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朋友们到核医学科进行PET/CT检查时,医护人员常常会反复强调“要多喝水”。大家虽然照着做了,可能却并不明白为什么要喝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喝水、该怎么喝。
患者朋友们到核医学科进行PET/CT检查时,医护人员常常会反复强调“要多喝水”。大家虽然照着做了,可能却并不明白为什么要喝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喝水、该怎么喝。有时,喝水方式“不对”还会影响检查过程和结果。为了解答大家的疑问,帮助他们顺利进行检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喝水”的那些事。
一、为什么要喝水
喝水的主要目的,可以总结为两点:其一,提高图像质量,帮助医师诊断;其二,加快放射性药物排出,减少射线对人体的伤害。
1.提高图像质量:PET/CT检查前,受检者一般要禁食6-8小时,这时我们人体内的一些空腔脏器,比如胃、小肠、大肠等,会处于收缩的状态,而在CT扫描中收缩、聚拢的胃壁、肠壁无法清楚地显示,这会影响医生的观察和诊断。当患者喝了足够的水,这些水就可以把胃和肠道“撑开”,使胃黏膜、肠黏膜显示得更清楚。此外,PET/CT检查主要使用一种叫做“氟18-氟代脱氧葡萄糖(简称18F-FDG)”的药物。正常情况下,少量的18F-FDG可以被胃肠道黏膜吸收,我们称之为“生理性摄取”;而更多的18F-FDG将会进入病灶组织中,我们称之为“病理性摄取”。如果胃肠道有病灶,当胃肠道黏膜处于收缩、聚拢的状态时,黏膜的生理性摄取无法和病灶的病理性摄取相区分,可能会影响医生对病灶的判断;喝水将胃肠道“撑开”后,黏膜的生理性摄取与病灶的摄取区别将会更明显。
二、什么时候喝水
2.PET/CT检查前:较快速地一次性饮用300-500毫升水,使胃充盈、显像更清晰。水在胃中大概经过数分钟到十几分钟就可以完全排空,如果喝得太早,到检查时,水已经从胃中排到肠道中,就起不到充盈胃部的作用了。当然,喝水的量也要因人而异,如果感到恶心、反胃,说明水喝太多了,这时候就不要再勉强把水喝完,以免造成呕吐。
3.PET/CT检查后:多喝水、多排尿,使18F-FDG尽快排出体外。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上述的“喝水三部曲”。有的患者朋友因为食管或胃部的病变,或因为身体比较虚弱,不能喝太多水,这些患者应该提前告知医师具体情况,让医师来选择更合适的检查流程。年纪较小的儿童也不宜喝太多水,避免造成呕吐和误吸。
对于泌尿系统(肾脏、输尿管、膀胱)病变的患者,尿液中的18F-FDG会影响医生对病灶的观察。这时候,就需要在第一次PET/CT显像后一到两个小时内多喝水、多排尿,减少尿液中18F-FDG的含量,再进行延时PET/CT显像,让病灶显示得更清晰。
三、喝什么水
作者:李映荷
单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核医学科
图片:自己拍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进群即领
扫码加入
扫码进群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意见反馈
下载APP
健康界APP
了解更多
返回顶部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