疾病,因此切勿忽视。
建议45岁以上的男性增加低剂量螺旋CT检查,来筛查发现早期肺癌,此外,一些针对性强的肿瘤标志物检测也要加上。
对于女性来说,预防乳腺癌可先考虑乳腺B超,对于高危人群,则可考虑进行钼靶检查。
4个常见的体检误区
误区一、重要器官才得查
专家提醒:应仔细检查身体的各个器官,比如普通尿检似乎是一个小检查,但它对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例如,眼底视网膜是唯一可以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到的外周血管,它的状态对于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误区二、认为辐射透视对人体有害
很多人认为X射线检查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这将直接导致白血病,因此拒绝做透视检查。专家提醒:X射线对生物细胞是存在杀伤力的。一旦过度暴露于X射线,生理功能将受影响,引起染色体异常,导致癌症的发生。
然而,正确的辐射量不影响人体的健康,因为医务人员所使用的剂量肯定在安全范围内。偶尔做胸部X光检查和胃镜检查或血管造影不会引起不良反应。
误区三、早餐后,抽血不影响体检结果
作为常规体检项目,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和血糖都必须禁食。
专家提醒:因为人在禁食时处于相对基本的代谢状态,反映人体血液中的真实状况。进食后,咀嚼消化,然后消化吸收到血液中,最后通过血液输送到各种组织器官。
如果抽血前进食,食物中的一些成分会进入血液,可能导致血液中某成分浓度升高,从而影响结果准确性。
误区四、体检十年结果也不会变
带爸妈去体检你得耍点小心机
类型一:怕查病
小心机:循循善诱
人到晚年,就会切实面对到自己身体机能的衰退,有些老人并不是对自己的健康不重视,相反他们对疾病和死亡的焦虑和恐惧比我们更加强烈。他们不是不愿意去体检,而是担心查出些毛病结果变成自己的心病,还不如不查。
针对这种类型的父母,需要循循善诱,让他们打开心防。比如举周围人的例子说明,谁通过规律体检提前知道了身体异常,病情得到了及时控制。同时让老人适当参加社区医生或者正规体检/医疗机构举办的健康讲座,从专业的角度了解老年人体检的重要性。
类型二:怕麻烦
小心机:亲自陪检
父母年纪大了,免不了腿脚不灵便,反应迟钝。平时出趟远门都嫌费事儿,更别说流程相对较长的深度体检了,老年人会觉得是给自己找事儿,担心自己应付不来。
针对这类父母,关心他们不仅只停留在嘴上,还要在实际行动中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请一天假陪父母去做体检,让他们心里更踏实,更放心。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及时给父母做讲解,真正打消他们心中的顾虑。
警惕:不良商家的“免费体检”骗局
近年来,各地发生过很多起打着免费体检幌子行骗的案件,不仅给被骗群众造成了经济损失,还制造了医疗纠纷,损害了普通群众对医疗机构的信心。
免费体检帮你测癌症?小心!这种诈骗专挑老年人下手(央视财经)
那么该如何分辨哪些是假冒的“免费体检”呢?
朝阳法院法官杨妮表示,此类诈骗犯罪的一般通过举办讲座、赠送礼品获取老年人好感,沟通中提前得知老年人病史,据此出具“体检报告”赢得信任。随后,再利用老年人急于求治心理,夸大保健品作用进行高价销售。为了能顺利卖出保健品,骗子们从选择客户到体检、专家面诊等环节,都设有固定的“套路”:
首先,在选择客户方面,他们专门选择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认为,这个年龄的老人购买保健品的成功率高。
其次,他们带客户免费体检时,只是做做样子。体检前,公司就已经给各个养生基地准备了体检报告的电子模板,工作人员只要更改电子模板上面的姓名和一些数值就可。
最后,也是关键一步。就是医学博士、专家一对一面诊。违法保健品公司的所有医生都被冠以某医学博士、大学终身客座教授等身份,但实际上,他们只是医院的普通退休医务工作者或者是略懂医学知识的人。在面诊时,这些“专家”、“博士”会拿着伪造的体检报告,装模作样地为客户分析“病情”,并夸大公司保健品的效果。
在此提醒,无论常规体检还是生病治疗,都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并切记保健品不等于药品,不能治疗疾病。遇到销售假药受骗上当的老人,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配合公安机关搜集证据,查清犯罪事实,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同时,这也向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如果这种以免费体检为名的行骗行为,不能得到有效的制止和杜绝,必然会动摇老人们对免费体检政策的信任。因为担心上当受骗,部分老人可能会不相信这项惠民政策,不敢去接受免费体检服务。如此一来,好政策可能会被骗局所毁,不利于患病老人早体检、早发现、早治病,也会增加他们的医疗费用支出和医保负担。
因此,要让老年人免费体检的惠民好政策真正落实好,首先要切实铲除医疗机构打着免费体检旗号的行骗行为。对于存在这种行骗行为的医疗机构,甚至应当依法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提高他们行骗的成本,倒逼医疗机构不敢骗人。其次,要加大免费体检政策的宣传力度,卫生主管部门和村干部、社区干部要做好通知宣传工作,真正让群众了解免费体检政策。再者,政府要保障这项政策资金,规范免费体检流程,推动医检分离机制。
北部湾在线据人民网、生命时报、新华网、济南日报、北京晨报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