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相同的是:
A.均属于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常用于检验病因假设
B.在时序上是由前向后的,在疾病发生前幵始进行,属于前瞻性研究
C.被研究因素的暴露状况是通过回顾获得的
D.经两组暴露率或暴露水平的比较,分析暴露与疾病的联系
E.研究对象按发病是否分为病例组与对照组
2.健康教育策略的核心是:
A.通过群体的教育来影响其中的个体
B.针对性解决个人问题
C.使人们采纳健康行为的意愿得以实现
D.促进健康行为
E.教育人们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认知和技能
3.大众传播的传播媒介和特定传播技术手段不包括:
A.报纸B.电视
C.邮件D.电影
E.书籍
4.健康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和部分,它的出发点是:
A.健康促进B.健康管理
C.社会支持D.人人健康
E.健康教育
5.健康教育的目的和重点是:
A.帮助个人和群体树立健康观念
B.对个人和群体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C.对个人和群体进行宣传教育
D.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
E.帮助个人和群体改变不良行为
答案解析
1.【答案】A。解析:队列研究的特点(掌握)(1)时序上由前向后,在疾病之前开始进行,属于前瞻性研究;(2)暴露与是自然存在,不是认为给予,属于观察性对比研究;(3)研究对象按暴露与否分组,不是随机分组;(4)由因到果开展研究;(5)追踪两组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获得RR=[a/(a+b)]/[c/(c+d)]。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掌握)(1)在疾病发生后进行;(2)研究对象按照发病与否分组;(3)暴露情况通过回顾获得由果及因的推理;(4)经两组暴露水平比较,分析暴露于疾病关联,获得OR。
2.【答案】E。解析:健康教育策略核心是教育人们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认知和技能,从影响健康的因素角度讲,既作用于倾向因素,也作用于强化因素。所以答案为E.选项。
3.【答案】C。解析:大众传播是指职业性信息传播机构和人员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期刊、书籍等大众和特定传播技术手段,向范围广泛、为数众多的社会人群传递信息的过程。
5.【答案】E。解析: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改变不良行为采纳有利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6.对中国保健食品的理解错误的是:
A.营养素补充剂是以补充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为目的
B.我国营养素的功能定位应为调节机体功能,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因素
C.以中国传统养生保健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为指导,满足群众保健需求的营养素可以成为我国保健食品
D.营养素补充剂和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是我国保健食品的主要组成
E.蛋白粉不是我国较为常见的一种营养素补充剂
7.食品安全不包括:
A.食品的推广、宣传过程
B.食品的种植、养殖过程
C.食品的加工、包装过程
D.食品的销售、消费过程
E.食品的储藏、运输过程
8.中国居民膳食平衡宝塔的较底层是:
A.谷薯类
B.蔬菜和水果
C.鱼、禽、肉、蛋等
D.烹调油和食盐
E.奶类和豆类
9.下列对于非必需氨基酸描述不正确的是:
A.谷氨酸
B.由氨基和羧基组成
C.机体不需要
D.不通过食物摄入也无妨
E.可体内合成
10.膳食营养素平均需要量是指:
A.平均每日可以摄入该营养素的较高量
B.群体中各个体需要量的平均值
C.—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
D.可满足目标人群中几乎所有个体的需要
E.可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绝大多数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6.【答案】B。解析: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功能定位应为调节机体功能,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因素,而并不是营养素的定位,所以答案选择B选项。
8.【答案】A。解析:膳食宝塔共分五层谷类食物位居底层,每人每天应摄入250-400g;蔬菜和水果居第二层,每天应摄入300-500g和200-400g;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位于第三层,每天应摄入125-225g(鱼虾类50-l00g,畜、禽肉50-75g,蛋类(25-50g);奶类和豆类食物合居第四层,每天应吃相当于鲜奶300g的奶类及奶制品和相当于干豆30-50g的大豆及制品:第五层塔顶是烹调油和食盐,每天烹调油不超过25g或30g,食盐不超过6g。
9.【答案】C。非必须氨基酸是指人体可以合成,食物中没有也没有太大影响,并不是人体不需要。
10.【答案】B。解析:平均需要量(E.A.R)是群体中各个体需要量的平均值,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的摄入水平,A.选项摄入该营养素的较高量为UL,D.选项适宜摄入量(A.I)可满足目标人群中几乎所有个体的需要。E.选项推荐摄入量(RNI)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二、多选题
1.下列循证医学说法正确的是:
A.实施循证医学意味着医生要结合当前较好的研究证据、临床经验和病人的意见
B.循证医学不否认医师个人经验,但绝不盲从经验
C.当高质量的研究证据不存在时,前人或个人的实践经验可能是目前较好的证据
D.循证医学重视成本-效益比
E.目前公认较可靠的证据是来自“队列研究”的证据
2.影响人们卫生服务消费需求的因素有:
A.患病率
B.健康因素以外的因素
C.病人偏好
D.医疗机构的水平
E.感知到的需要
3.进行二级预防的办法有:
A.早期诊断后及时用药
B.加强锻炼
C.定期体检
D.病后训练
E.对人群进行筛查
4.以下关于预防医学的观点正确的是:
A.以治疗为主
B.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
C.以临床观察为主
D.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E.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
1.【答案】BCD。解析:循证医学可以理解为一种“医学观”。其核心内容是:医生对患者建议或实施任何诊断(如拍X线片)、治疗(如开某种降压药)或预防保健(如每年做一次妇科检查)措施,都要可能基于可靠的证据,证明这种措施确实对患者有益,并且可能有较好的成本_效益比。”证据”的可靠程度不同,目前公认较为可靠的证据是来自“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
2.【答案】ABCDE。解析:A患病率反映了人群发病的水平,B—些外部因素,如保险中的自付比例也是影响的因素。C患者偏好是强调患者决定其保健措施的重要作因素,E个人感知到的卫生服务需要是影响卫生服务利用的重要因素,医疗机构的水平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就医方向。
3.【答案】ACE。解析: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早期发现疾病可通过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及设立专科门诊等。B选项属于一级预防。D选项属于三级预防的办法。
4.【答案】BDE。解析: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早逝。预防医学的特点为:预防医学的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及确定的群体,主要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患者。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A、C选项治疗是临床医学的手段.
心之所往
来而学之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责编:八月
官方公众号
官方小程序
来学宝典
联系我们
公司地址
浦东公司: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818号众城大厦15D
静安公司:上海市静安区天目西路547号联通国际大厦C幢902室