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11.07
鸡白痢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主要危害雏鸡的一种极其常见的传染病。其特征是急性下痢,排白色糊状粪便,脱水,呈败血症经过。每批雏鸡大体都会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成年鸡多为慢性或隐性经过,一般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本病是严重危害雏鸡存活的重要疾病,鸡群一旦发病,常给养鸡生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现将鸡白痢病的防治技术措施作一叙述,希望对养鸡业主有所帮助。
一、流行特点
二、临床症状
三、病理变化
四、临床诊断
五、治疗措施
1、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
雏鸡群发生白痢病时,要认真做好隔离消毒工作,要将所有病雏鸡从鸡群中剔出,与其他健康鸡分开饲养,并及时进行治疗,以防止病情蔓延扩散。病死鸡尸体集中深埋做无害化处理。
2、药物治疗
可用水溶性环丙沙星粉、水溶性恩诺沙星粉、水溶性氟哌酸粉等混饮给药治疗,2次/d,连用1周。用复方百炎净粉等拌料给药治疗,3次/d,连用1周,可获得良好的效果。为防止在饲料和饮水中长期加喂药物后而出现抗药菌株,上述各类药品应交替使用,以便提高其防治效果。
3、加强饲养管理
给雏鸡群饲喂新鲜优质全价饲料,适量添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提高机体抗病力。及时调整饲养密度,适当提高舍温3℃,要在保证舍温的前提下注意鸡舍的通风良好,以保持舍内空气清新和有害气体的排出;每天清除粪便和垫料,更换干爽清洁的新垫料,以保持鸡舍的干燥、舒适、卫生。
4、环境卫生消毒
可用威力灭、百毒杀和毒菌杀净等不同种类的消毒剂交替消毒鸡舍、笼具、饲养用具、饲养场所、污染物及粪便等,1次/d,连续消毒7-10d。
五、预防措施
1、种蛋消毒
孵化用的种蛋必须来自鸡白痢全血平板凝集反应诊断阴性的种鸡场。种蛋孵化前应先做好蛋壳消毒(可用甲醛熏蒸消毒法),同时,对孵化机、蛋盘、出雏盘等孵化用具用甲醛熏蒸法进行全面消毒。种蛋消毒后应立即上孵或放入无菌的房间及容器中,以防被重新污染。每次孵化出雏完毕后,必须将蛋盘、出雏盘及水盘等冲洗干净晾干后,放入孵化机内进行甲醛熏蒸消毒,以备下次孵化之用。
2、育雏舍及周围环境的消毒
进雏前育雏舍的消毒,首先应将舍内的地面、墙壁、育雏棚、饲料槽、饮水器和饲养用具等冲洗干净,然后用威力灭、菌毒杀净溶液进行交替消毒2-3次。密闭良好的育雏舍,进雏前用甲醛熏蒸法进行消毒,方法是:每1m3空间使用40%的甲醛溶液20ml、清水20ml、高锰酸钾10g,先将甲醛溶液与水置于金属容器中,混合后,再将预先称好的高锰酸钾倒入,密闭门窗10h,熏蒸消毒完毕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同时,育雏舍门口要设有消毒池,池内可注入0.5%过氧乙酸或0.5%百毒杀溶液,3d更换1次消毒液,供兽医和饲养员饲养中进出育雏舍消毒之用。此外,育雏舍外6m以内的范围也要打扫消毒,每隔5d消毒1次,才能确保育雏舍内的消毒效果。实践证明:切实做好育雏舍及周围环境的消毒工作,能杀灭育雏舍及周围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可减少雏鸡感染发病的机会。
3、定期检疫及时淘汰阳性鸡
鸡白痢就是由带菌母鸡产出带菌蛋孵出病雏,病雏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饲料、饮水、垫料及饲养环境,健雏采食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等经消化道传染,从而使本病在鸡群中代代相传。所以,在种鸡群中要定期进行鸡白痢检疫(鸡白痢全血平板凝集反应诊断),及时淘汰阳性鸡,以实现鸡群净化。种鸡群在120日龄时进行第1次检疫,连续检疫3次,每次间隔1个月,检疫出的阳性种鸡坚决淘汰。对已感染的种鸡群,要求每3个月检疫1次,连续4次检疫不出阳性鸡时,才能定为健康种鸡群。但以后每隔半年仍需检疫1次,如检疫出有1只阳性种鸡,应进行细菌学检查,若经细菌学检查,检查出有阳性种鸡的,则为病鸡群。之后仍必须按上述步骤与方法重新进行严格的检疫和处理。通过定期检疫并及时淘汰阳性种鸡,可消除鸡群内的带菌鸡与慢性病鸡,建立和培育无白痢病的种鸡群。这是控制和净化鸡白痢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须认真做好。
4、雏鸡日常饲养管理
本病的发生与饲养管理有密切的关系。鸡群饲养密度大、育雏温度低、育雏舍潮湿、环境卫生差、鸡舍通风不良和饲料营养不全等因素,均可促进鸡白痢病的发生和流行。所以,育雏期间应对雏鸡群实行科学的饲养与管理,给雏鸡群饲喂优质全价配合饲料,给雏鸡群添加适量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满足雏鸡群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要根据雏鸡群的日龄及时调整育雏的温度、湿度和密度。经常清除粪便、勤换垫料,尤其是饮水器旁边的潮湿垫料,保持雏鸡舍的卫生、干燥和通风良好。此外,还应辅以必要的药物防治(即预防性投药),以便提高雏鸡群的抗病力,有助于控制发病,减少死亡。常用的药品有环丙沙星、土霉素、氟哌酸、恩诺沙星等。经临床实践认为:若从雏鸡出壳的第一天起,开始投药预防,比出壳3天后才开始投药预防,其效果要更好。总之,只要提倡科学养鸡,对雏鸡加强精细的饲养管理和药物预防,多检查观察鸡群的采食情况、精神状况、排粪情况,认真做好各步细节工作,就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育雏成活率。
5、规范引进种鸡
引进种鸡时,一定要确定来自健康鸡群(鸡场),同时必须详加了解该鸡场的饲养管理情况并进行严格检疫(检疫可杜绝病原的传入),经检疫合格的方可引进。到达本场后,种鸡应单独隔离观察、饲养1个月,证明确实是健康种鸡时,才能在本场的生产区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